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所非編碼RNA分子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 ncRNA)是指不能編碼產生蛋白質的RNA分子,種類眾多。具有調控作用的非編碼RNA包括微小RNA(miRNA)、長鏈非編碼RNA(lncRNA)以及環狀RNA(circRNA)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編碼RNA具有重要且複雜的生物學功能。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組致力於採用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揭示非編碼RNA的分子調控網絡及其作用機制,近日該研究組又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

  針對Dre-miR-21這種影響斑馬魚胚胎早期心血管發育的miRNA,研究組利用基於Tandem isobaric mass tag(TMT)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構建了dre-miR-21在斑馬魚早期胚胎中的蛋白調控網絡,發現了兩個可能與斑馬魚心血管系統發育相關的新的dre-miR-21靶標,揭示了dre-miR-21在斑馬魚胚胎發育過程中的新的調控機制(圖1)。該研究也是首次利用定量蛋白質組學策略從模式生物的整體來系統尋找miRNA功能靶標分子的報導。

  針對CDR1as這種與多種癌症和神經性疾病發生相關的環狀RNA分子,研究組採用基於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術的定量蛋白質組學策略,構建了CDR1as在肝癌細胞中的蛋白調控網絡。研究發現,CDR1as可通過靶向miR-7分子從而調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表達,進而影響肝癌細胞的增殖,揭示了CDR1as在肝癌細胞中新的分子作用機制(圖2)。

  HOTAIR是一種與腫瘤發生密切相關的長鏈非編碼RNA,可在多個層面調控基因的表達。為全面、系統理解HOTAIR在肝癌細胞中的分子作用機制,研究組採用轉錄組和定量蛋白質組學的整合分析策略,構建了HOTAIR在肝癌細胞中的分子調控網絡;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結合深入的功能研究發現,HOTAIR對肝癌細胞增殖的促進作用可通過調控阿片生長因子受體的表達來實現,而該調控機制可能在各種類型的癌細胞中普遍存在。

  相關研究成果以Integrated prote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slong noncoding RNA HOTAIR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proliferation by regulating opioi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OGFr)為題,在線發表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上。

  這些研究成果不僅揭示了多種不同類型非編碼RNA新的分子作用機制,也表明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可以從系統和整體的角度,闡明細胞或生物體非編碼RNA的蛋白調控網絡及分子作用機制,是非編碼RNA功能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項目和非編碼RNA調控作用重大研究計劃的資助。

圖1.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構建斑馬魚胚胎中dre-miR-21的蛋白調控網絡

圖2.定量蛋白質組學策略研究環狀RNA CDR1as的分子作用機制

圖3.轉錄組和定量蛋白組整合分析研究長鏈非編碼RNA HOTAIR的分子調控網絡

相關焦點

  • 非編碼RNA參與顱內動脈瘤病理機制的研究進展
    >,lncRNA)及環狀核糖核酸(circular RNA,circRNA)在顱內動脈瘤致病機制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研究發現miR-29通過轉錄後機制抑制蛋白表達影響動脈瘤的形成、進展和破裂。有研究對經過篩選的miRNA進行生物信息學和功能分析,發現9個靶基因與動脈瘤發病相關。
  • 中國科大在動物長鏈非編碼RNA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實驗室通過優化的基因編輯技術,對秀麗線蟲中155個基因間的長鏈非編碼RNA(lincRNA)進行逐一敲除(秀麗線蟲已知的全部lincRNA共170個),系統地研究了秀麗線蟲中lincRNA的功能。這是第一篇在多細胞動物中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全基因組水平上、對一個種類的長非編碼RNA進行敲除並系統分析其在動物中生理功能及功能機理的研究。
  • 【盤點】非編碼RNA與癌症關聯性研究進展
    PLOS ONE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結果揭示了一種新的微小RNA,能充當腫瘤抑制因子。當這一微小RNA被一種抗雌激素藥物激活時,其有助於抑制癌症進展。MicroRNAs(miRNA)是很短的RNA分子,起到調節基因表達的作用。Shuk-Mei Ho博士說:一個miRNA可以針對多個基因,但它們的表達往往被癌細胞劫持,破壞多種致癌或腫瘤抑制途徑。
  • 農學院小麥研究中心在小麥小分子RNA調控籽粒發芽勢和穗發芽分子機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農學院小麥研究中心在小麥小分子RNA調控籽粒發芽勢和穗發芽分子機制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發現小麥物種特異的小分子RNA miRNA9678 通過參與脫落酸/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調控籽粒萌發,該研究成果不僅在理論上進一步豐富了對小麥萌發調控機理的認識,也為在應用上通過該途徑進行小麥抗穗發芽遺傳改良奠定基礎。
  • 「非編碼RNA在重大生物學過程中的功能和機制」香山會議召開
    會議現場6月5日至7日,主題為「非編碼RNA在重大生物學過程中的功能和機制」的香山科學會議第426次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各位專家圍繞「非編碼RNA在重大生物學過程中的功能和機制」這一主題,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當前國內外非編碼RNA研究的最新進展。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潤生院士作題為「非編碼RNA研究進展及一些思考」的主題評述報告;付向東教授作「非編碼RNA在生命過程中的功能及分子機理」的主題評述報告。
  • 2月長非編碼RNA和環狀RNA研究推薦
    本月的長非編碼RNA和環狀RNA研究也很紅火,有很多重磅級成果,不僅解析了它們在疾病中的功能和機制,相關的方法學研究也取得了進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研究進展:一.巨噬細胞在動脈壁內累積過量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中的關鍵步驟。
  • 非編碼RNA之lncRNA最新研究進展(第3期)
    5.Cell Death&Disease:lncRNA結合miRNA促進結腸癌增殖和轉移doi:10.1038/s41419-018-0759-7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長非編碼RNA在癌症進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關於lncRNA SNHG7在結直腸癌中的研究仍然較少,該分子如何參與結直腸癌進展仍然不清楚。
  • 長鏈非編碼RNA及其介導椎間盤退變機制的研究進展
    關於椎間盤退變的具體機理尚未闡明,而對於非編碼RNA(ncRNA)的研究,特別是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在椎間盤退變的發生及進展過程中的調控作用初步展現,其可能參與調控髓核細胞凋亡、細胞外基質降解以及免疫炎症反應等。本文旨在闡述LncRNA的特點及其介導椎間盤退變的多種不同機制。
  • 長鏈非編碼RNA在腦膠質瘤發病及進展中功能作用的研究進展
    長鏈非編碼RNA在腦膠質瘤發病及進展中功能作用的研究進展
  • 長鏈非編碼 RNA DANCR 在部分腫瘤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目前,多項研究表明lncRNAs在多種腫瘤中表達失常,且失常表達的 lncRNAs常參與多個腫瘤的惡性表型的進展;lncRNAs可作為多種腫瘤的標誌物並可作為腫瘤治療的新靶點.分化拮抗非編碼RNA(differentiation antagonizing non-protein  coding RNA, DANCR)主要位於細胞質內,其在多種腫瘤中表達增高。
  • 【盤點】非編碼RNA與人類疾病關聯性亮點研究
    miRNAs和lncRNAs還直接調控DNA損傷反應過程的細胞進展,miRNAs參與了細胞對DNA損傷的幾乎所有方面,包括,DNA損傷感知,損傷信號轉導,受損DNA修復,激活細胞周期檢查點和誘導細胞凋亡。生物谷小編盤點了一下2015年非編碼RNA與疾病的關聯性研究進展。
  • 史上最全非編碼RNA合集,擁有2021的第一篇SCI
    非編碼RNA的前世今生多年來,人們已經清楚的認識了一系列結構RNA和調節RNA。近些年的研究熱點還是在LincRNA上面,未來還會發現更多的非編碼分子,會有窮盡嗎,誰知道呢?miRNA的研究方法長鏈非編碼RNA(LncRNA
  • 科學家發現肝癌細胞增殖非編碼RNA調控機制
    我國科學家通過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發現了兩種非編碼RNA調控肝癌細胞增殖分子作用機制。這是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獲得的消息。據介紹,非編碼RNA是指不能編碼產生蛋白質的RNA分子。具有調控作用的非編碼RNA主要包括微小RNA,長鏈非編碼RNA以及環狀RNA等。
  • 非編碼RNA之snRNA和snoRNA最新研究進展
    同時,該研究發現與mRNA的表達主要受啟動子調控不同,二級結構穩定性是snoRNA表達調控的重要機制。該研究是對snRNA和snoRNA在人腦進化中作用的多物種系統性研究,對於探尋人腦認知功能的分子調控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 秀麗線蟲長鏈非編碼RNA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大單革教授實驗室發表文章,報導了其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單革實驗室在2017年發表的Developmental Cell文章基礎上,於Genome Biology發表了題為《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 elegans lincRNAs with CRISPR knockout mutants》的文章,報導通過優化的CRISPR-cas9 系統對秀麗線蟲中155個基因間的長鏈非編碼RNA(lincRNA)進行逐一敲除(秀麗線蟲已知的全部
  • 崔慶華:在長非編碼RNA的世界中,一定存在著長非編碼RNA中的P53, PTEN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初步完成,人們發現「能夠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只佔全部基因組的2%左右」,而之後的ENCODE計劃揭示了非編碼RNA佔據了剩下的98%人類基因組中的大量份額,非編碼RNA在生物信息領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關非編碼RNA的研究也多次入選「世界科學十大進展」或「世界醫學十大進展」。但是,目前相對於蛋白質編碼基因,人們對非編碼RNA的了解十分有限。
  • 非編碼RNA之microRNA最新研究進展
    4.JCI:癌細胞如何攔截機體傷口癒合機制來創造自身的血液供給模式doi:10.1172/JCI123106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癌症攔截機體天然傷口癒合反應從而得以生長和擴散的分子機制。
  • 葛峰:長鏈非編碼RNA-HOTAIR的功能蛋白質組學的研究
    2015年11月1日訊/生物谷BIOON/----2015年10月29日,2015(第三屆)非編碼RNA學術研討會在熱烈的氣氛中拉開了帷幕來自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葛峰研究員近年來圍繞「RNA功能網絡與調控」的重要科學問題,以非編碼RNA與蛋白質的功能調控網絡為重點,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
  • 非編碼RNA研究園地 | 一種大環肽與腫瘤發生的自然通訊
    在這裡我們發現長的非編碼RNA(IncRNA)LINC 00266-1編碼71個胺基酸肽.該肽主要與rna結合蛋白(包括m6A)相互作用。本研究對已鑑定的INcRNAs進行了研究。在SW 480和SW 620細胞之間鑑定了384個差異表達的核糖體結合的≥1.2(補充數據)。
  • 北京林大全面解析林木非編碼小RNA—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陳彬)北京林業大學張德強團隊在前期創製林木基因標記輔助育種理論體系的基礎上,首次系統開展了林木非編碼小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