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如果問起地球上有哪種生物的長相和外星人最接近,人們自然而然會聯想到章魚,章魚屬於生活在海裡的無脊椎動物,它們腦袋碩大,有著八根觸手卻可以像人類那樣利用觸手直立行走,而最神奇的是,這種生物被認為是地球上與人類差別最大的生物。
章魚有4個心臟以及兩個「大腦」,一個大腦位於它的頭部,而另一個則位於它觸手的吸盤上,此外,章魚還是無脊椎動物中神經元含量最多的生物,因此,人們都認為章魚非常聰明。
而章魚身上唯一與人類的共同點就只有眼睛了,章魚的眼睛和人類看起來確實很像,人類的眼睛的視網膜大致由3層細胞組成,分別為感光細胞、雙極細胞和節細胞,而章魚擁有相似的結構。
但儘管章魚擁有和人類相似的眼睛,科學家也不能確定章魚是否真的能「看見」,而為了測試章魚究竟是依靠視力來捕捉獵物的,還是依靠觸手的吸盤來幫助自身尋找獵物這一點,科學家想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法:給章魚戴上3D眼鏡。
當然,科學家不可能真的將一副3D眼鏡架在章魚的眼睛上,這麼做不現實,科學家所做的是在章魚的面前呈現出一塊屏幕,而在屏幕中則出現了兩隻顏色不一樣的小蝦。
科學家想要知道的是,烏賊在尋找移動目標時會不會利用立體視覺來感知距離,最終生物科學學院生態進化與行為學系助理教授特雷弗·沃迪爾得出了一個結論。
當科學家將屏幕中的一個畫面調亮時,烏賊並沒有對屏幕中的小蝦進行捕食行動,只有在屏幕中的畫面調至亮度一致時,章魚才會立即進行捕食。
由此,科學家發現,章魚的大腦由於不像人腦有分隔的區別,它們似乎沒有像大腦的枕葉那樣專門用於視覺處理的部分,但在章魚的大腦中肯定有一塊特殊的區域可以幫助它們處理圖像到眼睛之間的距離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