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免受「皮肉之苦」,牢記燙傷「五字訣」,預防功課要做牢

2021-01-20 醫聯媒體

進入夏季後,由於天氣炎熱,人們往往衣著較少,因此皮膚暴露在外的面積大大增加,給了燙傷、燒傷可乘之機。冬天還有厚厚的衣服可以阻擋,但在夏天就要尤其注意了。

7月8日,中國臺灣藝人安以軒在微博發文,表示在懷孕期間,點麥當勞外賣回來食用,將紙袋從外賣袋中拿出來時,兩杯熱飲從中掉出,致其大腿內側燙傷,留下疤痕,還因受驚導致宮縮並有異常胎動,幸好去醫院檢查後,沒有什麼大礙,並質疑麥當勞的外賣包裝設計問題。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被燙傷過,有一些傷口處理不當,甚至會留下難看的疤痕,伴隨一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家庭電器可能會導致燙傷的隱患外,還要掌握燙傷後的急救措施。

燙傷一般分三度,判斷傷勢記要點

一度燙傷:只損傷皮膚表層,局部輕度紅腫、無水皰、疼痛明顯。

二度燙傷:真皮損傷,局部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皰。

三度燙傷: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損傷,並呈灰或紅褐色。

牢記燙傷「五字訣」,燙傷急救不驚慌

1. 衝

燙傷後,將傷口用15℃-20℃清潔的流動冷水衝洗至少 10 分鐘,水流不宜過急。流動的冷水可迅速帶走局部熱量,減少進一步熱損傷。

2. 脫

在冷水中,將覆蓋傷口表面的衣物除去,切記小心謹慎,不可強行剝脫。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剪刀頭向上,避免尖銳的剪刀傷到皮膚。小心避免弄破水泡。

3. 泡

將燙傷的部位在15℃-20℃冷水中浸泡 10~30 分鐘,可緩解疼痛,進一步散發熱量。

4. 蓋

用清潔乾淨的毛巾或無菌的紗布覆蓋傷口,不要任意塗抹任何外用藥物,保持傷口的清潔、減少感染的機會。

5. 送

除面積小、程度輕的燙傷以外,最好前往醫院急診,做進一步的處理。

特別提醒:如果是化學製劑的燒傷,如強酸、強鹼等,一定要儘快用大量冷水衝洗,並儘快送往醫院。

除了要掌握燙傷後的正確急救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預防燙傷,畢竟在事故發生之前的預防更為重要。尤其是有寶寶的家庭,預防的細節更要落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預防功課要做牢

1、避免直接拿取或運送盛滿的熱水煲、湯煲和剛煮熱的食物或飲品;

2、廚房地板要保持乾燥,以免滑倒將熱液燙傷自己或寶寶;

3、沐浴時,要先放冷水,後加熱水來調節水溫,以免燙傷;

4、做測試,最好避免在車內食用熱湯;

5、排插、電線收納好,避免自己或寶寶因絆到電線而弄翻茶壺、熱鍋或熱水瓶等熱液;

6、使用熱水袋時,盛水應不多於份三的份量,要塞好活塞,檢查熱水袋無漏及無破裂,並加上袋套,方可使用。

通過以上介紹,希望大家懂得燒傷的危害和預防,提高生活中的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以免自己或寶寶遭受「皮肉之苦」哦~

相關焦點

  • 孩子燙傷怎麼辦?「五字」口訣要牢記,建議爸媽收藏好
    2歲男孩被燙傷,奶奶一個行為讓孩子休克入院,燙傷方法要牢記前段時間,福建泉州一位2歲男孩被煮麵的開水燙傷了雙手,孩子奶奶用雞蛋清塗抹燙傷處,1小時後,孩子突然休克,昏迷不醒,被緊急送往了醫院。「五字」口訣要牢記對於燙傷的處理,有個「五字」口訣,建議爸媽收藏好,一旦遇到,按照口訣處理就可以了。
  • 抓好「五字訣」,打造平安平海「升級版」
    在「統」字上下功夫,鑄就素質過硬隊伍堅持黨建引領,是新時代公安隊伍建設的政治靈魂。莆田市公安局平海派出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依託 「政治建警 從嚴治警 」教育整頓活動,開展「教育」、「練兵」、「暖警」系列主題活動。結合每月主題志願活動,平海派出所黨員民警積極深入轄區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全力以赴提升轄區綜治水平。
  • 兒童傷害預防之——預防燒燙傷
    燒燙傷的預防01預防熱液燙傷家長應妥善放置家庭中易引起燙傷的物品,如熱水瓶、開水壺、熱湯、熱菜、防止小兒抓翻或拉到,洗澡時應先放冷水再加熱水,使用熱水袋時水溫不可過高,並用布包裹,避免將兒童單獨放在家庭中。另外,餐桌最好不要鋪餐巾布,以免孩子拉扯桌布,將物品拉下燙傷。
  • 寶寶被燙傷,還鼓起一個大水泡,家長們都用五字口訣來保護孩
    寶寶被燙傷,刺痛著每一個家長的心,特別是看到那個大大的水泡,恨不得長在自己身上才好。我之前看到一個新聞,有位媽媽將燒好的開水隨手放在餐桌上結果釀成了悲劇,一整壺開水直接翻倒下來,澆在了女兒小小依身上,孩子左側脖子和兩腿嚴重燙傷。
  • 小孩燙傷怎麼辦?醫生支招:「衝脫蓋送」四字訣要謹記
    隨著天氣轉冷,兒童意外燙傷時有發生。近日,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近期接診的燙傷兒童有所增多。醫生提醒,家長遇到小孩燒燙傷時,要記住「衝、脫、蓋、送」四字訣。
  • 輕微燙傷了該怎麼辦?這個動作要立馬做!
    本文約12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最近看到一些小朋友被燙傷的新聞,讓我想起有一次顧大美碰倒了姥姥放在電視柜上的保溫杯,水撒了一地,關鍵是沾到熱水的食指立刻紅腫得接近拇指粗
  • 「衝脫泡蓋送」,兒童燒燙傷急救五字口訣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宅家的「小神獸」一旦發生燒燙傷事件,如何正確進行第一時間的自救?是否都需要送醫院處理以及燙傷後的瘢痕如何處理?如何才能把燒燙傷對人的傷害降至最少?寶爸媽們一定要了解這些!1「衝脫泡蓋送」兒童燒燙傷急救五字口訣兒童燒燙傷的原因多見於高溫液體(沸水、熱湯)燙傷、火焰灼傷以及化學灼傷等,因為小兒皮膚嫩薄、皮膚附件少,同樣的熱力或其他致傷因素造成的損傷較成人更為嚴重,所以燒燙傷後第一時間的正確處理至關重要。
  • 燙傷就敷冰塊、塗牙膏、抹醬油?這些土方法可別再亂用了!
    用冷水衝洗傷口 被燙傷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降溫,因此可以將燙傷部位放在自來水下衝洗,時間一般在 10~30 分鐘之間,直到傷口不再感到疼痛為止。 在衝洗過程中,注意自來水不要開的太急,因為水壓太高可能會傷害傷口。
  • 【醫療科普】孩子燙傷不要慌 五字口訣來救急
    10月以來,陝西省寶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多起兒童不慎被開水燙傷的病例,家長往往心急如焚,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事實上,在送醫院前做到這幾件事,對於緩解病情有效且實用。一「衝」,燙傷後一定不要先脫衣服,第一時間用涼水衝洗至關重要,將傷處置於流動的涼水下,持續地衝洗至少15至20分鐘。
  • 怎樣的蘭花才是好蘭花,牢記這12個字,幫你輕鬆選到極品蘭!
    告訴大家如何選擇合適且品質出色的蘭花,即便你對蘭花的鑑賞能力不足,但只要大家根據今天老蘭家所流傳的十二字訣,日後輕輕鬆鬆選擇好蘭花。這十二字訣的內容其實就是收根、放角、肩平、緊邊、宮正、舌圓。這十二個字就是老蘭家一直貫徹的選蘭訣竅,只要知曉這十二字訣的真正含義,活學活用,以後就不怕有好的蘭花被你忽視掉,馬上來學習下。
  • 六字訣·預備式
    ⑺⑻招六字訣,為一種吐納方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法,通過噓、呵、呼、呬、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動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此法在呼吸同時配合導引動作,簡單易學,今起身體周刊將分部圖解六字訣,在此先介紹六字訣預備式。預備式兩腿平行站立,約與肩同寬,兩膝微屈;頭正頸直,下頦微收,豎脊含胸;兩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齒合攏,舌尖放平,輕貼上顎;目視前下方。動作一:接上式。屈肘,兩掌掌心向上,十指相對,緩緩向上託至胸前,約與兩乳同高;目視前方。
  • 燙傷起泡怎麼處理 燙傷後要這樣做可防感染
    2、上藥後不要包紮,如果必須要包紮應該用乾淨紗布包紮,切記不能包得太厚太嚴要透氣,否則會很容感染。燙傷水泡該不該挑破為什麼不在醫生指導下自行挑破燙燒傷後出現的水泡,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專家解釋:燙傷後局部皮膚出現小水泡,一般屬於淺二度燒傷。這些水泡液裡主要的物質是電解質、葡萄糖、纖維蛋白等,這些營養物質組合起來,就為細菌形成了良好的培養基。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劇烈的疼痛感讓樂樂大哭起來,奶奶過來後,對著媽媽劈頭蓋臉一頓罵,然後做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奶奶立馬在燙傷的地方抹滿了牙膏、醬油,並且用紗布包了起來!最終導致樂樂的傷口感染。這是老一輩的經驗,很多人都這樣做,但這是個錯誤的經驗。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 燙傷後,可以塗牙膏、蜂蜜、醬油?NO!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被燙傷的經歷, 一旦被燙傷了, 該如何緊急處理? 什麼是燙傷? 燙傷,一般是指接觸開水、熱油、蒸汽等高溫物質所導致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急性損傷。 燙傷有輕有重,輕者可能只是輕微皮膚發紅,不做任何處理,亦會自行恢復;重者除了皮膚出現紅腫、水皰、脫皮等表面症狀外,還可能導致感染和休克。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 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劇烈的疼痛感讓樂樂大哭起來,奶奶過來後,對著媽媽劈頭蓋臉一頓罵,然後做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奶奶立馬在燙傷的地方抹滿了牙膏、醬油,並且用紗布包了起來!最終導致樂樂的傷口感染。這是老一輩的經驗,很多人都這樣做,但這是個錯誤的經驗。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 雷軍的七字訣在什麼情況下失效了-虎嗅網
    我個人則覺得這七字訣的榮耀與黯淡其實折射了整個行業的本質特徵,可以往深談一談。 在那樣一個時間點雷軍是極其正確的談論方法論的是非,首先要把它放回到特定的那個時空背景之下。智慧型手機可以看成是電腦、通信技術的一次大融合。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就這短暫的一分鐘,樂樂把水龍頭調到最高溫,並且打開了水龍頭,儘管媽媽第一時間關掉了水龍頭,但是樂樂的小腿還是被燙傷了。劇烈的疼痛感讓樂樂大哭起來,奶奶過來後,對著媽媽劈頭蓋臉一頓罵,然後做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奶奶立馬在燙傷的地方抹滿了牙膏、醬油,並且用紗布包了起來!
  • 常說根深葉茂,作物生長的好壞要靠根系,判斷方法記住4字訣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常說根深葉茂,作物生長的好壞要靠根系,判斷方法記住4字訣。在農業生產當中,對於農作物生長的好壞如何去判斷?最直觀的判斷方法就是看它的葉子是否生長得旺盛,農作物葉子生長的旺盛與否?了解了根系對作物生長的重要性,那麼如何去判斷作物根部的好壞呢?這裡有一個四字口訣,只要記住參考,就可以對農作物根系是否健康,做出一個很明確的判斷,就可以及時針對性地予以防治,防止其惡性發展,導致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這個四字訣是這樣的:「白根有勁,黃根保命,黑根有病,灰根要命」。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給大家做一下講解,讓農民朋友了解根系顏色的變化,所針對的問題。
  • 燙傷後,可以塗牙膏、蜂蜜、醬油?你是怎麼想的?
    一旦被燙傷了  該如何緊急處理?  燙傷有輕有重,輕者可能只是輕微皮膚發紅,不做任何處理,亦會自行恢復;重者除了皮膚出現紅腫、水皰、脫皮等表面症狀外,還可能導致感染和休克。這是因為皮膚作為身體屏障,一旦遭到破壞,容易滋生細菌,導致感染,嚴重燙傷後體液大量丟失,易引起休克。  如何判斷燙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