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通訊、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已成為犯罪新常態。由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都是非接觸性犯罪,犯罪嫌疑人主要通過電話、網絡進行犯罪,詐騙手段不斷翻新,詐騙組織呈職業化、團體化發展,導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屢打不絕。特別是隨著金融資金結算方式多樣化、快捷化,詐騙對象選擇呈精準化發展,群眾防騙知識缺乏,導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仍在高位運轉。現將常見的26種主要詐騙手段分上、下兩期向大家做詳細介紹,供大家學習了解,增強防騙知識。
一、網上兼職刷單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通過簡訊、QQ群或微信發布兼職做任務刷單信息(其實就是在網上買東西不實際發貨),允諾做任務刷單後返還本金並給予佣金。當受害人做第一單任務後嫌疑人返還本金並給予小額佣金,當受害人繼續付款刷單時,嫌疑人就增加刷單購物數量和金額,並且既不退本金也不付佣金。當受害人要求退還本金時,嫌疑人系統故障、超時、任務未完成、卡凍結等理由讓受害人繼續付款刷單,等受害人發現情況不對可能被騙時,嫌疑人就將受害人拉黑。
現發現嫌疑人利用受害人被騙後急於追回錢款的心理,在網上設置「支付寶服務平臺窗口」之類的假網站、QQ號、假客服電話,對受害人進行二次詐騙。當受害人向虛假的「支付寶服務平臺窗口」投訴時,詐騙嫌疑人稱已凍結了帳戶,並提供凍結資金截圖。當其向受害人轉帳退款時,就稱受害人信用額度低,退款不成功。然後指示受害人在支付寶上開通貸款來提高信用額度,並讓受害人將從支付寶內借來的錢轉到其指定的帳戶進行驗資,從而使受害人再次受騙。
案例:
2017年9月10日,李某報案稱:今天早上QQ彈出來一個對話框問其有沒有興趣做兼職,是在淘寶上面的購買東西,但是商家不發貨,直接退款(刷單)。李某表示有興趣後對方給其發來一個連結,讓其在上面操作,要求其不要在淘寶上付款,而是發給一個二維碼付款。第一次李某刷了119元,對方退還126元。後對方又發給一個新連結,李某付款480元。但這個錢對方沒有退,對方告訴其這是個連環的任務,完成這個任務,才會退錢。後李某又支付1920元、5999元。付款後李某支付寶被鎖,李某要求退款,對方稱要把任務做完才會把錢退款,後又繼續發送連結,李某又支付2486元、2486元、24100元等,共損失55625元。
二、冒充網購客服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網上購物信息後,冒充淘寶客服以支付不成功、有質量問題需退款等理由打電話給受害人,讓受害人按其指示操作支付寶帳戶(大部分受害人不了解支付寶的借貸功能,支付寶根據受害人的芝麻信用度可以信用貸款),其實受害人按嫌疑人指示操作的是支付寶貸款,使受害人誤認為已收到退款(實際上是支付寶貸款),然後嫌疑人以錢多轉給受害人為由讓受害人退款,給受害人發來二維碼,讓其掃描,最終受害人支付寶裡自己的錢和從支付寶平臺裡借來的錢都被騙走。
案例:
2017年5月22日,方某報警稱:下午15時30分,其接到了自稱是淘寶平臺的客服人員電話,稱其前兩天購買的衣服上有甲醛,現不能發貨需要退款。讓其加對方為支付寶好友,隨後在平臺上看到對方轉來的2000元錢。接著該客服又打電話給方某稱其退款退多了讓其退還給她。方某按其提供的銀行卡號從銀行多次轉款但始終不成功,方某便按客服指示在支付寶和手機銀行上操作。後發現自己不但餘額寶上8.3999萬元被轉走,還從螞蟻借唄上借了1.5萬元被轉走。
三、電話冒充領導、熟人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的電話信息後,撥打受害人的電話,讓其第二天早上9點到其辦公室。當受害人誤認為其是某位領導或熟人後,嫌疑人就以該領導或熟人自稱,告訴受害人自己現在用這個電話。第二天早上9點差幾分時,嫌疑人撥打受害人電話,問其是否到了,如果受害人回答快到了,其就稱辦公室來了領導,讓受害人在樓下等。過一會兒再次撥打受害人電話,稱要給領導送禮,問受害人有沒有帶錢,讓受害人幫忙包兩個紅包。過一會兒又再次撥打受害人電話,稱給領導紅包不合適,讓受害人轉帳給領導,並簡訊將領導帳號發給受害人,由受害人轉帳。
案例:
2017年3月10日,弋江區李某報案稱:3月9日中午接到一個電話,以為是弋江區張局長,對方讓其明天早上到其辦公室對接工作。10日早上9時許,李某來到弋江區政府時,對方打來電話說正在接待省領導,要給領導送禮,問她有沒有錢,叫李某幫其先墊付一下,並將對方帳號簡訊發給李某,李某先後三次通過網銀轉帳38000元,後對方再次要其轉帳時,李某便感到懷疑,遂到張局長辦公室,發現被騙。
四、QQ、微信冒充領導、熟人詐騙
(一)針對企業財務人員作案手段:
1、嫌疑人通過專門手段臥底到受害人公司群,植入木馬,窺探公司聊天信息,明確上下級,在半夜時將領導踢出群,再用其頭像加入,使受害人誤認為是領導,受其指令打款;
2、通過網上搜索某公司信息,了解該公司情況,特別是該公司招聘信息,獲得人事經理信息,通過QQ、微信冒充老闆加其為好友,再以出差等理由向人事經理獲取公司通訊錄,了解公司情況,然後再讓人事經理通知財務加其QQ、微信使財務人員深信不疑而聽其指令打款;
案例:
2016年3月14日,鏡湖區某設備有限公司會計趙某報案稱:2016年3月8日9時,其公司前臺文員詹某告訴趙某說公司老總要其加他的微信,趙某當時在忙沒有加,過了一會詹某又來找趙某講要其加老總微信,趙某就叫詹某幫忙加了。加了之後這個微信就跟趙某聯繫了,講他是老總,現在有一筆款項要趙振芳轉過去,趙某就根據他的指示將一筆57萬元的款項通過網絡銀行轉給了對方。3月14日老總出差回來了才知道是受騙了。
(二)針對個人作案手段:
1、嫌疑人通過專門手段盜用受害人親戚朋友的QQ號,事先錄製該人的視頻,以受害人親戚朋友的名義與受害人聯繫,以各種理由讓受害人向指定帳號轉款;
2、嫌疑人通過專門手段冒用受害人親戚朋友的微信,盜用其頭像,以受害人親戚朋友的名義與受害人聯繫,以各種理由讓受害人向指定帳號轉款;
案例:
2017年3月11日,夏某在家中上網,與其弟弟QQ視頻聊天,後其弟弟稱有事要用錢,給其一個帳號,夏某向其匯去106400元。第二天夏某與弟弟通話時發現被騙。
2017年3月12日下午3時,弋江區許某在微信上收到其公司領導發來的一條信息,讓其轉給一個支付寶帳號2萬元,許某看到該微信頭像和其公司領導頭像一樣就轉了2萬元。下午5時對方又向其要錢,許某再次轉帳4000元。第二天許某看到該人對其朋友圈點讚,打開對方微信後發現其不是公司老總。
五、冒充公檢法人員詐騙
作案手段:
撥打受害人手機發送電腦語音,受害人按人工服務後嫌疑人假冒郵政局、社保局、移動公司、銀行等單位,以其可能涉嫌犯罪公安機關正在調查,並提供該公安局電話(一般以上海、武漢等地公安局居多),讓其撥打當地114查詢,後嫌疑人通過改號軟體改成公安局電話、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工作人員先後與受害人通話,以受害人身份信息洩漏涉嫌洗黑錢、販毒等讓其開賓館或一個人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不要對任何人說,對其進行電話做筆錄並恐嚇受害人,獲取其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指令受害人按其指令到銀行ATM機或網銀、支付寶操作轉帳。
案例:
2017年4月16日,鳩江區粟某某報警稱:今天下午接到順豐快遞電話+97992124079000稱自己有違禁包裹,接著被人冒充公檢法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藉口其涉嫌洗黑錢犯罪需要配合為由,通過騙取報警人工商銀行優盾密碼和手機動態驗證碼騙取銀行卡內12710餘元。
六、冒充消防隊領導詐騙
作案手段:
1、嫌疑人事先到延吉市或和龍市購買手機卡,然後冒用消防支隊領導名義給受害人打電話,稱消防隊有工程,聊天過程中,讓其代購帳篷、高低床,並給廠家電話讓其聯繫,受害人信以為真,轉帳即被騙;
2、嫌疑人不直接打電話給受害人,通過搜集當地政府部門領導信息,再以消防支隊領導名義給政府部門領導打電話,聊天過程上稱消防隊有工程,問其有沒有朋友介紹,政府部門領導再給其朋友打電話稱消防隊有工程。這種手段迷惑性更大,受害人更容易上當受騙;
目前該作案手段又有新的變化,嫌疑人以幫受害人子女入伍或到消防隊工作為由實施詐騙。
案例:
2016年7月23日,弋江區吳某報案稱:7月21日,其老鄉李某(某單位領導)接到弋江消防大隊喬建軍大隊長的電話,說消防隊有個車庫地面硬化工程,問他有沒有朋友要做。李某便與吳某聯繫,將喬建軍大隊長的電話發給了他。吳某信以為真,便與喬大隊長聯繫,雙方敲定了工程承建具體方案。7月22日上午,喬大隊長打電話給他,說單位急需訂購帳篷,讓其先出資墊付78000元購買十二頂帳篷,並表示當天下午籤訂工程合同的時候將錢歸還。吳某遂根據喬大隊長提供的電話與廠家周建國經理聯繫,匯款78000元後,發現被騙。
七、冒充領導簡訊詐騙
作案手段:
1、嫌疑人冒充受害人領導、親屬、朋友名義發送簡訊給受害人,稱原來手機號碼已更換,讓其保存新號碼,過一段時間再發簡訊給受害人讓其幫助匯款到某帳戶。
2、嫌疑人通過某種手段向受害人領導手機種入木馬病毒,群發簡訊給員工,稱其手機號碼已更換,讓其保存新號碼,再將該號碼設置呼叫轉移到領導原號碼,員工和領導之間電話溝通正常,嫌疑人通過木馬程序了解受害人和其領導日常之間的交流,等領導出差坐飛機或其他不方便接聽電話時,嫌疑人冒充領導給受害人發簡訊讓其轉帳到某帳戶。這是目前最新的一種詐騙手段,成功率高。
案例:
2016年9月7日,繁昌縣劉某報案稱:9月6日13時許,劉某收到其銀行行長丁某的簡訊,稱要借劉某的銀行卡向丁某朋友轉帳3萬元。同時稱其已將3萬元轉到劉某銀行卡中,並發來轉帳截圖,因當時丁某在市行開會,就未與其電話核實,向其簡訊發來的帳戶轉帳3萬元,後發現被騙。
八、代辦信用卡、貸款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冒充銀行客服、小額貸款公司等通過簡訊、網上發布代辦信用卡、提高信用卡額度、網上貸款等信息,當受害人與其聯繫時,就以辦卡費用、卡激活費用、貸款保證金等理由讓受害人匯款。
案例:
2017年4月17日,李某報警稱:4月12日,其在家裡用手機上網的時候,發現一個可以辦理信用卡的網站,遂進入該網站辦理信用卡,在辦理期間對方以各種理由向其要錢,先讓其交500元的資料上傳費用,還有4000元的管理費,還有12000元的風險擔保資金,還說將12000元的擔保資金匯入其新辦理的信用卡裡。當時李某沒有想那麼多,就把錢匯給對方了。到了4月15日當天,李某收到了一張浦發銀行的信用卡,然後李某到銀行使用的時候,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報警人這張卡是假卡。
九、網上買賣遊戲裝備詐騙
作案手段:
1、針對買家詐騙。嫌疑人以賣遊戲裝備為名讓受害人付款,受害人付款後則賣家立即消失。
2、針對賣家詐騙。受害人在網上賣遊戲裝備時,嫌疑人冒充平臺客服,以需交納保證金或裝備已賣但帳戶凍結讓賣家交錢解凍為由實施詐騙。
案例:
2017年4月13日,楊某報案稱:13日下午1時許,其在閒魚交易平臺看到有個人要買自己的遊戲帳號,然後其加了對方QQ,對方聯繫楊某,要求在天貓平臺交易,後楊某在天貓平臺上將自己的支付寶帳號和密碼給了客服人員,兩分鐘之後楊某發現銀行卡裡的8798元不見了,方發覺被騙了。
2017年4月21日,黃某報警稱:4月21日16時,黃某在家裡用電腦玩一款名稱叫做「軒轅傳奇」的遊戲,後有人通過「YY語音」聊天軟體主動聯繫其推銷「軒轅傳奇」遊戲幣,兩人在「YY語音」談好價格,黃某分五次通過微信轉讓給對方5700元,對方卻未把遊戲幣給該黃。
十、簡訊積分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利用偽基站冒充移動、銀行等客服號碼發送含有木馬連結的積分兌換簡訊(有的是冒充朋友發送聚會照片等),用戶一旦點擊連結,手機就會將含有木馬的連結下載並激活,手機內的通訊錄,所關聯的網上銀行等信息被嫌疑人獲取,包括手機驗證碼等簡訊全部被攔截並轉發至犯罪嫌疑人的手機、郵箱,通過掌握受害人的這些資料,盜取銀行卡內資金。
嫌疑人獲取受害人的通訊後,又會將含有木馬連結的簡訊自動編發給通訊錄中的人員,形成連鎖反應。
案例:
2017年2月21日,徐某報案稱:前幾天收到同事發來的一條簡訊,其點開這條信息後不停的複製、粘貼,徐某當時沒有在意這。今天中午工商銀行客服打電話給徐某,稱其銀行卡存在異常支付,才發現卡內6850元被盜刷。
十一、機票改籤詐騙案件
作案手段:
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機票信息,冒充航空公司名義發送簡訊給受害人,稱其所訂的航班因機械故障問題不能按時起飛,請及時聯繫客服400****。受害人撥打該客服號碼後嫌疑人稱要給予誤機費補償,讓受害人在支付寶上根據其指示操作。
案例:
2017年3月23日,趙某報警稱:晚上6時許,他收到一簡訊,稱預定的航班取消,辦理改籤請聯繫008615316310717。其撥打這個號碼和對方聯繫,對方稱辦理退訂需告知帳號情況,讓他在通話狀態中點開手機上的網上銀行,輸入銀行帳號後,進行大於卡上餘額的轉帳操作,他按對方要求操作,發現自己銀行卡和支付寶帳戶共5427元被轉走。
十二、平臺股票、期貨投資類詐騙案件
作案手段:
嫌疑人利用經各省級政府正式批准的某現貨交易平臺,作為其代理或加盟商,通過簡訊、QQ群或微信招攬客戶,聲稱有指導老師可指導操作,投資回報率高,以現貨平臺為幌子進行非法期貨操作。當客戶先小額投入時,嫌疑人通過操控平臺讓其獲利。當客戶加大投資後,嫌疑人通過收取手續費、反向操作、止盈不止損等方式「殺客戶」。
案例:
2017年1月19日,李某某報案稱:2016年12月,其不斷接到一個自稱林經理的電話,向其推薦 「新華大慶」的盤面,後李某某稱錢都在股市內,對方便稱有個「新疆百利鑫」的平臺,指導其在該平臺註冊了一個帳號,分三次往平臺內充值22萬元購買了現貨銅,由分析師王進帶其操作,後發現該平臺關閉,也聯繫不到林經理及王進。
2017年2月14日,鄧某某報案稱:2016年4月14日,通過微信加了一個叫張曉娜人,對方稱是「郵幣卡」VIP客戶經理,專門幫客戶賺錢的,如果購買「郵幣卡」過一段時間,可以翻倍。並向其介紹了有關「郵幣卡」的一些情況及操作方法,後幫其在河北濱海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開戶,共投入29萬元,後發現被騙。
十三、中獎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通過簡訊或網上彈出窗口、郵件等形式向受害人群發送中獎信息,當受害人與其聯繫時以繳納保證金、稅費、手續費等名義讓受害人匯款。
現又發現當受害人發現可能系騙局不再匯款時,另一詐騙團夥又冒充法院工作人員對受害人進行詐騙,稱受害人違約,要繳納違約金,使受害人最終受騙。
案例:
2017年2月12日,黃某某報案稱:他收到一條簡訊內容為「你被(中國!新歌聲)選為場外幸運觀眾,已得十八萬元及筆記本一臺!進入:xxxx.com 檢驗碼2668」。後來接到對方的來電要求其繳納稅費,黃某某按照對方的要求用支付寶共兩次向對方的銀行卡匯款共計11000元,後來對方多次向他提出繳納費用才發覺被騙。
2017年7月5日,程某某報案稱:今天9時許接到電話稱其QQ帳號已被奔跑吧兄弟抽選為當天的在線幸運客戶二等獎,但由於沒在規定的時間內領獎,已經違約了,現已將資料上傳到法院,需要繳納6000元的保證金。之後程某某感到害怕,就通過支付寶轉帳給對方6010元。
十四、網上購物詐騙
作案手段:
詐騙嫌疑人在網上故意發布多種商品銷售信息,受害人因需要購買某種物品而在網際網路(非淘寶、京東等正規電商)上搜索,當受害人與嫌疑人聯繫後,嫌疑人要求先付定金或貨款,待受害人款一付,嫌疑人即消失。
案例:
2017年3月5日,孫某某報案稱:其撥打了在網上搜索的銷售小雞仔的電話,以1.8元每隻的價格訂購1000隻小雞仔,並通過銀行轉帳預付定金1000餘元,久未收到雞苗,撥打對方電話無法接通,後賣家將其手機拉黑,發現被騙。
十五、微信交友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冒充美女(有時男性冒充女性)在微信中添加受害人為好友,與受害人在微信上談戀愛,當受害人提出見面時,嫌疑人以各種名義讓受害人發紅包或轉帳,隨後將受害人拉黑。
案例:
2017年6月16日,王某某報案稱:他通過微信附近的人加了一個暱稱為明天的女人,之後就一直和她聊天,準備要在一起處男女朋友。她叫張娟,並且發了一個位置顯示在無為縣西大街老鄉雞附近,2017年5月31日,她就要王某某發紅包給她買東西,王某某總共分23次發了11870元錢給她,每次都是微信紅包和轉帳,發完之後她就以各種理由推脫不出來,後王某某發信息她也不回, 王某某發現被騙。
十六、網上求職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在58同城、趕集網等網站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當受害人與其聯繫時,便以交納押金、服裝費、保證金、培訓費等名義讓受害人轉帳。
案例:
2017年1月14日,何某報案稱:他在58同城發布了一個求職信息,過後58同城發來一個陌生信息讓其加微信,說有工作介紹給他。何某加上微信後嫌疑人讓其上歪歪軟體並告訴他怎麼操作,並讓他交會員費,於是何某就用支付寶交了600元會員費,到了16點左右,對方又讓他再交入職費總共1500元,在交錢後對方通過歪歪給他發了一張表單,讓其填上單子後發給對方,會給他發400元工資。到了18點左右,何某覺得有點不對勁,於是和對方說不做了並要求退款,對方就直接把他刪除了。晚上的時候對方又給他發了條信息說,再給對方轉500元就將錢全部退還,何某轉過錢後對方就沒聯繫過他了,何某意識到被騙了。
十七、冒充黑社會詐騙
作案手段:
詐騙嫌疑人通過渠道獲取受害人的詳細信息後,冒充黑社會(一般冒充東北人)打電話給受害人,稱其得罪人了,受人僱傭要對其實施傷害,但受害人可以破財消災,然後對受害人進行恐嚇讓其匯款。
案例:
2017年1月18日,陶某某報案稱:他於今天凌晨3時許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東北口音)稱其家人出了事情,需要其繳納安全保證金,後陶某某分三次通過支付寶餘額轉給對方共1500元,轉款後發現不對勁,察覺被騙。
十八、重金求子詐騙
作案手段:
詐騙嫌疑人通過貼小廣告、電話、微信加好友等方式發布「有錢少婦嫁入豪門,丈夫不育,重金尋求健康男士助其懷孕」的虛假信息,當受害人與其聯繫時,即以交納律師費、體檢費、保證金等方式讓受害人匯款。
案例:
2017年7月16日,王某某報案稱:他看見一個求子廣告,與對方聯繫,對方向其索取600元保證金,後以籤合同為由,向王某某索要1000元律師費,後又向其索取1000元體檢費。之後就聯繫不上了。
十九、購車退稅、生育補貼、殘疾人補貼、大學新生開學補貼等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通過某種渠道獲取受害人購車、生育、殘疾、入學等信息後,冒充政府有關部門打電話給受害人,謊稱政府有補貼,讓受害人到銀行ATA機上按其指令操作,致受害人卡內錢被轉走。由於目前ATM機轉帳實行24小時到帳,嫌疑人又誘使受害人通過無折存款和操作支付寶等方式進行詐騙。
案例:
2016年3月4日,安某某報案稱:今天上午接到一個自稱是財政局的人對剛生育小孩的人獎勵2800元,告知他按照對方要求到銀行在ATM機上操作,之後安某某回到家中收到簡訊提醒,卡裡被扣了13892元,方覺被騙。
二十、冒充銀行客服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冒充銀行客服,發簡訊或打電話給受害人,稱其信用卡被凍結或稱可為其提升信用度,讓受害人按其指示提供簡訊驗證碼或操作支付寶,致使卡內資金被轉走。
案例:
2017年4月13日,王某報案稱:他於昨天上午收到落款為平安銀行的簡訊,稱其平安銀行的信用卡逾期還款已被凍結,如需解凍請與客服聯繫,客服電話為028-85541799。後王某今天下午在家中使用手機與對方聯繫,對方讓其提供卡號,並且提供了驗證碼讓其輸入,接著讓其輸入支付密碼,隨後王某收到消費1796元的簡訊,王某隨即覺得被騙。
二十一、網絡招嫖詐騙
作案手段:
詐騙嫌疑人在網上或微信發布虛假色情廣告,受害人與其聯繫後即以先支付服務費、保證金等方式讓受害人轉帳。
案例:
2017年6月26日,姚某報案稱:他看到一小姐上門服務的廣告,就打電話聯繫。對方提出先發100元路費的紅包,發完紅包後,一個自稱是司機的人讓其把剩下的服務費補上小姐才能上樓來,後通過微信紅包把300元服務費轉給了對方,過了幾分鐘一個自稱小姐的人聯繫其說,還要繳納2000元保險費用,後又通過微信紅包的形式轉了2000元,然後對方又說需要繳納3000元的檢測費用,姚某方知被騙。
二十二、PS淫穢圖片詐騙
作案手段:
詐騙嫌疑人通過收集公職人員的信息及照片,通過電腦合成淫穢圖片寄給受害人,勒索受害人向其匯款。
案例:
2016年8月28日,俞某報案稱:他收到一封可疑信件,內裝一張內容為他和一女子赤身裸體摟抱在一起的合照,並附文稱已掌握了他的淫穢、隱私照片,以此詐騙他35萬元。
二十三、預測彩票中獎信息詐騙
作案手段:
詐騙嫌疑人在網上或微信發布虛假預測彩票中獎信息,一般實行會員制,通過註冊會員獲取預測的中獎號碼,嫌疑人以收取會員費、保證金等名義讓受害人轉帳。
案例:
2017年2月24日,鄭某報案稱, 他在網站上認識了一名自稱是香港體育彩票總公司客服部主管的人,並告知他能通過投注彩票掙錢,鄭某按照對方要求向其指定的銀行帳戶匯款2萬元保證金,對方稱已投注彩票,如不繼續投注,保證金將失效,鄭某相信了對方並又向其帳戶匯款1萬元,隨後與對方失去聯繫,鄭某才發現被騙。
二十四、提供考題詐騙
作案手段:
詐騙嫌疑人在網上發布針對各特定人群的虛假考試試題及答案信息,受害人與其聯繫後,嫌疑人將一加密文件發給受害人讓其付款方可獲取密碼,受害人付款後即發現被騙。
案例:
2017年3月9日,江某某報案稱:對方以賣考博答案為由加其QQ好友,稱會籤署保密協議,並向他提供了本人手持身份證的照片以獲取江某某的信任。對方索要了1萬元保證金後,發送了一份加密文件,讓他付款15200元才能獲取密碼,江某某付款後,對方失去聯繫。
二十五、二維碼詐騙
作案手段:
詐騙嫌疑人製作插入木馬病毒的二維碼,通過各種營銷或迷惑手段誘使受害人掃描,盜取受害人銀行卡資金和手機內信息。
案例:
2016年2月6日,倪某報案稱:他在淘寶網上經營了一家網店。前不久,一位淘寶買家購物後,利用旺旺與其閒聊,就在準備支付時,對方卻發來一個消息,希望倪某通過掃描二維碼方式結算。倪某為了得到好評便同意了對方的要求。掃描後發現自己的網銀上少了9萬多元。原來倪某掃的這個二維碼就是特製的木馬病毒,騙子通過它獲取了倪某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繼而修改網銀密碼,轉走了帳上資金。
二十六、盜刷銀行卡
作案手段:
嫌疑人在POS機或ATM機內預裝竊取銀行卡信息的裝置,受害人刷卡後,嫌疑人通過竊取的信息複製受害人的銀行卡將卡內資金盜走。
案例:
2016年12月5日,朱某報案稱:他在銀行卡未遺失,密碼未告知他人的情況下,被盜刷了3萬元。原來是由於他曾經消費過的理髮店安裝了一臺做過手腳的pos機,對方通過這臺被植入了晶片的pos機獲取了刷卡人卡內的所有信息,進而盜刷卡內資金。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和龍公安帶你認識常見的二十六種電信網絡詐騙手段》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