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很少出遠門,與妻子感情深厚,為何他卻說自己有外遇呢

2021-01-10 網易

  《聊齋志異》是明末清初,一本短篇神怪小說集,其作者蒲松齡,世稱"聊齋先生"。

  近些年,各種關於《聊齋志異》的影視作品也被搬上大銀幕,收穫無數好評。

  比如寧採臣、聶小倩,這二個角色便出自《聊齋志異》中《聶小倩》這一段章節。

  《聊齋志異》明面上是描寫神怪鬼狐,暗地裡,卻是蒲松齡先生想借著神怪小說,抨擊當時腐朽黑暗的官場環境。

  

  可是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且極少出遠門,與妻子劉氏相濡以沫多年,共同渡過苦難日子,二人感情篤深。

  蒲松齡雖學識淵博,可他一無積蓄,又極少與其他女性打交道,在感情上猶如白紙的聊齋先生,似乎非常精通一些兒女情長的私事。

  於是乎,為何《聊齋志異》中,卻有許多關於"婚外情"的橋段。

  這些橋段是蒲松齡胡編亂造,還是有著其他不為人知的隱情嗎?

  蒲松齡出生於1640年,他是濟南府淄川人。

  19歲時,蒲松齡第1次參加考試,且成績非常好。

  此後,蒲松齡連考三次,每次都獲得第1名,不少名人大家都對蒲松齡的文章讚不絕口,認為他必將是一位冉冉升起的文壇新星。

  到了蒲松齡25歲時,他的大哥突然因病去世,剩下兄弟四人分完家中田產,而蒲松齡僅有"農場老屋三間,曠屋四壁"。

  由於生活條件貧困,蒲松齡也沒錢繼續赴京趕考,只能憑藉此前積累的名氣,去地主家坐館教書。

  可蒲松齡18歲時,已經與同鄉一位姓劉的女子成婚,且生下長子蒲箬生。

  26歲那年,蒲松齡應邀淄川王村一位地主邀請,開始走上了教書生涯。

  1670年,剛過而立的蒲松齡,來到江蘇寶應,擔任友人孫蕙的幕僚,一年之後,蒲松齡便返回淄川老家,至死沒有離開過淄川。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72歲的蒲松齡成為"歲貢生",勉強獲得個安慰獎。

  

  從蒲松齡的履歷不難看出,除了在30歲那年,離開家鄉擔任幕僚。其餘時間,蒲松齡皆是輾轉各個主家坐館當教書先生。

  可為什麼出過遠門的蒲松齡,為何會寫出如此直透人心,與無數愛恨離合的《聊齋志異》呢?

  原來蒲松齡40歲那年,他到一個叫畢際有的好朋友家中坐館。畢際有是淄川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地主富戶,頗為仰慕蒲松齡的學識。

  蒲松齡一直在畢際有家呆了30年,這30年時間,蒲松齡有了穩定的收入,解決了溫飽問題。

  

  而是畢家藏有大量書籍,有的甚至是明朝末年流傳下的"禁書"。通過幾十載的研讀,且反覆潤色筆墨,蒲松齡才寫出了一本曠世佳作,這也就是《聊齋志異》。

  或許說到這裡,有不少朋友會覺得奇怪:如果說蒲松齡是根據畢際有家中的藏書作為基礎,寫下了《聊齋志異》。

  可是《聊齋志異》許多章節中,為何會充斥著大量"婚外情"的橋段,這也是藏書當中所記載的嗎?

  並非這樣,《聊齋志異》中的"婚外情"橋段,大部分是書生進京趕考或者出人頭地之後,意外遇上狐仙所幻化的女子,二人發生一段露水情緣。

  然而,這些書生大部分已經有了結髮妻子。

  

  據後人猜想到,蒲松齡擔任孫蕙的幕僚期間,應該結識了一位紅顏知己。

  坊間傳言,孫蕙當時就任江蘇寶應知縣,由於寶應乃魚米之鄉,孫蕙近水樓臺先得月,不斷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也養了好幾房太太。

  孫蕙的小老婆頗有文採,與蒲松齡以文結友,兩人互相探討文學方面期間,發生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因此,蒲松齡來到江蘇寶應僅一年時間,灰溜溜的回到淄川。

  甚至當孫蕙此後身居要職時,蒲松齡還寫過一篇《上孫給諫書》。

  大致內容是,蒲松齡譏諷孫蕙是個惡霸地主,家中奴僕仗勢欺人,如果不再收斂,今後一定會倒大黴。

  由此可見,蒲松齡與孫蕙這二人本是知己摯友,卻不知因為什麼,突然關係直轉之下,甚至蒲松齡對孫蕙十分看不慣。

  

  後人便猜想,或許是孫蕙發現了蒲松齡與小妾發生了一些苟且之事,將其趕回淄川,才與蒲松齡交惡。

  當然,這只是坊間傳言,並算不得真。

  根據筆者判斷,雖說蒲松齡一直住在淄川老家,未曾出過遠門。

  但因其自幼飽讀詩書,也算是短暫躋身上流階層,由此,蒲松齡見識到了官場以及人性的黑暗。

  於是他將自己的這些見解,全部放在《聊齋志異》當中。至於說蒲松齡與其他女子發生關係,拋棄結髮妻子,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

  不過《聊齋志異》雖是文言文,但是其中有諸多章節值得大家反覆研讀。蒲松齡未考中任何功名,但是因為其文筆紮實,敢於秉筆直書。因而,《聊齋志異》其中還有許多,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山東,四川,江西,江蘇一帶,民間百姓真實生活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文學大師蒲松齡,聰明好學,斐然成章,卻也逃不過官場的黑暗
    於是風水先生告訴蒲松齡的爺爺,如果你能死後葬在此地,那麼等到家中第四代出生,定能出個一代文科狀元。蒲松齡的爺爺聽後甚為欣喜,但一想到要到第四代,自己恐怕等不到那個時候,又有些躊躇。正當爺爺猶豫之際,蒲松齡卻說:爺爺,第四代有啥可怕。咱們把太爺爺的墳遷到此地,我不就是第四代了嗎?
  • 蒲松齡告訴你:人死為鬼,鬼死了又是什麼呢?
    寫盡了鬼世界百態的蒲松齡,還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而且還給出了答案。寫此事的小說就是《章阿端》。《章阿端》裡的鬼世界,簡直和人間一般無二,戚生的妻子被監守著,章阿端用錢賄賂了,她就被放了出來;其要被拉去投胎的時候,再燒些紙錢去賄賂,疏通後就被用別的鬼去代為投胎了。錢能通神役鬼,天上地下無不如此。章阿端生病了,戚生的妻子從陰間給她找巫婆來跳大神,巫婆請神的表現也和人間的毫無二致。章阿端死後,又託夢給戚生的妻子,他們又在陰間請和尚給她做道場,也和人間一樣。
  • 《聊齋志異》:蒲松齡為何多次寫到「於七之亂」?它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蒲松齡會在狐鬼故事裡一再寫到戰亂,還直接點名於七呢?要解開這個疑惑,我們還得先從於七這個人說起。 於七是土生土長的山東棲霞人,他14歲拜師習武,崇禎二年就中了武秀才,第二年又中了武舉人。 於七家世顯赫,他的外祖父,是著名抗倭名將戚繼光。
  • 蒲松齡的《鳳陽士人》,存在著許多怪奇異,是不可思議的一篇小說
    聊齋志異聊齋志異《鳳陽士人》講的是鳳陽的一位書生,因為離家遊學時間久了,他家裡的老婆想念他了,然後他遇到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與老婆之外的女人勾搭搞曖昧,然後,書生的老婆看到自己的丈夫「紅杏出牆」
  • 古代打鐵、磨豆腐、撐船被稱為人生三苦,而蒲松齡一生三苦是什麼
    當然了,已經成年的蒲松齡再怎麼也不能啃老了,此後帶著媳婦和父親送於他的糧食開始了獨自生活,而為了養家糊走上了小學老師的行列裡面,工資也不高,一年也就賺個七八兩可是一年的最少生活費最起碼都要十八九兩銀子。就這樣在艱苦的生活中過了一生,這是蒲松齡的第一苦。
  • 笑看蒲松齡在玄幻世界放飛自我,成龍大哥真會玩
    笑看蒲松齡在玄幻世界放飛自我,成龍大哥真會玩說到蒲松齡先生,難免想起了他的小說《聊齋》,就在今年春節檔,由成龍大哥主演的《神探蒲松齡》在全國上映,但是票房卻相比於《流浪地球》顯得低迷。有網友吐槽其胡亂改編?所以小編也就沒去電影院看。近日,網上終於有了正版授權的資源,所以小編昨日看完今天就想和大家探討一下這部電影。真的是笑看蒲松齡在玄幻世界放飛自我,成龍大哥真會玩。
  • 丈夫懷疑妻子對自己的不忠,直接對她言語侮辱:你就是個賤人賣貨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曾經這是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而現在這是一句趙女士想對丈夫說的話,為何趙女士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胡先生說是為了他人,趙女士卻說為了自己。趙女士堅決要離開究竟是何原因?這對看似已經走入僵局的夫妻又將各自又會作何選擇?
  • 【民間故事】蒲松齡出主意
    實在說,就是聖賢也會有錯,今天就說說蒲松齡先生的似錯不錯的一段故事。 蒲松齡幼年時候的同窗好友,叫什麼名不知道,以後中了進士,放為淄川縣令,上任不到一年,正好兒子將媳婦。過去做個七品縣令,俸祿很低,若沒有「外快」,連兒子結婚的家具也做不起。 他看中了聖人廟裡二人合抱的大柏樹,就砍倒給兒子做家具用了。
  • 讀心術——男人有外遇後,通常對妻子說的話,又快又多
    「男人有外遇後,通常對妻子說的話,又快又多。」這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任何刻意的偽裝,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下面將從三個方面來繼續談讀心術:肢體語言,表情,口頭禪。安慰反應:在說謊、或者覺得內心愧疚不安時,通常會通過肢體動作對自己進行安慰,比如摸脖子、打哈欠等。頭部動作:上揚表示傲慢;僵直表示無所畏懼;向前探伸表示感興趣。
  • 妻子曾與他共患難,他成名後卻出軌19歲嫩模,現與妻子重歸於好!
    妻子曾與他共患難,他成名後卻出軌19歲嫩模,現與妻子重歸於好!大家都知道娛樂圈中非常複雜,面臨的誘惑也比外界要多的多。娛樂圈中的離婚率也非常之高。明星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甚至很多人的感情生活依舊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論話題。
  • 如何看待《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對其自身命運三苦的解讀?
    無獨有偶,古代文人也喜歡把自己的出生蒙上一層神奇色彩,大詩人李白出生時,正值晚上,他的母親夢見長庚入懷,於是父親便為他取名「白」,字「太白」。因為,古時候又把金星稱作太白星;黎明見於東方叫啟明,黃昏見於西方為長庚。 《聊齋志異》是一部志怪小說,其作者蒲松齡出生也有幾分神奇。
  • 曾經與妻子十分恩愛的華羅庚,為何到了晚年時,卻總跟妻子鬧矛盾
    說到華羅庚,可以說他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更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推動中國數學的發展和給中國培養數學方面的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因此不管到了什麼時候,他都值得我們後輩們懷念和敬佩。只是讓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華羅庚跟自己妻子的關係似乎發生了非常明顯的改變。要知道,曾經的他們可是十分恩愛的。
  • 《聊齋》中的狐仙為什麼偏偏喜歡書生 揭蒲松齡筆下的「動物世界」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仔細閱讀原著,你會發現《聊齋》的世界既是作者蒲松齡的內心世界,又是人性的世界,也是充滿宿命的世界。那些「狐狸精」小姐姐們不過是這個世界的一個託手。 不過,19歲時的蒲松齡曾應童子試考中秀才,而且還奪得了縣、府、道三場考試的三個第一,風光一時,被視為「神童」。這比一輩子連秀才都考不中的洪秀全的開篇已經好得不要不要了。在人生的起跑線上,蒲松齡沒有跌倒。   但是運氣這玩意兒也有定數,一下子使盡用完了,後面漫長的人生歲月又該如何呢?之後的五十多年裡,蒲松齡居然屢試不中,直到七十二歲才補了貢生。
  • 「影帝」範偉,混跡娛樂圈30多年為何0緋聞?看他妻子是誰就懂了
    「影帝」範偉,混跡娛樂圈30多年為何0緋聞?看他妻子是誰就懂了相信大家都知道,對於我們國內的那些明星藝人來說,雖然很多人都發展得非常好,但能上春晚的卻非常少,畢竟春晚節目組對於藝人的要求和水平一直都非常高。
  • 貓咪第一次出遠門,露出好奇小腦袋,表情萌化人
    貓咪第一次出遠門,露出好奇小腦袋,表情萌化人 貓咪是一種特別有趣的動物,它們能夠開發出各種各樣的表情,被人稱為行走的表情包;特別會撒嬌賣萌,尋求主人的安慰和懷抱。
  • 「一日夫妻百日恩」中的「日」是什麼意思呢?了解後才知長見識了
    「很多人都嚮往甜蜜美好的愛情,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尤其是夫妻在結婚之後,感情更是升華了一個階段,美好的感覺讓人無法自拔。古人們更是善於把美好的愛情用俗語表達出來,而在我們耳邊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日夫妻百日恩。所以我們知道表面的意思,一天的夫妻勝過百日的恩情,但是文中的「日」又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請聽小編講解。俗語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地方,每一句都獨特的意義,這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 蒲松齡是蒙古族人,沒落貴族後裔,其身世比《聊齋志異》還神秘
    蒲松齡是山東省淄川縣人,而「淄川蒲氏」在元代曾是家世顯赫的望族,但是元朝傾覆後,蒲家便日趨沒落了。蒲松齡的祖父、父親都是知識淵博、通覽經史的儒生,生長在這樣一個書香世家的蒲松齡從小就受到濃厚的文化薰陶,再加上他聰慧好學,19歲應童子試,便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可是他仕途無望,後來屢應省試不第,始終沒有考上舉人。
  • 張金星:傾家蕩產尋找野人,3任妻子相繼離去,他卻說從不後悔
    倘若不是專門研究這些的人員,很少有普通人"打破砂鍋問到底",想要查清真相。但是在幾十年前,偏偏有一位不走尋常路的普通人,為了尋找野人,哪怕傾家蕩產,三次婚姻接連告吹,也一直堅持著,從不後悔,他就是張金星。
  • 奇門知識:為啥「戊加乙」是青龍合靈門?「乙加戊」是陰利陽害呢
    最近有徒弟問我,同樣的兩個天幹符號,不同的組合為啥意思天差地別呢?比如說天幹戊乙組合,為啥「戊加乙」為青龍合靈門,為吉格;而「乙加戊」卻是陰利陽害,為兇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陰陽主客。如果門吉,則尚可謀為,但如果逢門兇、門迫,則就要破財傷人了。由此可見,我們在奇門預測中,只要分清陰陽主客,天地盤的關係,是很好判斷奇儀的吉兇的。下面具體說說「乙加戊」的奇儀組合。「乙加戊」奇儀組合克應為:利陰害陽,門逢兇迫,破財人傷。以前說過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看。「乙加戊」奇儀組合中,從天盤乙的角度來看,利於陰人、陰事,不利於陽人、陽事。
  • 性生活的頻率,折射出夫妻感情的深厚,你們感情恩愛嗎
    今天我們要討論討論關於「兩性感情」的問題。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是兩性感情裡關係最古老的迷思之一,但幸好這不是真的。女人很敏感,也很感性,她們對男人喜歡的標準顯得更為複雜。她們牴觸機械程序式、目的性的行為,她們討厭枯燥乏味無聊的事情,而更喜歡新鮮刺激獨特的男人。而關於「兩性感情」的誤區就是:男人只想要性,女人只想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