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點仍需五年孵化期,自發光電視靜待新力軍

2020-11-25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9月29日,量子點技術全球權威、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彭笑剛在《走近科學》量子點專題節目中表示:「量子點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優秀的發光材料,量子點發光將會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最有力的競爭者」。這項被國家十三五規劃所大力支持的技術具有自發光特性,色純度非常高,發光光譜非常窄,根據需要可以隨意調整顏色位置,實現最好的顯示效果。三星等行業巨頭紛紛重金投入量子點電視的研發,促進技術孵化,預計五年後消費者可真正享受到技術革命帶來的全新視覺體驗。可當我們展望五年後的美好未來的時候,一個令廣大消費者困惑的問題卻難以迴避:現在市面上銷售的量子點電視到底是什麼東西?

  蛋當雞賣,忽悠不成反破產

  當下熱炒的量子點電視本質為在傳統LCD顯示技術的基礎架構上,額外增加了一層量子點薄膜或量子點管。量子點本身是肉眼看不到的,極其微小的無機納米晶體。每當受到光的刺激,量子點便會發出純淨的有色光線。按國內主推量子點的廠商TCL的定義,在售的所謂「量子點電視」,準確講應該叫「量子點背光源液晶電視」,其內在技術只是液晶電視眾多色域提升技術中的一種,和ULED、GLED不以「量子點」自稱的液晶電視本質上並無二致。說白了,這只是量子點發展的「蛋」的階段,仍需經過較長時間的孵化發展才能生產出真正意義上的量子點電視。

  這種「雛形電視」從專業角度看依然是光致發光的傳統模式,液晶屏幕本身無法進行自發光,需要在液晶屏幕後方安裝一塊能夠發光的背光光源來提供背光,從而點亮液晶顯示屏幕。而這在某種程度上就增加了設備的功耗,我們所深惡痛絕的「漏光」現象,究其根本也是因為這一點。LGD的OLED銷售副總裁李廷漢表示,目前市場上的量子點電視僅在液晶上增加一張量子點膜,為的是彌補相對弱的色域,卻並未擺脫狹窄的可視角度,無法呈現完美的黑色。不過,即便如此,採用背光所帶來的漏光現象,以及HDR呈現範圍有局限等液晶本質上的局限性,依然存在。缺陷甚多的量子點電視如今價格卻貴得離奇,量子點本身的成本並不高,而現在一個百來塊的量子管卻溢價至幾千元,在這隻「好蛋」還沒孵化出「好機」的時候賣如此高的價格,無怪乎許多消費者難以接受。

  而更糟的是,市場的不認可澆滅了投資人的信心,全球量子點技術巨頭QD Vision被曝出遭大股東撤資,而其在臺灣的生產線也已停工待售。更有內部人士透露,團隊高層已宣布解散核心團隊,諸多項目被迫下馬,大部分員工也無奈離開。

  這一局面或許也是量子點電視廠商意料之中的事,此前,TCL多媒體CTO陳光郎就坦言,受限於現階段的量子點電視還是光致發光,並非電致發光,僅是TCL主推的量子點顯示技術發展的中間產物。

  所謂未來,仍未到來

  既然目前的量子點仍只是概念的幻影,那要到何時夢想的陽光才能照進現實呢?彭笑剛認為,量子點LED不需要液晶,直接發光,這是一個革命性、顛覆性的技術。大概需要5年時間,採用電致自發光的真正的量子點電視才能夠批量生產上市。資深家電行業專業劉步塵表示,如果5年後真有電致發光量子點電視問世,這種未來還是可期待的,畢竟,真正的量子點電視和OLED一樣,具備柔性顯示特性,二者將合力推動「顯示無處不在」時代到來。

  自發光的顯示技術被LGD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擁有強悍的黑場能力、色域極廣、無有害藍光等突出特性,目前已被OLED技術所實現。2015年以來,媒體關於OLED的報導層出不窮,多為各路資本紛紛進入。比如,此前一直拒絕進入OLED領域的華星光電,已決定募資500億元進入高世代液晶及AMOLED面板領域;而另一大面板巨頭京東方,則已初具OLED面板產能,並有可能於明年上半年推出大尺寸OLED面板。此外,鴻海整體收購「液晶之父」夏普之後,第一筆資金即投向OLED,郭臺銘布局OLED的急迫心情由此可見一斑。可以說,全球OLED產業狀態可用「全產業鏈同時發力」來形容;相比之下,企業圍繞量子點電視布局力度要小得多,資源投入也比較有限。

  資本的態度在量子點技術尚未成熟的背景下不難理解,無法帶來直接利益的產品也無法從消費市場上獲得投資回報。LG Display 公關部部長李重煥在採訪中表示,由於量子點電視在畫質、色彩轉化、曲面製造、厚度設計等方面仍有很大局限性,量子點電視不過是向OLED 過渡過程中的一個發展階段,這一技術的未來仍未到來。

  但無論如何,一項能改善人們生活、促進行業進步的技術都是值得期待。在這樣一個開放多元的時代裡,一枝獨秀不是春。自發光時代的全面到來需要OLED、量子點技術、甚至其他未來新興技術的共同推動,只有這樣,這個行業才能獲得持續的生命力與創新力,從而使我們的生活在技術的切磋、融匯、革新中得到改善。

相關焦點

  • 權威化學家彭笑剛:量子點是目前最優秀的電視發光材料
    他表示,OLED天生的不穩定性,導致 其壽命、光效等存在當前無法協調的難題,良品率還達不到商業化的要求;OLED在色域方面的不足,也決定於有機發光材料的本徵發光峰寬。目前,市面上的 OLED電視是通過製備白光OLED的方式實現量產、而不是三原色主動發光,存在著色彩降低、能耗增大、價格高企等問題。「OLED大屏化,目前判斷還看 不到前景。」 彭笑剛特別指出,量子點的應用範疇遠超OLED。
  • 什麼是自發光?液晶電視為什麼被自發光淘汰?
    電視自發光的意義絕對不僅僅是背光模式的變革,我們都知道液晶本身是不發光的,需要有背光模組的支持,所以漏光是不可避免的,無法顯示出真正的黑色,這樣就會帶來畫面拖影,色彩表現不佳等天然硬傷。同時由於無需背光系統支持,自發光電視結構非常簡單,在機身形態上也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極致超薄。
  • 選購量子點電視需謹慎
    最近,法制晚報關於量子點電視的一則報導,引發許多消費者關注。該報導引述消協、工商部、中國家電網的觀點,提醒消費者,選購所謂「量子點」電視需慎重,不要盲目相信商家提出的技術概念,在選購時應預先了解相關產品情況,謹防藍光傷眼問題。
  • QLED量子點電視詳解:終取代OLED/LCD?
    除了三星之外,國產巨鱷TCL也是全球最早開始研究並推廣量子點顯示技術的,所以在這項超前的顯示技術上具有絕對的話語權。自2014年推出首款搭載量子點技術的產品之後,便一直深耕於此;從2016年初的全球首款QUHD TV量子點電視X1,再到今年剛剛公布的X5,TCL的QLED布局也是愈發迅速。
  • 量子點電視優缺點有哪些?量子點電視/OLED電視有什麼不同?
    量子點電視的優點  量子點材料成本低,具有極高的色純度、發光顏色可調以及螢光量子產率高等特點,所以量子點電視在提升顯示器件的色域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科技部「十三五」 計劃中已把量子點列印顯示列為關鍵性技術,除了電視顯示領域,量子點技術還在通訊、生物、等領域有著重要作用。
  • 彭笑剛:量子點發光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最有力的競爭者
    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彭笑剛在TCL舉辦的「科學面對面——量子點顯示技術科技科普大講壇」上,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量子點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優秀的發光材料,量子點發光將會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最有力的競爭者。」
  • 有必要買量子點電視嗎?量子點與oled電視誰好?
    從市場趨勢來看,常見的顯示技術有LCD、OLED、QLED、LPD、ULED、AMOLED、miniLED等等,在電視顯示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問題上,主流觀點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量子點電視是未來的主力軍,另一派則傾向於OLED電視才會佔據市場的頭部份額。  量子點電視值得買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叫量子點電視。
  • OLED電視VS量子點電視,誰更勝一籌?
    QLED利用量子點在電驅動下的自發光作為顯示基礎,由於溶液製程研發困難,且存在可靠性低、藍光發光效率低、鎘基量子點器件具有毒性等問題,因此業內認為電致發光的 QLED 技術商用化仍需 10 年以上。報導中提到,三星 Display 將在 2021 年 1 季度開始試生產 QD-OLED 面板(結合了背光和自發光兩種技術,加上三星的量子點技術),並計劃在 2季度進行正式生產,其第一條 QD-OLED 面板生產線(Q1 生產線)每月可生產 3 萬塊玻璃板,可容納 65 英寸 8K 電視面板(3 個單元)和 32 英寸 4K 顯示器面板(18 個單元),據悉其 65 英寸QD-OLED
  • 量子點究竟還能走多遠(全文)_平板電視_液晶電視...
    「光致發光」量子點電視發光原理  其實,目前市面上的量子點電視所採用的方案均屬於「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以下統稱第一代量子點技術),目的是解決普通液晶電視背光色彩不夠亮白的問題雖然這項技術能夠使畫質實現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否對得起數萬元的溢價與「革命性技術」的名號我們仍需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隨著量子點技術不斷被人所熟知,這一問題也在不斷被放大。
  • 國際頂尖納米材料學家彭笑剛:量子點是最佳發光解決方案
    正是彭笑剛2014年底在《自然》(Nature)上發表的電致發光論文,讓全球科學界將目光關注到量子點LED顯示領域,助力中國目前在這一領域處於領先位置。「量子點LED電致發光是人類未來唯一或最可能的選擇。」彭笑剛指出,量子點電致發光有望五年內實現應用落地,未來可能通過噴墨列印,做電視就跟印報紙一樣簡單。
  • 量子點才是未來?電致發光顯示技術時代
    各國量子點顯示技術研發實力分析前文,我們為大家解析為何TCL專注於量子點顯示技術之後,三星和海信等電視廠商紛紛加入量子點電視陣營:《TCL強勢引領!量子點顯示技術成香餑餑》,提到了現階段「光致發光」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已經有很多令人心動的技術特徵,接下來,我們要探討下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前景——「電致發光」,這才是量子點公司真正看好量子點的關鍵所在。
  • 量子點電致發光處於研究階段 未來五年市場升溫
    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QuantumDots-BacklightUnit,QD-BLU);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QuantumDotsLightEmitTIngDiodeDisplays,QLED)。
  • 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 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還有oled與量子點電視是否存在差別?如何才能更好地區分?今日我們就來聊聊oled電視。 二、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1、技術方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oled和量子點的技術差異。oled,直譯為有機發光二極體,具有自發光特性,使用磷光色層構造產生不同顏色的光,而不是像液晶屏幕那樣需要背光源。
  • 押寶第二代量子點技術(全文)_三星平板電視_液晶電視...
    其實三星是世界上最早接觸OLED技術的廠商之一,但是最後卻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量子點技術上。OLED作為現在普遍被大眾看好,甚至被LGD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擁有強悍的黑場能力,柔性屏幕和二極體自發光的天然優勢,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量子點技術有哪些缺點和有點,究竟是瑕不掩瑜還是劣大於優?這種技術究竟值不值得三星為它壓下重寶呢?
  • 量子點電視多少錢 量子點電視價格及發展介紹
    量子點電視介紹  量子點電視是應用了量子點技術背光源的電視,是 液晶電視 的一種,它與傳統液晶電視的不同主要在於採用了不同的背光源,從而帶來性能上的諸多不同,比傳統 led 背光的傳統液晶電視在畫面質量與 節能環保 上更具優勢,已成為業內液晶電視新的發展方向。
  • TCL多媒體陳光郎:光致發光量子點電視既是中間產物 也是戰略方向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4月7日下午,TCL集團在深圳舉行2016春季新品發布會,QUHD TV量子點電視X1、二合一平板電腦PLUS 10、全封桶免汙式洗衣機、智孝空調及樂享空調等新品悉數亮相。
  • 揭秘:量子點電視為何能成為消費市場新寵
    量子點應用於Phosphor打破視界,創新未來量子點顯示技術主要分為光致發光與電致發光兩個階段,目前TCL、海信、韓國三星等企業已經實現了光致發光產品的落地。基於第一階段的光致發光,其性能已經優越於現有的電視,無論從色彩、功耗還是整體的效果上,都實現了突破。
  •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以三星和TCL為代表的量子點電視陣營雄心勃勃,LG主導的OLED電視陣營更不甘示弱,兩大技術路線的競爭甚囂塵上。雖然Micro-LED技術尚未成熟,但三星在CES展上發布的146寸Micro-LED電視「The Wall」也是賺足了眼球。從一定意義上講,平板顯示產業的戰國時代已悄然來臨。
  • 電致發光的量子點商業化OLED最後的優勢會消失
    但是在量子點電視上,一個平方釐米的量子點LED只需要0.000002g的鎘,是一節鎳鎘電池的千萬分之一、大致相當於一支香菸的鎘量。現在市面上的量子點背光源電視,以一臺去年上市的TCL 55吋量子點電視為例,裡面的鎘含量大約相當於一公斤國際標準大米的鎘含量。也就是說你吃掉一臺電視,才相當於吃了一公斤國際標準大米。所以,量子點電視中鎘的含量從科學角度看不可怕,但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渲染的可怕了。
  • 京東方高解析度、全彩量子點發光二極體取得重大突破
    京東方官方獲悉,近日,京東方集團中央研究院關於高解析度、全彩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解析度500ppi、色域114%NTSC的全彩QLED器件,技術指標全球領先。相關研究論文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no Research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