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非編碼RNA研究前沿,怎麼能少了snoRNA!

2020-11-24 生物谷

非編碼RNA是一類不編碼蛋白質,而通過RNA形式發揮功能的分子。近年來成為疾病,特別是腫瘤研究領域中的大熱門。

miRNA

長非編碼RNA

和環狀RNA等非編碼RNA均被報導在各類腫瘤中異常表達,並參與

腫瘤

的發生發展。而snoRNA(核仁小分子RNA)也是一類

非編碼RNA

,長度在60-30nt,由於早期研究發現snoRNA主要位於核仁,與rRNA的加工修飾相關,功能較為單一,所以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沒有引起重視。然而,越來越多的測序數據顯示,snoRNA在

腫瘤

中呈現普遍的高表達趨勢,並且有部分研究顯示snoRNA參與了疾病的進程,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snoRNA的研究。


1.nature review cancer:Are snoRNAs and snoRNA hostgenes new players in cance


SnoRNA的結構非常保守,主要分為兩類,C/D box snoRNAs和H/ACA box snoRNAs(如下圖),通過鹼基互補配對的形式,指導rRNA的修飾。



SnoRNA主要位於基因的內含子區,也就是說大部分的snoRNA都有host gene,初級轉錄本(包括內含子的pre-mRNA)通過剪接和加工,成熟的mRNA被運送到細胞質中進行翻譯,含有snoRNA的內含子被進一步加工,直到形成成熟的snoRNA。(下圖)




通過對DNA以及RNA測序結果的分析,科學家發現snoRNA所在的基因在

腫瘤

中出現異常的擴增。H/ACA box snoRNA SNORA42位於基因組的1q22區域,該區域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發生基因組異常擴增,使得出現多個SNORA42基因。體外實驗證明敲低和過表達SNORA42可以顯著的抑制和促進癌細胞的克隆形成能力。


但是關於snoRNA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才剛剛開始,也沒有具體的作用機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2.cell reports: A Pan-cancer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Relevance of Small Nucleolar RNAs in Human Cancer


這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snoRNA腫瘤表達譜分析。來自美國德州安德森腫瘤醫院的科學家們分析了31種

腫瘤

中超過10000例樣品的snoRNA表達情況,發現snoRNA在癌症中呈現普遍的高表達的趨勢。(如下圖)




通過結合甲基化和DNA測序,研究者發現有多種原因導致snoRNA的高表達,包括:基因拷貝數的變化,host gene的轉錄激活和甲基化水平的改變等,並且對於同一snoRNA,可能受以上多種因素的同時調節。(如下圖)




研究者通過分析,發現SNORD46在癌症中高表達,利用LNA技術敲低該snoRNA後,發現顯著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能力,說明snoRNA在

腫瘤

中的高表達參與了癌細胞的發生發展。




在文章的最後,研究者非常貼心的將處理的數據建成了網站,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通過登陸http://bioinfo.life.hust.edu.cn/SNORic查詢自己感興趣的snoRNA。網站內可查詢的信息包括snoRNA在

腫瘤

中的表達情況,生存曲線分析,以及基因的相關性分析等。




3.nature cell biology: AML1-ETO requires enhanced C/D box snoRNA/RNP formation to induce self-renewal and leukaemia


來自德國和美國的科學家,通過對含有融合基因AML1-ETO

白血病

中癌基因Aes的分析,發現在敲除Aes後,大量的C/D box snoRNA發生下調,這提示Aes有可能通過促進snoRNA的轉錄發揮癌基因的作用。



snoRNA是否在該類型的白血病中發揮癌基因的功能呢?研究者利用CRISPR技術,敲除snoRNA後,發現rRNA的二氧甲基化修飾顯著降低,同時細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顯著降低。這說明對AML1-ETO類型的白血病,C/D box snoRNA與癌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息息相關。


那麼,對於其他類型的白血病,snoRNA是否存在異常的高表達,以及是否發揮了功能呢?研究者發現在MYC和MLL-AF9驅動的白血病中,snoRNA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異常高表達。說明snoRNA在多種類型的白血病中均發揮了癌基因的作用。(下圖)



總的來說,snoRNA在多種疾病中,特別是腫瘤中都存在異常的高表達,而對它們在腫瘤中的研究才剛剛開始。

腫瘤

中異常表達的snoRNA,包含很多orphan snoRNA,它們並不指導rRNA的修飾,而這些orphan snoRNA的功能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參與疾病的發生發展的?同時,近年來研究發現,同一內含子的兩個snoRNA能形成特殊的

長非編碼RNA

——sno-lncRNA,那麼,這類

非編碼RNA

在白血病中發揮了什麼功能?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原始出處:


1. Nature Reviews Cancer 12, 84–88 (2012) doi:10.1038/nrc3195


2. An-Yuan Guo,Chunru Lin,and Leng Han, A Pan-cancer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Relevance of Small Nucleolar RNAs in Human Cancer,cell reports. 21, 1968–1981, November 14, 2017


3. Stefan Hüttelmaier and Carsten Müller-Tidow. AML1-ETO requires enhanced C/D box snoRNA/RNP formation to induce self-renewal and leukaemia. Nature cell biology. VOLUME 19 | NUMBER 7 | JULY 2017. DOI: 10.1038/ncb3563

相關焦點

  • 非編碼RNA研究園地 | 一種大環肽與腫瘤發生的自然通訊
    在這裡我們發現長的非編碼RNA(IncRNA)LINC 00266-1編碼71個胺基酸肽.該肽主要與rna結合蛋白(包括m6A)相互作用。本研究對已鑑定的INcRNAs進行了研究。在SW 480和SW 620細胞之間鑑定了384個差異表達的核糖體結合的≥1.2(補充數據)。
  • 非編碼RNA之snRNA和snoRNA最新研究進展
    小核仁RNA(small nucleolar RNAs, snoRNA)是一類中等長度的非編碼小RNA,它們的長度在60-300nt不等,能與核仁核糖核蛋白結合形成snoRNP複合物。在脊椎動物中編碼snoRNA的基因主要存在於蛋白編碼基因或非蛋白編碼基因的內含子區域,並且經過進一步的轉錄後加工處理形成成熟的snoRNA。
  • 史上最全非編碼RNA合集,擁有2021的第一篇SCI
    非編碼RNA的前世今生多年來,人們已經清楚的認識了一系列結構RNA和調節RNA。近些年的研究熱點還是在LincRNA上面,未來還會發現更多的非編碼分子,會有窮盡嗎,誰知道呢?miRNA的研究方法長鏈非編碼RNA(LncRNA
  • 非編碼RNA研究與應用研討會在西北工業大學順利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1月3日電(吳子祥)2018年12月28日,由西北工業大學,中國非編碼RNA與腫瘤研究專家委員會,陝西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陝西省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非編碼RNA研究與應用研討會」在我校國際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成功召開。
  • 德州學院在《核酸研究》發布功能性長非編碼RNA資料庫升級版
    近日,德州學院山東省生物物理重點實驗室王吉華教授帶領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發表論文,題為「一個升級版的低通量實驗驗證功能性長非編碼RNA資料庫EVLncRNAs 2.0」 (EVLncRNAs 2.0: an updated database of manually curated functional
  • 【盤點】非編碼RNA與癌症關聯性研究進展
    然而隨後的ENCODE計劃表明,大約75%的人類基因組能被轉錄成RNAs,當中74%是非蛋白編碼RNA(ncRNAs)。隨著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的發展,尤其是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大量應用,科學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非蛋白編碼的轉錄單元(即非編碼RNA,ncRNAs),長非編碼RNA在許多重要的生物進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在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lncRNA能調節多種細胞中的基因表達,癌細胞中lncRNAs的改變也被發現與腫瘤形成、發展和轉移密切相關,近期的研究還發現,非編碼RNA
  • 【學術前沿】 沈曉驊團隊發現U1 snRNP調控非編碼RNA結合染色質的...
    2020年3月11日,清華大學沈曉驊團隊在Nature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 「U1 snRNP regulates chromatin retention of noncoding RNAs」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U1 snRNP廣泛調控非編碼RNA在染色質上的結合和移動的新機制。
  • 【科技前沿】劉平生團隊鑑定系列由非編碼RNA翻譯的全新脂滴蛋白...
    隨著測序技術及生物信息方法的高速發展,許多過去被注釋為非編碼的RNA,被揭示也可能具有編碼蛋白的能力。事實上,目前已發現了數十個蛋白是由過去被認為不翻譯的基因編碼。這些蛋白定位於內質網、線粒體、溶酶體等不同的細胞器,在多個生物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5】。而脂滴上是否存在由非編碼RNA編碼的蛋白仍然未知。
  • 【盤點】非編碼RNA與人類疾病關聯性亮點研究
    然而隨後的ENCODE計劃表明,大約75%的人類基因組能被轉錄成RNAs,當中74%是非蛋白編碼RNA(ncRNAs)。隨著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的發展,尤其是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大量應用,科學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非蛋白編碼的轉錄單元(即非編碼RNA,ncRNAs),長非編碼RNA在許多重要的生物進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在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lncRNA能調節多種細胞中的基因表達,癌細胞中lncRNAs的改變也被發現與腫瘤形成、發展和轉移密切相關,近期的研究還發現,非編碼RNA,尤其是microRNA參與了炎症反應的發展
  • 2017年不能錯過的長非編碼RNA研究推薦
    2017年即將過去,這一年的非編碼RNA研究取得了很多重磅級成果。與早先的主要是在不同類型的疾病(癌症)中大規模鑑定非編碼RNA,今年的研究是對非編碼RNA機制的更深入探索,給我們展現了作用方式更豐富多彩的非編碼RNA世界。
  • 非編碼RNA研究技術大盤點
    非編碼RNA可火了,miRNA大火燒了十幾年,現在慢慢地把lncRNA的領域也給點著了。現在可能連實驗室的插槍頭阿姨都知道絕大多數的RNA分子並不翻譯,這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包括miRNA、lncRNA等。
  • 2月長非編碼RNA和環狀RNA研究推薦
    本月的長非編碼RNA和環狀RNA研究也很紅火,有很多重磅級成果,不僅解析了它們在疾病中的功能和機制,相關的方法學研究也取得了進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研究進展:一.長非編碼RNA研究推薦1.Nature Medicine: 調控巨噬細胞膽固醇穩態及動脈粥樣硬化的長非編碼RNA
  • 水生所非編碼RNA分子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 ncRNA)是指不能編碼產生蛋白質的RNA分子,種類眾多。具有調控作用的非編碼RNA包括微小RNA(miRNA)、長鏈非編碼RNA(lncRNA)以及環狀RNA(circRNA)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編碼RNA具有重要且複雜的生物學功能。
  • 非編碼RNA之lncRNA最新研究進展(第3期)
    它們與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密切相關,迅速成為當今分子生物學最熱門的前沿研究領域之一。另外,lncRNA的亞細胞位置上也呈多樣化,在細胞核、細胞質和細胞器均有分布,甚至某些lncRNA具有獨特的亞細胞位置,有可能是全新的亞細胞構成。
  • 崔慶華:在長非編碼RNA的世界中,一定存在著長非編碼RNA中的P53, PTEN
    崔慶華教授是國際上最早從事miRNA生物網絡調控和miRNA /lncRNA與疾病關係生物信息學研究的學者之一,那麼是什麼吸引他關注並能長期執著於長非編碼RNA疾病資料庫創建這項研究?建立非編碼RNA疾病資料庫的最大價值與意義在哪裡?目前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呢?
  • 中國科大發現新型非編碼RNA - 非編碼RNA專區 - 生物谷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單革教授實驗室在國際知名雜誌《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發表研究性論文,報導了其實驗室發現的一類新型非編碼RNA以及此類非編碼RNA的功能和功能機理。非編碼RNA是一大類不編碼蛋白質而在細胞中起著調控作用的RNA分子。
  • 想研究snoRNA無從下手?snoRNA資料庫甩過來
    最近的小編給大家「洗腦」了許多核仁小RNA(snoRNAs)的研究與前景,可是很多人談到snoRNA卻又無從下手,今天小編給大家安利兩個
  • 生命學院方顯楊課題組合作在黃病毒屬長鏈非編碼亞基因組RNA的溶液...
    )是長度超過200核苷酸的非編碼RNA,在生物體內發揮多種重要的功能,是當前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熱點。和其宿主一樣,幾乎所有病毒都能編碼長鏈非編碼RNA。許多蚊媒黃病毒,例如登革病毒、寨卡病毒和西尼羅病毒等是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的病原體,在其感染的宿主細胞中,會發生大量長鏈非編碼亞基因組RNA(sfRNA)的積聚,這些RNA在病毒的致病性以及對宿主的免疫逃逸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科大在動物長鏈非編碼RNA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實驗室通過優化的基因編輯技術,對秀麗線蟲中155個基因間的長鏈非編碼RNA(lincRNA)進行逐一敲除(秀麗線蟲已知的全部lincRNA共170個),系統地研究了秀麗線蟲中lincRNA的功能。這是第一篇在多細胞動物中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全基因組水平上、對一個種類的長非編碼RNA進行敲除並系統分析其在動物中生理功能及功能機理的研究。
  • 新技術「解密」非編碼RNA
    作者| 韓揚眉增強子—啟動子RNA連結圖 薛願超供圖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表明,人類基因組中只有不到2%的蛋白質編碼序列,而剩餘98%為非編碼核酸序列。這些非編碼序列可能有功能,也可能僅僅是副產物,曾被稱為「垃圾DNA」或者「暗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