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3年前一次跟微商網購泰國減肥藥的經歷,林曦(化名)心有餘悸。
2017年,林曦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日日加班的工作生活幾乎佔用了全部可以運動和休閒的時間,加之體虛易胖的體質,林曦開始對自己的身材感到焦慮。
就在這段時間,她看到了一位網紅博主發在社交平臺上的減肥分享帖,也由此得知了DC減肥藥這種產品。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添加了該博主貼出的代購微信。在翻看了代購朋友圈的種種「成功案例」後,林曦徹底心動了。不菲的藥物費用,代購看似專業的介紹,朋友圈裡虛假而又美好的宣傳,都讓林曦覺得這種減肥藥「應該是可靠的」。
她沒有想到,這些藥讓自己的精神狀態瀕臨崩潰,終於進了醫院。
泰國DC減肥藥,被通報含毒品成分。網絡圖
代購的虛假宣傳
最近,上海禁毒辦通報,所謂的泰國減肥藥多含有我國列管的精神藥品,也就是說,這些減肥藥在我國屬於含有毒品。在上海,這類減肥藥涉毒案件居然佔到整個上海今年到目前涉毒品類案件的85%,引發了社會關注。
在林曦接觸DC減肥藥的三年之前,蘇州女孩陳晨(化名)早在2014年就接觸到了泰國的減肥藥物。她回憶說,當時她用的是另一種泰國減肥藥,品牌名叫yanhee,網上有的翻譯成「燃禧」。這種藥物目前也仍然有代購在銷售。
彼時20歲的陳晨剛剛大學畢業,她評價那時的自己「很胖,有130斤」。她一直認為,是因為身材的缺陷,才使得她在面試過程中屢屢碰壁。求職的壓力讓她覺得「暗無天日」,陳晨無意中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名宣傳泰藥的網紅博主。「瘦得很快,非常健康,無副作用」的「網紅藥」宣傳對於陳晨而言,幾乎是「救命稻草」一樣的存在。
於是,陳晨加了這個泰國代購的微信,並向她諮詢了一系列減肥藥的問題。代購以非常「專業」的口吻向陳晨介紹說,這種減肥藥是純植物提取的,非常健康,且所有的藥都是她從泰國的一所「明星專用醫院」「人肉」背回來的,可以保證質量。
代購還聲稱,自己和泰國的許多明星都吃過這種藥,不僅減肥效果好,身體也沒有受到不良影響。
「莫名其妙的信任」
林曦非常關心的問題是藥物的安全。「DC減肥藥的話價格貴是因為比較安全。」代購對林曦說,「雖然也有反應,但是安全。」代購還向林曦表示,她有認識的泰國藥房的醫生,是通過醫生拿藥的,藥物質量可以保證。
就這樣,林曦決定服用這款DC減肥藥試試看。在下單前,代購讓林曦填寫了一份開藥表格,其中包含年齡、身高、體重、睡眠狀況、重大疾病、運動習慣、用藥經歷等一系列信息,並稱「DC屬於處方藥,都是醫生根據情況開藥,請認真填寫表格,方便醫生根據情況給出更好的開藥建議」。
代購還叮囑林曦,在服藥期間不可以食用白蘿蔔、石榴、咖啡、茶、豆製品、奶製品、酒精製品等食物,不要刻意節食,注意多喝水,同時必須避孕。
雖然藥的價格相對昂貴,但在代購的熱情宣傳下,陳晨也決定嘗試一次。
「因為代購說是泰國正規醫院,就會覺得更放心一點。」陳晨說,「我那個時候沒錢,買這個藥是用信用卡買的。」
陳晨在填寫了同樣的一份「處方藥表格」後下單了20天的藥量,每天吃8粒,早晚各吃一次,共花費800元。
微商的朋友圈
令林曦有些詫異的是,開藥表格在「須知」一項中提示稱,DC減肥藥在泰國開好後不能直郵給使用者,只能先統一發回國,而後再分寄。如果客戶堅持直郵,則要自行承擔被海關扣下或銷毀的風險。此外,儘管該代購每次都會發在診所開藥和藥單的視頻,但林曦總隱隱覺得這名代購本人並不在泰國。
出於對網紅博主和朋友的信任,林曦並沒有追問。後來的服藥經歷讓她這樣評價當時的自己:「真是莫名其妙的信任。」
實際上,這些藥物都是代購人員自己開的,並且存在多層轉手和經銷。
在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2019年9月提前公訴的一起案子中,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馮某從「蔣一」處購進泰國「DermcareClinic」減肥藥(即DC減肥藥),通過淘寶店鋪「雅姿海外代購正品店」及個人微信對外銷售。
所謂的「醫生開藥」也可能是虛假的宣傳。
2018年7月,被告人顧某在自己微信朋友圈中發布泰國DC減肥藥有關信息,對有購買意願的客戶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發給馮某,由馮某據此制訂療程、用藥量,由顧某代客戶向馮某購買 DC減肥藥,向客戶收款後通過微信轉帳給馮某,馮某直接發貨。
最終, 馮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其下線的多名網絡銷售人員也獲刑。
被診斷出抑鬱症轉雙相情感障礙
陳晨還記得這種藥是五顏六色的,吃了之後體重減輕得很快。可是,在持續服用一個星期後,陳晨發現藥物的效果並不像自己一開始認為的那麼理想。「這個藥火辣辣的,吃完就一直噁心想吐,晚上整夜整夜睡不著。」陳晨描述道。
但是,在就相關症狀詢問後,微商表示「睡不著是因為藥物在加速代謝」,是正常現象,還發了開藥視頻證明藥的質量。令當時的陳晨覺得奇怪的是,在視頻中既看不到這家所謂「正規醫院」的名字,也看不到代購本人,只有一些排隊等藥、醫生開藥單的畫面。陳晨坦言,她並不確定聲稱在泰國當地拿藥的代購究竟有沒有說謊。
不過,當時的陳晨選擇暫且相信這一說辭,並又服用了一個周「藥物」。最後,這一周的身體反應令她不得不停止吃藥。「感覺腎不舒服。是真的不舒服。」陳晨說,「後腰那裡特別難受。異常興奮,噁心,心跳非常快,頭暈,口渴......我怕腎出問題,就不吃了。」
雖然停止了吃藥,但當時的陳晨並不清楚該藥物對身體的損害程度,也不知道這款藥物與代購宣稱的「純植物成分,很安全」相去甚遠。她覺得自己的這些反應可能是偶然的,並不是嚴重的問題。於是,2016年,陳晨又從同一個微商處又買了一次藥。「因為她一直在賣,我看也沒有出過問題。」陳晨解釋說。
而這一次,微商向陳晨推薦了所謂藥效更強的「升級版」,也就是DC減肥藥。
微商聲稱,原來的「yanhee」藥效比較溫和,而這款DC(Dermcare)減肥藥也是泰國正規醫院的藥品,藥效更強,更適合已經使用過「泰藥」的人。陳晨回憶說,「升級版」藥品是和原來一樣花花綠綠的包裝,食用方法也相似,但是價格幾乎提升了一倍。陳晨依舊買了20天的藥量,每天服用10粒,共花費1500元。
代購此次依舊用拍視頻的方式向使用者證明藥物來源。但她敏銳地察覺到,這些視頻與2014年的視頻似乎並無不同,依舊看不到醫院名字與代購本人,只是拍攝角度略有差別。
就是這一次的用藥經歷徹底「勸退」了陳晨。
和2014年一樣,失眠、噁心、口渴、極度亢奮等症狀又一次嚴重困擾了她。陳晨表示,吃了一個星期後,她真的不敢再吃了。「你試試整夜不睡,而且連著一個禮拜。」陳晨說,「就是你想睡也睡不著。真的差點崩潰,像個鬼魂一樣。」
停藥之後,陳晨的體重開始反彈。「效果也就那樣吧。」陳晨說。這與買藥時微商「瘦身快,不反彈」的承諾相去甚遠。而用藥期間身體出現的不良反應,停藥整整一個多月才慢慢消失。
林曦購買了兩個療程(約兩個月)的DC減肥藥,先後瘦了16斤,共花費4000餘元。起初,她還只是覺得腹瀉、口乾、嘴裡發苦,後來症狀逐漸演變為失眠、渾身無力。不良反應已經開始影響工作與生活,但林曦想到網紅博主的宣傳與微商的承諾,還是決定繼續堅持服藥。
「介紹這個藥的網紅和她朋友都發過身體檢查報告,顯示都正常。」林曦說,「所以當時覺得有些許反應也在承受範圍內,還是想為了瘦試一試。」
可是林曦很快察覺到,自己不僅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情緒也開始反覆無常。她此前就患有抑鬱症多年,本來已經病情平穩,在服藥期間卻經常出現身心疲憊、暴躁、心情低落等狀況。身體與心理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每況愈下。終於,她決定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在進行了相關的檢查後,林曦被診斷出抑鬱症轉雙相情感障礙,不得不接受長期的治療。生活與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心理上煎熬不斷,身體上的反應也讓林曦感到恐懼。最終,她不得不選擇停藥。
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的代價下,林曦的減肥成果也沒有保持住。林曦回憶說,當時自己的身體狀況十分糟糕,體重僅僅是打了個點滴就反彈了一半。
含有毒品的減肥藥
陳晨2014年服用的泰國減肥藥yanhee主要成分是「西布曲明」。
西布曲明作用於神經中樞,通過抑制人的食慾,達到減肥的效果。但是它會對使用者產生嚴重的心腦血管不良影響,對使用者精神方面也會有不良反應。
2010年,跟隨國際藥品監管的大環境,我國藥監部門正式把西布曲明納入違禁藥品成分。
而最近登上微博熱搜的DC減肥藥(品牌名Dermcare),含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安非拉酮與芬特明。這些成分在中國已列入《麻醉藥品及精神藥品品種目錄》。這意味著,它們是作為「毒品」被政府來列管的。
上海市禁毒辦提供的資料顯示,「安非拉酮」主要刺激下丘腦神經中樞,使人有飽腹感,可控制食慾,減少食物攝入量,但會提高身體興奮性,易出現莫名情緒波動或失眠、情緒亢奮等;芬特明大多作用於動物擬交感神經,以控制食慾或鎮靜,安全性與有效性存疑:「地西泮」同國內的安定類藥物相似,多用於抗焦慮、鎮靜催眠等,長期使用具有耐受與依賴性。因此,從成分和藥理作用看,這些藥物屬於國家法律規定的毒品界定範疇。
上海市公安局向媒體透露,今年以來已經查處了涉嫌「DC減肥藥」的案件200餘起。今年以來,上海查處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藥品類的吸毒人員中,使用含有管制類精、麻藥品成分「減肥藥」的人員佔比高達85%。
「以泰國DC減肥藥為代表的一批網紅藥品中,含有國家管制精神藥品成分,非法購買和使用此類藥品,不僅違反法律法規,還造成自身危害。」上海禁毒辦稱。
從破獲的案件情況來看,此類「減肥藥」「安眠藥」「聰明藥」服用後有心率加快、頭痛、噁心等症狀,甚至會出現焦慮抑鬱、狂躁易怒、厭食厭世等嚴重情況,對於個人健康有嚴重損害。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