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138億年前,一個神秘的奇點發生了大爆炸,於是宇宙誕生了。最初的宇宙並沒有現在這麼精彩,只有大爆炸瞬間由能量轉化而來的各種基本元素。
宇宙誕生之後,在不斷膨脹的同時,這些基本元素也在不斷進化著各種演化,才有了星雲,恆星,行星等單位的出現。經過138億年的演化,現在的宇宙已經非常完美,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浩瀚空間。
宇宙在不斷演化的過程中,誕生了各種天體,各種複雜神秘的東西。要說其中最神秘複雜的應該是生命,生命可以說是宇宙大爆炸到現在出現的最神秘特殊的東西。
無人知道最初的宇宙生命是怎麼來的,它的起源至今還是一個謎。而生命的奧秘有可能也是宇宙的終極謎團,破解了生命的奧秘或許就能夠成為宇宙至尊的存在。
雖然人類誕生的時間並不長,只有數百萬年,這個時間跟地球的壽命,宇宙的壽命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是由於地球是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我們就可以更方便,更近距離地研究探索生命的奧秘。
而生命的微觀本質雖然都有DNA等,但是不同的生命仍然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目前都知道,生命大體可以分為非智慧生命和智慧生命,地球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生命,可是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生命。
那麼非智慧生命和智慧生命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呢?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人類其實也是由哺乳動物進化演化而來,從微觀角度來看,人類的DNA跟猴子等很多哺乳動物的DNA都是非常接近的,差距非常小。尤其是人類跟大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9%,如此小的差距,卻遷就了完全不同的命運,人類成為了智慧生命並形成了文明,而大猩猩依舊是屬於野獸。
從基因相似度來分析,人類跟地球上大多數生命的基因相似度都是比較高的,所以探究智慧生命和非智慧生命僅僅通過基因來研究是遠遠不夠的。這個時候,科學家發現了意識這種神秘的東西,意識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物質嗎?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科學家也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大腦是一個異常複雜的器官,由近千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又與10000個其他細胞相連,產生了大約10萬億個神經元。每一個神經元又連接著10000個其它神經元,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
大腦的複雜遠超我們的想像,而這些複雜的各種連接不僅管理著人體各個器官和組織的行為和活動,而且還產生了意識這個更為神秘強大的東西。當科學家發現意識這個神秘的東西之後,就開始對它產生了無限的興趣,想要揭開它的謎團。
可是當真正研究的時候,我們卻發現,意識很難用現代科學的各種理論來進行探索。我們現在的科學研究某一個東西或事物,都需要能夠看到或摸到目標物,即使是研究量子世界的粒子,我們也可以通過對撞機等科學設備進行研究探索。
可是意識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有科學家認為,意識可能不是屬於物質領域,是超出科學範疇的東西。人類目前對對於意識的探索研究,僅僅知道它是由大腦中灰濛濛的膠狀組織塊中浮現出來的。
人類的各種器官活動是由大腦控制的,這是行為活動,而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其它的非智慧生命,主要是我們有複雜的情感,情緒,感覺等,這是人類獨有的東西。如果沒有了這些東西,那人類跟其它哺乳動物沒什麼區別,而產生情感,情緒,感覺等依靠的就是神秘的意識。
意識是一種摸不見看不著的東西,科學家研究它只能通過人類獨有的感覺,情感,情緒都外在表現來進行。可是這些東西我們又很難深入了解,我們不知道神經元之間傳遞的電信號和化學信號是如何導致各種感覺的出現。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們懷疑傳統的科學方法可能永遠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在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期,神秘的意識被認為是禁忌,是上帝禁區,不允許人們去研究探索它。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意識問題是一個嚴重的科學問題,只要突破它或許能夠給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的收穫。
更重要的是,意識有可能還關乎著人類的永生。我們都知道,生命是有壽命限制的,即使是人類的壽命也並不長,從古至今,人類對於永生的渴望從來沒有停止過。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永生那只是一個無盡的幻想,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永生有可能並不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
如果通過延長器官的壽命來實現永生,估計是無法做到的,由物質組成的人體很難保持一個永生的狀態。這個時候,科學家想到了意識,這種神秘的東西跟神話傳說中的靈魂有些相似,在傳說中靈魂是可以永生的,那是否意味著意識也可以永生?
如果這個答案是正確的,那人類或許就可以讓意識實現永生,只要意識永遠存在,我們也就可以永世長存。要研究意識的奧秘,我們首先要搞明白意識到底是不是一種物質?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一切都是由物質構成的。
有科學家認為意識可能也是一種物質,儘管它看不見摸不著,讓我們難以觀察。對於這個答案,不少人提出了反對,在他們看來,物質是能夠看到摸到觀察到的,可是意識卻沒有這些特點。
之所以有很多人懷疑意識可能不是物質,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物理科學並沒有真正告訴我們物質是什麼?物理學僅限於告訴我們物質的行為。例如,物質有質量和電荷,這些性質完全是用行為來描述的,吸引、排斥和對加速的抵抗。物理學沒有告訴我們哲學家們所稱的「物質的本質」,物質是如何存在和它自身的。
事實證明,在我們的科學世界觀中有一個巨大的漏洞:物理學讓我們完全不知道物質到底是什麼。對於物質的本質,目前科學界還沒有給出完美的答案,而我們現在普遍認可的物質論可能只是一部分物質的本質。
「泛心論」認為:意識是物質世界的基本和普遍特徵,物理科學從行為的角度來描述物質,但是物質是由意識的形式構成的。這意味著心靈也可能是物質,甚至基本粒子也表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基本意識形式。
當然,以上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得到科學界的完全肯定,對於意識的研究探索我們仍然還沒有真正入門。或許只有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真正對於物質的本質有了完美的定義之後,才有希望真正踏入意識探索之門。當我們破解了意識之謎之後,或許就能夠真正明白智慧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