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誕生史:成就「諾神」的12塊拼圖

2021-01-11 搜狐網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新作《星際穿越》海報。

>>>專訪安妮海瑟薇:討厭被當花瓶,想當女漢子

>>>專訪馬修-麥康納:拍《星際》因為我也是父親

  【編者按】在千呼萬喚中,在影迷心中有「諾神」之稱的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新作《星際穿越》,於今日登陸全國各院線。這部在北美上映首周便斬獲5600萬美金成為當周冠軍的「神片」,勢必也將在國內掀起一輪觀影狂潮。在大家摩拳擦掌準備走進影院之前,先讓我們走進一下諾蘭和他創作《星際》這五年間的點點滴滴。都說細節成就大師,在本文中,我們搜集了諸多這部電影的誕生細節和有關諾蘭的故事,並在上海專訪了諾蘭本人,以此還原出成就「諾神」和《星際》的12塊「拼圖」。

  (秦川璽/文)1977年,一位剛滿7歲的小男孩走進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叫《星球大戰》的電影。這部關於太空的冒險科幻史詩激發了他對於科幻片的好奇心。在看了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後,他受到這兩部電影的啟發,用父親的超8膠片攝影機拍攝了他的處女作《太空大戰》(Space Wars),時長2分30秒。

  37年之後,這位小男孩成為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成功執導《盜夢空間》、《蝙蝠俠》三部曲之後,他帶著《星際穿越》回歸。在這部長達169分鐘的太空史詩裡,傾注了他多年間對太空的探索與研究,於此同時,他在情感上也邁出了新的一步,真誠地直面自己的情感,完成了對家庭關係的自我審視。

  一、神童煉成,七歲就拍處女作,「科幻巨製」用冰塊搭景

  在上海半島酒店的發布會廳,距離正式開始前一個小時,整個會場已經擠滿了人——主辦方甚至還搬來數十把座椅「加座」。當諾蘭的名字被主持人高聲念出時,無論是媒體還是應邀而來的嘉賓,都發出了高聲的呼喊。而據說,在這屬於他的首次亞洲之行以前,他還曾懷疑過自己在亞洲的知名度。發布會上他回答記者問的樣子有些嚴肅,這與馬修-麥康納口中所形容的「有幽默感」的人有所出入。專訪前半開玩笑地問他「為什麼不把《太空大戰》放到片尾彩蛋裡?」,他才開始哈哈大笑起來:「沒那個膽,說實話,前不久拿出來看了一遍,也沒覺得多有趣。」

  諾蘭成長在美蘇太空競賽的最後那幾年,無論是媒體還是民間,對於太空的熱情依舊未減,影視作品愛演的是外星人、銀河系、火箭、外太空。當年,在芝加哥和倫敦間往返居住的諾蘭,用父親(布蘭登-諾蘭)的超8毫米攝影機拍了他的第一部科幻片,名字叫《太空大戰》(Space Wars),片名融合了那兩部帶給他靈感的大師作品。在這部作品裡,他利用冰箱裡的冰塊製作了一顆冰凍行星,借用了在宇航局工作的叔叔的火箭發射紀錄片素材,還掉了一顆大牙。最終,這一部長達兩分半的科幻處女作誕生。多年後,面對搜狐娛樂的鏡頭,諾蘭回憶起來說,「前兩年給孩子們放了一遍,有趣的是,他們覺得沒那麼好玩。」

  在《星際穿越》裡面,諾蘭也讓主演們去到了一顆冰凍星球,這與37年前的那顆星球有何關聯?諾蘭對搜狐娛樂說:「其實就是突然想到了,為何不呢?而且這部電影裡也需要這樣一顆行星。」

  二、情感回歸,《星際》「只想說一個簡單的故事」

  諾蘭說,基普-索恩為這部電影制定了規則。他作為這部電影的執行製片人和科學顧問,為我們奉獻了電影中最接近於科學正確性的蟲洞和太空奇觀。而事實上,《星際穿越》的緣起,從某種程度上來自於這位物理學家。1997年,他發揮特長,與當時另一位曾指導過美國空間站計劃的大師級教授卡爾-薩根(CARL SAGAN),一同為《超時空接觸》出謀劃策。這部電影的導演兼製片,是羅伯特-澤門基斯(Robert Zemeckis),在好萊塢的地位直逼其恩師史匹柏。

  合作之後,這位物理學家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也就是《星際穿越》的故事雛形:人類接收到神秘信號,穿越蟲洞去外太空探險的故事。這個概念被史匹柏相中,2007年,他找來喬納森-諾蘭寫劇本。

  劇本創作時期,喬納森的「宇宙觀」是消極的。他覺得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停滯不前。於是他決定將故事定成「英雄救世界」的主題,從太空探索變成了人類自救。直到2009年史匹柏的退出,喬納森才想到自己的哥哥克里斯多福-諾蘭。而彼時諾蘭自己也在創作太空題材的電影劇本,兄弟倆最終合力,才有了《星際穿越》。

  劇本到了諾蘭這裡,在他看到那一系列讓人複雜到有些燒腦的物理概念之後決定,不再像《盜夢空間》那樣,用「一種複雜的方式講一個複雜的故事」,而是要用「最炫的方式說一個簡單的故事」。

  三、不怕劇透,原版劇本遭網洩,諾蘭改後劇情更好看

  不過,這部電影也遭遇過昆汀的尷尬:原版劇本遭洩。不過據說,最後的劇本只保留了喬納森的前一個小時的內容,爾後的內容主要由克里斯多福的想法主導,而在記者觀影時發現,前一個小時的內容幾乎都是父女關係以及人類現狀的描寫,在一個小時之後,當他們踏上蟲洞之旅時,諾蘭式的「解謎方程式」也隨即展開。所以說,遭到洩露的劇本,並不影響最終的觀影體驗。

  四、愛開玩笑,「神片們」起初都是孩子名,兩個兒子都跑過龍套

  酷愛保密的諾蘭最愛的是給電影起一個「乳名」,比如《蝙蝠俠》最初叫「the intimidation game」《恐嚇遊戲》、《蝙蝠俠之黑暗騎士》的乳名是《羅裡的初吻》「Rory’s fist kiss」(後來這個名字被命名了一首soundtrack),在之後《盜夢空間》叫《Oliver’s Arrows》《奧利佛的箭》,《黑暗騎士崛起》叫《Magnus Rex》,馬努斯暴龍。《星際穿越》的乳名叫《弗洛拉的信》「Flora’s letter」。其實無論是羅裡還是馬努斯奧利佛還是弗洛拉,都是諾蘭孩子的名字,有趣的點是,羅裡出演了《黑暗騎士崛起》,以及《盜夢空間》,雖然是跑龍套的角色。而飾演女兒的查斯坦也不禁說「原來《星際穿越》是諾蘭寫給弗洛拉的一封信。」

  哦對了,目前諾蘭已經把自己四個孩子的名字全部用了個遍,那麼問題來了,他的下部電影將會一水的名字命名呢?對此,諾蘭笑著對搜狐娛樂揭曉了這個答案:「再輪著來一遍」。「難道不用艾瑪-湯姆森(Emma Thomas,是諾蘭的太太)這麼好的名字嗎?」他斬釘截鐵地說:「不用啦!」

  五、管它觀眾,拍《星際》只是因為「想和孩子一起看片」

  有一個細節流傳甚廣:克里斯多福諾蘭將故事裡的兒子改成了女兒,很多人說,這是他對於自己女兒的情感投射,片中探討的父女關係,就是他自己。諾蘭的妻子,同樣也是他的製片人艾瑪-湯姆森說「從拍第一部電影開始,他拍電影的最大動力就是,他自己比任何人更想去影院觀看這些電影。而這一次,他的動力是,他想和孩子們一起去電影院觀看。」 用諾蘭自己的話說:「對我來說,《星際穿越》只講述一件事:如何身為人父。」

  當初諾蘭看到這個劇本時,最吸引他的並不是那些深奧的物理知識,而是那個最簡單的故事架構:一個父親離開了自己的孩子,受到時空的限制,他一直深陷於對家庭的分離和對孩子的想念中。諾蘭說「當你有了孩子之後,你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時間流逝得越慢越好,你有一種強烈的渴望,希望留住孩子長大的每一個瞬間。」

  六、管它劇情,找編曲只給一頁紙,「盲寫」主題曲

  在監製《超人:鋼鐵之軀》時,有一天,諾蘭走向正在工作中的編漢斯-齊默(Hans Zimmer)並對他說:「漢斯,如果我就給你一張紙的內容,不告訴你內容究竟是什麼,你會為我工作一天,寫一些音樂出來試試看嗎?」漢斯欣然接受。於是有一天,漢斯收到了一封信,厚厚的紙張上,是諾蘭用打字機打出來的文字,上面寫「這是絕對的原創,沒有任何拷貝。」然後是一個非常簡短的故事,講述一個父親因為非常重要的工作離開了自己的女兒,其中包含兩行對話:「我會回來的。」,「什麼時候?」並引用了漢斯在一年前,和諾蘭以及他的妻子在倫敦一家餐廳的對話內容。兩個人彼此都為人父,聊到彼此的孩子時,漢斯說「一旦你的孩子出生,你就再也無法通過自己的雙眼審視自己,而是通過孩子的眼睛。」

  七、欲蓋彌彰,為找共鳴,又將「女兒」改「兒子」

  一天之後,漢斯創作出來了一段音樂,他彈奏給了諾蘭聽。聽罷,諾蘭說,「我覺得我們可以開始創作這部電影了。」接下來,諾蘭開始描述電影的科學原理、故事架構和人性命題。漢斯打斷他說,「可是我剛剛寫的是一段很個人化的音樂。」「是的,但我知道電影的核心訴求是什麼。」諾蘭只是輕描淡寫一句話帶過。漢斯分析說,這就是諾蘭雞賊的地方:「當初他給我寫的故事是一個小男孩,但最後電影裡是一個女孩。」

  帶著這個問題問諾蘭,他解釋:「因為害怕整個事情變得太私人化,而且我真的只是想告訴他這樣一個故事,並且,他(漢斯)有一個兒子,我這樣做,也是為了讓他在情感上找到共鳴。」

  八、神煩綠幕,真的種了500畝玉米地

  克里斯多福-諾蘭向來討厭綠幕拍攝,這次同樣。他使用的技術叫做「現代版正軸前景投影技術。」這也是上世紀很多科幻片都會用到的一種特效技能,說簡單一些,就是投影技術,把背景投影在影棚牆上。這項特效由Double Negative製作出高清的太空鏡頭,投射在影棚的白色幕布上,這樣演員拍攝宇宙飛船和太空探險戲時,就有如同身臨其境般的感受。

  除了投影,很多外星球的場景取材於冰島的荒地。在加拿大的阿爾伯塔,主要充當飽受蹂躪的地球。劇本真的種植了500英畝的玉米地。而在洛杉磯,他原先打造蝙蝠洞的地方,諾蘭搞了一個完全密閉的太空艙,靈感來自NASA(美國宇航局)的設計。

  九、不用3D,因為3D不適合宇宙題材

  諾蘭也是好萊塢裡堅持拍攝膠片的導演之一,《星際穿越》並沒有沿用時下流行的3D或者是數字拍攝,而是沿用了膠片與2D,只是增加了IMAX膠片。諾蘭覺得,3D的吸入式觀感並不適合用來拍攝恢弘的太空題材電影,反而小場景更加適合。

  十、只愛膠片,肉眼分辨色差光強,膠片更客觀

  一件小事可以證明諾蘭對數字和膠片的思考。在拍攝安妮海瑟薇出現在另一個星球,觀看日落的場景裡,用到了數字特效處理。有一束強烈的光暈穿進了鏡頭裡,因為這一鏡頭與上一個馬修在醫院的鏡頭光比上有些差別,諾蘭用分屏的方式仔細對比了上下兩處鏡頭之後,終於將光比調到了最令他舒服的模式,而這一個細節的調整,花了他們整整一天的時間。

  諾蘭的工作室裡面擁有兩臺設備,左邊的是一臺70毫米印表機,右邊是一個與影院類似的投影設備,諾蘭需要用眼睛來鑑別畫面的準確性。「畫面太亮了」,「再調暗一些」,傳達這些指令的時候,諾蘭都是憑藉自己的肉眼經驗進行判斷的。

  「為什麼我喜歡膠片多於數字?」諾蘭對媒體說,「就是因為膠片是物理存在的圖像,你看底片就知道它的顏色和光比是恆定唯一的,如果我拿去別的地方放映,發現畫面偏冷色,我能知道的是這個投影壞了,但在電腦上完全不可能。」諾蘭的意思是,數碼生於電腦,是虛擬且相對的參數,而不同的電腦對顏色、亮度的還原度都不同,這對最終的顏色校訂提供了很大難度,「對於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過的眼睛,是很難看出差別的。」

  十一、為拍膠片,遊說好萊塢大片商定期購買

  繼去年富士停止生產電影膠片之後,柯達也在連續虧損中申請了破產。今年七月,諾蘭以及昆汀塔倫提諾等大導演一起加入了聲援柯達的號召中,遊說好萊塢的製片廠每年購買一定數量的電影膠片並支付衝印費,讓膠片技術保留,包括華納兄弟、環球影業和韋恩斯坦等公司紛紛支持。

  十二、最愛三排正中間,「控制狂」監聽每個音響

  諾蘭最愛的位置是三排正中間,在美國首映當天,他選擇了這個位置,並讓助理買了他最愛的冰茶。(諾蘭有一個隨行杯,常常揣在他那件幾乎可以放進一切東西的呢子西裝裡,甚至逛超市他都會穿那件西裝。)電影開始之後沒多久,他就四處走動,去監聽每一個音響的聲音清晰度。《星際穿越》沒有用環繞聲,因為他不希望突然一下來自左邊或者右邊的環繞聲影響觀眾觀看正前方的銀幕。

  放映的影院銀幕是銀質的,這樣的銀幕更利於3D影片的播放,但這樣的格式又讓諾蘭產生了憂慮:這樣的顏色會不會讓電影裡冰雪的白色蒙上一層灰。「只要他願意,或許他會很樂意去全國每一家影院逐個檢查」媒體這樣形容諾蘭在首映上的舉動。

http://yule.sohu.com/20141112/n405958636.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41112/n405958636.shtml report 7998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Nolan)新作《星際穿越》海報。>>>專訪安妮海瑟薇:討厭被當花瓶,想當女漢子>>&gt

");}

相關焦點

  • 開始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近期重映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就描繪了一個人類無法生存下去的地球。那個時候,地球剛剛誕生,渾身火熱,大氣之中有大量的水蒸氣,隨著地表溫度下降,雲層中的水蒸氣開始凝結,然後下雨。這一下就是1000年。1000年啊,沒日沒夜,暴雨下個不停。地球史把這一時期稱為「大降雨時代」。
  • 《星際穿越》:六年之後也值得你再去看看
    克里斯多福·諾蘭,史匹柏口中的「好萊塢最後一個電影作者」,無數影迷心目中的「諾神」。人們盛讚他在傳統敘事結構上的革新,剪輯手法的高超運用,自我表達與商業訴求的完美融合。而與此同時,對他作為導演的質疑和批評似乎也從未停止過。諾蘭至今未能拿到權威導演獎也是一個側面證明。
  • 《星際穿越》:諾蘭對一部46年前科幻電影的「回答」
    然而在取得這些具有開拓性和探索性的成就之後,人類不僅沒有征服蒼穹環宇的愉悅,反而在更加客觀地審視這個世界之後,越發地感受到自我的渺小和無知。而在這份無知意識裡,又是人類面對大自然不自信的自我懷疑和難以定位的自我認識。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科學的探索是徒增煩惱,索然無味的,社會的分工,以及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是冷酷無情的。
  • 從《星際穿越》解析IMAX商業妥協之路
    從11月12日星際穿越上映以來,帶來了今年觀影的一個高潮,筆者已經好久沒有看到即使是午夜場依然座無虛席的電影院了。作為資深電影愛好者,筆者今天要來說一說《星際穿越》的拍攝內容,聊一聊關於IMAX商業化歷程和70毫米膠片的那些事。
  • 《星際戰甲warframe》黃金拼圖法怎麼挖 黃金拼圖法玩法詳解
    導 讀 星際戰甲warframe黃金拼圖法怎麼挖?
  • 如果沒有它,《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可能不會誕生!
    又比如《星際穿越》中,導演諾蘭和諾貝爾物理學家基恩·索普共同打造了宇宙黑洞的奇觀影像。男主角庫珀在黑洞中五維空間與女兒墨菲實現穿越時空的聯絡,從而拯救了世界與人類文明。《黑衣人》中的多元宇宙、《星際穿越》裡的黑洞理論,都離不開現實科學的基礎。
  • 男子用兩萬四千塊木板拼出世界最大拼圖(圖)
    長7.3米的世界最大拼圖長7.3米的世界最大拼圖英國男子埃裡克·史密斯歷時6個月,用24000塊木板拼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拼圖。該拼圖包含6個巨大的圖案,每個圖案中又隱藏了數個謎語。複雜畫面中藏著謎語 73歲的埃裡克是一名退休銷售主任,經過6個月的忙碌,他用2.4萬塊木板拼制出了長達3.7米的世界最大拼圖。拼圖由6個奇特的圖案組成,每個圖案中又包含有10至12個謎語。 埃裡克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我製作的最大拼圖,接近完工的時候我異常興奮。拼圖中融入了我知道的所有動物,讓畫面更加豐富多彩。
  • 當前標籤: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首次上映是在2014年。《星際穿越》的故事講述了未來的地球氣候環境急劇惡化、糧食嚴重緊缺,人類已經難以生存...《星際穿越》電影花絮...、「多維空間」、「時間膨脹」……由著名導演諾蘭執導的好萊塢年度科幻巨製《星際穿越》11月12日在全國上映,短短兩天票房突破5000萬元人民幣,各種生僻的理論名詞也迅速成為影迷津津樂道的話題。
  • 時隔六年《星際穿越》再成內地票房單日冠軍!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當天(8月2日)在內地影院重映,首日勁收1980萬元,輕鬆拿下單日票房冠軍,並創下復工以來單片單日最高票房!2014年的11月12日,《星際穿越》首映日以3566萬奪冠,時隔6年,該片單日票房再奪冠。目前《星際穿越》內地累計票房已達到7.75億元。
  • 《星際穿越》重映火爆,《八佰》《信條》將再添火
    上周票房報收1.95億元,是復工首周收入的1.76倍;8月2日的全國單日票房逼近5300萬元,其中《星際穿越》在8月2日復映首日就斬獲超過1900萬元票房,成為單日票房冠軍。「新片+重映」的策略,有效地拉動了影視大盤,8月影市將越來越熱鬧。其中,備受關注的《八佰》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宣布定檔8月21日,成為影院復工後首部定檔的華語大片。
  • 4歲女孩3天拼完500塊拼圖,愛玩拼圖的孩子,這5項能力太出色
    2、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為什麼說拼圖是一項益智遊戲呢,這是玩拼圖是需要動用邏輯推理能力,而不單純是一塊塊試出來的,如果說只是十幾塊拼圖,一塊塊的試驗肯定能成功,但是500塊拼圖就不可能完全用這種笨辦法了。
  • 日本再出神拼圖,2000塊純白色,挑戰世界最難
    相信拼圖每個人都玩過,一般的拼圖在正面都會印有各色的圖案,而背面則是圖案的編號,這樣的設計是為了玩家在拼圖時不會因為難度太高而放棄。拼圖的難度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是拼圖的數量,我們都知道,拼圖數量越多,拼接的難度就會越大,因為找到合適圖案和比對的時間就會大大增加。
  • 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No.16豆瓣電影Top250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2014)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
  • 十日談之八—如何拼好4000塊的拼圖
    所以我們從這樣一個問題開始:如何完成一個4000塊的拼圖?很多人都玩過拼圖這類的遊戲,拼拼圖的過程,就是一個還原的過程,將原本完整詳細的事物,通過每一個碎片相互之間細微、偶然或必然的聯繫,逐步推測出整體的輪廓,最終得到「真相」。世間的大部分事大致如此:人生就像是一塊拼圖,認識一個人越久、越深,這幅圖就越完整。
  • 電影《星際穿越》中,男主戴的表拯救了地球?
    電影《星際穿越》作為豆瓣上的超高評分巨作,相信很多表迷都應該略知。其中一款是專門為這部電影製作的「Murph」道具表。根據Murph Cooper(墨菲·庫珀)一角命名,只製作了10枚,但是只有一枚在電影拍攝完成後歸還給了漢密爾頓。
  •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金羊網  作者:胡廣欣  2020-07-31 如今影片即將重映,觀眾有幸再次見證這場令人嘆為觀止的銀幕奇觀
  • 星際穿越:充滿超現實主義的太空冒險
    星際穿越:充滿超現實主義的太空冒險《星際穿越》基於理論物理學家基普·S·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改編而成。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 黑洞穿越體驗報告|附送《星際穿越》同款黑洞
    《星際穿越》的Cooper就是利用了這個能層如果在能層中,飛船的一部分掉下來了,那麼飛船的另一部分就會感到一股強大的斥力,從能層中彈離。首先,《星際穿越》裡的男主Cooper也是幸運地落入了黑洞的外視界面。
  • 諾蘭《星際穿越》內地票房破8億《1917》周五預排映佔比奪冠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太空科幻大片《星際穿越》2014年在中國內地上映,當時的首輪放映總票房約7.55億。2020年重映5天後,《星際穿越》內地再斬獲票房4500萬,這樣本片內地累計票房在距離首輪公映後6年正式突破8億元大關。
  • 和伽裡略一起穿越星際
    大導諾蘭拍攝的第一部「硬科幻」神作《星際穿越》在中國影院上映了!黑洞、蟲洞、12維空間 ······《星際穿越》將那暗夜無聲卻又令人神往的宇宙圖景展現在科幻迷們的面前。對於許多朋友來說,《星際穿越》真正令人著迷的不僅僅是影片中的科幻元素與天文圖景,更是影片所傳達的對科學的不懈追求——正如英國詩人迪倫·託馬斯所言: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白晝將盡,暮年仍應燃燒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