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首批「候鳥老人」啟程南飛 湖北人多選擇11月或年底去三亞

2020-11-27 荊楚網

10月25日就是今年的重陽節。此次重陽節前後,北方多地降溫10℃,「候鳥老人」正式開啟「年度南北大遷徙」。幾乎每位避寒旅客,都夢想北緯18°線以南的暖冬。三亞、昆明、北海、廈門、珠海、海口、桂林、成都、重慶、南寧,成2020「候鳥老人」避寒熱選目的地。

北京、哈爾濱、上海、瀋陽、長春、蘭州、大連、西安、成都、杭州、鄭州、天津、南京、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候鳥老人」,成避寒遊主力群體。

不想過冬 厭倦沉重 北京人最先飛往三亞

「10月末在三亞避寒的人,每10人就有1人說京腔」。一位三亞酒店老闆表示,北京避寒族群比去年來得更早。2019年,「候鳥老人」往往11月上旬才出發。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人憋了大半年沒旅行,10月末就開始有人過來。一些旅客選擇長租酒店,包一間房住幾個月。部分酒店「連住優惠」,正好為避寒族省錢。

今年赴三亞避寒遊群體,比去年早出發10天,且人數更多。一線城市旅客動身更快,三亞熱度火於去年。2020年熱門「候鳥航線」為:上海至成都;北京至三亞;哈爾濱至三亞;上海至三亞;北京至海口;哈爾濱至海口;上海至貴陽;上海至北京;上海至重慶;長春至海口;北京至成都;廣州至北京;長春至三亞;北京至上海;成都至上海。

攜程數據顯示,重陽節奔赴海南「避寒」的客群中,北京人佔11%,廣東人佔比10%,上海人佔比9%。黑龍江、遼寧旅客,佔比約8%。超過60%的赴海南旅客仍舊選擇三亞。重陽節赴三亞旅客同比增長8%,赴海口、瓊海、萬寧、陵水、五指山等地的銀髮族旅客,也比去年同期增加。預計11月上旬,還會有更多「候鳥老人」陸續踏上旅途。

湖北人多選擇11月底再去三亞

和北方相比,如今的湖北秋高氣爽,氣溫適宜。所以更多湖北遊客或老人暫時還未前往南方過冬的打算。今年78歲的賈先生每年冬季都會選擇前往三亞過冬,「退休後,工作不那麼忙了,加上湖北進入11月以後,氣溫會下降很快,所以每年冬季我都會選擇到南邊過冬。」

「候鳥老人」平均要飛行2000公裡以上。由於路途遙遠,「候鳥航班」中有很多趕早、趕晚航線。由此,很多人選擇住在機場周邊5公裡內酒店。攜程數據顯示,重陽節前後,上海、昆明、天水、廣州、蘭州、海口、深圳、北京、貴陽、敦煌等地機場酒店熱度上升。

「候鳥老人」比往年「會玩兒」

相比年輕人,銀髮族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旅遊。攜程數據顯示,跨省遊恢復以來,50後、60後度假人群佔比高達35%。每10名旅客中,就有3.5位銀髮族。僅國慶期間,超9成銀髮族選擇跟團遊。他們更看重舒適度和性價比,會根據產品等級、價格、旅行社品牌、銷量來綜合考量,看重直飛、高星級酒店、無購物無自費等。

很多「候鳥老人」到了旅行目的地,並沒有閒著,而是探索大好河山。攜程「爸媽放心遊」項目負責人表示:「老人跟團遊從最初的『舒適輕鬆』,到『安全和服務』。客人對玩法、社交、精神需求更加看重。老年人對旅行的需求不斷革新,攜程產品也在迭代。」

銀髮族的消費升級,也體現在對新玩法的接納。定製旅遊、私家團、主題遊等成為「網紅」。攜程定製遊人群中,55歲以上者佔比17%,人均消費達3800元,五星航空、行程舒適、特殊飲食成老年人關注焦點。疫後,很多銀髮族選擇「不和陌生人拼團」。攜程私家團中銀髮族佔比達25%,比去年增長15%。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理略 通訊員 藤林林)

相關焦點

  • 「候鳥老人」南飛「貓冬」注重啥?航企如何保駕護航?
    今年傳統節日重陽節後,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驟降,「候鳥老人」們也陸續開啟了從北到南的避寒遷徙之旅。  航企加大投放運力  助力候鳥老人南遷避寒  今年冬季,超六成赴海南旅客仍舊選擇三亞。根據中國在線旅遊平臺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老年遊客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八成以上。除了疫情得到控制、民眾渴望出行的因素外,今年氣候提早入冬,也促使「候鳥老人」提前來南方「貓冬」。
  • 海南島候鳥老人不斷增多引抱怨 給管理者出難題
    黃誠每年10月中旬從長春飛至三亞,次年4月左右再飛回。他背後是中國上百萬正在踐行這種被稱作「候鳥養老」模式的老人,因為氣候環境、空氣品質等因素,「鐘擺式」在原住地和養老地之間瀟灑來回,令旁人羨慕。你「在北方的寒夜裡大雪紛飛」我「在南方的豔陽下四季如春」與不少城市冬季的萬籟寂靜不同,作為我國最南端省份,海南島的冬季顯得熱鬧非凡。
  • 去海南養老到底好不好?所有「候鳥老人」必看
    01沿著海邊走走,不管是商業大樓、高檔小區、遊樂場所、還是餐廳酒店,離海邊越近,一排排高大上的名字就脫穎而出:碧桂園.金沙灘、瀾江文化主題公園、海景溫泉度假酒店、夏威夷風情商業街……一到冬天,天氣逐漸降溫,人們紛紛從五湖四海的地方遷移來海南,如同候鳥一般南飛,這裡四季如春,海島鳥語花香。
  • 三亞旅遊人氣旺
    不僅北方遊客愛去三亞,廣州、深圳、重慶的老年遊客也都心嚮往之,2020年老年遊客的心不在亞龍灣,就在海棠灣。  「三亞已經成為國民度假海島,從最近報名的人群看,主要是三類遊客:年底休年假的上班族,帶小孩的親子遊家庭,以及南下避寒的老年人。」
  • 候鳥南飛不是怕冷是怕餓
    「候鳥飛到南方見到白雪皚皚並不會蒙圈。」業內有名的鳥類觀測學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瀋陽理工大學環境學院生態研究室主任周海翔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候鳥往南飛,本質是食物的問題。」它們遷徙不全是貪戀南方的溫暖,而是因為南方溫暖天氣下有比北方更豐富的食物。
  • 半月談評「捕販野生鳥」:候鳥南飛路上不應有「死亡之網」
    半月談評「捕販野生鳥」:候鳥南飛路上不應有「死亡之網」 「半月談」微信公號 2020-11-18 17:10
  •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2020-09-17 11:16:00來源:央廣網
  • 鳥類南飛,去的是哪個「南方」?
    為了幫助它們順利去往南方過冬,人們開車載著它們,行駛兩千公裡後放飛。看起來是個很暖心的故事。但看完視頻,心中不免有一些疑問:用車送鳥兒去南方,真的合理嗎? 鳥類南飛的終點究竟在哪裡? Part.1一支箭,解密鳥類飛行軌跡歲月漫漫,候鳥總是秋去春來。秋天過後候鳥都去哪裡了?春天見到的還是去年秋天的同一隻鳥嗎?為了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人類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思考。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今年首批越冬大雁飛抵江西都昌 拉開鄱陽湖候鳥越冬序幕
    豆雁(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9月24日13時45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馬影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清晰監測到越冬大雁(豆雁)11隻,與此前爭先抵達的「先頭部隊」白琵鷺和今夏留守的大雁家族成員(6隻白額雁、2隻豆雁)如期會面。
  • 候鳥飛抵浙江漩門灣 400多隻雁鴨類將戴「國際身份證」
    南遷候鳥飛抵浙江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 辛慧 攝中新網台州11月17日電(範宇斌 黃瀟以 辛慧)時下,浙江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以下簡稱「漩門灣溼地公園」)碧波蕩漾,蘆葦搖曳。17日記者獲悉,隨著南遷候鳥飛抵,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專家們也如期來到漩門灣溼地公園鳥類救護站,對候鳥進行環志工作。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專家們對候鳥進行環志工作。 辛慧 攝據悉,鳥類環志是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漩門灣溼地公園是候鳥遷徙東亞—澳大利西亞路線的重要中轉站。
  • 南飛候鳥鬧西湖
    12月1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這些年來,飛臨北大港水庫的候鳥逐年增加,是誰在守護著它們的家園呢?在遷徙高峰到來之前,工作人員還會給候鳥備好補給,今年11月以來就投放了萬餘斤鯽魚苗和千餘斤玉米粒,滿足不同鳥類需求。全方位的人防技防和細心的呵護,讓北大港溼地成為候鳥遷徙途中寧靜的港灣。
  •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越冬候鳥分布更分散大多在藕塘和農田記者查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數據發現,11月21日至30日野外監測統計到鳥類100種。其中,水鳥60種,分別隸屬於7目13科;其他鳥類40種,分別隸屬於8目21科。總計監測到水鳥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吉林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白尾海雕在遠處窺視雁群(央廣網發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央廣網琿春11月27日消息(記者於中濤 通訊員魏靜 李軍俊)旭日東升,幽幽鳥鳴穿透薄霧傳得格外悠遠。冰封的湖面上,突然有一隻大雁起飛,隨即周圍的大雁也跟著飛起來,然後是更遠處的大雁也振翅而起。
  • 關注三亞鳥類白鷺:三亞城市生態的守望精靈
    白居易詩云,「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張志和曾詠,「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詩聖杜甫,留下「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千古名句;王維興嘆,「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宋人徐元傑以「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詠西湖風光;歐陽修揮毫,「誰知閒憑闌幹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於暮春敗景之處感知美與韻味;至明代,亦有楊慎留下「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的佳句。
  • 「賞星」2018年10月17日 重陽節觀老人星 賞上弦月
    我們經常尊稱年紀很大的人為壽星。 實際上,天上真有一顆星,叫做壽星,又叫老人星,即船底座α星。它的亮度僅次於天狼星,是全夜空中第二亮恆星。古人認為它象徵長壽。遺憾的是,它的位置有些偏南,只有在北緯37度以南的地方才可以看到。所以又叫它「南極老人星」、「南極仙翁」,實際它離南天極還很遠。
  • 南岸多形式開展喜迎重陽節活動 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
    「雖然書信往來兩年多,但我們只看過彼此的照片,並沒有見過面,所以我們算是先結婚後戀愛的,但我和老伴感情一直很好,謝謝他,一直體貼入微的守護在我身旁。」一句真摯的謝謝,道出心聲,也感動了在場所有人。  老人彌補50年遺憾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冰封的湖面上,突然有一隻大雁起飛,隨即周圍的大雁也跟著飛起來,然後是更遠處的大雁也振翅而起。成千上萬隻大雁飛掠過天空,如同黑色的風暴、黑色的潮水,呼嘯著奔湧向前,席捲而過。大雁在冰封的湖面上停歇  攝影:李軍俊這一幕發生在吉林省琿春敬信溼地。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
  • 候鳥南歸,廣州觀鳥勝地讓你邂逅別樣的浪漫
    又到了候鳥們最繁忙的季節,它們陸續開始長途跋涉來南方「過冬」。圖片來源:廣州南沙發布先給大家來個小科普:全球候鳥遷徙一共有8條路線,其中有3條貫穿我國境內。這3條遷徙路線為西部遷徙路線、東部遷徙路線和中部遷徙路線,而廣東就位於東部線路的中段偏東地帶。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正好是候鳥遷徙的季節。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的遷徙過程中,為人們提供了絕佳的觀鳥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