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大物博,南北季節差異非常大,這不,馬上進入12月了,北方已經開始下起雪,南方有些地方也進入寒冷的天氣,但是在雲南,卻有一個地方常「夏無冬,一雨成秋」,一年分為兩季,即雨季和旱季,這就是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全稱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南端。這裡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這裡以美麗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鑲嵌在祖國南疆的一顆璀璨明珠。
數九寒冬時季,這裡卻是人們淡忘的避寒勝地,由於太陽入射角高,冬至時分高度角最低為45°,所以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21.9℃,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一年分為兩季,即雨季和旱季;
西雙版納是一個被大山包圍著的平壩,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和泰國、越南近鄰,由於臨近泰國、緬甸等佛教國家,小乘佛教在這裡深入人心,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境內佛教建築星羅棋布,處處可見充滿東南亞風情的佛寺、佛塔,其中曼飛龍白塔是西雙版納佛塔的典範,極富東南亞情調;景真八角亭亦是西雙版納有名的佛教建築,酷似傣家竹樓;曼閣佛寺歷史悠久,是小乘佛教有名的會所,香火極盛。
瀾滄江澆灌了這片綠地,出境後稱湄公河,流經緬、老、泰、柬、越5國後匯入太平洋,譽稱為"東方多瑙河"。西雙版納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境內有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其中許多珍稀、古老、奇特、瀕危的動植物又是西雙版納獨有的。
到西雙版納旅遊,有時會看到美麗的孔雀、白鷳、犀鳥在林中飛翔;有時會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時會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是不是感覺自己就處在動物王國中?
熱帶雨林中的一大奇觀、樹齡900多年的古榕樹「獨樹成林」;國內唯一存生存著野象的熱帶雨林野象谷;熱帶風光和民族色彩濃鬱的橄欖壩;曼飛龍佛塔;中緬邊境的打洛風光(打洛江邊的小鎮);曾是泰國國王的御花園的春歡公園,中國最大的植物園——熱帶植物園,以及曼典瀑布等這些都是西雙版納著名的景點。
11月至次年的4月到西雙版納旅行是最合適的,這段時間氣溫不高,也不冷,每年4月的傣族潑水節,吸引世界各地無數遊人的到來。如果6—9月到西雙版納旅行就有機會嘗遍那裡的熱帶水果,真是妙不可言。
西雙版納的美食在雲南菜系中獨享盛譽,西雙版納的居民以傣族為主,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類、水產食品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最具代表性的有:「喃咪」、布朗族菜、哈尼族菜、烤肉、青苔、酸筍煮魚(雞)、香茅草烤魚、香竹飯,炒蕨菜、炸苔蘚、菠蘿飯、各類燒烤等,名稱大多是遊客沒有聽說過的,值得一嘗。
在這個寒冬,去西雙版納避寒吧,不管是神秘的雨林、婀娜的傣家風情,還是掩映在鳳尾竹下那莊嚴的佛塔、佛寺,都讓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