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兩種獲取流量的方式,一種是花錢買,一種是自己引。
高段位的玩家是花錢買。618快來了,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的投放預算大大增加,他們是去大廣告平臺(被人工智慧加持了過),APP長尾流量池、巨量引擎、社交平臺等等獲取流量。精準度和量級和免費搞流量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他們拼的不是省錢的能力,而是花錢的能力,會花錢,把ROI達到預期,就OK了。
省錢思維在高段位的競爭面前,顯得力不從心,真正的武器是花錢能力。
如果你有資金支撐,就可以試試這種方式獲取流量。快、狠、準,抓住時間窗口,特別是電商行業,誰有耐心等你做半年的內容營銷搞來的流量啊,618都過了,雙十一都過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都釋放掉了,再帶過來流量有啥用?
流量,是有時間屬性的,有些流量就像好酒,要花時間培育要醞釀。有些流量就像你口渴時的礦泉水,當下飲才有價值,水還是那瓶水,時機不對,再多流量進來產生的回報都低。
所以,不管你有錢還是沒錢,都要去了解怎麼花錢買流量。有哪些買量平臺,騰訊的優量匯、微信朋友圈廣告、字節跳動的巨量引擎、WiFi萬能鑰匙、墨跡天氣、百度SEM等等,花錢買流量是高階玩法,如果你想越來越壯大,這種能力是一定要學會的。
當然,大部分項目,大部分生意,剛開始的時候,都是靠獲取免費流量起盤。甚至一些「慢熱「的項目,比如To B類的項目,你有錢也急不得,買過來的」快「流量效果也一般,需要通過輸出有價值的內容,慢慢培育流量,不斷地去影響潛客們的認知。
免費獲取流量的渠道非常多,線上線下都有,宗旨就是哪裡有潛在流量,你就去哪裡。試驗迭代測試幾番,就知道了。獲取免費流量是需要測試的,別人在這個渠道引流成功,你不一定會成功,因為你的目標用戶和別人的可能不一樣,你的引流方式和技巧和別人的不一樣。
搜尋引擎、微信、QQ、微博、短視頻社區、各種垂直APP是線上獲取免費流量的主要渠道。
線下門店、商場、社區、地鐵站、KTV等等這些地方是常見的引流渠道。
不管是哪種引流渠道,都繞不開:
1、你用什麼東西吸引他們?(激發興趣)
2、你怎麼表達這種吸引?(建立信任)
3、你怎麼讓他們立刻行動?(刺激行動)
這3個東西,需要你不斷測試迭代優化。真的不缺流量渠道,流量就在那裡,缺的是你怎麼打動吸引他們?
有些人擅長寫東西,輸出內容,用高價值的內容打動吸引流量。
有些人擅長送東西,懂人性,送的東西讓人們無法抗拒,極具誘惑力。
有些人擅長玩裂變,擅長調動參與度,讓人們自願地傳播起來。
每個人有自己的特長,找到自己的優勢,打造那塊引流」長板」,狠狠地幹就是了,千萬不要套用模仿別人的方式,別人的方式再成功,那只是基於別人的各種條件下的成功,真的不一定適用你,可以借鑑拓展思路,但不可生搬硬套。
所有的引流方式、成交方式、賺錢方式,只有一種是最成功的方式,那就是最適合你的那種方式。這個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人每個項目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沒辦法套用,路只能靠自己走,那種100%成功的理念或者方法技巧,大概率上是忽悠人的。
我覺得不管網際網路怎麼辦,不管風口有多少,有一個基本原理是一直都適用的,那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現在看上去各種道理滿天飛,其實大部分都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了,矛盾論、唯物論、對立統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些哲學原理之所有能穿越人類幾百年,還能應用到現實世界,本身就說明這種理論原理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
做項目也好,引流,成交也好,技巧方法會非常多,不管有多少種,不管怎麼變,一定要擁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會變通,根據實際情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不多說了,幹吧,努力搞流量,努力搞成交,努力賺錢,賺錢了用錢買流量,最終走向用錢賺錢的境界。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