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人體是由多個系統組成,而每個系統都是由多種器官組成,每個器官又是由多個組織構成,組織由多個細胞構成,以此類推,我們知道人體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圍繞原子核運轉的電子組成。科學家觀察到的宇宙和這一切是多麼的相似。
我們的太陽系就像是一個原子一樣,由太陽和圍繞太陽運轉的各個天體組成。而太陽系和其它的恆星系統又一起組成了銀河系。銀河系和附近的星系又一起組成了本星系群。最終各個部分組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宇宙。這一切是不是上面所描述的人體組成非常像。因此,許多人相信,宇宙是一個巨大的人體,而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巨大的細胞。但是,一群科學家給出了更精確的說法,宇宙其實是一個大腦,太陽系只是一個「原子」,而地球就只是太陽系中的一個「電子」而已。
眾所周知,大腦是控制我們身體的指揮中心,沒有大腦,也就不會有意識。人類了解意識的唯一原因是我們擁有感覺和體驗。現實的最基本組成形式,比如原子,它也具有最基本的意識。但是當它單獨存在時,由於不具有連續性,意識是無法體現出來的。當許多原子組成大腦的時候,這時候多個單獨意識疊加在一起,意識的連續性就體現出來了。但是這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具有複雜性,我們知道大腦的神經元非常多,複雜性是具備的。因此,大腦滿足了意識的複雜性和連續性,我們也就能擁有意識,能夠思考和感覺。
同樣的,宇宙也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組成的。它是如此之大,以至於體現了它的複雜性。在宇宙的角度來看,它的物質是如此之多,因此它也具備了連續性。因此,宇宙是一個具有意識的大腦。我們知道宇宙的運行是由規律控制的,而這正是宇宙大腦的體現。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產生的,就像人類剛出生是一樣的。嬰兒時期的人類,雖然擁有大腦但也是無法思考的,因為複雜性不夠。宇宙也一樣,在宇宙早期,由於宇宙的結構非常簡單,它也還不是具有思考能力的大腦。所以,在那時候,宇宙缺乏管理,還是處於一片混沌狀態,那時候的力也還沒分化成四種基本力。這些都是宇宙是一個具有意識的大腦的證據。
慕尼黑數學哲學中心數學家約翰尼斯·克萊納說:「這可能是科學革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