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音頻網拆解報告第528篇
Cleer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聲學音響品牌,由音頻行業資深設計師、工程師組成核心團隊,產品屢獲包括紅點設計獎、CES科技創新獎在內的全球各類大獎,擁有多項專利技術。
今天我們要拆解的是Cleer ALLY PLUS 真無線降噪耳機,作為一款旗艦級產品,它搭載了高通QCC5124藍牙音頻SoC,可對耳機內兩顆麥克風收集的噪音進行降噪處理,並通過實時的調校確保用戶聽到準確、清晰的音樂;耳機在開啟主動降噪的情況下有8小時長續航,並且支持充電5分鐘聆聽1小時的快充技術,搭配充電盒提供的30小時額外續航,能夠保證一天的高強度使用。
Cleer ALLY PLUS可根據用戶不同的使用環境切換不同的降噪模式,耳機支持點擊、長按和划動三種操作方式,IPX4防水可在運動狀態下佩戴,人體工學設計貼合耳廓,種種細節均體現了品牌對用戶需求的準確洞察。
此前我愛音頻網曾拆解過Cleer ALLY 真無線藍牙耳機、Cleer FLOW 降噪頭戴藍牙耳機和Cleer無線頸掛智能音箱HALO等,產品類型較為豐富。
一、Cleer ALLY PLUS 真無線降噪耳機
包裝盒延續Cleer的品牌風格,中心區域突出耳機的渲染圖,渲染圖顏色即為裡面產品的配色,ALLY PLUS耳機殼體外圈採用金色裝飾,彰顯旗艦產品定位;正面左上角是Cleer的品牌Logo,右上角是產品的獲獎信息,包括CES2019創新獎和2019紅點設計獎兩個業內知名獎項;左下角是產品的三個特點,包括內置麥克風可實現語音通話、ANC主動降噪功能、續航時間可達10小時(關閉ANC);右下角是產品名「ALLY PLUS 真無線降噪耳機」,印刷字體也採用金色,細節處增加了產品的質感。
包裝盒背面對五個產品特色功能做了進一步介紹,包括:ANC主動降噪功能,10小時長續航、充電盒提供額外20小時續航,10mm釹磁鐵驅動單元,藍牙5.0穩定連接,以及耳機採用人體工學設計確保佩戴的穩定性。下方還有AAC和高通aptX音頻編碼的認證標識,包裝盒內物品通過圖例的方式展示。
包裝盒一側依舊是對特色功能的介紹。包裝盒側面所有的圖例均是金色。
包裝盒內物品,Cleer ALLY PLUS耳機和充電盒、可替換的矽膠耳塞、便攜收納袋、充電線纜和上手指南等。
Cleer ALLY PLUS額外提供四對可替換的矽膠耳塞,耳機上自帶的是M號,耳塞顏色與產品顏色一致。選擇合適的耳塞不僅可以提升佩戴的舒適度,也可以提高耳機主動降噪的效果和耳朵聽到的音質。
收納耳機的布袋,手感較硬。
充電線為USB-A to USB Type-C接口。USB Type-C接口支持正反盲插,便於使用,目前已在很多數碼設備上普及。
充電盒外觀展示,依舊採用前代的透明開窗設計,可以看到內部的耳機和狀態指示燈。玻璃上有一層保護膜,可自行選擇撕下或保留。
Cleer ALLY充電盒機身較為細長,Cleer ALLY PLUS充電盒則更為方正,但邊角處過渡自然不硌手。
正面盒蓋開啟處有凹槽便於打開。充電盒機身採用噴漆工藝使之散發金屬光澤,看上去和拿在手上都很有質感。
USB Type-C接口位於充電盒背部。對於該價位段的產品來說,不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稍顯遺憾。
我愛音頻網採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1C可攜式電源測試儀對Cleer ALLY PLUS 真無線降噪耳機進行有線充電測試,充電功率約為1.4W。
耳機在充電盒內的狀態,空間充足。
充電座艙殼體展示,Cleer ALLY PLUS把充電盒上的各項認證標識放進了耳機倉內,保證了產品的美觀性;左右耳機一側均有L/R左右標識,中間是一個狀態指示燈。
給耳機電池傳輸電力的Pogo Pin。
盒蓋內側的產品信息,ALLY PLUS 真無線降噪耳機,輸入:5.0V/85mA,5.0V/545mAh,2.02Wh。
耳機新品的充電觸點處有絕緣膜,減少存放時的電量損耗,使用前需撕掉。
Cleer ALLY PLUS 真無線降噪耳機 海軍藍版本。
最後來稱一下重量,耳機和充電盒共重77.9克,稍重於此前的Cleer ALLY真無線藍牙耳機。
充電盒的單獨重量是64.1克。
左右耳機共重13.8克。Cleer ALLY PLUS與Cleer ALLY相比,耳機取消了耳翼設計,重量有所減輕,充電盒尺寸變大重量增加,整體重量適中,較為便攜。
二、Cleer ALLY PLUS 充電盒拆解
經過前面的開箱,相信大家已經Cleer ALLY PLUS的充電盒外觀有了全面了解,下面我們將進入拆解環節,看看其內部的結構設計和電源管理晶片。
撬開充電座艙,側邊有多處物理卡扣連接。
充電接口所在的PCBA使用兩顆螺絲固定在殼體上,通過導線與主板相連。充電盒盒蓋和金屬轉軸也是通過螺絲固定。
充電盒內部結構背面展示。
充電盒內部結構正面展示,電池豎置可充分利用空間。
取出電池可以看到下面是霍爾元件所在的FPC。
充電座艙殼體內側特寫,耳機位置有兩顆磁鐵用來吸附固定耳機,機身四周各有一顆磁鐵用來吸附盒蓋。
指示燈位置的導光柱,外側是黑色泡棉避免其漏光。
霍爾元件所在的FPC,通過連接器與主板相連。
絲印AJOP的霍爾元件。充電盒蓋開啟、關閉時的磁場變化會被霍爾元件感知到,進而通知MCU和耳機與已連接設備配對或斷開連接。
充電盒內部電路展示。
充電盒內部電路另一側展示。
USB Type-C電源輸入接口特寫,過孔焊接,確保充電線插拔的可靠性。
PCBA另一側展示,導線焊點飽滿。
主PCBA一側電路展示。
主PCBA另一側電路展示,晶片處露銅過孔散熱。
電源輸入處的自恢復保險絲和阻容吸收電路。
鈺泰半導體 ETA7014 耐壓36V的高側過壓保護晶片,保護電壓可由分壓電阻編程。
據我愛音頻網拆解了解到,目前已有包括漫步者、萬魔、小米、紫米、realme、百度、摩託羅拉、JVC、傑士、松下、JBL等知名品牌的音頻產品大量採用了鈺泰半導體的電源管理晶片。
鈺泰半導體 ETA7014 詳細資料。
絲印S1的IC。
Nuvoton新唐科技N76E003AQ20 主控單片機,用於開蓋檢測和電量顯示等功能。
絲印CG1的開關充電IC。
鈺泰半導體ETA1061 1μA超低靜態電流,1A同步整流升壓轉換器,將電池輸出升壓為耳機充電。ETA1061全集成了上、下側功率管,實現了單晶片同步升壓。可固定5.0V輸出或通過外置較大的電阻實現電壓從Vin~5.0V之間調整。
其內置了高達1.4MHz的開關頻率驅動器,使得外部電感感量可低至2.2μH以下,並且封裝更為小巧,常規的扁平式貼片3mm*3mm的體積即可滿足需求。不僅如此,極高的頻率還省略了眾多的Cout輸出電容器。
絲印SJ的二極體。
絲印2302的MOS管,控制耳機充電。
絲印1AM的三極體。
絲印I2的穩壓管。
電池導線焊點圓潤飽滿。
電池電源輸入處的自恢復保險絲。
軟包電池來自VDL重慶紫建,型號602045,額定電壓3.7V,額定容量545mAh/2.02Wh。
據我愛音頻網拆解了解到,目前已有華為、小米、魅族、OPPO、小鳥音響等知名品牌大量採用紫建電子的電池。
電池保護板特寫,提供電池過壓過放以及過流保護,還有熱敏電阻檢測電池溫度。
給耳機充電的Pogo Pin,鍍層光亮,品質較好。
兩顆LED指示燈特寫。
三、Cleer ALLY PLUS耳機拆解
下面我們繼續來拆解Cleer ALLY PLUS的耳機部分,耳機為豆式入耳設計,採用大量曲線,看起來較為圓潤,通話麥克風位置的殼體稍微凸出,也便於拿取和佩戴。與前代Cleer ALLY相比,Cleer ALLY PLUS看上去一體性更強,外圈採用金色裝飾,兩者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
並且,Cleer ALLY PLUS支持的觸控操作方式更加多樣,有單擊/雙擊/長按,以及上下划動調節音量,使用起來脫離手機更加方便。
耳機狀態指示燈的導光柱。
通話麥克風的拾音孔,內有防塵網阻止異物進入。
前饋麥克風的拾音孔,內有防塵網阻止異物進入。
耳機內側的充電觸點,有兩個用於充電,其餘兩個用於工廠測試;一側的紅外線距離傳感器用於入耳檢測功能,實現耳機的摘下自動暫停播放音樂和戴上恢復播放;最右側是一個洩壓孔,保持內外氣壓平衡。
耳機內側殼體上的另一個洩壓孔。
出音嘴處細密的防塵網,防止異物進入。
沿機身的合模線拆開耳機殼體。
外側蓋板通過FPC與主板相連,FPC上有緩震泡棉,打開連接器可取下觸摸蓋板。
蓋板內側展示,邊緣處使用大量膠水密封,觸控感應FPC面積較大,方便觸控,上面有L/R左右標識。
蓋板外圈是LDS雷射天線,以保證良好的RF性能,主板上有金屬彈片與其連接,負責藍牙數據的傳輸。
電容式觸控感應FPC特寫。
左右耳機內部結構近似。
音腔內部元器件通過FPC和連接器與主板相連。
另一側通話麥克風的FPC直接與主板結合在一起。
取出通話麥克風。
取出主板,下面是耳機的電池。電池上有絕緣保護膜,主板與電池之間有一層屏蔽貼紙降低幹擾。
電池下方是耳機的音腔。
揚聲器單元旁邊有一塊月牙型的PCBA,通過螺絲固定在殼體上。
前饋麥克風使用大量黑色膠水固定。
耳機殼體外觀展示。
耳機殼體外觀另一側展示。
前饋麥克風的防塵網。
通話麥克風的開槽,拾音孔內側有防塵網。
耳機主板和扣式電池與一元硬幣的尺寸對比。
前饋麥克風採用駐極體麥克風,拾取環境音用於主動降噪和通話降噪。
通話時拾取人聲的MEMS矽麥。
電池上有一屏蔽導熱貼紙。
撕下貼紙,扣式電池的供應商來自重慶紫建,型號LIR ZJ1454C 19C,直徑14mm,厚度5.4mm,額定電壓3.7V,額定容量85mAh/0.315Wh。
據我愛音頻網拆解了解到,目前已有華為、小米、魅族、OPPO、小鳥音響等知名品牌大量採用紫建電子的電池。
電池另一側的信息,重慶市紫建電子有限公司,充電上限電壓4.2V,正極在電池側邊。
主板一側電路展示,有連接器的底座,下面是電池導線和前饋麥克風導線的焊點。
主板另一側有屏蔽導熱貼紙。
連接LDS天線的金屬彈片。
兩顆LED指示燈,包圍著的泡棉可避免殼體漏光。
絲印IO的穩壓IC。
絲印I2的穩壓IC。
絲印MI4 J2E的鋰電保護IC。
取下主板上的屏蔽導熱貼紙。
貼紙另一側,通過一小塊雙面膠固定在主板上。
主板電路一覽。
Cleer ALLY PLUS 真無線降噪耳機採用的是高通QCC5124藍牙音頻SoC,支持藍牙5.0,連接穩定,支持aptX音頻編碼,集成主動降噪功能,低功耗、音質好。
高通QCC5100系列晶片採用了集成在SoC中的數字有源噪聲消除(ANC)技術,四核處理器架構,內置雙核DSP音頻子系統,支持最新的TWS+技術,即雙通道同步傳輸技術,無線延遲更低,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語音通話和音樂流傳輸方面與此前相比可以降低高達65%的功耗。
據我愛音頻網拆解了解到,BOSE、SONY、萬魔、漫步者、vivo等品牌的產品都大量採用過高通方案。
高通QCC5124資料圖。
絲印U64A的外置存儲器,用來存儲耳機的配置信息等,高通方案較為常見。
用於觸控檢測的Cypress賽普拉斯 PSoC 4000S系列MCU。
Cypress賽普拉斯4000S 詳細資料。
最後來看一下音腔內的結構。
卸下固定月牙型PCBA的螺絲,觸點小板有多顆TVS進行靜電保護。
給耳機充電、傳輸數據的四根鍍金Pogo Pin。
用於入耳檢測功能的紅外線光學傳感器。
絲印AJ0N的霍爾元件,在耳機內單獨加入霍爾元件,可以更精準的檢測耳機放入/離開充電盒的狀態。
揚聲器單元使用雙面膠固定。
後饋麥克風在出音嘴附近。
揚聲器單元的T鐵特寫。
揚聲器單元外側有一金屬罩起保護作用。
揚聲器單元尺寸約10mm,與官方宣傳一致。
拆解全家福。
我愛音頻網總結
Cleer ALLY PLUS 耳機和充電盒的外觀延續了Cleer ALLY的特色設計:充電盒盒蓋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裡面的耳機和狀態指示燈,減少了機身開孔,一體性更強;充電盒機身採用噴漆工藝,金屬光澤很有質感;耳機依舊是豆式入耳設計,殼體採用大量曲線,外圈金色裝飾彰顯旗艦產品定位。
內部電路方面,充電盒通過Type-C接口輸入電源,輸入端有鈺泰ETA7014提供過壓保護,一顆電源管理晶片負責為電池充電,電池輸出經由鈺泰ETA1061升壓為耳機充電;新唐科技的MCU用於開蓋檢測和電量顯示等功能。耳機採用的軟包電池來自VDL重慶紫建,容量545mAh,豎置節省內部空間;電源輸入處和電池電源輸入處均設計有保護電路,確保用戶的使用安全。
耳機部分,Cleer ALLY PLUS採用混合降噪方案,通過前饋麥克風和後饋麥克風拾音,通過高通QCC5124藍牙音頻SoC進行相關運算驅動揚聲器單元發出反向聲波抵消噪音;高通QCC5124支持藍牙5.0,連接穩定,支持aptX音頻編碼,集成主動降噪功能,具有低功耗、傳輸速率高等特點;耳機內還有一顆MEMS矽麥用於通話時拾取人聲,結合降噪麥克風組成三麥通話降噪方案,以實現清晰的語音通話效果。
Cleer ALLY PLUS採用物理結構密封+PCBA板級納米塗層,可實現IPX4防水防汗,可以運動佩戴;耳機觸控面積較大,支持點擊/長按/划動操作,脫離手機使用更便捷,這是通過大面積的電容貼片和賽普拉斯PSoC 4000S系列觸控MCU實現的;耳機內還單獨加入了霍爾元件,可以更精準的檢測耳機放入/離開充電盒的狀態;耳機採用的扣式電池同樣來自重慶紫建,容量85mAh,配合低功耗的高通QCC5124晶片,即便在降噪模式下也有8小時的長續航表現;10mm釹磁鐵驅動單元配合智能環境音模式,在不同使用環境下都能獲得始終如一的高品質聲音。
音頻行業年度報告持續更新中,如果你想了解消費類音頻行業最新動態,歡迎關注我愛音頻網呀:D以下熱門話題可以點擊藍字了解,
也可以在我愛音頻網微信後臺回復如下關鍵詞獲取專題
「技術專題」
LE Audio、TWS、降噪、骨傳導、HWA、智能音箱報告、耳機報告、助聽器、藍牙市場報告
「拆解匯總」
500篇拆解、TWS耳機拆解、充電盒拆解、智能音箱拆解、脖掛耳機拆解、頭戴耳機
「優質資源」
TWS耳機頂配晶片、TWS耳機晶片、充電盒晶片(有線)、充電盒晶片(無線)、智能音箱主控晶片、TWS充電盒電池、TWS耳機電池、TWS耳機扣式電池
「晶片原廠」
高通、絡達、瑞昱、鈺泰、樓氏、中科藍訊
傑理、LPS微源、思遠半導體、昇生微
「電池廠商」
超聚、鵬輝、諾威、恆泰科技
「品牌專區」
手機品牌匯總
蘋果、華為、SONY、OPPO、漫步者、小鳥
萬魔、百度、小米、天貓精靈
「展會報導」
藍牙耳機亞洲展、CES、ComputeX、環球資源、香港電子展、果粉嘉年華、中科院聲學所峰會、Bluetooth Asia、瑞昱發布會、紫光展銳發布會
「土豆專訪」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第7期、第8期、第9期、第10期、第11期、第12期、第13期
「土豆探廠」
樓氏、思必馳、由我、盛洋、華冠
內容持續更新中
商務合作聯繫:info@52audio.com
勇敢點,在留言板說出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