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瀕死體驗源於大腦量子信息進入宇宙

2020-12-06 搜狐網
美國亞歷桑那大學名譽退休教授斯圖亞特-哈梅羅夫教授在電視記錄片中解釋了人們起死回生的瀕死體驗形成之謎

哈梅羅夫認為,瀕死體驗是當人體的量子靈魂從身體中釋放後進入宇宙空間,當他們甦醒過來時,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人體

哈梅羅夫通過這項最新研究認為量子物理對於生物學具有重要意義,例如:鳥類飛行導航,未來有一天將證實該理論的真實性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資深科學家最新理論解釋了瀕臨死亡體驗之謎,認為大腦量子物質形成靈魂,死亡之後這些量子信息進入宇宙空間,當他們起死回生之時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人體。

  美國亞歷桑那大學意識研究中心主管、心理學和麻醉學系名譽退休教授斯圖爾特-哈梅羅夫博士提出這一準宗教理論,他認為意識是人體大腦量子計算機中的一個程序,即使死亡之後也能存在於宇宙,從而解釋了那些瀕死體驗者的神秘死而復生意識。

  基於一項意識量子理論,他和英國物理學家羅傑-潘洛斯提出,人類靈魂本質上存在於大腦細胞中的微管。一些瀕死體驗意識是微管量子引力效應的結果,它被稱為「協調目標還原理論(Orch-OR)」。因此,人類靈魂並不僅僅是大腦神經細胞交互的結果,事實上它們來源於宇宙空間。

  哈梅羅夫的理論非常類似於佛教和印度教關於靈魂的解釋,這些宗教理論認為靈魂意識是宇宙的主要形成部分,與西方哲學唯心主義「我思故我在」的觀點相近。他提出在瀕死體驗中,微管失去了它們的量子狀態,但是微管中的量子信息並沒有被破壞,僅是離開身體進入到宇宙空間,當甦醒過來時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到人體。

  哈梅羅夫在科學記錄片《穿越蟲洞》中指出,比如說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停止流動,此時微管將失去它們的量子狀態。微管中的量子信息並不會破壞,它是不會被破壞的,只是分散在宇宙空間中。如果患者起死回生,他的量子信息將返回至微管,從而使他擁有瀕死體驗意識,認為曾經歷了死亡之旅。他強調稱,如果患者並未起死回生,死亡之後量子信息將存在於身體之外,被視為「靈魂」。

  但是許多經驗主義思想家對「協調目標還原理論(Orch-OR)」提出嚴厲的批判,科學領域對這一理論觀點也存在很大的爭議。(卡麥拉)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試驗瀕死體驗,揭開大腦的秘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前段時間,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進行了一項瀕死體驗的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122位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當他們回憶起瀕死體驗的時候,大腦讓他們記憶起來的畫面,都要更加生動,而且細節豐富
  • 科學家研究瀕死體驗,感覺自己漂浮在空中
    在科學上,瀕死體驗的研究也是近些年才開始進行的,因為在2013年,一位來自比利時的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人類在瀕死的過程中,生理機制會讓人變得更加敏銳,此後,更有研究者指出,當人類進入瀕死階段的時候,甚至會感受自己來到了宇宙之中。
  • 科學家:靈魂是存儲在大腦裡的量子信息,所以量子能解釋靈魂?
    彭羅斯用量子力學研究大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國內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版的著名系列科普書第一推動叢書第一輯裡就有一本《皇帝新腦》是他早期研究的一些內容。在近年的研究報導裡,彭羅斯認為靈魂是存儲在大腦微管裡的一些量子信息,當人時候這些量子就會回到宇宙空間之中........嗯,反正報導嘛,這麼專業的東西還是應該看論文的。
  • [圖]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解釋靈魂的存在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提出一項不同尋常的理論,人類瀕死體驗發生於量子物質(quantum substances)形成的靈魂離開神經系統並開始進入宇宙的時候。
  • 科學家做了「瀕死體驗」,描述死後世界
    科學家做了「瀕死體驗」,看到另一個世界筆者:天行健生命,對於地球來說,是演化史中最大的奇蹟之一,不過,對於生物來說,卻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等生命——人類,無一例外都需要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有人說生命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場倒計時,其實仔細品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究竟什麼是死亡呢?
  • 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解釋靈魂的存在(圖)
    [導讀]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和美國意識研究中心主任哈梅羅夫提出,大腦中的量子物質形成了「靈魂」,當人死亡之後大腦微管的量子信息離開身體進入到宇宙。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提出一項不同尋常的理論,人類瀕死體驗發生於量子物質(quantum substances)形成的靈魂離開神經系統並開始進入宇宙的時候。
  • 瀕死體驗對我的啟發
    一個人沒有了生命體徵,按我們常人的理解,應該就不會有什麼意識,更不會有什麼記憶,難道瀕死體驗不過就是大腦死亡前的迴光返照嗎?是錯覺,或是幻覺?不,科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後,發現大腦和意識並沒有絕對的聯繫,人死亡後,靈魂離開肉體,和周圍溶成一體。有一部分病人死而復甦以後,能夠複述醫生護士搶救他的情況。甚至有的病人飄出去很遠的地方,看到隔壁或樓頂的一些事物。
  • 瀕死體驗者向科學家,講述靈魂出竅的未知世界
    ;這就是大多數瀕死體驗者在死亡邊緣的一次神秘的旅程,感受之清晰要比現實還要清楚,並且這樣的體驗之後,體驗者的性格一定會有所改變,或變得平和溫順,或變得暴躁,這也許和他們在瀕死體驗時所遇到的不同場景有關,此後的時光裡,這次體驗會清晰的伴隨體驗者一生;我不知道屏幕對面的你或者家人是否曾經有過這類體驗,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瀕死體驗的案例1
  • 瀕死體驗,能證明人有靈魂嗎?
    瀕死體驗」為揭開「靈魂」的神秘面紗照亮了一線曙光。所謂瀕死體驗,就是某個人的心臟跳動、腦電波都停止了(即醫學意義上的死亡),後來在醫生的搶救下又活了過來,並能回憶起在「死亡」那一段時間裡的經歷。科學家們發現,成千上萬的人經歷過瀕死體驗。
  • 量子力學竟然揭示靈魂奧秘?人體腐朽後靈魂究竟去了哪裡?
    根據不完全統計,很多人都有靈魂離體的體驗,尤以瀕臨死者後又恢復者居多。很多人稱他們靈魂離體後可以看到自己的家人,更有甚者稱他們進入了一個難以描述的光怪世界。自古以來,儒釋道等教派都在宣傳靈魂之重要,那麼靈魂究竟是什麼呢?我們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 瀕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榮格說,我因心臟病發作進入了瀕臨死亡邊緣,我感到痛苦極了。我飄浮離開自己的身軀,進入一千多米的高空中俯瞰整個地球,我看見了五彩繽紛的地球,而且能清楚看見地球的形狀和地球上的顏色、沙漠、海洋、大陸、被冰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還有地球的靈氣和地球煥發的光芒等。雖然這種感受很痛苦,但一個科學工作者夢寐以求的欲望,我今天實現了,給了我很強烈的滿足感,所以,我很興奮。
  • 瀕死體驗有緣由:垂死之際大腦電波劇增
    有過瀕死經驗的人說,他們在瀕臨死亡時看到了明亮的白光,體驗到了靈魂出竅的感覺。據英國廣播公司8月13日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瀕死時的大腦活動很有可能比清醒時要劇烈,腦部電波活動劇增可能是導致曾經接近死亡的倖存者瀕死體驗的原因。這項研究成果被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其第一作者、密西根大學的吉墨•博爾濟吉博士指出:「很多人以為大腦在臨床死亡後是不活動或者是活動過少的,不像清醒時那麼劇烈。
  • 美國科學家:抱歉,我一不小心就用量子力學解釋了「靈魂」的存在
    這是最主流的一種科學解釋,絕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瀕死體驗是由於這些人十分信仰天堂(研究對象均為西方人),因此在臨死前,不知不覺地在潛意識的作用下,將一些畢生信仰的宗教理念代入了短暫的主觀意識中。也就是說,這些人本身就深信人死後靈魂會離開軀體,進入天堂,所以臨死前,就將潛意識中的這種信仰直觀地呈現在了腦海裡。
  • 瀕死體驗的真相:大腦耍的一個花招而已
    在經歷瀕死體驗時,有些人說自己漂浮在身體上方,有些人被一道炫目的光芒向前拉去,還有些人與自己逝去的愛人團聚在了一起。但瀕死體驗也許並不是對死後的世界的匆匆一瞥,而僅僅是大腦耍的一個花招而已。研究人員在詳細地分析了數百個瀕死體驗的案例之後發現,不僅是生命垂危的人才經歷過這一現象,飛行員、登山者和自由潛水者也報導過類似靈魂出竅的體驗。
  • 瀕死體驗神秘世界的心智聯繫
    讓硬科學和超心理學相遇的可能性最大的主題之一,就是對瀕死體驗的研究。近年來,人們產生了大量的理論來解釋當一個人有瀕死體驗或處於麻醉或昏迷狀態時,會出現反覆出現的模式--通常是神秘的或帶有共同想像的幻象。為這一不斷增長的研究機構添磚加瓦的是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在死亡前的瞬間,大腦會向心臟發出信號。
  • 瀕死體驗者稱能感覺從身體分離
    這一現象通常被稱為瀕死體驗(NDE),而且人們通常會回想起一種聲音並且看到生命的閃光,或者到達一條黑暗的長通道盡頭來重獲光明。2008年到2012年間,研究人員在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的15所醫院進行了一項研究,對瀕死體驗的可靠性進行了研究。在140位從心臟衰竭中存活下來的受訪者中,有55位(大約39%)回想起他們在無意識狀態時的某些情景。
  • 瀕死體驗
    這是一度瀕死體驗。 二度瀕死體驗,是發現意識可以自由穿梭,可以進入人的身體,當木內的肉體心跳停止時,他曾進入了爸爸的身體,對他說了一句,我沒事的。後來他爸爸表示當時在腦海中聽到了他的這句話,堅信兒子會好的。 三度瀕死體驗時木內55歲時,也就是2009年7月,以講師身份帶領日全食觀賞團的團員來到中國上海,在這裡,由於胃穿孔,再次瀕臨死亡。到達醫院時,他的靈魂再次脫離肉體。
  • 瀕死體驗背後的科學與研究
    瀕死體驗是一個越來越有趣和受關注的話題,特別是以瀕死體驗為話題而拍攝的電影和編寫的書籍,這些電影和書籍講述了人們在生命危險的情況下經歷的體外體驗和其他感覺,其中特別有趣的是一些研究人員寫的兩本關於瀕死體驗的書。
  • 瀕死體驗會給經歷者留下深刻記憶
    雖然難以直接研究這類特殊的體驗,但科學家能通過產生相似體驗的實驗,揭示在極端條件下,大腦是如何工作的。瀕死體驗會給經歷者留下深刻記憶當身體在遭受鈍器外傷、心臟病、窒息和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傷害時,會觸發瀕死體驗(NDEs)。在醫院中,1/10的心臟驟停患者有過類似的體驗。
  • 量子物理學家發現:人腦「微管」連接意識與量子時空,與宇宙相通
    所以當光子進入眼睛經過視網膜時,量子信息被從中提取出來,以某種更直接的方式傳達了玫瑰的基本特徵或屬性。這也正是意識體驗的難題: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各種特徵,如紅色、疼痛、悲傷、遺憾、喜悅、幸福,所有這些感覺都是意識覺知。大部分人認為,視網膜就像一架照相機,把圖像傳到大腦計算機裡的某個部位,但看圖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