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恩山,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城南七百多公裡的尼羅河西岸。由於這裡埋葬著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到二十王朝的三十多個法老以及一些貴族、法老的妃子和子女,被稱為「帝王谷」。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在「帝王谷」內發現距今三千多年的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圖坦卡蒙為著名的阿蒙普特四世(埃赫那吞)之子。史料載,他本非王族,只因有著驚人的美貌而被法老埃赫那吞招為附馬,九歲即位,十八歲駕崩。由於過早去世(人們認為他可能死於謀殺),他的陵墓還沒有修好,不得不佔用別人的,如一個外停和盛放器官的陶缺罐原先都是為其兄長準備的。而且他的木乃伊製作也十分簡陋,塗在屍體上的人造樹脂都粘在棺底上,屍布己腐爛,當考古學家用X光透視它時,發現其內部已嚴重變形,看來是被糟蹋了。他無繼承子嗣,因為兩個孩子生下來就死去了,最後和他們的母親葬在了一起,其中還包括他祖母的一縷頭髮。
整座墓由前室、墓室、耳室及庫室組成,除墓室外,所有地方都放滿了家具、器皿、箱匣等各類器物,還有墓主人的寶庫;墓中的每件器物,都以金銀珠玉裝飾而成。在墓室中還發現了兩尊真人大小的烏木鍍金雕像,有學者認為這就是圖坦卡蒙的形象。這兩尊雕像生動逼真、栩栩如生。考古學家在墓中發現了二千多件文物,墓中奇珍異寶非常豐富。
其實,在古埃及歷史上,圖坦卡蒙並非功勳卓著的法老,但卻是當今最為被人們所熟知的法老。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那張獨具一格的黃金面具。圖坦卡蒙黃金面具功能一般為保護木乃伊的頭部,說白了就是替代死者的頭部,使死者的靈魂深夜回到墓室與肉體結合時,能順利找到自己的軀體。該面具高54cm,寬39.3cm,用22K黃金厚板分幾部分打造,再用鉚釘將各個零件連接起來,重達6千克以上。面具上鑲滿了青金石、紅寶石和彩色玻璃,富麗堂皇。面具額頂有黃金打造的一頭兀鷹和一條眼鏡蛇,這是上埃及和下埃及的保護神,將它們集中到一起,就是要突出圖坦卡蒙無上權威,為古代黃金工藝品中所僅見。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圖坦卡蒙墓中,還發現了幾處詛咒銘文,其中一處寫道:「誰擾亂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將張開翅膀降臨他的頭上。」還有一處寫著:「任何懷有不純之心進這墳墓的,我要像扼一隻鳥兒一樣扼住他的脖子。」原本這些開始時並沒有引人注意,伴隨著法老陵寢發掘過程中一系列相關人員的離奇死亡,很多人感到困惑。1923年3月19日,卡特考古發掘最主要的經濟資助者卡那馮勳爵使用剃鬚刀時,不慎將臉頰上蚊子叮咬的傷口刮傷,引發血中毒, 4月5日病逝於開羅的醫院。人們開始將考古項目的相關人員、相關人員的親戚,甚至寵物的厄運死亡事件聯想起來,並將這種「因」全都歸咎於法老的詛咒。
不過,卡特顯然例外,在那之後他又活了十七年,他於1939 年去世。但是這個流行於中東考古學界的傳說,與神學最後剝開的卻是因為另一些學者根本沒有做出裹讀神靈的事來他們僅僅是翻譯了幾張紙草上的東西,照樣也因為痢疾和高燒而死於非命。
實際上,圖坦卡蒙的陵墓歷來被考古界所重視,還因為人們根據沒有被「打擾過」的陵墓,可以了解到古埃及法老的葬制是如何進行的。
圖坦卡蒙死後,年輕的皇后請求西臺王派一王子與她完婚。可是西臺王子在來埃及途中被人殺害,最後老臣阿伊繼承了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