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植物核仁小分子snoRNA功能研究新進展

2021-01-17 PaperRSS


核仁小分子RNA(small nucleolar RNA, snoRNA)是一類廣布於古細菌和真核生物中的較高豐度非編碼RNA, 其長度約為70-250 個核苷酸。根據其保守的結構元件及參與的化學修飾種類不同,snoRNA主要包括指導2『-O-甲基化修飾的C/D box snoRNA和指導假尿嘧啶化修飾的H/ACA box snoRNA兩類。植物中含有種類豐富的snoRNA,但長久以來針對這類RNA的分子遺傳學研究相對匱乏。鄧興旺/朱丹萌團隊在前期工作中系統鑑定和分析了高等模式植物水稻(Liu et al., 2013,Molecular Plant)和擬南芥(Wang et al., 2014,Molecular Plant)中的snoRNA,為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機制奠定了基礎。


圖 1. HID2參與pre-rRNA加工和擬南芥生長發育調控的模式圖


最近,這個研究團隊聚焦擬南芥snoRNA的功能機制,通過綜合運用分子遺傳學與生物化學分析法,發現並解析了一個參與植物核糖體生物合成的重要非編碼類型調控因子HID2 (HIDDEN TREASURE 2 )。研究首先結合前期對snoRNA的系統注釋,通過大規模反向遺傳學篩選獲得了突變體hid2,其中主效因子HID2表達顯著下降。hid2突變體幼苗和成株均具有明顯生長發育缺陷,其表型與核糖體大、小亞基的編碼基因突變體類似。HID2在擬南芥中編碼一個C/D box snoRNA, 在植物細胞分裂旺盛區域呈特異性表達,並定位於細胞核仁區。運用多種RNA生物學方法,研究人員發現HID2主要通過與核糖體RNA (ribosomal RNA, rRNA)最初前體45S pre-rRNA結合,確保pre-rRNA準確且有效的加工為成熟形式,進而保證核糖體的精確裝配和植物正常的生長發育。此外,該研究確定了HID2發揮功能的關鍵序列元件,並發現該序列元件在包括酵母、線蟲、果蠅、小鼠和人在內幾乎所有真核生物中具有保守性,提示HID2的功能和機制具有潛在的普適意義。

這項研究在植物研究領域提供了首例關鍵snoRNA的表達異常即可造成顯著的生理學表型的分子遺傳學依據,並初步建立了snoRNA 表達的時空特異性、表達強度與核糖體組裝準確性及生物合成效率之間的分子聯繫。HID2的功能研究不僅加深了人們對高等生物核糖體生物合成精細調控的理解,進一步拓展了人們對於snoRNA 這一類非編碼RNA 介導的遺傳調控網絡的認識。


這項題為Arabidopsis small nucleolar RNA monitors the efficient pre-rRNA processing during ribosome biogenesis的研究成果於2016年10月5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線發表,(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6/10/04/1614852113.full)。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朱盼和博士後王玉秋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鄧興旺教授和朱丹萌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這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資助。


全文信息來自《北大生科院》

Arabidopsis small nucleolar RNA monitors the efficient pre-rRNA processing during ribosome biogenesis

Pan Zhua,1, Yuqiu Wanga,1, Nanxun Qina, Feng Wanga, Jia Wanga,Xing Wang Denga,2, and Danmeng Zhua,2Author Affiliations

Contributed by Xing Wang Deng, September 10, 2016 (sent for review August 13, 2016; reviewed by James A. Birchler and Jiming Jiang)

Abstract

Ribosome production in eukaryotes requires the complex and precise coordination of several hundred assembly factors, including many small nucleolar RNAs (snoRNAs). However, at present, the distinct role of key snoRNAs in ribosome biogenesis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higher plants. Here we report that a previously uncharacterized C (RUGAUGA)/D (CUGA) type snoRNA, HIDDEN TREASURE 2 (HID2), acts a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ribosome biogenesis through a snoRNA–rRNA interaction. Nucleolus-localized HID2 is actively expressed in Arabidopsis proliferative tissues, whereas defects in HID2 caus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al defects reminiscent of ribosomal protein mutants. HID2associates with the precursor 45S rRNA and promotes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pre-rRNA processing. Intriguingly, disrupting HID2 in Arabidopsis appears to impair the integrity of 27SB, a key pre-rRNA intermediate that generates 25S and 5.8S rRNA and is known to be vital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60S large ribosomal subunit and also produces an imbalanced ribosome profile.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antisense-box of HID2 is both functionally essential and highly conserved in eukaryotes. Overall, our study reveals the vital and possibly conserved role of a snoRNA in monitoring the efficiency of pre-rRNA processing during ribosome biogenesis.

小調查:



○溫馨提示: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PaperRss|ID:keyanxiaobing

植物最新資訊推送,訂閱有驚喜。


○溫馨提示: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於網際網路,不代表本訂閱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與小編剛哥聯繫,小編將迅速採取適當的措施。本訂閱號原創內容,轉載需授權,註明作者和出處。



相關焦點

  • 核仁小分子RNA高脂下導致細胞死亡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找到了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因素,也就是核仁小分子RNA。科學家此前認為這種RNA分子只修飾其他RNA分子。抑制這些令人吃驚的RNA分子能夠提供一種新方式,對抗肥胖。肥胖是導致心臟病和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過度放縱由貯脂細胞構成的脂肪組織,便會有過量卡路裡在血液中循環。
  • 想研究snoRNA無從下手?snoRNA資料庫甩過來
    最近的小編給大家「洗腦」了許多核仁小RNA(snoRNAs)的研究與前景,可是很多人談到snoRNA卻又無從下手,今天小編給大家安利兩個
  • Cell Metabolism:核仁小分子RNA調節細胞死亡
    核仁中表達的三種RNA調節暴露在太多脂肪條件下的細胞死亡, The Scientist, "RNAs Regulate Cell Death", July 5, 2011】根據2011年7月6日的一期Cell Metabolism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當細胞暴露在太多脂肪條件下,核仁小分子RNA(small nucleolar RNA,snoRNA)會殺死它們。
  • 非編碼RNA之snRNA和snoRNA最新研究進展
    小核仁RNA(small nucleolar RNAs, snoRNA)是一類中等長度的非編碼小RNA,它們的長度在60-300nt不等,能與核仁核糖核蛋白結合形成snoRNP複合物。在脊椎動物中編碼snoRNA的基因主要存在於蛋白編碼基因或非蛋白編碼基因的內含子區域,並且經過進一步的轉錄後加工處理形成成熟的snoRNA。
  • 核仁的結構和功能
    在光鏡下看到的核仁為均勻的球體,在電鏡下核仁的超微結構是由三種基本結構組分組成的,即纖維中心、緻密纖維組分和顆粒組分。
  • 【PNAS】未來十年新領域!何勝洋院士等綜述植物韌皮部-昆蟲-病原菌相互作用研究的挑戰與問題!
    該論文討論並綜述了關於植物韌皮部-昆蟲-病原菌之間相互作用研究進展和挑戰。但是由於韌皮部在植物體內的特殊位置,加之多數韌皮部生存的病原菌不能在體外純培養,使得我們對植物韌皮部-昆蟲-病原菌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遠遠落後於其它類型的昆蟲和植物病原菌的研究。 該文重點介紹了最近報導的植物韌皮部-昆蟲-病原菌之間相互作用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並以嶄新的思路提出了該研究領域內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植物韌皮部是高度進化的維管束組織,由篩管,伴隨細胞和薄壁組織組成(見下圖)。
  • PNAS | 植物miRNA合成代謝領域取得新進展
    責編 | 酶美成熟miRNA是一類長度約21個鹼基的非編碼小RNA,通過抑制靶基因mRNA的轉錄後表達發揮重要生物學功能。在植物中,miRNA影響形態建成、生物產量、營養吸收、以及抵禦惡劣環境(如鹽鹼、乾旱、病蟲等)。
  • snoRNA重出江湖!手把手帶你找到疾病特異性snoRNA
    從miRNA到lncRNA和circRNA,每一個都是腫瘤研究中的明星。然而,非編碼RNA可不僅僅是以上三種哦!今天,小又就和大家分享成名很早,隨後漸漸沒落,如今又有要火趨勢的——核仁小分子RNA(snoRNA)!
  • PNAS | 擬南芥氧氣感受蛋白PCOs的結構及功能
    高等植物對外源性缺氧的分子響應是由ERF-VIIs(group VII ethylene response factors)驅動的,這些轉錄因子會上調可以幫助植物適應低氧的基因表達,如厭氧代謝相關基因【1】。
  • Cell:發現長非編碼RNA對細胞核仁功能的重要調控機制
    associated with Pol I transcription,該成果揭示了長非編碼RNA SLERT 在細胞核仁功能和RNA聚合酶I (Pol I) 轉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機制。此外,近期陳玲玲研究組和國際上其他研究人員相繼發現哺乳動物細胞內還存在一系列具有特殊結構的長非編碼RNA分子家族,例如具有小核仁RNA (snoRNA) 特殊結構的lncRNAs和環形RNA等,並具有重要調控功能。
  • 新研究發現過多食用巧克力可令細胞中毒死亡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找到了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因素,也就是核仁小分子RNA。科學家此前認為這種RNA分子只修飾其他RNA分子。抑制這些令人吃驚的RNA分子能夠提供一種新方式,對抗肥胖。肥胖是導致心臟病和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過度放縱由貯脂細胞構成的脂肪組織,便會有過量卡路裡在血液中循環。脂肪細胞並不總能應付現代飲食結構中的大量脂肪,導致過量脂肪在血液中循環。
  • PNAS:RNA幹擾研究新進展
    生物谷報導:在6月11日的PNAS網絡版上,來自哈佛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證實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SID-2是環境RNA幹擾(RNAi)所必須的。
  • 《植物細胞》發表瞿禮嘉課題組在植物肌醇原初功能的研究新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瞿禮嘉教授實驗室最新在線發表在《植物細胞》(Plant Cell)上的研究成果為解答這一科學問題提供了重要證據。這項研究得到了化學學院趙美萍教授研究組的大力支持,是生命科學學院與化學學院科研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 PNAS:木葡聚糖(一種豐富的植物細胞壁多糖)的合成需要CSLC功能
    木聚糖(XyG)是大多數植物初生細胞壁中含量豐富的成分。雖然XyG的結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關於它的生物合成仍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這些結果證實了CSLC基因在XyG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所描述的突變體為研究XyG生物合成的分子細節以及XyG在植物細胞壁結構和功能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價值的工具。意義:植物細胞有一個以多糖為基礎的壁,保持其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並決定他們的形狀。
  • Nature:重大進展!揭示核仁RNA聚合酶II促進核糖體合成
    這一發現揭示了這種酶在人細胞內產生核糖體的位點---核仁---中的一個以前不為人知的功能,在此之前人們也從未在核仁中見過這種酶。Pol II是三種RNA聚合酶之一,這三種RNA聚合酶共同能夠讓細胞將遺傳信息從DNA轉移到RNA,再轉移到蛋白。
  • 【快訊】 重大進展!清華大學楊雪瑞團隊發現非編碼RNA在核仁形成及...
    ,該研究揭示了以前未表徵的人類長非編碼RNA(重命名為LETN)與關鍵核仁蛋白NPM1之間的相互功能依賴性。有趣的是,LETN和NPM1之間的這種相互依賴性與NPM1的進化新變異以及LETN在高等靈長類動物中的偶然出現有關。總之,這種人類特異性蛋白–lncRNA軸在需要活動性核仁的癌變和正常發育過程中,提供了具有較高生理相關性的另一重要調控層。
  • 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發現長非編碼RNA在細胞核仁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SLERT的加工產生以及其與DDX21環、RNA聚合酶Pol I的相互作用機制近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關於長非編碼RNA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揭示了細胞核仁裡長非編碼RNA SLERT在RNA聚合酶I轉錄過程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機制。
  • 緊跟非編碼RNA研究前沿,怎麼能少了snoRNA!
    非編碼RNA是一類不編碼蛋白質,而通過RNA形式發揮功能的分子。近年來成為疾病,特別是腫瘤研究領域中的大熱門。miRNA,長非編碼RNA和環狀RNA等非編碼RNA均被報導在各類腫瘤中異常表達,並參與腫瘤的發生發展。
  •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2019-04-1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在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Rs)-小分子配體相互作用機制分析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作為Back Cover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 JBC:揭示脫落酸替代小分子的功能及選擇性機理
    近期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生命學院兼職教授顏寧領導的研究組發表兩篇研究論文,系統闡述了ABA分子功能類似物Pyrabactin選擇性作用於脫落酸受體的分子機制,為設計發展可施用於農業的ABA替代小分子提供了分子基礎。這兩篇論文的電子版分別於6月16日和7月15日在線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