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分之一!日本發現罕見鍬甲蟲 左右邊性別各不同

2020-12-05 人民日報海外網

海外網9月30日電鍬甲,又稱鍬形蟲,是一種雌雄異體的昆蟲,由於部分種類體型較大、外形奇特而為大眾所喜愛和收藏,並作為寵物飼養繁殖。但在最近,日本高知縣四萬十市的蜻蜓自然公園展出了一隻不尋常的鍬形蟲,它的左半身是雄性,右半身則是雌性。據公園方面稱,這種情況在自然界發生的概率約為四萬分之一。

此次發現的鍬形蟲。(圖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此次展出的鍬形蟲體長約為4釐米,雄性和雌性的體徵從身體兩側可明顯區分開來,並呈現出左下顎長而右下顎短的特點。

來自日本大阪守口市的橫田裕表示,這隻鍬形蟲是在今年6月份繁殖出來的。橫田說:「起初我並沒有注意到它,但在一個月後,我發現它下顎的左右半邊不太對稱,當時就覺得很奇怪。」

據悉,橫田是蜻蜓自然公園運營的「關於蜻蜓和自然的思考協會」成員,為了讓更多人能看到這隻罕見的鍬形蟲,橫田決定把它獻給公園對外展出。

平日裡,這隻鍬形蟲會在繁育箱中吸食昆蟲果凍,或在一塊木頭上緩慢活動。展出期間,吸引了很多遊人專程前來參觀拍照。(海外網 吳倩)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23隻從日本郵寄的活體鍬甲蟲被截獲
    金羊網訊 記者宋王群、通訊員陳秋莉報導:3月10-12日,深圳檢驗檢疫局駐郵局辦事處連續從日本入境EMS郵包中截獲三批活體鍬甲蟲,共23隻。這些甲蟲均裝於獨立的塑料容器中,容器蓋上帶有小孔,裡面帶有紙屑及飼料,以保證長途運輸仍能存活。經調查,被查獲甲蟲為同一發貨人,均來自日本千葉縣。
  • 罕見,發現一隻雙頭龜,概率高於100萬分之一
    發現一隻雙頭烏龜長出兩個腦袋,我們也稱之為雙頭動物,雖然比較罕見,事實上是存在的。根據2019年9月4日的一則科學新聞消息,環保主義者在南卡羅來納州海灘上找到一隻珍貴的雙頭龜,也就是說,這隻烏龜長著兩個腦袋,從照片來看,除了多一個腦袋以外,和其它的烏龜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一個身體、四肢以及一根尾巴。
  • 世間罕見的龍蝦,這種龍蝦的出現的概率僅五千萬分之一
    而龍蝦長得最大的甚至能夠達到五公斤左右,稱之為龍蝦虎。當然在全球範圍內,其實龍蝦的種類最起碼已經發現了有400多個品種,尤其是在北美洲,分布著很多不同的龍蝦種類。而咱們國家雖然龍蝦種類分布相對來說比較少,但是咱們國家的吃貨對於龍蝦可以說是情有獨鐘的,但是在全球範圍內,卻有一種非常稀有的龍蝦,這種龍蝦的出現概率僅為5000萬分之一,估計很多人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更別說是看到了。
  • 英國發現罕見白化麻雀 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
    在英國薩默塞特郡,一隻罕見的白化麻雀出現在一處花園裡,這種麻雀出現的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白化麻雀是世界上最罕見的鳥類之一。它們有著粉紅色的眼睛和純白色的羽毛,特徵十分明顯。此外,由於視力差,它們不容易發現潛在的危險,Carl在拍攝時就看到了兩隻雀鷹飛過。他希望這隻白麻雀能儘量活得久一點。白化病是一種遺傳疾病,世界上至少有300種動物受其影響。上周,在英格蘭南部還發現了一隻名叫Bertie的白化孔雀。每到交配季節,它都會到鄰村去尋找伴侶。
  • 一隻鍬甲蟲的故事
    娃:媽媽,我見過的那隻鍬甲蟲還活著嗎?媽:已經死了……娃:你確定嗎?我:那隻鍬甲蟲離開了大自然很難養活……娃:我曾經寫它的作文還在嗎?媽:幸虧我還留著哈。
  • 概率百萬分之一!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極為罕見的新型超地球行星
    坎特伯雷大學(UC)的研究人員在銀河系的中心發現了一顆極為罕見的新型超地球行星(Super-Earth),它是極少數被發現的具有與地球大小和軌道相當的行星之一。根據《天文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埃雷拉·馬丁(Herrera Martin)博士稱,該行星的發現是極為罕見。「這種探測是極為不容易,觀測由主恆星引起的變化所需的時間約為120個小時,而僅在其中5小時的小畸變期間才發現了該行星。
  •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決定性別的蛋白質Sry-T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據日本《共同網》報導,日本大阪大學分子生物學教員宮脅慎吾研究團隊10月1日在美國《科學》雜誌網絡版發表的研究成果稱其發現了決定老鼠性別的蛋白質,該團隊認為「有望弄清決定哺乳動物性別的機制,今後還將以人類為對象進行驗證」。
  • 在我們的身體裡,近三分之一的基因在男女中表達不同!
    我們知道,這些染色體上的基因在男女中不同。不過最近一篇文章表明,除了X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外,還有第三個"染色體組"在男性和女性中表現出非常大的差異。這些新數據將對科學、醫學甚至性別平等問題都可能帶來挑戰。
  • 12歲女孩為罕見"流性人" 性別忽男忽女 什麼是流性人
    澳12歲女孩為罕見「流性人」  據英國3月24日報導,澳大利亞12歲女孩安妮(Annie)是一名罕見的「流性人」,她的性別認同時常發生改變,忽男忽女,這讓她十分困惑。  安妮從10歲起就對自己的性別產生困惑,因為自己的性別認同會在一天之內發生變化,「如果別人總是給我灌輸『你是女孩子』的觀念,我會感到很痛苦;但有時我又覺得自己是個男孩子。」因為性別認同時常改變,安妮的著裝也隨之發生變化;媽媽瑪麗塔(Marita)還特地為安妮準備了男女各一套畢業服裝,以備不時之需。
  • 不同性別的人,身上帶有信息素不同,是貓區分人類性別的重要因素
    家貓對人類不同的性別抱有不同的態度貓的鼻子在貓的社交行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家貓可以通過鼻子嗅氣味將陌生人身上散發的信息素與自家鏟屎官身上散發的信息素做對比,從而判斷客人是否和鏟屎官是同一性別。
  • 塔斯馬尼亞野生動物保護區發現「百萬分之一」的白化喜鵲
    「百萬分之一」的白化喜鵲。運營經理達倫·朗布爾說:「它是在一棵樹下被發現的,不可能再回到鳥巢了。」「我們一把這隻鳥帶進來,就知道我們會照顧它一輩子——如果我們讓它走,它活不過一天。」由於白化喜鵲的白色皮毛,Rumble先生表示它易受高捕食率的影響。
  • 十種極其罕見的變異龍蝦 雙色藍色花斑白化龍蝦
    對於喜歡吃海鮮的人來說,龍蝦絕對是一道不可少的美味,但是龍蝦的種類繁多,小編今天就為你介紹十種極其罕見的龍蝦,它們有藍色的,據說出現的概率是二百萬分之一;有黃色的,出現的概率是一千萬分之一;雙色的,出現的概率是五千萬分之一;最稀奇的是白化的,出現的概率為億分之一……就是不知道如此罕見的龍蝦能吃嗎
  • 睪丸,左右高低大小各不同
    這一細節我相信大部分男性都未必知曉,但卻真實地在2500年前的雕塑上反映出來。男性有兩個睪丸(個別男性例外,僅一個,不會影響功能),兩個睪丸所處位置並不在一平面上,一高一低,一般來說,絕大部分(90%)男性的睪丸是左低右高。它和人類其他器官的均衡出現完全不同,人的雙耳、雙眼、雙鼻孔、雙手、雙腳雖有差異,但肉眼一般看不出,而雙側睪丸必定一大一小,呈現一低一高態勢。
  • 罕見!兩萬分之一的機率,她撞上了,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切斷「魔咒」
    鄭大三附院生殖醫學科副主任管一春說,通過百度、谷歌等相關檢索及文獻查詢,目前還沒發現經胚胎植入前單基因遺傳學檢測(PGT-M)技術助孕後成功阻斷AOS的相關報導。◆兩萬分之一的機率,她撞上了 小林(化名)來自鄭州,結婚8年,2014年足月順產一女嬰,孩子出生時,看似和正常孩子一樣。噩夢從半歲時開啟。
  • 集美發現罕見龜形墓
    本報訊 (文/記者 龔小莞圖/韓林)日前,廈門閩南研究會會員韓林在民間調查中有了意外的發現——在集美區前場村,有一座罕見的明代古墓。在形如圈椅的花崗巖墓圍中,竟有一隻用輝綠巖雕刻的烏龜。  雖說龜形墓在閩南並不少見,可是像這樣有頭有尾、形象逼真的烏龜卻是極其罕見的。
  • 芬蘭發現像北極熊的棕熊,一身偏白色毛髮,出現機率五十萬分之一
    在熊科動物中,棕熊和北極熊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之一,一般時候是很容易區分它們,因為它們的毛髮完全不同,棕熊一身棕色的毛髮,北極熊是一身白色毛髮,如果棕熊也出現白色毛髮,會不會覺得驚訝?近日,在芬蘭東部庫赫莫,攝影師Kyle和Harry就拍攝到一頭非常罕見的棕熊,這頭小棕熊的毛髮偏向白色,和其它棕熊完全不同。據攝影師介紹:他們跟蹤拍攝已經有一段時間,有好幾次遇到這頭小棕熊,以為長大後,顏色會變回正常,但依然偏向白色,毛髮仍是潔白的,和母棕熊和其它小棕熊夥伴完全不一樣,像一頭亂入的北極熊。
  • 日本人真是精明!將兒童顯微鏡做到放大120倍,中國網友邊罵邊買
    但最近網上出現了一款異常火爆——專為專為兒童設計的來自日本微型顯微鏡,可以將事物放大到120倍,而且價格還很親民,不得不說日本人真的非常精明,不僅非常準確地發現了這個市場並一舉推出深受大家喜歡的爆款。接下來,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款顯微鏡。
  • 安徽一高校團隊發現罕見天文現象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 福建南安一水庫現通體金黃色的大頭鰱 僅千萬分之一的概率
    金色大頭鰱很罕見,不少厝邊前來圍觀    (海峽都市報記者 彭思思 林莉莉 柳小玲 夏鵬程 田米 文
  • 在莫諾湖發現了三種不同性別的超凡脫俗的蠕蟲
    在莫諾湖發現了三種不同性別的超凡脫俗的蠕蟲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在莫諾湖的極端環境中發現了一種新的蠕蟲,有三種不同的性別,能在人類砷致死劑量的500倍的情況下存活,並且像袋鼠一樣在體內攜帶幼體。莫諾湖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謝拉斯東部,其鹽度是海洋的三倍,鹼性pH值為10。在這項研究之前,只有另外兩種物種(除了細菌和藻類)生活在這個湖裡——鹽水蝦和潛水蠅。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組又發現了8種以上的物種,它們都屬於一種叫做線蟲的微型蠕蟲,在莫諾湖及其周圍生長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