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的一則故事,陷空山無底洞的白毛老鼠精把唐僧給捉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兄弟三人,要去找師父。由於豬八戒說都包在自己身上,所以孫悟空讓八戒先去查探一下。
豬八戒只好下山尋路,做一個偵查先鋒。然而這吊子看見兩個女人在井邊打水,他走到跟前就喊人家「妖怪」,兩個女怪一聽,是勃然大怒,素不相識又無怨仇,這和尚出口傷人。文本上寫「那怪惱了,輪起抬水的槓子,劈頭就打。這呆子手無兵器,遮架不得,被他撈了幾下,侮著頭跑上山來道:「哥啊,回去罷!妖怪兇!」
當孫悟空問明白緣由後,調侃說「打得少」,又說「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他們是此地之怪,我們是遠來之僧,你一身都是手,也要略溫存。你就去叫他做妖怪,他不打你,打我?人將禮樂為先。」豬八戒畢竟是豬,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一時不明白孫悟空的意思。孫悟空又給他講了這樣一番道理「山中有兩種木,一樣是楊木,一樣是檀木。楊木性格甚軟,巧匠取來,或雕聖象,或刻如來,裝金立粉,嵌玉裝花,萬人燒香禮拜,受了多少無量之福。那檀木性格剛硬,油房裡取了去,做柞撒,使鐵箍箍了頭,又使鐵錘往下打,只因剛強,所以受此苦楚。」
孫悟空的這一番話就是「剛則易折,柔則常存」的最好解釋。當初孫悟空就是一個非常剛強的人,大道初成,佔山為王,呼風喚雨,群魔亂舞。以至於他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喊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豪言壯志,可是他以一人之力,硬碰硬的和三界對敵,最後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蹲大獄五百年才得以逃脫天災。而孫悟空之所以逃脫天災,就是他由剛到柔的轉變,如果他還一味剛強,不服如來玉帝,那麼孫悟空根本就沒有機會去西天取經,他也不可能功成正果,身坐蓮臺了。
在取經團隊裡,表面上看唐僧是一個非常柔和的老和尚,實際上唐僧是一個非常剛毅的人,唐僧兩次驅趕孫悟空,都是因為他孫悟空殺人,在妖怪與人之間,唐僧分的非常清楚,他不允許孫悟空破壞自己的底線。但是唐僧最後也妥協了,也不再堅持一味的剛強了,因為如來佛祖讓觀音菩薩,親自去教訓唐僧,不讓他驅趕孫悟空,原因很簡單,沒有孫悟空,取經大業根本就完不成。
在我們的文化當中,常常強調「以柔克剛」,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水滴石穿」,水是柔的,石是剛的,兩者之間的較量,拼到最後,還是水會贏。猶如古語,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英雄橫刀立馬,縱橫天下,最終卻敵不過美人的石榴裙,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唐玄宗為太真日啖鮮荔而千裡傳送。一個西周滅亡,一個斷送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