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生命最後三個月的8大改變,千萬不能忽視!|迴光返照|瀕死期...

2020-12-05 健康界

早在我國古代,就有記錄對人生命末期良好結局的考究,即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所謂「考終命」是指在人臨終時,身體沒有痛苦,心裡沒有掛念和煩惱,安詳自在地離世。這是從古至今人們對人生結局的一種嚮往。

然而,多數臨終患者不能享有這項「優死」的權利,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備受疼痛及其他痛苦症狀的折磨,身心俱損。

癌症,作為現代醫學不能治癒的疾病,由疾病的惡化轉向死亡是難以避免的。癌症患者臨終期不應該以治癒為目的,也不應該以延長生存時間為目的,而是以控制症狀、提高生命質量、尊重生命為目的,使患者能平靜、舒適、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

▌8大改變表明癌症患者可能處於瀕死期

瀕死期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可能很短,也可能曠日持久,生理上可表現為多種不同症狀。

1. 中、重度疼痛

基本上所有晚期癌症患者都會出現疼痛,疼的厲害,並且是難以預測的「爆發式」的疼痛。

2. 「迴光返照」

「迴光返照」是一種生理應激現象,常表現為某些狀態和功能的突然轉變。比如,食慾增加;夢見已故的親友;神志變得清醒,能開口說話了,思路清晰;精神亢奮等。

3. 意識的改變

意識按程度可分為清醒-嗜睡-昏迷,意識狀態改變是臨終患者的常見症狀。

4. 呼吸困難/呼吸衰竭

50%~70%的瀕死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喉鳴音、點頭樣的呼吸。表現為呼氣吸氣費力,聲音很大,呼吸一口要停很長一段時間。

5. 血壓下降/體溫改變

癌症患者在臨終階段常伴有循環系統的衰竭,表現為血壓下降,降得很低很低;臉色蒼白、發灰,肢體慢慢變涼;很多患者會出現肢體末梢皮膚的發紫。有的病人在最後幾天會出現體溫不升,一開始發熱就燒到40度以上,然後慢慢下降,直到測不出來。

6. 僅能喝少量流質

主要表現為飲食喝水減少、噁心嘔吐、便秘、尿量的改變。患者可能很久不進食、不喝水,有的人可以十幾天不吃不喝,直到去世。便秘也很常見,大便很乾,很久沒有一次。

7. 臥床不起

絕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出現器官衰竭,並伴有惡液質。心肺腎等功能都不好,極度消瘦,乏力,精神萎靡,基本一直躺在床上一動一動,很少有能下床活動的。

8. 用藥方式改變

臨終階段常改變平時的用藥方式,以儘可能減少創傷。比如疼痛的時候用貼劑或肛門塞藥。有患者水腫得厲害會打不進去針。

▌做好臨終關懷,可延長生存期

在談論臨終關懷時,常常有這樣一種誤解:臨終關懷意味著放棄治療或加速死亡。然而,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是出於人們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而並非客觀事實。

事實上,接受臨終關懷的患者更能感受到希望,並且存活時間也更長。有研究表明,在死前轉到了臨終關懷醫院的癌症患者,平均生存時間較沒有進行臨終關懷的患者延長了29天之多。

同時,站在家屬的角度,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1年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家屬不得不為失去意識的患者做重要的決定,就會對家屬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包括壓力感、對自己所做決定的內疚感、以及對自己是否做了正確決定的懷疑。這種負面影響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

說到底,堅持治療也會引起痛苦,並且與來自身體的痛苦不同,治療的痛苦源自於充滿希望到希望破滅的絕望過程。

面對絕望,重塑自己的目標和希望,才能讓自己更好的生存。當一個人能夠改變自己的目標和希望時,他就可以把希望牢牢地抓在手心,賦予生命別樣的意義。

從這角度來說,絕不能將談論死亡視為「放棄希望」。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接受臨終關懷的患者更有希望感。

▌臨終關懷,任重道遠

癌症患者人群的生存質量較低,尤其在瀕死期,症狀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痛苦,而國內缺乏對癌症患者瀕死期照護的重視。中國的一項研究顯示,90%的晚期癌症患者臨終階段沒有得到有效地疼痛緩解和對痛苦症狀的控制。

臨終關懷要想發揮最佳效果,估計需要80-90天,也就是3個月。而即使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仍有30%的臨終患者直到最後一周才被送到臨終關懷醫院。在另一項納入180名癌症患者的研究中,90%的人更願意在家中死去。

正確識別患者是否處於瀕死期,儘早進行臨終關懷,讓患者更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旅途。

來源:肺癌康復圈


相關焦點

  • 人在臨終前為何會「迴光返照」,還能搶救嗎?在此期間應該做什麼
    想必大家都在影視產品、小說中看過關於「迴光返照」的內容。在人去世前的幾個小時,突然就精神煥發、洗臉換衣服,甚至是能陪家人說會兒話,在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時,短短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的時間後,親人就徹底離開了自己!從某種角度上來看,迴光返照是一件好事,意味著自己能和親人做最後的告別、不留遺憾。
  • 人臨死前,出現「迴光返照」是怎麼回事?
    面對即將離開的老人、患者,身為親人能做的就是「陪伴」,不給自己和親人留下遺憾!想必大家都在電視劇中看過「迴光返照」這一現象,親人在離世之前,突然精神煥發,交代了身後事,甚至是陪自己吃了一頓離別飯,看起來就如同痊癒一般,在短短十幾分鐘或幾小時之後,親人就徹底和自己告別了。
  • 人去世前真的會有迴光返照?四個表現告訴你答案,希望別知道太晚
    有很多網友都描述過親人離世的過程,部分網友甚至碰到過「迴光返照」的情況。患者在離世之前,突然神採奕奕,和自己交代了後事、收拾了自己、換上了新衣服。然而這種過程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短短幾分鐘、十幾分鐘,患者就迅速恢復病態,然後離開了人間!
  • 得了腫瘤一定是癌症嗎?癌症和腫瘤千萬不能混為一談!
    得了腫瘤一定是癌症嗎?癌症和腫瘤千萬不能混為一談!腫瘤可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一般來說,腫瘤的良惡性主要根據分化程度來區分。所謂分化程度,就是腫瘤細胞跟正常細胞接近的程度,接近程度越高,就是腫瘤的分化程度高,良性的可能性就比較大。當然,復發和轉移也是重要的判斷依據。介於良性和惡性之間的,叫做交界性腫瘤。
  • 老人去世前的迴光返照,5個現象出現時,還請珍惜最後的時光!
    小編的一個朋友,他的爺爺就是在今年正月十五離開的,他告訴我:「爺爺已經88了,本想著全家說好等爺爺90歲大壽時,專門辦一次壽宴的;當天爺爺晚上吃了他最愛吃的紅燒肉,吃了好大一碗,比平時都吃的多,但是吃完飯之後沒多久,人就不行了[流淚][流淚][流淚]」。老人迴光返照有哪些表現?臨終前的5個表現,子女多陪伴吧!
  • 老人在臨終前,為啥會出現「迴光返照」?聽聽科學的解釋
    ——知乎網友大雨中行走的人我外婆沒得時候,我媽沒來得及趕上見最後一面。那個年代要領導批覆才能回家。等她回上海時,外婆已經停屍間放了兩天。我媽強烈要求再看一看外婆。但這只是暫時性的爆發活力,一般只能維持數小時,最長不超過1到2天,等到這些存放的能量被完全釋放的時候,患者的生命也就到盡頭了。這種如同將要熄滅的油燈般閃出那麼一絲光亮,就是我們常說的「迴光返照」。
  • 癌症患者第一次化療,必須了解的8大常見問題!
    癌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長,為了防止癌細胞擴散,威脅患者的生命,在選擇臨床治療時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化療。化療顧名思義就是化學藥物治療,但是有很多癌症患者對於化療並不清楚,存在著很多的誤區,無法在化療過程中配合醫生使治療效果不佳。 那麼有關化療的臨床知識都有哪些呢?
  • 一忽視變成「癌症患者」:出現5種症狀,可能已經到「中晚期」
    「癌症」就像是死神化身一般,只要出手往往箭無虛發!每年我國新被確診的患者有300多萬人,而死亡患者則達到了200多萬人!單從這一數據上來看,和癌症抗爭到最後的結局,大部分患者都是以死亡而做了最終告別!癌症的死亡率的確相當之高,這背後的原因除了與癌症本身的惡性質有關,最大的難題就是「早期難發現」。在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中,有近70%都是確診就到了中晚期階段。患者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適,最近才出現了明顯感覺,但偏偏就到了中晚期!癌症就是一種惡性腫瘤,身體某一處器官或組織細胞發生變異、開始惡性增殖並生成腫瘤。
  • 臨死前,為什麼會出現「迴光返照」?還可能有哪些表現?別忽視
    有些時候,一些人因為重病,已經躺在病床上好幾個月了,生活不能自理,突然有一天早上醒來,狀態極佳,想吃這個、想吃那個,作為家人,不要覺得高興,這樣的情況,可能是「迴光返照」,甚至有些人在當天就去世了,這樣的情況,屬於最常見的臨死前表現,那麼死亡前,為什麼會出現「迴光返照」呢?臨死前,為什麼會出現「迴光返照」?
  • 去世前的迴光返照,有什麼徵兆?
    老人迴光返照有哪些表現?臨終前的5個表現,子女多陪伴吧!其實迴光返照在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往往臨終之人會突然變得十分有精神,胃口也要比往常更好。不少人遇到迴光返照時,只認為是患者本身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也許就是這一個小小的疏忽,忽略了跟親人相處的機會,成了一輩子的遺憾。■迴光返照是怎麼回事?
  • 人在去世前,為什麼會出現迴光返照?聽聽醫生給出的解釋!
    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身邊的朋友;不管是臥病在床好久,還是身體已經不行了;但卻突然就會精神抖擻,身體上的疾病像是一掃而空,以前站不起來,現在能站起來了;以前胃口不好,現在胃口大開;然而過不了幾個小時就撒手人寰了。
  • 肺癌病人去世前的8個徵兆和臨終症狀!生存時間不超過3個月了
    1、嚴重的疼痛幾乎所有的癌症患者到晚期都會出現疼痛,但是到了臨終前,一般會痛得比較嚴重,而且可能是難以預測的「爆發式」疼痛。2、迴光返照迴光返照是通俗的說法,是指病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突然出現比較大的改變。
  • 人在臨死前,為何會出現「迴光返照」?是不是在做最後的告別?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電視劇當中,我們都有聽到過「迴光返照」這四個字。雖然聽的比較多,但是我們對於這四個字的理解好像並不深刻。大家所理解的可能就是,人死之前最後一次的完美告別。那臨死之人的迴光返照,到底是怎麼來的?最早迴光返照形容的是自我反省,後來慢慢就轉變成了人離世前的不舍掙扎。不舍掙扎,看著是不是覺得很難受,就是人在離世前,最後的一點求生欲。不想要帶著遺憾離世,想要給家人最好的一面,更想要抓住一線生機,能夠再多活一段時間。還有就是不想與家人分離,還想要好好的陪伴他們,不想早早的離開家人。
  • 臨終前的「迴光返照」是什麼現象?醫生是如何解釋的?此文有答案
    這難道就是很多說的「迴光返照」嗎,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人在臨死之前會迴光返照,其實說的就是人在瀕臨死亡之前會突然出現一種精神清晰,並且整個人的狀態看起來很好,慢慢的開始好轉。這其實主要是大腦作用引起的。因為人在臨死之前大腦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生意識,也就是在表達一種不願離去的心情,在給親人傳遞表達對親人的不舍之情。
  • 人臨死前,出現「迴光返照」是怎麼回事?專家的解釋讓人淚目
    其實,在現實中也是如此,不少重症患者會在臨死前,出現滿面紅光,眼睛有神等健康的狀態,被稱為「迴光返照」?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是在做最後的告別嗎?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什麼是迴光返照?對患者的家屬來說,是個好事,更多的是壞事。在彌留之際,還能健康的和家人交談,很開心的一瞬間。但是家人們知道接下來要面對什麼,關鍵是患者自己也清楚,這無疑是最殘忍的,即將面對的就是死亡。人為什麼會出現迴光返照?
  • 人死之前為什麼會迴光返照,生命誕生與消失1瞬間,發生了什麼?
    有些生病的患者在病死之前會突然狀態好轉,表現出很清醒的意識,很多臨床的醫生和護士都有相關的經驗,雖然這種現象並不多見。不管是國內的醫學界或者是國外的醫學界,都承認這個現象,但是原因沒有明確的答案。這是困惑所有人類的一個問題,生命誕生與消逝,那一瞬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 人死前為什麼會有迴光返照,生命誕生與消失1瞬間,發生了什麼?
    有些生病的患者在病死之前會突然狀態好轉,表現出很清醒的意識,很多臨床的醫生和護士都有相關的經驗,雖然這種現象並不多見。不管是國內的醫學界或者是國外的醫學界,都承認這個現象,但是原因沒有明確的答案。沒辦法賦予這些液滴生命,沒辦法跨越生與死的界限!根據現代物理學,物質以兩種不同的形式存在,一種是能量,一種是實體。分別有兩大類不同的粒子構成,構成能量的是玻色子;構成實物的粒子叫費米子。構成生命的化學物質,無論多麼複雜,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 人在離世前,為什麼會有迴光返照?
    人在離世前,為什麼會有迴光返照?有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裡,忽然之間紅光滿面、精神煥發,像是迎來新生一樣。其實,這也只是生命在臨死前的一種噴發罷了。我們也將這種現象稱為迴光返照。迴光返照是指一個人在去世的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精神狀態忽然變好。從原本的口齒模糊到思維敏捷,在這段時間裡,老人可以與家人正常的交流。可為什麼人在臨終前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 臨終前為什麼會「迴光返照」?終於有答案了
    迴光返照是指人在要去世前的幾個小時或幾天內,精神狀態突然變好,本來以前意識模糊且不能說話,幾個小時內思維清晰,能和家人交流,但一段時間後就會去世。為什麼臨死前會出現迴光返照呢。臨死前為什麼會「迴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