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底是什麼?是物質還是能量還是一種波呢?甚至意識到底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面困擾著科學界。有科學家認為界定意識的定義已經到達了神學與科學之間的邊界了,對無論是哲學還是物理學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而就有一位中國科學家提出了這樣的理論,意識它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意識不能脫離物質而單純存在,但它的存在是世界上各種轉移的催化劑,為什麼這麼說呢?提出這個理論的是中國科學家朱清時教授,他認為量子力學在不懂的人看來是非常詭異的。
因為這門學說複雜且難懂,世界上能讀懂的人真的很少,但實際上在他本人看來,「量子力學」是科學史上最精確的理論。他舉例說就像薛丁格的貓在量子力學的解釋下,它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就像一個人他既可以在房間同時又不在房間一樣,意識然我們在自己的主觀認知裡面落實了對客觀世界的判斷,或許這樣聽起來真的有點唯心主義的感覺了。
但如果把她變為從不確定的狀態,變為確定的狀態,這個過程不就是物理學裡面一直追求的嗎?求出我們所需的確定狀態下的參數並加以利用,有些小夥伴可能已經聽過了,這個不確定的狀態就是量子力學只能怪的糾纏狀態,在糾纏狀態下量子是不穩定且無法解釋的,必須加入意識的作用,也就是取其中某一瞬間,將這一瞬間認定為我們想要的確定狀態。
在這個由我們主觀意識確定的狀態的那一刻就是我們需要的解釋了,但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所有物質其實都在不斷地變化從來都不會停止。因此量子力學的本質或許是得到確定狀態下的值並讓擁有意識的我們加以利用的一個解釋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