尤其是夏天的時候,雨水相對來說比較多,所以很多的時候都是悶熱的天氣,讓家裡的米罐裡長出了一些黑色的小蟲子。
雖然這些蟲子看上去非常的小,但是數量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在自己吃的米裡爬來爬去看上去也是非常的噁心的一件事情。
這就是我們說的米蟲,他們是一種遍及全世界的一種昆蟲,她們不僅會在大米中櫥夏,在很多的穀物裡也會出現,就像是小麥等都會出現他們的身影。
那麼哪一種叫做是米蟲呢?
我們可能會在裡邊看到兩種形象的蟲子,一種是乳白色的小蟲子,一種帶著黑色的殼子的蟲子,實際上他們兩種都是蜜蟲,只是不同的生長階段罷了。
對於黑色的蟲子來說我們還可能看到,但是乳白色的小蟲子,非常有可能被我們吃到肚子裡,所以說看到這兩種狀態的蟲子,不要遲疑他們都是米蟲。
那麼,這些蟲子到底從哪裡來?
米罐是乾淨的,但是還是會有這些蟲子的存在,那麼他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難道是大米中生出來的嗎?
實際上並不是大米生出來的,他們還是米蟲生的,只不過大米是他們的養父母罷了,成年的米蟲到了它們的繁殖期,就會找合適的穀物,然後用嘴把穀物咬開,將穀物鑽一個深洞後再把自己的卵產入這個深洞中,最後用產卵管中的分泌物將洞口封閉住。
在孵化器的幼蟲,以蜜粒為食,會在米粒中蛀出一個彎曲的蟲孔。等到她們長大,米粒再也裝不下這些蟲子,它們就會離開米粒,成為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米蟲」。
所以說,米蟲要麼一開始就潛伏在水稻上,產下的卵和米一起進入米罐,最後長成米蟲;要麼是儲存容器裡就藏有米蟲,只是我們自己沒有發現。
那麼生了蟲子的大米還能吃嗎?
很多人都會因為覺得噁心而直接丟棄,實際上它們本身是沒有什麼傷害的,一般長在蜜罐裡的都是比較乾淨的,也沒有什麼病菌,只要我們把大米處理乾淨,是不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傷害的。
雖然如此,但還是覺得有點噁心,因此對我們來說,給大米做好預防的措施,不給米蟲可乘之機,才能讓我們吃的更安心。
如何預防和解決米蟲呢?
其實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雖然我們不能阻止人家生,但是我們可以阻止孵化的過程,我們可以在裝大米的罐裡放一些大蒜,大蒜的硫化氣味,可以給蟲子們帶來不適合孵化的信息,這樣可以很好的阻止他們孵化和生長。
如果已經長成蟲子的形狀了,也不要感到害怕,一般情況下儲存的時間較長,受潮了,也就容易滋生蜜蟲,它們喜歡30到33度的潮溼環境,所以這也是在夏天的天氣長蟲子的原因了。
我們也可以把她們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或者放在低溫的環境下,也可以很好的驅趕蟲子。那麼,看到這裡了,你學會了嗎?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歡迎下方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