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先生筆下從來不缺風情萬種的妖魔,也不缺楚楚動人的鬼狐,她們不僅有絕世的容顏,還有無邊的法術。但在聊齋眾多神鬼傳奇中,就有這樣一位普通的凡間女子,她是一位年輕的後母,婚後不久又變成的寡婦。到底是什麼打動了蒲松齡,讓他罕見地為俗世認為是惡毒化身的繼母正名,並且浪費了諸多筆墨和心神去刻畫這樣一位人物?是她不幸的命運,還是在她身上確實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地方,我們就一起來聊一下這篇被公認為是蒲松齡先生在教育領域作出最大貢獻的一篇小說,回目叫做《細柳》。
01
俗話說,後娘屋中猜測廣,寡婦門前是非多。無論古今,在生活中,寡婦和後娘都可以說是世間過得最艱難的人生角色。倘若世間有一位女子,既是後娘又是寡婦,那真是上天瞎了眼才把這樣的不幸集中在她身上了。但聊齋中就有這樣一位悲慘又傳奇的女子,她不但出色地完成了這樣一位集雙重不幸於一身的角色使命,還成就了一段美麗的佳話。
坦白說,筆者非常推崇社會上對《細柳》這篇小說在教育領域作出巨大價值貢獻的認可。在有幸讀到這篇小說時,對無論是其內所蘊含的生活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理論以及處世之道等等都驚嘆不已,直拍案叫絕!竊以為不管讀者朋友您的性別如何、年齡多少、有沒有成家育兒,在筆者簡單介紹完這篇聊齋小說後,都應該去翻閱一下原文,或許能給您帶來哪怕只有些許益處。
至於文中所引用的典故以及古著作,想必也不會讓諸位用心做學問的先生失望。蒲公筆下從無贅言,向來求的都是妙筆生花之境。不滿一張A4紙的文字,簡短的一文中短篇小說中,就引用了包括《詩.大雅.抑》、《詩.小雅.信南山》、東漢曹植著的《洛神賦》、《禮記.學記》、《左傳.定公四年》、《黑心符》以及《後漢書.劉盆子傳》等等古代名著,至於引用的包括「鞭打蘆花」、「旬子論榮辱」等典故亦是傳神無比。
《細柳》這篇小說,主要講述的是細柳這個奇女子的故事。她不僅美麗賢惠,而且智謀出眾,處事有先見之明。更難能可貴的是,她雖然是個寡婦,但卻能與男子一樣承擔起家庭全部的重擔和責任;雖然是個易遭人猜測的後娘,可教育前房的孩子能不避嫌,且光明正大,不懼謗,不畏閒話,有自己獨立的主見。對待繼子視如已出,由於她教子有方,終使二子成材,一富一貴,事業有成,光耀門庭。她的品德與智慧,值得今人學習;她的教子理家方法,值得今人借鑑。
02
書中代言,細柳有一個愛好,就是愛讀諸如《冰鑑》類相面的書,在未出閣時,就想著要自己掌握未來的命運。正因為她擁有通過判斷一個人的相貌來判斷這個人的生死禍福,所以每當有人上門提親時,她都要「必求一親窺其人」,就是要親自看看。直到她十九歲的時候,也沒有一個合心的。她的父母是既生氣又很擔心,畢竟在古代,十九歲算是老姑娘了。細柳雖不甘心,但最後也只能無奈地接受了父母之命。
碰巧這時有一個世家名士高生來求親,他的祖上曾做過官,家裡有一定的地位,而且他本人也是個有學問的讀書人。這個高生的綜合條件不錯,於是細柳的父母就把細柳許配了給他。但是,這個高生是因喪妻才續娶的細柳,而且還帶有一個五歲大的兒子常福。細柳過門後,就是後娘的角色。而且,細柳通過給高生相面,判斷高生乃短壽之人,從一結婚,她就預知自己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寡婦。
細柳嫁給高生一年餘後,也生了個兒子,給他取名叫長怙,高生曾問細柳給兒子取這個名字的緣由。細柳回他說:「無他,但願其長依膝下耳」,並沒有其他意思,她只是希望這個孩子可以永遠依偎在父母身邊而已。但古語言:無父何怙?沒有父親,孩子能有什麼依靠?細柳預知了命運,但她還是希望通過給孩子取名長怙這個寓意來祈禱自己的丈夫高生能夠長命百歲而已。
所以說,細柳從嫁給高生那一刻起,就有著做寡婦的思想準備,也有著需要自己獨立承擔整個家庭重擔和責任的心理準備,這裡當然也有著濃厚的宿命色彩所在。從細柳自己相親無數人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到她放棄掙扎聽從父母之命嫁給高生,這一切仿佛都是細柳命中注定的悲哀和不幸。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鞭打蘆花以及筆者之前介紹過的代理閻王李伯言的身世一樣,世人都習慣把繼母比作狠毒的化身。那麼蒲松齡又為何如此罕見地為細柳這個繼母正名,並且把她這樣一個普通的凡間女子放到他筆下的神鬼傳奇之中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03
其一,是因為細柳很善良,她對待前房所生之子常福就像是自己親生的一樣。到什麼程度呢?原文上寫,只要細柳說回娘家,常福就會哭著鬧著跟著細柳媽媽回去。這就是細柳與其他後娘所不同的一個地方。
其二,雖然細柳預知了丈夫壽命不長,但她仍然勇敢地、積極地面對命運所給與自己的所有不幸。所以她在高生還活著的時候,就對家裡需要男人管的事情特別上心,比如田地的位置,每年需要繳納多少的賦稅等等,她都要拿帳本重複核對,唯恐自己知道的不夠詳細。後來她乾脆叫高生撒手不管,讓她來當家,早起早睡,非常勤勉,把家管得井井有條。
其三,剛強、有預見智慧以及過人的情商。蒲松齡先生描寫細柳在那個男人主宰一切的社會裡,以弱質女流的身份去當家理財、復獨擋一面遭受到挫折時所哭的兩次,極為傳神也意義深遠。第一次,是細柳被催稅人敲門漫罵,最後只能無奈地請高生回來解決,被高生開玩笑說再聰明的女人也不如一個笨男人時,細柳哭了。但她從此吸取了經驗教訓,提前就準備好了明年要繳納的賦稅,從此再也無人上門漫罵催稅了。這一次哭,不是因為身為女性的軟弱,而是她的智慧顯現。突出了她善於從挫折中總結經驗的過人情商。
第二次哭,是因為細柳堅持己見,東借西湊花重金購買了一口棺材。不想一年後有村中富人慾以雙倍價錢購買,高生想賣,細柳不肯,兩人就起了爭執,這時細柳第二次哭了。哭的是自己不公的命運,明明丈夫高生還活生生在眼前,自己卻要這樣悄悄地給他準備棺材。這些話,她不能說,也不忍心說。所以面對丈夫的不解,她只能把所有的委屈往自己肚子咽。這一次哭,同樣不是因為軟弱,僅僅是對命運的感傷罷了。而且也是勇於面對不幸命運的剛強和智慧。
04
其四,有預見智慧,未雨綢繆。一年後,高生果真從馬上掉下死了,當時天正大熱。但是細柳早已經將棺材、壽衣以及包裹屍體的被褥等一切物品準備好了。村裡所有人都只佩服細柳未卜先知,卻完全沒有想過一個弱女子在預感到自己即將面臨的悲劇命運,設法去提前準備的痛苦和無助。但也正因為細柳對丈夫去世早有準備,所以哪怕高生死了,但家裡受到的影響幾乎是沒有的。
其五,教子有方,不懼閒人閒話,對得住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丈夫死了之後,雖然細柳提前做好了應對家庭危機的準備了。但處在舊時代封建社會裡,她卻又面臨著另一個非一般的難題,就是該如何對待繼子長福。高生死後,她如果對長福遷就溺愛,那繼子長福雖然成不了才,但至少不會惹人非議。但倘若對繼子長福嚴加管教,就一定會被世人指為虐待繼子的惡毒後母。
無論古今,後媽的名聲都是非常不好的。按世俗的觀點,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的家庭,只要男人娶了後妻,都會認為後媽一定會虐待前房的孩子。所以才有了很多繼母想要矯枉過正,改變世俗的評價,於是就以遷就不管的態度去對待,結果就真正毀掉了無數前任的孩子。細柳自然沒有這樣做,她對不上進的繼子長福照樣嚴厲,哪怕別人怎麼議論她,她都只會在夜裡自己偷偷地哭,但哭完後,依然用自己的方法去教育繼子常福。
最後,長福果真成材了,改過自身後,三年中秀才,後來又連中舉人、進士,最後金榜題名中得狀元郎,從此長福成為了一個社會上有頭有臉的達官貴人,而對她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同樣下得了狠心,把長怙親手送進監獄後,長怙也因此悔改,最後成為了一個富有的富商。這樣一個奇女子,雖是寡婦,也是繼母,但這樣的人,蒲松齡先生有什麼理由不為她正名?又有什麼理由不能和鬼神傳奇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