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監測器是一種概括性的泛指,而涉及的設備可能會是一臺、幾臺、甚至一組設備,這是為什麼呢?
空氣所涉及的範圍
測空氣,主要是為了檢測環境空氣中的某些汙染物濃度。而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以這些主要的空氣汙染物會有不同的組合。例如,在室外環境下,主要的空氣汙染物就會涉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2.5和PM10。又例如,在室內環境下,主要空氣汙染物的組成又會成為:甲醛、二氧化碳、TVOC、PM2.5等。而對於某些特定的場所:化工廠、燃煤發電廠、製藥廠、半導體潔淨車間、手術室等空氣汙染物的主要組成也是各不相同。而用於這些環境下的空氣監測器顯然需要具有能檢測這些主要空氣汙染物的組合功能,即:多參數。
監測所要具備的功能
除多參數需求外,空氣監測器需要達到連續檢測,即:監測功能。配套該功能還涉及得到快速檢測、即時出數據、在線傳輸、雲儲存、智慧平臺等。而上述條件均要滿足,使用傳感器原理技術的空氣監測器顯然更為常見。例如,要監測室外空氣品質所採用空氣監測器通常集成了《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中提及的大氣汙染物:四氣兩塵,該種設備通常又被稱為大氣監測微站。又例如,要監測室內空氣品質所採用的空氣監測器通常會配置了《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標準》GB 50325-2020及《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 18883-2002中的主要且可實現的監測參數,該種設備通常又被稱為室內空氣品質監測儀。同時,在其他一些特定的環境下使用空氣監測器,可能在設備叫法上有所不同,但本質還是為了監測該種環境下空氣中的主要汙染物。
數據是治理的基礎
空氣監測器所帶來的不間斷實時數據,顯然為治理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了數據為依據,就可以藉此尋找到可能的汙染源頭。並通過採用不同的的減排或治理手段來時時驗證改善效果。現在關於不同環境下的空氣治理方式及技術層出不窮。例如,室外在主抓減排、偷排的同時,也出現了類似除霾塔這類主動治理技術。又例如,室內相關的治理技術不僅涉及新風系統、空氣淨化技術,也涉及到等離子、負離子、光觸媒、活性炭等多種不同技術。但究其治理效果,還是要回到空氣監測器所提供的數據,這才是監測空氣品質的核心價值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