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大腦物質與意識之間的聯繫線索

2020-12-03 量子認知

來自德國和希臘的科學家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了人的大腦所具有的幾種新的特性,這些新特性可以解釋我們獨特的智力和意識是如何出現的,及其我們的大腦物質與意識之間的聯繫。這一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科學》雜誌上。

這個聯合研究團隊由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生物研究所、柏林大學神經病學系、柏林大學醫學院、柏林綜合神經解剖學研究所、希臘研究與技術基金會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的跨領域科學家們所組成。

人的意識是如何產生的?這是一個既極為古老然而又相當年輕的問題,幾千年來一直困擾著許多領域的科學家們。科學至今不知道大腦所產生的意識如何從大腦物質本身產生的?為什麼人的大腦比鳥、貓、狗的更聰明?

顯然,我們腦海裡所發生的一切,與所有其它生物中發生的都不一樣,人的意識是非常獨特的。但是,我們的意識的機理研究,長期以來是建立在齧齒動物的測試對象基礎上,齧齒動物的大腦在許多方面可以跟人的大腦某種相似,但又完全不一樣。

在我們每個人的每一天的生活中,大腦中最繁忙也是最複雜的部分是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又稱為大腦皮質、大腦灰質,或簡稱為皮層或皮質,是包裹在大腦外側的連通皮狀結構,屬於腦和整個神經系統演化史上最為晚出現、功能上最為高階的一部分。

長期以來,人的意識與大腦皮層的關係是建立在大腦皮層這一單一的皮層基礎上來進行的;普遍認為,人的大腦神經活動是皮層神經網絡而不是單個神經元的結果。在大腦皮層內部,科學家發現了比其它動物更厚的組織區域。

該研究團隊科學家們特別地研究了大腦活動在第二層和第三層皮質中是如何通過單個神經元表現出來的,他們發現,單個神經元具有曾經被認為不可能的執行功能。

儘管大腦活動的確切性質是個謎,但我們確實對大腦活動的方式有了相當的了解。人腦是一個神經網絡,它從點到點發送和接收信息,在該點上,不同的神經元在不同的部分起作用。例如,當我們感知到某物時,我們的大腦必須決定它是近還是遠、是大還是小、是紅色還是綠色等等。它通過從各個輸入點提取信息並輸出響應來實現此目的。

動物和昆蟲也可以執行此類計算。我們知道鳥類對飛行航線有特殊的功能,許多哺乳動物可以精確地穿越數千英裡而不迷路。但是,人們有意識和無意識地做到這一切的方式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

該研究團隊特別深入地研究了大腦神經元之間的分支連接。他們發現,人腦中的單個神經元可以執行我們以前假定為不可能做的計算,這些計算過去認為是由多個神經元網絡連接在一起的結果。

研究小組的研究論文指出:「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樹突處的興奮性突觸輸入和軸突處的輸出之和只能做簡單實例化的邏輯運算,例如AND和OR。傳統上,XOR操作被認為是需要網絡解決方案。我們發現,dCaAP(人類大腦神經元的新識別功能)激活功能使它們能夠通過抑制dCaAP的幅度(當輸入高於最佳強度時)來有效地計算枝晶中的XOR運算。」

為理解上面中心論點,有必要簡單解釋一下上面有關術語。樹突是從神經元的細胞本體發出的多分支突起,為神經元的輸入通道,其功能是將自其他神經元所接收的動作電位(電信號)傳送至細胞本體。軸突是神經細胞本體長出的突起,功能為傳遞細胞本體之動作電位至突觸。突觸是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肌細胞、腺體之間通信的特異性接頭。

該研究團隊研究人員發現,人腦可以調節電活動的幅度,以增加其信號的壽命和功效。顯然,這不僅使單個神經元能夠做這一件事情還是另外一件事,還使他們能夠執行XOR計算,而以前人們認為這對於人腦中的單個神經元是不可能的。

AND、OR、XOR,分別指邏輯與、邏輯或、邏輯異或的邏輯運算。傳統神經理論認為,單個神經元只能做輸入和輸出的與和或的邏輯運算,不能執行較為高級的異或的邏輯運算。異或的邏輯運算需要由神經網絡來執行。當代人工智慧也是基於這樣的理論基礎。

該研究發現,一種稱為dCaAP的人類大腦神經元新識別功能的激活功能,使它們能夠通過抑制dCaAP的幅度(當輸入高於最佳強度時)來有效地計算枝晶中的XOR運算。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新功能信息到底意味著什麼,但是這種看似獨特的人腦技巧所提供的額外計算能力,可以解釋我們的大腦活動所呈現的獨特的人類智力或意識能力。

接下來研究人員計劃做的是,以弄清新近識別出的這種電活動的作用,以及它是否真正導致了人類所特有的更高的大腦功能。但這是一條令人興奮的線索,它為人的意識是什麼這樣一個歷代難題打開了一扇門,可以潛在地回答人類智力和意識如何出現的最終問題。

參考資料:Albert Gidon, Timothy Adam Zolnik, Pawel Fidzinski, Felix Bolduan4, Athanasia Papoutsi, Panayiota Poirazi, Martin Holtkamp, Imre Vida, Matthew Evan Larkum. "Dendritic action potentials and computation in human layer 2/3 cortical neurons". Science. 03 Jan 2020

相關焦點

  • 意識是種獨特的物質嗎?它和大腦有什麼聯繫?聽聽科學家的解釋!
    人的大腦如何產生意識?意識是虛擬的物質嗎?兩者有什麼關聯?在科學界有眾多謎題,比如人類的大腦和意識有什麼關係、人死後身體中的意識會不會消失,伴隨著這些謎題,人類科技一步步進步,希望有一天能解開這些問題。
  • 發呆時大腦在做什麼?大腦暗能量或能提供關於意識本質的線索
    如果默認模式神經網絡確實在為大腦的有意識活動做準備,那麼研究這個網絡的行為,也許能讓科學家找到一些線索,揭示意識體驗的本質。另外,神經科學家還推測,默認模式神經網絡遭到破壞,可能會引起精神錯亂,以及從阿爾茨海默病到抑鬱症的一系列複雜大腦疾病。   尋找暗能量   「大腦始終處於活躍狀態」並非新觀點。
  • 人類的意識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發現對意識至關重要的兩個大腦網絡
    意識是真實存在的嗎,抑或只是幻覺?它以何種方式起源自何處?我們又為什麼需要擁有意識?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在對大腦進行研究,試圖解開關於意識的諸多謎題。
  • 科學家找到大腦負責意識的關鍵區域
    哈佛醫學院和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在幾十年研究的基礎上,指出了大腦中負責意識的關鍵區域。神經學認為意識(consciousness)由兩部分組成:知覺(awareness)和喚起(arousal)。之前的研究認為腦幹負責喚起。負責知覺的腦部區域比較難找,但大概藏在負責較高級功能的大腦皮層的某個區域。
  • 當前最難的課題: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美國科學家發現植物具有情緒特徵,日本科學家發現水也具有生命特徵;而縮小到原子狀態,一切物體的組成都是大同小異,而物理學中的雙縫實驗證明了人的意識可以幹擾量子的物理現象,並且物質與能量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化。
  • 意識是虛擬還是真實存在的物質?人類大腦究竟是如何產生意識的?
    人類會思考意識對人類那麼重要,可是人類至今不知道意識究竟是什麼東西,人類只知道意識是存在的,但是意識以什麼樣的形態存在,它又是如何產生的始終找不到確切的答案。目前科學家經過總結分析,認為人類能夠產生意識這種高級活動,存在兩種可能性。
  • 科學家發現了使大腦脫離現實的機制,藉此可以發現意識的本質嗎?
    科學家發現了使大腦脫離現實的秘密一層神經元的節律性活動現在已經被證明會導致分離,這種分離會引起一種與周圍世界隔絕的體驗。然後,作者記錄了大腦多個區域的神經元活動。正常情況下,皮質和皮質下的其他部分在功能上與脾後皮質的神經元活動相聯繫;然而,氯胺酮造成了一種脫節,使得這些大腦區域中的許多區域不再與脾後皮質相通。研究人員接著研究了誘導脾後節律是否會導致分離。他們利用小鼠的第5層細胞被改造成同時表達兩種對光敏感的離子通道蛋白。第一種是通道視紫紅質-2,在藍光下引起神經元興奮。
  • 意識是怎麼來的?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接近尾聲,意識並非只屬於人類
    雖然科學家本身就是人類,不過,在研究人類的意識方面,這個問題卻成為了亙古謎團。什麼是意識呢?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來說,意識是人腦對於大腦內外表象的覺察。而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意識存在於大腦腦區中的一部分,通過外部的感官來幫助我們完成想像和回憶工作,當我們陷入睡眠的時候,意識就會消失。
  • 意識能從科學角度解釋嗎?意識可能是一種「物質」
    意識的形成和形態是非常複雜的,科學家迄今也很難從科學角度解釋它是如何從大腦膠狀組織中浮現出來,它是當今時代最大的科學挑戰,大腦是一個異常複雜的器官,由近1000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與10000個其他細胞相連,產生大約10萬億個神經連接。
  • 反物質的發現揭示了宇宙起源的線索
    上周,科學家們宣布了一項誘人的發現,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告訴我們更多,而不僅僅是我們為什麼生活在一個物質的宇宙中——它可能會揭露宇宙最早時代的秘密,甚至會把我們所不知道的看不見的暗物質聯繫起來。上周,科學家們宣布了一項誘人的發現,指出了一種可能的解釋,然而這些數據並沒有形成一種精確地發現。然而,不管最終的答案是什麼,解決這個問題可能不僅能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的宇宙中,它可以揭露宇宙最早時代的秘密,或者甚至把我們與使科學家們困惑的不可見的暗物質聯繫起來。
  • 反物質的發現揭示了宇宙起源的線索
    來自中微子的新證據指向了關於為什麼宇宙是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構成的幾種理論之一。一開始有物質和反物質,然後只有物質。這個問題是定義物理學的奧秘之一。上周,科學家們宣布了一項誘人的發現,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告訴我們更多,而不僅僅是我們為什麼生活在一個物質的宇宙中——它可能會揭露宇宙最早時代的秘密,甚至會把我們所不知道的看不見的暗物質聯繫起來。
  • 科學家證實:人類大腦與大腦之間可直接交流
    最新的一篇論文通過將一小群人的大腦活動聯繫起來,解決了其中的一些問題。除了將老鼠的大腦連接起來的工作,Nicolelis的實驗室還負責將多個靈長類動物的大腦連接成一個「大腦網絡」,在這個網絡中,靈長類動物學會了通過腦-機接口(BCIs)合作完成一項共同的任務。這一次,三隻靈長類動物與植入BCIs的同一臺電腦相連,同時試圖將光標移動到目標上。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動物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他們面臨的挑戰是完成一個並行處理的壯舉。
  • 意識是什麼?又從何而來?科學家已找到答案,意識並不玄妙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意識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關於「意識是什麼」這個話題,科學家們始終在研究。從生理學的方面來講,意識是由大腦產生的,我們可以通過身體的各個器官來進行工作意識能夠幫助我們完成想像以及儲存回憶,一旦我們大腦不在工作或者處於休眠狀態時,意識就會消散。
  • 宇宙同樣存在意識嗎?人類意識和宇宙意識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
    對於現代科學,甚至於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世界上存在著兩大終極秘密,一個終極秘密就是宇宙,另一個終極秘密就是人類自身的意識。而在這兩個方面,科學家們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為,只要揭開了兩個秘密中的一個,那麼可能人類就能夠解釋一切,了解所有的疑問和未知。
  • 美最新繪製大腦對日常物質分類的信息結構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學家完成一項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首次發現與人們日常生活事物相對應的大腦結構圖。研究小組將這些分布在大腦皮層的數據進行了繪圖,顯示了人類大腦日常看到的分類物體是在大腦哪個區域進行信息處理。同時,他們發現不同的測試者具有相同的大腦語義分布結構。研究小組對5位研究員實驗測試,當他們分別觀看兩個小時的電影視頻時進行了功能磁共振成像。之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測試者大腦皮層3萬個微小結構區域如何響應觀看到的1700個物體分類。
  • 意識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物質嗎?聽完科學家的答案明白了
    從基因相似度來分析,人類跟地球上大多數生命的基因相似度都是比較高的,所以探究智慧生命和非智慧生命僅僅通過基因來研究是遠遠不夠的。這個時候,科學家發現了意識這種神秘的東西,意識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物質嗎?對於這個問題,目前科學家也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
  • 科學分析:人類意識源自大腦電磁場嗎?
    與意識相關的神經元被認為是大腦意識發生所必需的部分,意識僅與神經元相關,而這些相關性是大腦特定部位的突觸放電模式,這是神經科學的傳統觀點。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深入分析大腦,就會發現不同類型神經元產生電化學突觸刺激,這就是生命所感受到的意識。
  • 科學分析:人類意識源自大腦電磁場嗎?
    科赫指出,精確的數據,提供了關鍵的因果關係,而不僅僅是觀察,使用證據來確定意識的神經元相關性。與意識相關的神經元被認為是大腦意識發生所必需的部分,意識僅與神經元相關,而這些相關性是大腦特定部位的突觸放電模式,這是神經科學的傳統觀點。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深入分析大腦,就會發現不同類型神經元產生電化學突觸刺激,這就是生命所感受到的意識。
  • 物質與意識之間,具備統一起來的可能性嗎?
    ——愛因斯坦記得上初中時,思想品德課上,會學到非常有名的一句話: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這大概是多數人第一次系統地走近物質和意識的概念。一,真的只是物質是物質,意識是意識嗎?關於物質的概念,不同的學科,也有不同的定義,化學上,物質是指有特定分子標識的有機或無機物質。
  • 腸道和大腦很相像?它們之間的聯繫密不可分
    腸和大腦的聯繫很緊密我們的腸道裡藏著許多頂級的微生物玩家,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它們影響著我們大腦的功能,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和行為。雖然在人身上的實驗數據還非常有限,但科學家已經把焦慮、抑鬱、自閉、精神分裂、神經退行性疾病等跟腸道和微生物聯繫在一起了。這些錯綜複雜且相互關聯的溝通交流渠道構成了我們所熟知的「腸腦軸」。顧名思義,就是腦袋和腸道的這條「關係鏈」——科學家解釋為腸道到大腦之間連接的這數百萬的龐大神經和化學反應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