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決定性別的蛋白質Sry-T

2020-12-09 全國產經平臺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據日本《共同網》報導,日本大阪大學分子生物學教員宮脅慎吾研究團隊10月1日在美國《科學》雜誌網絡版發表的研究成果稱其發現了決定老鼠性別的蛋白質,該團隊認為「有望弄清決定哺乳動物性別的機制,今後還將以人類為對象進行驗證」。

哺乳動物在性別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徵,即擁有「XX」染色體的為雌性,擁有「XY」染色體的為雄性。基於這一特徵,該團隊用最新方法解析Y染色體中含有的名為Sry的基因,發現了可以決定性別的「Sry-T」蛋白質。

在這一發現基礎上,研究人員通過改變實驗鼠胎兒的遺傳信息,成功實施了「變性」。對擁有XY染色體本應為雄性的實驗鼠胎兒,讓其不能產生Sry-T蛋白質,生出了帶有卵巢的雌性老鼠,對擁有XX染色體本應為雌性的實驗鼠胎兒,強制產生這種蛋白質,則生出了帶有精巢的雄性老鼠。

據悉,此前也有其他研究宣稱發現了決定性別的蛋白質,但後來證明那種蛋白質即便在體內產生也很容易受損,因此在決定性別方面基本上沒有作用。而此次的研究是被驗證確實能對性別產生決定作用的蛋白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小鼠Sry基因座對於雄性性別決定至關重要
    小鼠Sry基因座對於雄性性別決定至關重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46:41 日本大阪大學Makoto Tachibana研究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新發現:除了XY,決定性別還有另一種關鍵基因
    據科技日報8月20日報導 ,男人和女人有許多明顯不同的地方,以往認為所有這些不同背後的本質原因隱藏在我們的第23對染色體——X和Y染色體中,過去的絕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這兩個基因是怎樣編碼蛋白質從而決定性別的。最近,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科學家發現,還有一種非常小的亞基因單位能編碼一種短RNA分子(miRNAs),在區別兩種性別方面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 生殖細胞的性別是如何決定的
    原標題:生殖細胞的性別是如何決定的  新華網東京6月12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基礎生物學研究所12日發表一份公報稱,該所副教授田中實率領的研究小組與九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在利用青鱂(Oryzias latipes)進行的實驗中首次發現了決定生殖細胞性別的基因。
  • 新研究:決定性別除了XY染色體還有別的
    在過去,大多數研究都關注於理解這些基因是如何編碼蛋白質決定性別,但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科學家們發現編碼較短的RNA分子,也被稱為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s)的非常小的基因子集在區別果蠅雄性和雌性組織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s)是RNA裡的一小個片段,它精確調節了一個或幾個編碼蛋白質基因的激活。
  • 紅耳龜的性別決定
    溫度依賴的性別決定是一個顯著的表型可塑性模型。在許多爬行動物中,包括巴西紅耳龜,個體的性別是由卵孵化期間的環境溫度決定的。巴西紅耳龜的受精卵 如果在26攝氏度下孵育,則子代全部發育為雄性,如果受精卵在32攝氏度下孵育,則子代全部發育為雌性。但是這其中的分子機制卻知之甚少。
  • PNAS:研究發現RNA m6A修飾和果蠅性別決定新因子
    該論文發現並鑑定了RNA m6A甲基轉移酶複合物的新成員Xio,且該基因也是果蠅性別決定信號途徑新的組分。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上含量最豐富的化學修飾之一,影響剪接、穩定性、摺疊、出核、以及翻譯等一系列mRNA代謝過程。
  • 韓研究稱性別決定咀嚼方式 男性更喜歡狼吞虎咽
    韓國研究人員經研究發現,性別可決定咀嚼方式,因而男士較女士更喜歡狼吞虎咽。 近日,韓國世明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4對男女進行實驗,以探究影響不同咀嚼習慣的原因。他們在受試者口腔內固定電極來獲取參數並提供等量的食物。 通過實驗,研究者收集了咬合力、咀嚼次數和用餐時間等數據。
  • MoY基因調控農作物果蠅性別決定
    MoY基因調控農作物果蠅性別決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30 15:45:05 義大利那不勒斯大學Giuseppe Saccone、瑞士蘇黎世大學Mark D.
  • 科學家發現果蠅性別決定新機制(圖)
    本報訊 美國科學家最近在研究果蠅的基本問題——性別決定機制時,卻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新的結論。相關論文12月27日在線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上。  人們知道,在哺乳動物中,性別往往取決於Y染色體是否存在,Y染色體中的雄性化基因會令攜帶者成長為雄性。
  •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亨廷頓舞蹈病病因
    新華網東京3月17日電(記者錢錚)日本理化研究所日前宣布,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與亨廷頓舞蹈病發病相關的轉譯因子。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能夠控制這種轉譯因子,就可能開發出針對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  理化研究所在新聞公報中說,研究人員發現,亨廷頓舞蹈病的病因在於一種調節基因表達的轉譯因子「NF-Y」表現異常,由此產生的異常蛋白質會積聚在神經細胞內,導致神經細胞功能異常和死亡。  亨廷頓舞蹈病是中樞神經系統遺傳疾病的一種,患者表現為身體不由自主做出類似於舞蹈的動作,並伴有認知和行為障礙。
  • 我學者發現果蠅性別決定新因子—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嚴冬研究組和美國哈佛大學Norbert Perrimon研究組合作研究
  • 加拿大研究人員創建用於藥物發現的新型蛋白質摺疊算法
    據多倫多大學網站報導,該校唐納利細胞與生物分子研究中心(Donnelly Centre for Cellular and Biomolecular Research)的計算生物學家開發了一種人工智慧算法,可用於發現用於精準治療的全新蛋白質分子
  • 日本發現人腦存在奇特蛋白質(生命科技)
    日本研究人員22日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可促進深度睡眠的新型蛋白質
  • 環境也能決定性別?科學家發現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
    學過高中生物的人都知道,人類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通常為XY、XX組合分別代表男女。如果告訴你很多生物的性別並不是由染色體決定,而是由不同的環境決定,你會感到震驚麼?環境如何決定性別?科學家還真發現了這個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
  • 日本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分離「雌雄精子」的簡易方法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日本廣島大學研究人員13日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分離攜帶X染色體和Y染色體的小鼠精子,從而實現動物的性別選擇。研究人員表示,攜帶X染色體和攜帶Y染色體精子基因表達的差異為區分這兩種精子提供了理論基礎。他們發現,X染色體比Y染色體包含更多基因,且部分基因在精子成熟過程中發揮作用。在500個只存在於X染色體上的基因中,18個基因負責編碼受體,而受體與配體結合後可發揮生物功能。
  • 環境溫度決定寶寶性別?科學家已發現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4月17日在《科學》上線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紅耳龜「溫度依賴型性別決定」(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TSD)的上遊調控通路,提出「pSTAT3-Kdm6b保守盒」的調控假說,為其他環境依賴型性別決定機制研究提供了借鑑。這項研究由浙江萬裡學院教授葛楚天和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教授Blanche Capel等團隊合作完成。
  • 日本發現一種蛋白質可能與男性脫髮有關
    東方網3月28日消息:日本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一種可能加速男性脫髮的蛋白質,同時發現衝繩枝管藻的提取成分對抑制這種蛋白質有功效。該小組已在此間舉行的日本藥學會會議上公布了這一成果。  日本《每日新聞》27日報導說,神奈川縣獅王生物科學研究所的一個小組發現,控制毛髮在適當時候脫落的蛋白質「NT-4」在雄性激素的作用下過度活躍,會造成毛根中的毛母細胞發生不必要的「自殺」,進而導致脫髮。   獅王生物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以患脫髮症的男性為對象進行研究時,發現在他們的脫髮部位,「NT-4」蛋白質的量高於正常水平,所以推測這種蛋白質可能和脫髮相關。
  • 揭示RNA m6A如何決定果蠅的性別
    導讀:中科院嚴冬研究組與美國哈佛大學Norbert Perrimon研究組合作發表PNAS研究成果。該論文發現並鑑定了RNA m6A甲基轉移酶複合物的新成員Xio,且該基因也是果蠅性別決定信號途徑新的組分。
  • 新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性別差異:這意味著什麼?
    神經科學中性別差異的研究引發了許多爭議,相關的結論往往被誤用   在近期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將解剖學與性染色體聯繫了起來,該結果可能會為精神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線索。然而,這又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相關的結論很容易被誤用。
  • 美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能量源自「回收蛋白質」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生長能量源自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的過程。小鼠實驗顯示,阻斷這一過程,腫瘤開始萎縮,癌細胞幾乎不再轉移。這項研究有助開發治癌新藥,關鍵是如何有選擇地抑制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