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狒狒大概不是猿類,可能是最早的食人族

2021-01-13 公子唯晨

文/公子唯晨

狒狒,《山海經》曰:「其狀如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則笑。」

長得像人,長臉黑唇。山上有毛,腳跟反向,看見人就會露出笑容。這個聽起來蠻可愛,其實很可怕。

《爾雅·釋獸》記載:「狒狒如人,被髮迅走,食人。」看到沒,這貨吃人。

很多人認為狒狒應該是猿類,畢竟從長相和速度上來看確實和猿猴很像,但要知道猴子是素食主義者,吃的是草木蔬果,這狒狒卻是個食肉嗜血的生物。

《方輿志》雲∶狒狒,西蜀及處州山中亦有之,呼為人熊。人亦食其掌,剝其皮。閩中沙縣幼山有之,長丈餘,逢人則笑,呼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

說狒狒出現在西蜀和其周邊的山林之中,也被稱為人熊(這名字一聽就知道長得像人,兇猛如熊)。人和狒狒互相傷害,說在閩中沙縣幼山也有它出現,個頭很高,得有三四米吧,見人就笑。被稱為山大王。

笑容裡藏著嗜血到本性,絕對不懷好意。

食人族是否存在一直是難解的秘密,畢竟見過食人族的人恐怕已經被吃掉了,沒見過食人族的又認為那只是個傳說。

從各書對狒狒的記載來看,這個種族很可能是食人族。他們都有著強壯身軀嗜血的本性,還善於偽裝,喜歡吃人。

食人族真的存在嗎?根據資料記載食人族人把俘虜稱為「加勒比人」,加勒比人對待俘虜的殘忍程度,使人難以置信。

凡是活著的男性俘虜都被帶回去吃掉,那些在戰鬥中被打死的敵人,就在戰鬥結束後被吃掉。他們聲稱人肉如此美味,世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食人族看起來已經進化成人,但骨子裡卻有著野獸的本性。臉上掛著笑,吃起人來卻不含糊。這讓公子想起來一個冷笑話。

三個遊客去叢林探險,被食人族捉住,拉到酋長跟前,第一個很牛B,說你不能動我,動了我就是外交事件,國際糾紛,我們政府一定不會善罷甘休,酋長說拉下去剝皮,皮做皮筏子,肉燉湯,把第一個拉下去了。

第二個跪地求饒,痛哭流涕,說自己上有19歲老母下有90歲媳婦兒,沒用,還是被拉下去剝皮做皮筏子,肉燉湯。

第三個上來,巨冷靜,說我知道到了這個地步,說什麼都沒有用了,我臨死前有最後一個願望,能滿足麼?酋長說成,什麼願望,這哥們說,我行李裡有個銀叉子,是我們家祖傳的東西,我想最後把玩一下,酋長說沒問題,給他。

這哥們拿到叉子,就一個箭步跳出三尺之外,瘋狂地拿叉子往身上亂捅,大喊「叫你做皮筏子,叫你做皮筏子!漏氣,哼!」

了解更多神話歷史,請關注公子唯晨。這裡沒有妖魔鬼怪,幽默裡藏著人性。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地球可能不是實心的?《山海經》中早有記載,專家:可能是真的
    但是也有很多科學家就認為大多數人只是被表面所欺騙,地球不是實心的,是空心的。不僅如此,還有好多人認為地心裏面還是有絕對文明的,當然,大家這麼說也絕不是空穴來風,其中的一個依據就是《山海經》。地球空洞說是一個認為地球是一個中空的星球的理論,該理論還經常認為地球有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內表面。科學家們在對《山海經》的分析之中指出,它其實並不是一本神話書,也不是古時的人隨意編撰的,裡面很記載的很多事情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 山海經裡的饕餮不就是非洲的這個生物嗎?
    所以,我認為山海經裡記錄的狍鴞就是狒狒!山海經裡記錄的羊身人面,虎齒人爪,都對的上,而且狒狒是雜食動物。食人也是很正常的,而且山海經裡記錄的很多生物,與其說人不如說動物更合適。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國境內並沒有狒狒的存在!
  • 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
    在大自然中有1300多種動物存在同類相食的情況,多見於多胎動物和某些靈長類,如母貓會吃掉病仔畜以保護其他幼崽;雄蟑螂在交配過程中會被雌蟑螂吃掉;草原犬鼠(即土撥鼠)在繁殖季節也常常以自己的同類為食等等,那自然界的同類相食到底有多殘酷?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
  • 猿類從未遠離:銀幕上最經典的10個猿類形象「內含劇透」
    在《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上映之際,本文將帶領大家回顧電影史上最著名的一些猿類角色及其銀幕形象的變化(《人猿星球》《猩球崛起》系列除外)。但並不是所有猩猩實驗都這麼溫馨,例如《X計劃》中,馬修·布羅德裡克就不忍讓黑猩猩以身犯險參與邪惡軍事實驗,於是鋌而走險將其解救了。一定意義來說,《猩球崛起》中凱撒一夥猿猴的智商快速飆升也是基因實驗的結果。
  • 最強淨化寵登場 《石器時代M》輔助新熱門竟是狒狒系
    可若是狒狒本人被控制住了又如何?不用擔心,狒狒的被動技能【猿類秘術】能夠極大程度上增加自己被控制的難度,在每一次受到傷害時都有一定機率使用秘術來清除自身的異常狀態。不同屬性的狒狒在使用被動技能時的額外觸發效果並不一樣,所以需要根據需求來決定所要培養的寵物。風屬性狒狒在使用【猿類秘術】時可以提升自身及己方兩人暴擊,火屬性狒狒能夠提高傷害加成,地水屬性的狒狒則分別能夠提升防禦力和傷害減免。
  • 後浪科學——沒有食人族!扒一扒關於食人族的那些謠言
    如果你稍微認真一點查過關於食人族的資料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個相傳食人族出沒的地區基本集中在兩個地方,一個位於大洋洲的玻里尼西亞群島,說玻里尼西亞群島可能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說復活節島的話那麼很多人可能就都比較熟悉了,那麼這個復活節島就是玻里尼西亞170多個群島當中其中的一個,而另外一個相傳食人族出沒比較頻繁的地區就是南美洲的叢林了,為什麼食人族的傳說都集中出現在這兩個區域?
  • 北京猿人是最早的史前食人族 2006-04-28 - 文章——老人天地
    在猿人洞遺址中,北京猿人和鬣狗相互交錯的化石堆積層清晰地表明,洞穴最早的主人應該是鬣狗,50萬年前的時候,北京猿人開始入住這裡,從此,雙方交替佔領洞穴,進行了長達數十萬年的殊死搏鬥。  那麼,在爭奪洞穴的過程中,兇殘的鬣狗會不會連猿人屍體中的肢骨也一起吞掉,只留下了沒有肉的頭蓋骨呢?若真是這樣,它們就一定會在猿人的骨骼上留下齒印或爪印,魏敦瑞開始仔細尋找。
  • 連狒狒都能識字了!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格蘭傑(Jonathan Grainger)和同事的研究認為,猿類的這個能力顯示,閱讀是建立在物體識別這個簡單技能上的,而不是更複雜的語言能力。格蘭傑表示,我們通過識別桌子的部件,即桌面和桌腿來確定這是桌子。通過組成單詞的字母來確認單詞,也是一樣的道理。研究使用了6隻養在一起的青少年幾內亞狒狒( Papio papio )。
  • 食人族為什麼吃同類?科學家:不是因為營養,更多也不是因為飢餓
    哪個地方,似乎總有一些他們的身影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痕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群人會如此熱衷於謀害吃掉同類呢?既然不是為了更多的營養,那麼有沒有可能是為了僅有的營養呢?,那有沒有可能是為了僅有的營養呢?
  • 《山海經》中記載的飛鼠既不是蝙蝠,也不是兔子,而是它
    《山海經》中記載的飛鼠既不是蝙蝠,也不是兔子,而是它相信大家對《山海經》這本書應該非常的熟悉,有不少人將這本書稱為曠世奇書,這本書中記載了非常多的上古神話,奇珍異獸,古代巫術,以及山川河流等等,能夠從上古時期一直流傳至今實屬不易,不少人覺得《山海經》中的內容全部都是人們自己想像出來的
  • 《山海經》中的巨人族,如今現身亞馬遜,難道神話傳說並非虛構?
    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便是夸父逐日,《山海經·海外北經》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殊不知樂於助人的夸父因為協助蚩尤,結果黃帝派應龍將夸父族人趕盡殺絕。《山海經·大荒東經》載: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
  • 山海經中可能記載著一場高科技大戰,神獸很可能不是獸,細思極恐
    一提起《山海經》,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會說:這是一部古代神話小說,確實,《山海經》中所記載的都是讓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議的各種奇人異獸的情景,大家普遍認為其中很多人物、動物和地理環境的記載大多是經歷過極度誇張和幻想後,編織出來的。然而,我們知道,想像也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在一定現實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再造想像。
  • 朊病毒基因揭秘北京猿人可能是早期食人族(圖)
    第1頁:2003年非洲朊病毒DNA揭秘全球不同種族都有抗食人基因第2頁:關注北京猿人頭蓋骨傷痕處1939年德國學者論證最早食人族有更新的科學手段檢驗,他們不是食人族嗎?;科林奇小組還發現,朊病毒的抗病基因同時也存在於3/4的當地婦女中。
  • 《山海經》中最早的美人魚,長得像魚四隻腳,超出你的想像
    但是歷史上最早發現的美人魚,卻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它不但無法滿足我們關於美的想像,而且有點驚悚。因為她們是一種像魚又像蛇的水怪。所以,她們與人類有發生感情的基礎,很多作品中都有關於人魚與人類之間愛情的描寫。史上最早的人魚歷史上最早的人魚出現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裡。根據書中的記載,太行山往東北走二百裡,就是龍侯山。這是一座禿山,沒有草木,卻有很多裸露的天然金礦和玉石礦藏。
  • 古墓中挖出《山海經》神獸,可能就是「蠱雕」美國專家:不可能
    古墓中挖出《山海經》神獸,可能就是「蠱雕」美國專家:不可能《山海經》是一本十分神奇的書,它記載了很多上古時期的故事,所涉及到的範圍還十分的廣,可以說是上古時期的一本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了幾百種的神獸,還有很多的花鳥魚蟲,地理位置山川河流,《山海經
  • 被質疑了三千年的《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而是人類丟失的時代
    《山海經》是我國歷史上的一部奇書,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志怪書籍之一。按照現在角度看,《山海經》中大部分記載的怪獸都具有多種生物特徵,按照生物學這種生物不可能天生存在,因為他們分布的地區距離太遠,不太可能出現雜交的可能。
  • 站起來比人還高的史前狒狒你見過嗎?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圖註:恐狒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狒狒是今天非洲最常見的靈長類動物,幾乎所有關於非洲的野生動物紀錄片中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在今天非洲的生物鏈中,狒狒總是會被大型猛獸獵殺,但是就在幾百萬年前,有一種巨大的狒狒生活在非洲。
  • 既然人類也是猿類進化的,那麼為什麼現在沒有猿類進化成人了呢
    今天小編就和你聊聊現在的猿類為什麼不再進化成人了。其實人類最早是起源於南方古猿,而不是起源於現在的猿類,它們倆就是名字類似而已。在很早很早以前,人類和現在的猿類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後來因為生存環境的改變,這些古猿就分道揚鑣早了。
  • 既然人類也是猿類進化的,那麼為什麼現在沒有猿類進化成人了呢
    今天小編就和你聊聊現在的猿類為什麼不再進化成人了。其實人類最早是起源於>南方古猿,而不是起源於現在的猿類,它們倆就是名字類似而已。所以說,我們和現在猿類的關係類似於遠方表親關係,並不是我們起源於他們。物種的演化,不是生物能夠完全自主選擇和幹預的,它是基因突變後努力適應環境的一種自然選擇。而現在的園內之所以不能演化成人,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如今也能適應當今的生存環境。
  • 地球內部可能是空心的?山海經中早有記載,可能存在地心文明世界
    山海經記載的可能是地心文明的世界首先我們來梳理下山海經記載的大事件,在4000-5000年前,一場史前大洪水席捲了世界。關於這場大洪水,在聖經與其他一些古籍中均有記載。在大洪水過後,女媧開始造人。而這次造人計劃,很多人認為是神話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