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生長能量源自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的過程。小鼠實驗顯示,阻斷這一過程,腫瘤開始萎縮,癌細胞幾乎不再轉移。這項研究有助開發治癌新藥,關鍵是如何有選擇地抑制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
最新研究顯示,癌細胞以加快細胞自噬方式獲取能量。細胞自噬是機體一種重要防禦和保護機制,是把受損、變性或衰老的蛋白質以及細胞器運輸至溶酶體,繼而消化降解的過程。
耶希瓦大學愛因斯坦醫學院發展分子生物學教授安娜·庫埃沃告訴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記者:「溶酶體不僅是垃圾箱,更像小型回收站。在那裡,細胞殘骸轉變成能量。癌細胞似乎知道如何優化這一進程,以獲取所需能量。」
庫埃沃及其同事在40多種人體肺部、乳腺和肝臟腫瘤細胞中發現,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水平高於正常狀態,而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的這一類型自噬處於水平正常。
「我們改變基因,阻斷這一回收利用進程,癌細胞隨即停止分裂,大部分死亡,」庫埃沃說,「我們還把這種方法運用於小鼠,結果小鼠的腫瘤顯著萎縮,幾乎完全停止轉移。」(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