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耳龜的性別決定

2021-03-01 海洋與生命

溫度依賴的性別決定是一個顯著的表型可塑性模型。在許多爬行動物中,包括巴西紅耳龜,個體的性別是由卵孵化期間的環境溫度決定的。巴西紅耳龜的受精卵 如果在26攝氏度下孵育,則子代全部發育為雄性,如果受精卵在32攝氏度下孵育,則子代全部發育為雌性。但是這其中的分子機制卻知之甚少。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把巴西紅耳龜的受精卵放置於26℃的環境下,基因KDM6B會呈現顯著高表達相比於32攝氏度。並且該基因的表達水平呈現顯著的溫度感應反應。這說明基因KDM6B很可能是龜類胚胎發育早期決定性別的一個關鍵基因。

敲低KDM6B會導致龜類性別從雄性向雌性轉變在26℃環境下

研究人員在巴西紅耳龜受精卵中用慢病毒敲低KDM6B,發現KDM6B敲低後,紅耳龜的性別呈現雄性向雌性轉化。這說明基因KDM6B確實是決定紅耳龜性別轉化的關鍵基因。

研究人員之前就已經知道基因DMRT1也是一個調控紅耳龜性別轉化的的關鍵基因。但是並不清楚到底哪個基因在上遊哪個在下遊。研究人員發現敲低基因KDM6B,DMRT1的表達水平也顯著下降,並且在巴西紅耳龜受精卵中用慢病毒敲低KDM6B,同時過表達DMRT1,可以是抑制KDM6B敲低帶來的性彆扭轉效應。這說明KDM6B通過調控DMRT1的表達調控龜類的性別決定。

總的來說,這項在紅耳龜的溫度—性別決定的研究中,作者發現了KDM6B在較低溫度(26攝氏度)時的特異性表達,對於激活雄性性別決定至關重要。當KDM6B缺失時,原本該發育成雄性的紅耳龜80%多都啟動了雌性發育程式。值得一提的是,Science雜誌配發了題為How does temperature detemine sex? 的評論文章,對上述工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該工作解開了TSD研究長達半個世紀的謎團」

The histone demethylase KDM6B regulates 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 in a turtle species 2018 May 11;360(6389):645-648 

相關焦點

  • 【科學普及】溫度如何決定巴西紅耳龜的性別?
    雌雄性別的分化是動物界較為普遍且引人注目的現象。不同動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也不盡相同。主要的性別決定方式包括:染色體數目決定型,性染色體決定型,年齡決定型和環境決定型。染色體數目決定型,是指動物的性別是由細胞中的染色體倍數決定的。如蜜蜂,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發育而成,為單倍體。雌蜂由受精卵發育而來,是二倍體。營養差異決定了雌蜂是發育成可育的蜂王還是不育的工蜂。
  • 環境溫度決定寶寶性別?科學家已發現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可對紅耳龜來說,產蛋的溫度環境才是決定龜蛋雌雄的重要因素;一隻生活在群體中的、個頭較大的雄性小丑魚,甚至會因為「首領雌魚」的死亡而轉性為雌,成為新一屆的首領。 這種由溫度、社會壓力等環境因素決定動物性別的有趣生命現象,常見於爬行動物和魚類上,人們一直沒搞清楚其背後的分子機制。
  • 神奇的動物性別決定機制,不僅僅是「X」、「Y」
    而動物世界的性別決定充滿了別樣的神奇。我們先簡單梳理下動物性別決定的幾種大致機制,再來聊聊最近下新發現。ZW型性別決定也有一種特殊形式即ZO型性別決定,雄性為同配性別,有兩條相同的Z染色體,只產生一種含染色體的精子,雌性為異配性別,只含有一條Z染色體而無W染色體,產生兩種卵子,一種只含一條Z染色體,一種不含性染色體。
  • 紅耳龜是如何為害四方的?
    紅耳龜就是這樣一種為害的生物。紅耳龜會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呢?臺灣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自從被引入寶島之後,這貨僅僅用了20年,就逐漸取代了本土的斑龜,成為當地最常見的物種。這貨的擴散能力為啥這麼強呢?一來什麼都吃,二來生命力強,三來繁殖力驚人。啥都吃你們都懂不細說了。紅耳龜生命力強能到什麼地步?
  • Science重磅:浙江萬裡學院揭示溫度對於物種性別的控制機制
    在許多爬行動物中,包括紅耳龜(T. scripta),性別取決於胚胎發生過程中的環境溫度。先前研究顯示,表觀遺傳調節因子Kdm6b在雄性產生溫度下升高,並且對於激活雄性途徑至關重要。溫度依賴型性別決定(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TSD),是一種奇特的表型可塑性現象,其特徵是動物缺乏性染色體,性別完全取決於胚胎發育的環境溫度,常見於爬行動物(如龜)。自1966年Charnier發現TSD現象以來,其分子機理一直是未解之謎。
  • 巴西紅耳龜怎麼分公母
    我們知道巴西龜性別如果不懂的人一般是分不清楚的,那麼應該怎樣辨別呢,巴西龜又應該怎麼飼養呢,今天我們來講講這些事情吧。【巴西龜怎麼分公母】  巴西龜的公母分辨主要有三點:  1.前爪:公的長,母的短。  2.尾巴:公的粗長,母的短。  3.洩殖孔:公的在肛盾外側,母的在肛盾內側。
  • ︱外來入侵︱圓明園的巴西紅耳龜
    查資料得知,這種龜是巴西紅耳龜!巴西紅耳龜因其頭頂後部兩側有2條紅色粗條紋,故得名。紅耳龜全長約15-25cm,分布區域極廣,分為16個亞種。 一份《來自入侵物種巴西紅耳龜的調查報告》顯示:記者調查發現,紅耳龜泛濫於花鳥魚蟲市場,僅昆明每日平均有數萬隻紅耳龜被市民買走。專家提醒,市民切勿野外放生紅耳龜,為巴西龜等入侵物種立法管理是當務之急。
  • 浙江萬裡學院成立動物性別與發育研究所 系我省首家
    4月24日,浙江省首家動物性別與發育重點研究所在浙江萬裡學院成立。據了解,成立動物性別與發育重點研究所是浙江萬裡學院基於學科建設和科研創新豐碩成果上的一個重大舉措,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研究資源,形成智慧合力,為高水平人才和團隊提供更高更好的平臺。
  • Development:Y染色體決定性別?NO!古老性基因或許是性別決定的始祖
    2015年4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者使得哺乳動物的一種「退休」的性基因重新復活過來,使其開啟雄性小鼠的發育;這種名為Dmrt1的基因雖然不會被哺乳動物用來確定性別
  • 這個問題有時是由溫度決定的
    那麼,是什麼因素決定了萬千眾生的性別呢?在許多物種中,性別決定由遺傳因素(基因)或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的影響共同產生。在基因型性別決定中,也稱為遺傳或染色體性別決定,雄性和雌性通過一些基因來指定它們的性形態。不過,有些情況下,生物體的性別由環境因素(如溫度)決定。
  • 生殖細胞的性別是如何決定的
    原標題:生殖細胞的性別是如何決定的  新華網東京6月12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基礎生物學研究所12日發表一份公報稱,該所副教授田中實率領的研究小組與九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在利用青鱂(Oryzias latipes)進行的實驗中首次發現了決定生殖細胞性別的基因。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性別和性別決定
    性別和性別決定   1、在人體細胞的23對染色體中,有22對染色體在男女兩性中是一樣的(稱為常染色體),只有一對染色體在兩性中是不同的。這一對染色體就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叫性染色體。   2、男性的一對性染色體中,一條是X染色體,另一條是Y染色體;女性的一對性染色體都是X染色體。
  • 恐龍的性別是由溫度決定的嗎?
    恐龍的性別是由溫度決定的嗎?1982夏天,英國《自然》雜誌上刊載了一篇有趣的報導,這篇報導說美測洲鱷生男還是生女是由溫度決定的,而不像大多數動物那樣,是由父親和母親的性染色體的差異所決定的。據科學家研究發現,爬行動物中,蜥蜴、龜、鱉也是由溫度決定性別,至於為什麼會是這樣,科學家弄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目前正在研究當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將會得出合理的解釋。鱷等爬行動物由溫度決定性別的現象,使科學家們很自然地聯想到了恐龍,恐龍是史前爬行動物,可以說是爬行動物的祖先,它們的性別是否也是由溫度決定的?
  • 釋疑|果蠅的性別是由XY決定的嗎?
    通過圖解很容易發現雌果蠅的性染色體是同型的由XX決定,雄果蠅的性染色體是異型的由XY決定,由此在學習中很簡單的就把果蠅的性別決定歸類為由XY決定。   親本是白眼雌果蠅與紅眼雄果蠅交配,按照正常的二倍體後代表現型只能是白眼雄果蠅和紅顏雌果蠅,但是通過大量的實驗觀察發現,雄果蠅中會出現紅眼,雌果蠅出現白眼,這顯然不符合我們認為的XY決定性別類型,那也就是說果蠅的性別決定另有其它的方式
  • 柳屬植物性別決定機制獲揭示
    三蕊柳 南林大供圖性別分化是驅動物種多樣性的重要動力近日,《園藝學研究》在線刊發了南京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與品種改良重點實驗室教授尹佟明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三蕊柳屬於ZW性別決定系統,並對其性別決定位點進行精細定位和候選功能基因注釋,有助於後續對性別決定基因的克隆和解析。論文通訊作者尹佟明介紹,楊柳科植物起源於共同的祖先,該科植物既有XY性別決定系統,也有ZW性別決定系統。
  • 胎兒性別是在什麼時候決定的?最早什麼時候可以知道胎兒性別?
    懷孕後許多孕媽媽最關心的話題是胎兒性別,無時無刻都在猜測肚中寶寶是公主還是王子?雖然我國明文禁止鑑別胎兒性別,但孕媽媽們可以多科普一些有關胎兒性別的知識哦~胎兒性別是在什麼時候決定的?其實早在受精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胎兒性別。
  • 有些動物的性別是由孵化時的溫度決定的
    二、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性別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烏龜、鱷魚、蜥蜴——這些既是爬行動物,又是冷血動物的動物們,它們的性別是由什麼蘇偶決定的呢?性別決定系統可以分為:遺傳性性別決定系統和非遺傳性性別決定系統。遺傳性就是常說的性染體決定性別,胎兒在還沒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決定好了性別,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是如此。在非遺傳性性別決定系統裡,有一個溫度決定性別系統,像鱷魚,部分烏龜,喙頭蜥等就是由溫度來決定性別的。
  • 科學家發現果蠅性別決定新機制(圖)
    本報訊 美國科學家最近在研究果蠅的基本問題——性別決定機制時,卻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新的結論。相關論文12月27日在線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上。  人們知道,在哺乳動物中,性別往往取決於Y染色體是否存在,Y染色體中的雄性化基因會令攜帶者成長為雄性。
  • 揭示RNA m6A如何決定果蠅的性別
    該論文發現並鑑定了RNA m6A甲基轉移酶複合物的新成員Xio,且該基因也是果蠅性別決定信號途徑新的組分。今天,賽業小編為您推薦「揭示RNA m6A如何決定果蠅的性別」,詳情如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嚴冬研究組,與美國哈佛大學Norbert Perrimon研究組合作,以Xio is a component of the Drosophila
  • 環境也能決定性別?科學家發現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
    學過高中生物的人都知道,人類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通常為XY、XX組合分別代表男女。如果告訴你很多生物的性別並不是由染色體決定,而是由不同的環境決定,你會感到震驚麼?環境如何決定性別?科學家還真發現了這個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