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美國科學家最近在研究果蠅的基本問題——性別決定機制時,卻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新的結論。相關論文12月27日在線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上。
人們知道,在哺乳動物中,性別往往取決於Y染色體是否存在,Y染色體中的雄性化基因會令攜帶者成長為雄性。不過,其他一些物種卻進化出了不同的方式。此前的一些研究發現,決定果蠅雌雄性別的是X染色體與常染色體的比例。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國得州農工大學的James Erickson和Jerome Quintero通過研究黑腹果蠅發現,果蠅X染色體的數量要比上述比例更能決定其性別。
儘管雌雄果蠅的染色體也是XX和XY,但果蠅和哺乳動物的性染色體機制是分別獨立進化出現的,二者存在很大不同。在果蠅中,只有兩個X染色體才能產生足夠的雌性化信號,從而令胚胎在某一特定而短暫的階段朝雌性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