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就像一個大腦,但它身體去哪了

2020-12-06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我們先從左邊腦細胞的圖片開始。然後再看看右邊這張圖,上面是呈現出整個宇宙的網絡。

圖解:第一張圖是人類腦細胞,第二張圖是我們宇宙中所有星系的網絡。

把兩者放在一起看,它們的確很相似。所以很容易聯想到,我們所居住的宇宙也許是一個巨人的大腦。但是事實上,還有別的理由來解釋為什麼宇宙網絡和腦細胞看起來這麼相似:物理規律在任何地方都同樣適用。

縱觀人類歷史,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物質和能量在宇宙中的運動來學習物理規律。從最小的原子到最大的星系,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遵循物理定律。但是所有事物遵循相同的規律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一樣的。

我們所見的宇宙網絡形狀是由引力、不可見的暗物質(對此我們知之甚少)和劇烈事件引發的的變化(如恆星爆發,我們稱這種恆星為超新星)塑造的。

圖解:該圖形代表了一個大型超級集群系統,如BOSS長城,及其簇狀,空隙和星系細絲。

代代相傳,至今我們仍具有這一特點。只不過現在我們更多運用在考試上。

物理學的許多東西都會涉及到分形等過程,因此自然界中也有許多類似分形的事物:從河流到海洋的路徑,到雪花的精緻形狀。甚至城市也會分形:從太空看夜晚地球的照片,你就會看到類似的圖案。宇宙和我們的大腦都不是完美的分形,但它們已經很接近了。

圖解:超新星爆發還剩下什麼 Hubble Space Telescope(ESA)/Flickr, CC BY

很顯然我們的大腦不由宇宙大事件來塑造。事實上,我們大腦的形狀是億萬年進化得來的。進化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每一代動物(包括人類)都會把能夠幫助它們在環境中生存的特徵和行為傳給後代。

你的大腦如此,是因為這種儲存腦細胞的方式使得信息更快地從大腦的一部分傳輸到另一部分。而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不得不運用他們的大腦對環境作出極快的反應。想像一下虎口逃生有多恐怖!

圖解:在用DTFE重新構造出史隆長城,使用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的內部部分資料

不過我們的大腦與宇宙一樣,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宇宙和大腦的形狀都與一門叫做「分形」的數學分支學科有關。分形是一種自我重複的模式,無論遠近。

圖解:歐洲城市夜晚的燈光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Flickr., CC BY-NC

宇宙和大腦在圖像上的相似有一個終極解釋:宇宙太龐大,而我們的大腦太渺小,我們兩者都無法仔細觀察,即使有強大的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來幫助我們。

因此,科學家們常常使用計算機模型來表現事物的外觀和行為模式。計算機模型就像是我們想要研究之事物的縮小或放大模型。所以我們可以直接觀察模型,而不是試圖直接研究微小的腦細胞或龐大的宇宙。

圖解:本超星系團周圍五百萬光年內銀河系的分布。每一個點代表一個銀河系﹙共有一萬四千多個﹚,惟在中心處,銀河系過於密集,無法點出每個銀河系。長城為銀河密集之處,而空洞指銀河分布很稀疏的地方,但並非全無銀河系。此圖可以視為宇宙銀河系分布的剖面,其他剖面也具有長城與空洞的結構,故又稱為宇宙的「泡泡結構」(Bubbl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雖然腦科學家與宇宙科學家研究的內容截然不同,但使用的電腦程式是相似的。所以即使他們目的不同,建立的圖像也會相似。

比如說,兩張圖片都用較明亮的區域表示活躍(如星系團或腦細胞團)而較暗的區域表示什麼都沒有。這使我們很容易意識到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或許有更緊密的聯繫。

兩個領域的科學家們每日都有新的發現。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個科學家,也許有一天你也可以有這樣的新發現。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theconversation-一桶桃桃紅柚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宇宙就像一個巨大的大腦:結構複雜
    都知道你的你做非常大,不過宇宙是不是真的大到無邊無際呢。許多人都覺得宇宙也有邊界的。因此要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宇宙牆的理論,他們認為牆外還有許多的其他宇宙,不過也有另一個觀點,那就是:宇宙是一個大腦,這是為什麼呢?
  • 科學家認為宇宙是一個具有意識的大腦
    科學家觀察到的宇宙和這一切是多麼的相似。我們的太陽系就像是一個原子一樣,由太陽和圍繞太陽運轉的各個天體組成。而太陽系和其它的恆星系統又一起組成了銀河系。銀河系和附近的星系又一起組成了本星系群。最終各個部分組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宇宙。這一切是不是上面所描述的人體組成非常像。因此,許多人相信,宇宙是一個巨大的人體,而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巨大的細胞。
  • 大腦的秘密 記憶去哪了?
    大腦的秘密 記憶去哪了?時間:2015-10-02 08:5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腦的秘密 記憶去哪了? 導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們都有自己偏好的歸檔系統,能將一桌子亂七八糟的物品分門別類,有序放入編有索引的檔案櫥櫃。那麼,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建立信息歸檔系統的呢?
  • 宇宙竟是大腦?
    在影片的最後,毒販頭子向她的頭部開槍時,她的身體神奇地消失了。片中警察問:WHERE IS LUCY?手機屏幕顯示:I AM EVERYWHERE(我無處不在)。導演假設了這樣一種猜想:若大腦達到100%完全開發,那麼人類肉體將完全消失,與宇宙化為一體。從更深層次的哲學上理解,就是大腦即宇宙,宇宙即大腦。
  • 「大腦就像一個畫家」——我國科學家發現大腦內部「調色板」
    人們之所以能看到色彩斑斕的世界,則要歸功於大腦裡的「調色板」。我國科學家近期的一項研究成果,能幫助人們了解大腦具有的「藝術家」氣質。人類能識別出的數千種不同的色調,是大腦為不同波段的可見光信息設定的標籤。視網膜上作為光探測器的視錐細胞有3種,分別檢測短波、中波和長波段的可見光,因此我們感知到的顏色空間也是三維的。一維是亮度,它反映了對視錐信號處理的「加和」能力。色調和飽和度是另外兩個維度,由不同視錐信號之間的激活差異產生。基於紅、綠、藍三原色的顏色認知空間,其色調維度,被描述為「色調圓盤」。
  • 科學研究發現,宇宙或是一個超級大腦,原因讓人吃驚
    縱觀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宇宙中物質豐富,廣域遼闊。而宇宙到底有多大,這也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想像出來的。人類目前研究的宇宙,也只是知其皮毛而已,而回到人本身,對於人腦,人類也了解甚微。除了人腦的大致結構,人腦中的神經數量也不是人可以估量的,這是與宇宙中星星的數量能相稱的,就算是耗費科學家一生的時間去研究,也完成不了。那麼人腦與宇宙,有沒有什麼特殊的聯繫呢?
  • 腦洞大開,宇宙與大腦竟然有很多相似之處
    這兩張圖片中一個是大腦,另外一個是宇宙,你能告訴我分別是那個嗎?下面是弗朗哥·瓦扎(博洛尼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和阿爾貝託·費雷蒂維羅納大學的神經外科醫生)在《物理學前沿》上發表的發現:一個星系間的連接人腦實際上是宇宙中已知的最複雜的結構之一——它本身也是最複雜的結構之一。大腦有大約800億個神經元——這些細胞處理來自感官的輸入 ,並通過神經系統向你的身體發送信號。
  • 高速運轉的大腦,它會讓你的身體氣場大大增強!
    高速運轉的大腦,它會讓你的身體氣場大大增強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如果說氣場是一臺精密準確的機器,自身意識是指揮機器運轉的按鈕。那麼大腦就是按鈕與機器之間連接到電線,大腦是自身意識和氣場能量的結合點。我們最深刻的信念可最富創造性的想像力都是通過大腦傳遞到氣場中去的。
  • 連體人的生活:一個身體兩個大腦,一個死了另一個能活嗎?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群體叫連體人,也叫連體雙胞胎。顧名思義,他們要和自己的兄弟或姐妹共享身體的某一部分。有數據顯示,每20萬名嬰兒中就會有一對連體雙胞胎,但他們的存活機率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三十五的連體雙胞胎在出生當天就會死去。
  • 生物大腦結構為什麼像宇宙結構宇宙網?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在科普之前,大家先來猜猜,哪一個是生物的大腦突觸結構,哪個是宇宙網結構。大腦和宇宙,這兩個東西完全是兩回事,怎麼可能是相似的呢?但是你看到這張圖也許就不這麼認為了。科學家們希望可以用科學來解釋除了外觀相似之外,還有什麼能讓它們結合起來。
  • 生物大腦結構為什麼這麼像宇宙結構宇宙網?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在科普之前,大家先來猜猜,哪一個是生物的大腦突觸結構,哪個是宇宙網結構。大腦和宇宙,這兩個東西完全是兩回事,怎麼可能是相似的呢?但是你看到這張圖也許就不這麼認為了。科學家們希望可以用科學來解釋除了外觀相似之外,還有什麼能讓它們結合起來。
  • 人死後意識哪裡去了,它是否存在於宇宙的某個角落?
    自古以來,長生不老一直都是一個最熱門的話題,因為我們都相信人死後是有意識的。人死之後會有意識嗎?我國有句老話叫「人死如熄燈」。而我們科學人員研究過300多名經歷過心臟驟停後存活下來的患者,其中有100多人曾經公開表示過,他們在從死亡到生存的過程中經歷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意識,其中還有20%的人說,他們在從死到死的過程中有一種奇怪的平靜感,就像離開這個世界一樣,而近35%的受訪者還表示,他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時間變得越來越慢或越來越快。
  • 大腦=宇宙?每個細胞都有完整的時空
    宇宙是萬事萬物的總稱,來自虛無卻又無中生有,孕育出無窮盡個星系和日夜奔流的星辰。宇宙就像一個有智慧的個體,用無形之手操縱著無數個生命在時間的長河中有序地穿梭,生生不息。想想是多麼的可怕,要是宇宙真的是這樣的,那整個銀河系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並且人類居住的地球在銀河系中都顯得非常渺小,相比宇宙那就更不值一提了。在我們人類的眼中宇宙是非常龐大,浩瀚得沒有邊際,但是或許在整個天體當中,宇宙可能是一個生物細胞。
  • 人類的心中有七種宇宙,哪一種宇宙符合你的認知
    前言‍玻爾茲曼大腦經過百億年的進化,形成了宇宙中唯一的超級自我意識,它操控著宇宙,觀測著宇宙之外!那麼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每個人心中的宇宙又是什麼樣子,哪一種更符合我們的認知呢?平行宇宙,這點有過很多的探討,自然影視劇中也是時常出現,另外還有科學家發現過平行宇宙的軌跡,但是沒有直接的證據來證明它是存在的,只知道平行宇宙就是跟我們這個宇宙一樣的地方,只不過人們的生活軌跡不同。
  • 暗能量不僅存在於宇宙,更存在於我們的身體中
    宇宙中存在各種不同的能量,我們對很多並不知道。人生活在一個能量場中,能量場包括物質,但不限於物質。人與花草樹木,動物,其在能量需求方面的區別是,能量體不同。需求能量不同就像各種電器一樣,其用途功能各不相同,但都用電,萬物同理,萬物各有不同,萬物都用能量,只是萬物的能量體各不相同。
  • 人體死亡後,身體會有什麼變化發生?我們的意識又去了哪呢?
    當我們的生命消亡了之後,身體最先開始的就是自我分解的過程,從我們的呼吸停止開始,身體內缺少了氧氣的供應之後,身體內的細胞會開始慢慢的自我分解,這包過我們的大腦以及身體的重要臟器,以及身體多個部位的細胞,當細胞凋零了之後,我們身體就會開始變冷,溫度會開始降低,同時隨著血液的沉澱,一些被人稱為屍斑一樣的斑塊就出現了。
  • 什麼是玻爾茲曼大腦?宇宙的因果,恐怕都與它有關!
    但笛卡爾的思想還有一個物理版本,被稱為玻爾茲曼大腦。到目前為止,玻爾茲曼大腦思想一直是科學界爭論的焦點之一,讓我們看看它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吧。物理學在整個人類社會中的地位非常之高,這是因為在此之前,虛幻和真實一直是哲學和神學的必爭話題,直到物理學的介入才讓它們雙方停息事端。
  • 宇宙是某個生命體的大腦?科學家:可能是真的,但它還未發育
    宇宙中那一個個互相交錯的星系核心,和大腦中的神經節點簡直一模一樣,而那些稀疏的星雲和小型的宇宙結構,則構成了將大腦神經元連接在一起的複雜網絡。 於是有人大膽假設,我們現在所在的浩瀚宇宙,有可能就是一個生命體的大腦,那絢爛多姿的星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神經元。
  • 宇宙是某個生命體的大腦?科學家:可能是真的,但它還未發育
    宇宙中那一個個互相交錯的星系核心,和大腦中的神經節點簡直一模一樣,而那些稀疏的星雲和小型的宇宙結構,則構成了將大腦神經元連接在一起的複雜網絡。於是有人大膽假設,我們現在所在的浩瀚宇宙,有可能就是一個生命體的大腦,那絢爛多姿的星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神經元。
  • 宇宙平均溫度僅有零下270攝氏度,太陽的作用去哪了?
    宇宙平均溫度僅有零下270攝氏度,太陽的作用去哪了?科學家在研究的過程中卻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宇宙當中的絕大部分的溫度都非常的低,按照整體的平均溫度算下來,宇宙當中的溫度僅僅只有零下270.42攝氏度,只比絕對零度的零下274攝氏度高了4攝氏度左右,為什麼宇宙當中明明有很多會發光發熱的星球,宇宙的溫度卻如此之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