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研究發現RNA m6A修飾和果蠅性別決定新因子

2021-01-09 生物谷




3月1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嚴冬研究組,與美國哈佛大學Norbert Perrimon研究組合作,以Xio is a component of the Drosophila sex determination pathway and RNA N6-methyladenosine methyltransferase complex為題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PNAS上。該論文發現並鑑定了RNA m6A甲基轉移酶複合物的新成員Xio,且該基因也是果蠅性別決定信號途徑新的組分。


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上含量最豐富的化學修飾之一,影響剪接、穩定性、摺疊、出核、以及翻譯等一系列mRNA代謝過程。近幾年研究表明,m6A參與調控多個重要的生命過程,如

幹細胞

分化、動植物發育、癌症、免疫以及行為等。其中m6A通過修飾果蠅性別決定主導基因Sex-lethal(Sxl)的pre-mRNA,從而影響其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並調控果蠅的性別發育。m6A的添加由m6A甲基轉移酶複合物(m6A methyltransferase,或稱m6A writer)完成。目前已發現的m6A writer組分包括METTL3、METTL14、WTAP/Fl(2)d、VIRMA/Vir和RBM15/Nito。由於在果蠅中m6A因子突變體都出現性別轉變的表型,因此果蠅性別決定為m6A修飾的研究提供了極好的體內模型。


在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質譜實驗發現了一個與已知m6A因子都相互作用的蛋白CG7358,研究表明CG7358與已知m6A因子共定位在細胞核中,並在免疫共沉澱實驗中相互作用。使用突變體、RNAi和CRISPR/Cas9系統對該基因進行失活,出現了雌蠅轉變為雄蠅的表型。由於該基因未被命名,研究人員根據這一表型將其命名為Xiong(Xio,雄的中文拼音)。Xio通過調控Sxl的選擇性剪接在體細胞和生殖細胞中控制Sxl蛋白的水平。此外,xio突變體的其它表型,如翅膀姿勢和飛行能力,與METTL3突變體非常相似。進一步的質譜實驗顯示,mRNA上的m6A水平在xio突變體中顯著下降。這些結果都說明Xio是m6A甲基轉移酶複合物的核心成員之一,由於其人類同源蛋白ZC3H13也與多個m6A因子相互作用,因此Xio在m6A修飾途徑中的功能是在進化中保守的。


論文第一作者為嚴冬課題組博士生郭健。哈佛大學教授Norbert Perrimon和研究員嚴冬為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和中科院的資助。(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揭示RNA m6A如何決定果蠅的性別
    導讀:中科院嚴冬研究組與美國哈佛大學Norbert Perrimon研究組合作發表PNAS研究成果。該論文發現並鑑定了RNA m6A甲基轉移酶複合物的新成員Xio,且該基因也是果蠅性別決定信號途徑新的組分。
  • 我學者發現果蠅性別決定新因子—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嚴冬研究組和美國哈佛大學Norbert Perrimon
  • 科學家發現果蠅性別決定新機制(圖)
    本報訊 美國科學家最近在研究果蠅的基本問題——性別決定機制時,卻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新的結論。相關論文12月27日在線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上。  人們知道,在哺乳動物中,性別往往取決於Y染色體是否存在,Y染色體中的雄性化基因會令攜帶者成長為雄性。
  • 釋疑|果蠅的性別是由XY決定的嗎?
    這一節課中,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發現白眼的遺傳和性別相聯繫,教材中簡單介紹了果蠅的染色體組成,由三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組成。        通過圖解很容易發現雌果蠅的性染色體是同型的由XX決定,雄果蠅的性染色體是異型的由XY決定,由此在學習中很簡單的就把果蠅的性別決定歸類為由XY決定。
  • 果蠅新研究:出現的求偶和攻擊行為都只因為性別不同?
    果蠅新研究:出現的求偶和攻擊行為都只因為性別不同?現在,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兩個性別決定基因影響果蠅行為的分子機制。他們的研究發現,雄性果蠅的求偶和攻擊行為是由兩個不同的基因程序調節的。這兩項研究結果都發表在2020年4月21日的《eLife 》雜誌上,它們證明了性和行為之間的聯繫有多麼的複雜。
  • 新發現:除了XY,決定性別還有另一種關鍵基因
    據科技日報8月20日報導 ,男人和女人有許多明顯不同的地方,以往認為所有這些不同背後的本質原因隱藏在我們的第23對染色體——X和Y染色體中,過去的絕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這兩個基因是怎樣編碼蛋白質從而決定性別的。最近,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科學家發現,還有一種非常小的亞基因單位能編碼一種短RNA分子(miRNAs),在區別兩種性別方面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 組蛋白修飾
    能夠結合甲基化的CpG二核苷酸的蛋白質稱作甲基化CpG結合蛋白,它們能夠將抑制因子募集到發生甲基化的啟動子區域,從而引起基因轉錄的沉默。某些轉錄因子只與CpG未甲基化的DNA序列結合,這時CpG若發生甲基化就可以阻止這些轉錄因子結合,從而影響轉錄。DNA甲基轉移酶(DNMT)是DNA甲基化的「效應器」,目前已發現的DNMT包括DNMT1、 DNMT2、DNMT3a、DNMT3b、DNMT3L等。
  • 研究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RNA上較為常見的一類轉錄後表觀修飾,其建立、擦除和識別分別受到m6A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PNAS:揭示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精確分子機制
    儘管進行了很多年的研究,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DNA甲基化抑制基因表達背後的精確分子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蛋白質TRIM28或許是抑制甲基化基因所需要的,同時其也是此前研究人員並未發現與DNA甲基化有關聯的一種沉默因子,然而,TRIM28並不會直接與DNA相互作用,這就意味著,其它蛋白質或許參與到了上述過程中去。
  • 新研究:決定性別除了XY染色體還有別的
    在過去,大多數研究都關注於理解這些基因是如何編碼蛋白質決定性別,但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科學家們發現編碼較短的RNA分子,也被稱為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s)的非常小的基因子集在區別果蠅雄性和雌性組織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s)是RNA裡的一小個片段,它精確調節了一個或幾個編碼蛋白質基因的激活。
  •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PNAS,揭示RNA結合蛋白Rox8調控Hippo...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為相關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策略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20-11-23
  • PNAS:RNA幹擾研究新進展
    生物谷報導:在6月11日的PNAS網絡版上,來自哈佛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證實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SID-2是環境RNA幹擾(RNAi)所必須的。
  • MoY基因調控農作物果蠅性別決定
    MoY基因調控農作物果蠅性別決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30 15:45:05 義大利那不勒斯大學Giuseppe Saccone、瑞士蘇黎世大學Mark D.
  • 非編碼RNA+m6A雙熱點
    m6A作為國自然的研究熱點,相關研究在各種高水平雜誌上頻頻出現;非編碼RNA作為國自然的寵兒,研究熱度同樣只增不減。相信今天的非編碼RNA+m6A雙熱點的思路可以彌補你沒有搶佔到m6A研究先機的困擾。數據集中,作者研究了m6A相關lncRNA的預後價值。
  • PNAS:植物核仁小分子snoRNA功能研究新進展
    根據其保守的結構元件及參與的化學修飾種類不同,snoRNA主要包括指導2『-O-甲基化修飾的C/D box snoRNA和指導假尿嘧啶化修飾的H/ACA box snoRNA兩類。植物中含有種類豐富的snoRNA,但長久以來針對這類RNA的分子遺傳學研究相對匱乏。
  • 決定果蠅性別的,與Y染色體的存在或缺失有關嗎?
    黑腹果蠅,是實驗最常見的果蠅類型,也是生物學中使用的最古老和最強大的模型系統之一。果蠅飼養成本低廉,壽命較短,繁殖能力比哺乳動物模型更高,擁有特色的基因工具來研究許多分子和細胞問題,這取決於其遺傳學的特性。
  • ...Molecular Cancer發表創新性研究,首次揭露RNA m6A甲基化修飾在…
    10.679)雜誌上發表了題為「m6A mRNAmethylation regulates CTNNB1 to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hepatoblastoma」的文章,該研究首次全面闡述RNA m6A甲基化修飾在肝母細胞瘤中的作用機制,為探究RNA m6A甲基化修飾與HB的發生發展機制的相關性奠定實驗基礎,為HB幹預治療提供新的理論基礎。
  • 生物物理所果蠅生殖發育關鍵蛋白質與RNA相互作用研究獲進展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oskarmRNA的定位與翻譯的位置決定了果蠅生殖質組裝的位置。  oskarmRNA在滋養細胞中轉錄,並通過微管等細胞骨架運輸到卵母細胞的後極。新轉錄的mRNA通常不翻譯成蛋白質,原因之一是其3』-UTR部位會結合抑制因子形成無活性的RNP,只有輸運到卵母細胞的後極通過激活因子的結合才起始翻譯過程。
  • PNAS:研究顯示從受損細胞釋放的RNA可促進凝血
    一項新研究的發現提示,從受損細胞釋放的RNA是血液凝固的一種關鍵性輔因子。       德國Justus-Liebig大學的Klaus  T.  Preissner博士及其同事的這項新研究顯示,細胞外RNA能夠激活凝血因子XII和XI。
  • 動物所等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