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什麼物種是我們所能接近的最類似外星智慧生物的物種,科學家會告訴你答案或許是章魚。最近科學家們的一個新的研究認為,外星人並不是真的人,他的長相和人類並不相似,而是更像地球上的一種生物--章魚。那麼,為什麼說章魚是最接近外星人的生物,甚至許多好萊塢的電影直接以章魚的樣子來刻畫外星人。

章魚是溫帶性軟體動物,生活在海洋之中,適應水溫不能低於7℃,靠攝食大型動物性浮遊生物存活。章魚身體呈短卵圓形,囊狀,頭與軀體分界不明顯,頭上有大的複眼以及8條可收縮的觸手,每條觸手均有兩排肉質的吸盤。最常見的章魚是普通章魚,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之中智力最高者。

從進化理論的角度來看,人類和章魚都是由大約6億年前的同一祖先進化而來的,這個祖先是生活在海裡的一種小蠕蟲。人類的先祖離開了海洋,而章魚的先祖則繼續在海洋裡進化。人類有20000對基因組,而章魚卻有30000多對,這表明了兩者具有不同的演化歷史,當然單純從基因組數量來看,並不能說明誰更高級一些。

芝加哥大學和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的科學家們主導了一個野心勃勃的龐大研究項目--章魚基因計劃,希望繪出章魚這種複雜軟體動物的基因結構。這一計劃有一個驚人的發現:章魚的基因結構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大不相同。
章魚和人類唯一的相似之處大概就是都有一對發達的眼睛。章魚有三個心臟,兩個記憶系統,腦袋下面長有八隻帶有吸盤的觸手。它的觸手非常靈活,能用觸手去操縱東西。章魚身上有5億多個神經元,其中有一半就分布在觸手之上,這樣的神經結構和地球上的其他大部分生物的神經結構太不一樣了。
多年從事章魚研究的專家吉姆·科斯格羅夫發現章魚具有「概念思維」,能夠獨自解決複雜的問題。章魚和人類一樣都進化出了意識,但是衡量人類意識的工具並不適合直接用來衡量章魚的意識。章魚的意識並不像人類一樣集中在大腦,而是在其觸手之上,這種意識用人類的標準難以捕捉。經常在韓國可以看到活吃章魚的現象,當把活著的章魚扔進嘴裡咀嚼時,按照章魚的研究成果,每一個活的觸手都具有意識,這不禁讓人細思極恐。
章魚自出生之日起就獨居,幼小的章魚只需要極短的時間就能學會捕食、偽裝、尋找更好的住所,而且能夠獨立去尋找解決新問題的答案,這是章魚智力的表現。但章魚的壽命一般只有3至5年,短暫的生命阻礙了他們的獲取更多的知識。如果章魚的壽命足夠長,誰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或許在外星球真的存在壽命足夠長的「章魚」進化出了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