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能量源自「回收蛋白質」

2020-11-29 網易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生長能量源自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的過程。小鼠實驗顯示,阻斷這一過程,腫瘤開始萎縮,癌細胞幾乎不再轉移。這項研究有助開發治癌新藥,關鍵是如何有選擇地抑制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

最新研究顯示,癌細胞以加快細胞自噬方式獲取能量。細胞自噬是機體一種重要防禦和保護機制,是把受損、變性或衰老的蛋白質以及細胞器運輸至溶酶體,繼而消化降解的過程。

耶希瓦大學愛因斯坦醫學院發展分子生物學教授安娜·庫埃沃告訴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記者:「溶酶體不僅是垃圾箱,更像小型回收站。在那裡,細胞殘骸轉變成能量。癌細胞似乎知道如何優化這一進程,以獲取所需能量。」

庫埃沃及其同事在40多種人體肺部、乳腺和肝臟腫瘤細胞中發現,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水平高於正常狀態,而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的這一類型自噬處於水平正常。

「我們改變基因,阻斷這一回收利用進程,癌細胞隨即停止分裂,大部分死亡,」庫埃沃說,「我們還把這種方法運用於小鼠,結果小鼠的腫瘤顯著萎縮,幾乎完全停止轉移。」(來源:新華網)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癌細胞欺騙脂肪細胞 過量產生GFBP1蛋白質
    而癌細胞希望的就是血糖上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研究人員們發現,癌細胞會欺騙脂肪細胞,過量產生一種叫做IGFBP1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讓健康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變相增加了血糖水平。本研究的圖示(圖片來源:《Cancer Cell》)不幸的是,這一效應看似與脂肪細胞的多少有關。
  • 研究人員發現染色體不穩定性是如何讓癌細胞避開免疫防禦的
    赴美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眾所周知,癌細胞會傳播基因混亂。當癌細胞分裂時,DNA片段甚至整個染色體都可能被複製、突變或丟失。這被稱為染色體不穩定性,斯隆·凱特琳紀念醫院的科學家們已經了解到,它與癌症的侵襲性有關。
  • 一種新奇蛋白質可影響癌細胞產生
    以色列魏茲曼研究院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奇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可對細胞產生影響,使它們選擇對人體有益的自殺方式。   科學研究發現,細胞是以兩種方式自我消亡的:一種方式稱之為「跌落」式,即像葉子從樹上落下一樣。這種方法的基本過程是細胞產生有毒蛋白導致細胞破裂,死亡後的細胞被鄰近細胞「吃掉」。另一種方法稱之為「自我吞噬」式,即細胞從內部將自己吃掉。
  • 癌細胞能量不夠 神經細胞竟送去營養
    近日,有一項新研究表明,胰腺癌細胞在缺乏能量時,會分泌一種叫做神經生長因子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指示神經細胞的軸突延伸,使其深入腫瘤,而軸突會分泌絲氨酸,使胰腺癌細胞免於飢餓並恢復生長。這項新研究發現,飢餓的胰腺癌細胞會分泌一種叫做神經生長因子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指示神經細胞的軸突延伸,使其深入腫瘤,而軸突會分泌絲氨酸,使胰腺癌細胞免於飢餓並恢復其生長。
  • 麻省理工學院:為什麼癌細胞消耗這麼多的能量?
    1920年代,化學家奧託·沃堡(Otto Warburg)發現癌細胞不會像健康細胞通常那樣代謝糖。從那以後,科學家試圖弄清楚為什麼癌細胞使用這種替代途徑,而這種途徑效率低得多。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揭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為什麼癌細胞消耗這麼多的能量?
  • 加拿大研究人員創建用於藥物發現的新型蛋白質摺疊算法
    據多倫多大學網站報導,該校唐納利細胞與生物分子研究中心(Donnelly Centre for Cellular and Biomolecular Research)的計算生物學家開發了一種人工智慧算法,可用於發現用於精準治療的全新蛋白質分子
  • 研究人員發現增強微生物呼吸作用能產生更多能量
    此外,了解微生物細胞工廠如何消耗能量以及分配蛋白質,這在工業發酵過程中至關重要。  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通過優化發酵條件,可以引起大腸桿菌和麵包酵母從發酵到呼吸的代謝轉變。這種轉變可以推動細胞產生更多的內部能量(ATP)。
  • 研究:母乳能殺死癌細胞
    最新研究發現,母乳是一種天然的「抗癌良藥」。瑞典研究人員在母乳中發現一種能夠殺死癌細胞的物質。經過治療的膀胱癌患者能夠將死亡的癌細胞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對膀胱癌患者進行的實驗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研究人員認為,母乳中存在的一種暱稱為「哈姆雷特」的物質還有助於治療腸癌和宮頸癌。
  • Nat Commun:研究揭示癌細胞的脆弱性
    癌症源自多種細胞和組織,每種癌症都有自己的特徵,表現和對抗癌藥的敏感性。例如,對結腸癌有效的治療可能對肺癌幾乎沒有影響。因此,為了創造出有效的治療癌症的方法,科學家們致力於尋找導致細胞突變的原因。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明,他們使用特殊的顯微鏡技術開發的框架允許他們探查癌細胞內部的代謝過程。
  • 新發現 這種天然分子可能會抑制癌細胞!
    新發現 這種天然分子可能會抑制癌細胞!沃伯格效應沃伯格效應(Warburg effect) 是由德國生物化學家奧託・沃伯格(Otto Warburg,1883~1970)於1930年發現的。他發現腫瘤細胞產生能量的方式極為特別: 健康細胞依靠線粒體氧化糖類分子釋放出有用的能量, 而大多數腫瘤細胞則通過產能率相對較低糖酵解作用為自身供能。
  • 自殺、催眠、餓死 科學家研究手段"弄"死癌細胞
    崔徵領導的研究小組從包括癌症患者在內的100個志願者身上提取了粒性白細胞,並將這些免疫細胞分別與子宮頸癌細胞混合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不同志願者的粒性白細胞殺死了不同比例的癌細胞。研究發現,在不同人身上提取的免疫細胞在抗癌方面的能力大不相同,療效可以相差近50倍。
  • Nat Cell Biol:研究揭示腫瘤生長的核心——癌細胞的進食機制
    2019年8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由辛辛那提大學、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廣島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癌細胞的能量產生機制,這種機制推動核仁的生長,並導致腫瘤迅速繁殖。
  • 驚人發現!一種糖竟然可以殺死癌細胞!
    然而,南加州大學維特比化學工程和材料科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常見癌細胞的弱點:糖缺乏靈活性。也就是說,當癌細胞接觸到一種不同類型的糖-半乳糖時,細胞無法適應,將會死亡。該發現由化學工程和材料科學助理教授Nicholas Graham實驗室的博士生Dongqing Zheng領導,可能對癌症的新代謝療法具有重要意義。
  • 細胞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會通過「餓死」營養物質來殺死某些癌細胞
    但是現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它們也可能通過「餓死」某些營養物質來殺死某些癌細胞,並揭示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機理。在對工程細胞進行實驗室培養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他汀類藥物可有效抵抗在PTEN基因中發生突變的癌細胞。特別是一種稱為匹伐他汀的他汀類藥物,可以殺死幾乎所有癌細胞,而不會影響周圍的許多健康人類細胞。
  • MIT生物學家揭秘:為什麼癌細胞會浪費這麼多能量
    癌細胞新陳代謝效率低下發酵是細胞將糖中的能量轉化為ATP的一種方式,ATP是細胞用來儲存能量的一種化學物質,可以滿足細胞的所有需求。然而,哺乳動物細胞通常使用一種稱為有氧呼吸的過程來分解糖,它產生的ATP要多得多。細胞通常只有在沒有足夠的氧氣來進行有氧呼吸時才會轉為發酵模式。
  •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良性腫瘤癌變原因—新聞—科學網
    日本神戶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9月30日的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利用果蠅進行實驗,發現某些良性腫瘤發生癌變是由於良性腫瘤細胞內合成能量的線粒體功能減弱
  • 研究人員發現破碎的染色體如何使癌細胞更具攻擊性
    在2020年12月23日在線出版的《自然》雜誌中,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員,描述一種被稱為「染色體碎裂」(Chromothripsis)的現象——染色體被打破,然後重新組裝——促進了癌細胞生長。
  • 新研究發現蠍子的毒素可幫助人們分辨癌細胞
    蠍子的尾部可分泌毒液,新研究發現這種毒液可用於分辨癌細胞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詹姆斯-奧爾森(James Olsen)醫生和他的神經外科同事試圖通過手術來去除一名12歲的病人的癌症腫瘤,但在病人大腦裡,他們發現癌細胞與其他健康細胞難以分辨。
  • 新研究表明帶電粒子可通過堵塞「廢物處理單元」殺死癌細胞
    一種這樣的途徑集中於被稱為溶酶體的細胞「垃圾處理單元」,與健康細胞相比,其在癌細胞中特別容易受到傷害。韓國科學家近日發現,通過精心混合帶電納米粒子,它們可以給癌細胞帶來致命的打擊。溶酶體是充滿酶和酸的微小囊,它們會降解細胞中不需要的部分,然後再將其回收或傾倒到細胞壁之外,就像將垃圾帶到路邊一樣。
  • 癌細胞系百科全書資料庫新增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
    癌細胞系百科全書資料庫新增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3 9:23:14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Steven P. Gygi、David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