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億歐導讀 ] 有5家企業發布了他們的半年報,8家企業完成融資。企業動態方面,賽默飛、極目生物、阿斯利康、拜耳、美年大健康、西門子等企業均有所動作。
作者:高雨杉,圖片來自「億歐網」
上周,億歐大健康關注了2020年醫藥產業發展,藥品市場將出現罕見的負增長;《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億歐大健康還關注到今年一季度,行業的健康險保費2641億元,同比增速達到21.6%。上市系保險公司中的兩家健康險公司一季度業務增速也亮眼。
另外,有5家企業發布了他們的半年報,8家企業完成融資。企業動態方面,賽默飛、極目生物、阿斯利康、拜耳、美年大健康、西門子等企業均有所動作。
「聚焦:2020年醫藥產業發展、新冠滅活疫苗研究數據、益豐藥房網際網路布局」
2020中國藥品市場將現罕見負增長,創新藥成發展新引擎
「疊加新冠疫情的中國健康產業環境加速變化:國民健康意識躍遷式增強,對健康資源可及性提出更高要求。」8月13日上午,中康資訊總裁吳瀚在2020西普會演講時指出。
實際上,從各項數據及分析來看,2020年醫藥產業發展不容樂觀,藥品市場甚至將出現罕見的負增長。
中康CMH發布的用藥市場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整個中國藥品市場(不含藥材、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總規模達1.82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8.9%,增長率較上一年度有所回升。
《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中期結論
8月13日,國際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
這是全球新冠滅活疫苗第一篇正式發表的臨床試驗數據文章。結果顯示,這款全球首個被批准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滅活疫苗,其安全性、耐受性及免疫原性與其他新冠疫苗幾乎相當,部分數據優於其他同類新冠疫苗。
益豐大藥房董事長高毅:零售藥店要自建網際網路醫院
「零售藥店要建立自己的網際網路醫院,去全面承接處方外流和醫生多點執業,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專業、更加及時的診療服務。」8月15日下午,益豐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毅在中國醫藥新零售高峰論壇演講時指出。
在他看來,零售藥店自建網際網路醫院——在上遊,可與其他各大網際網路醫院連接形成醫聯體,並通過處方流轉平臺和公立醫院的網際網路平臺進行處方承接,同時為連鎖便利診所和社區診所增加醫患連接方式;在下遊,網際網路醫院連接醫生、門店、患者,能滿足醫生多點執業要求,為患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務,同時也可提高門店和員工的服務水平和專業水平。
健康險一季度保持20%的增速:疫情激發健康保險需求
今年一季度,行業的健康險保費2641億元,同比增速達到21.6%。上市系保險公司中的兩家健康險公司一季度業務增速也亮眼。其中,人保健康保費收入125億,同比增長37.8%;平安健康保費收入26億,同比增長69.1%。
本次疫情,無疑將醫療行業推到了聚光燈之下,引起全世界對醫療技術和資源的關注,而個人健康意識和風險保障意識也隨之提升。居民控制醫療費用支出和健康風險的意識越來越強,健康保險的市場需求也就越來越旺盛,健康保險已經成為最令人矚目的領域之一。
「研發進展:眼底AI輔助診斷軟體獲批III類證、恩華藥業止痛創新藥獲FDA批准、艾德生物伴隨診斷產品在日啟動註冊審批、俄羅斯新冠疫苗註冊、吉利德舒發泰獲批、恆瑞PD-1卡瑞利珠單抗獲進展」
Airdoc、矽基智能同獲國內首批眼底AI輔助診斷軟體III類證
8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局正式宣布,8月7日Airdoc(上海鷹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軟體、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基智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體獲批III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如今國內,Airdoc和矽基智能先拿到了商業化的入場券。一方面,不難看出近年來政策對AI醫療產品的態度愈發積極。2019年4月以來,科亞醫療、Airdoc、數坤科技、矽基智能等5個糖網和冠脈類產品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
止痛創新藥Olinvyk獲FDA批准,引進方恩華藥業今日漲停
據BioSpace報導,8日,FDA批准了Trevena公司的阿片類藥物Olinvyk用於治療成人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其安全性與其他阿片類藥物相似,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頭暈、頭痛和便秘。
Olinvyk的活性藥物成分為oliceridine,這是一種first-in-class靜脈鎮痛藥,適用於成人鎮痛時需要阿片類靜脈注射而現存替代療法嚴重不足的情況。oliceridine是一種G蛋白選擇性MU阿片受體激動劑,以μ阿片受體為靶點,通過一種優化作用機制(MOA),優先參與負責療效的信號通路,減少引起不良反應的信號通路的激活。
艾德生物與默克達成伴隨診斷合作,艾惠健®升級版在日本啟動註冊審批
艾德生物10日的公告披露,近日,其與與默克籤署了合作協議。艾德生物基於PCR技術平臺自主研發的「肺癌多基因聯合檢測產品」(即艾惠健®升級版)將用於默克MET抑制劑Tepotinib在日本的伴隨診斷註冊。
Tepotinib是全球第一款獲批用於治療攜帶MET基因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的口服MET抑制劑,已於今年3月獲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上市,用於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中國專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誌物,或可提前5-7年預測疾病
近日,中國專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AD)生物標誌物,稱可以實現提前5年至7年預測AD。阿爾茲海默症是全球影響最廣、最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之一。
8月10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在在國際醫學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阿爾茨海默病與老年痴呆症》)雜誌發表了研究論文《外周血神經源性外泌體突觸蛋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無症狀期》。
首個新冠疫苗「衛星-V」在俄羅斯註冊,10月起將大規模免費接種
俄羅斯通訊社消息,本周二(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次政府會議上宣布,俄羅斯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註冊新冠疫苗的國家,並且希望儘快開始批量生產。當時,俄羅斯衛生部長米哈伊爾·穆拉什科向普京通報了該新冠疫苗的情況,他指出「這種疫苗非常有效」並且「具有穩定的免疫力」。
目前,俄羅斯的這款新冠疫苗被命名為「衛星-V」,已經通過兩個階段的測試。今年6月18日,其臨床試驗開展,共有38名志願者參與,並且所有參與者均產生了免疫力。本月10日,俄羅斯衛生部宣布,首款新冠疫苗將於8月12日正式註冊,以準備進行確保疫苗安全性的第三階段和最後階段的臨床測試。
中國首個HIV暴露前預防藥物,吉利德舒發泰®新適應症獲批
吉利德科學今日宣布,舒發泰®(Truvada)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適用於同時結合安全的性行為措施,進行暴露前預防(PrEP),降低成人和青少年(體重至少在35kg以上)通過高風險性行為獲得HIV-1的風險。
據悉,PrEP是一種HIV預防策略,舒發泰®用於暴露前預防每天需服用一片,並結合安全的性行為措施。使用舒發泰®進行暴露前預防之前,使用人群的HIV-1檢測結果必須呈陰性。
復宏漢霖:重組抗VEGF人源單抗注射液III期試驗達預設主要終點
近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宏漢霖」)研製的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即HLX04)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已完成III期臨床研究,本次研究已達到預設的主要研究終點。
HLX04是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單克隆抗體生物藥,擬主要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適應症、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的治療、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適應症的治療。公告中表示,HLX04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適應症、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治療的藥品註冊申請在籌備中,用於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適應症治療已獲NMPA得臨床試驗批准。
全球首個抗HIV雙靶點創新藥阿茲夫定片納入擬優先審評
8月13日CDE官網公示,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真實生物」)提交的1類創新藥阿茲夫定片上市申請已被納入擬優先審評品種名單。
阿茲夫定(Azvudine,簡稱FNC)是國際上首個抗HIV雙靶點創新藥。與已上市的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相比較,FNC具有獨特作用機制和很強抑制病毒複製的功能,已在中國、美國、歐洲等全球範圍申請了專利並獲得授權。
國產PD-1適應症「追逐」,恆瑞卡瑞利珠單抗臨床獲新進展
繼兩個月前拿下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NSCLC)和食管鱗癌兩大適應症後,恆瑞的PD-1卡瑞利珠單抗臨床研究再迎來新進展。
昨日晚間,恆瑞醫藥對外公告稱,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聯合順鉑和吉西他濱一線治療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鼻咽癌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 III 期臨床研究(簡稱「CAPTAIN-1st」研究),由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IDMC)判定主要研究終點的期中分析結果達到方案預設的優效標準。
復宏漢霖曲妥珠單抗在中國獲批,2030年中國市場將突破130億元
8月1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公示,該藥獲批上市。用於治療HER2(人表皮生長因子2)陽性早期乳腺癌、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以及未經治療的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處腺癌。2019年4月,HLX02曲妥珠單抗在中國的上市申請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半年報:燃石醫學、泛生子、再鼎醫藥、華蘭生物、藥明康德」
上市後首份答卷:燃石泛生子Q2營收相當,腫瘤NGS行業加速洗牌
8月11日,燃石醫學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的財務業績。這也是它上市後公開的首份「成績單」。而不久前,泛生子也發了上市後的首份季報。
今年6月,燃石醫學中國腫瘤NGS檢測第一股赴美上市,其最終發行規模達2.81億美元。在最新公開的第二季度財報中,燃石醫學的營收和毛利指標表現亮眼。
2020年第二季度燃石醫學的營收為1.07億元,同比增長26.1%,環比增長58.9%;淨虧損為7110萬元,同比增長173.5%,環比增長35.2%;毛利為7840萬元,同比增長26.3%;毛利率為73.3%,上年同期為73.2%。
則樂和愛普頓上市成營收主力軍,再鼎醫藥上半年淨收入1920萬美元
8月13日,再鼎醫藥公布了半年報。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再鼎醫藥上半年淨收入為1920萬美元,2019年同期為340萬美元,同比上漲超4.6倍。主要原因則在於兩款產品則樂和愛普頓在中國上市所帶來的的銷售收入。
其中,用於一線卵巢癌患者治療的則樂,實現銷售收入1380萬美元;用於治療新診斷和復髮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腫瘤電場治療產品愛普盾,銷售收入則為540萬美元。由於則樂於今年1月份在中國大陸上市,比愛普頓早了近4個月,其成為了再鼎醫藥2020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
國內首通GMP血製品企業華蘭生物,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0.94%
8月11日,華蘭生物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13.87億元,同比下降1.15%;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為5.12億元,同比增長0.94%。
華蘭生物的主營業務收入中,血製品佔100%以上的收入,同比去年0.31%。血液製品的毛利率為59.99%,同比增長1.22%。
藥明康德業績強勁復甦:上半年營收72.31億元,同比增長超22%
8月13日,藥明康德發布中期業績公告。今年上半年,藥明康德收入72.31億元,同比增長22.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17億元,同比增長62.49%。
「融資動態:康希諾、藥研社、Mission Bio、沃比醫療、嘉寶仁和、微遠基因、贊榮醫藥、北京京都兒童醫院」
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諾」正式上市,開盤大漲124%
備受矚目的新冠疫苗股「康希諾」成功掛牌科創板,開盤大漲124%,報470元。
康希諾發行價為209.71元/股,發行價僅次於石頭科技,是A股史上發行價第二高的股票。以發行價計算,康希諾掛牌交易前的總市值為518.9億元。
此次上市,康希諾計劃募資10億元,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2480萬股,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0.02%。
中國口腔醫療集團二次向港交所遞表,有望成為國內第二家口腔上市公司
8月12日消息,來自浙江溫州的中國口腔醫療集團有限公司China Dental Medical Group Co., Ltd(以下簡稱「中國口腔醫療集團」)昨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於香港主板上市,這是其在2020年1月30日遞表失效之後的再一次遞表。如果這一次成功上市,中國口腔醫療集團將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二家從事口腔醫療服務的上市公司。
中國口腔醫療集團成立於2011年開,擁有及運營由四家位於溫州市地區的民營牙科醫院所組成的牙科醫院網絡,即溫州市地區的溫州醫院、鹿城醫院、瑞安市的瑞安分院、龍港市的蒼南醫院。這四家民營牙科醫院均為溫州市醫療保障局營運的基本醫療保險計劃下的指定醫院。
超6億元,創新型CRO平臺藥研社8個月內連續完成C+、D輪融資
8月10日,創新型CRO平臺藥研社近日完成C+、D輪兩輪融資,總金額超6億元。其中D輪由紀源資本和元璟資本共同領投,老股東經緯中國,鐘鼎資本繼續加碼;C+輪由紅杉中國、鐘鼎資本共同領投,經緯中國,元璟資本,元生資本等老股東跟投。
此次融資資金將持續用於加強藥物研發標準化、系統化等基礎建設,推廣臨床研究科技平臺,向行業開放並與之共享。據悉,兩輪融資之間的時間間隔不超過8個月。
聚焦單細胞多組學測序,Mission Bio獲C輪7千萬美元融資
8月14日獲悉,美國基因診斷公司Mission Bio已完成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由Novo Growth領投,Soleus Capital和現有投資者Mayfield、Cota和Agilent跟投。歷經三次融資,目前該公司共融得1.2億美元。
Mission Bio本次融資將用於拓展其單細胞多組學平臺Tapestri,它是首個能在單個細胞中對DNA和蛋白質進行測序的平臺,能夠更準確地識別癌症靶標。目前該平臺技術主要應用於肺癌、白血病等小細胞癌。
首發丨神經介入器械公司沃比醫療獲B+輪投資,產品獲三國批准
8月11日消息,上海沃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比醫療)宣布完成數億元的B+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由中信醫療基金領投,現有投資機構股東麥星投資、前海母基金和長安私人資本追加投資。
沃比醫療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神經介入領域的醫療科技公司,主要研發和生產血管疾病治療的創新產品。沃比醫療的總部和生產基地建在中國的上海醫谷,並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設立了全資研發子公司(研發中心)。
首發丨輔助生殖基因檢測龍頭嘉寶仁和完成B+輪融資
8月10日,中國生殖遺傳一體化服務公司嘉寶仁和近日宣布完成了近億元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生殖遺傳創新產品服務的研發和推廣。據悉,本輪投資方為杏澤資本,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嘉寶仁和成立於2011年,作為中國輔助生殖基因檢測領域的細分行業龍頭,是國內第一家將高通量測序技術引入輔助生殖領域的公司,其業務範圍包括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PGS)/診斷(PGD)/檢測(PGT)、胚胎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流產組織分析、優孕基因檢測、不孕不育基因檢測、輔助生殖醫療器械研發等,其產品管線豐富且技術壁壘高,目前已經實現了整個生殖遺傳閉環產業鏈的全布局。
首發丨聚焦感染精準醫學賽道,微遠基因獲2億元B輪融資
近日感染精準醫學公司廣州微遠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微遠基因)宣布完成2億元B輪融資,由鼎暉投資領投、中金啟辰跟投,A輪投資方火山石資本和國科嘉和均繼續加持。
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與升級,全國臨檢網絡建設,醫療器械產品註冊,產業化基地建設,加強醫學品牌營銷與臨床服務等戰略方向。易凱資本在本次交易中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微遠基因專注於基因技術創新與感染精準醫療,擁有兩大核心技術平臺:病原宏基因組學(mNGS)診斷與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12/13)快速診斷技術。微遠基因已在北京、南京、上海、廣州等多地建成超過5000㎡的醫學檢驗實驗室,研發中心,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GMP生產基地。
小分子腫瘤創新藥企業贊榮醫藥獲近2000萬美元A+輪融資
8月10日,贊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贊榮醫藥」)宣布完成近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融資所得主要用於推進公司旗下核心項目在中美兩地開展臨床一期試驗,推進其餘項目完成IND申報和臨床候選藥的篩選。
本輪融資由夏爾巴投資和啟明創投共同領投,冪方資本跟投。其中,只有夏爾巴投資是新進投資方。
上海贊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蘇州贊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8月,兩家公司共同隸屬於香港Zion Pharma Limited。三家均由相同的科學團隊管理和運營,是致力於小分子腫瘤創新藥物研發的生物科技企業。
大鉦資本控股投資京都兒童醫院,後者系國內最大非公三級兒童醫院
8月12日,大鉦資本宣布完成對北京京都兒童醫院(下稱「京都兒童醫院」)的控股投資。京都兒童醫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是國內最大的非公立三級兒童專科醫院,也是北京市唯一的非公立三級兒童專科醫院。
京都兒童醫院位於人口密集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是昌平區唯一的兒童專科醫院。其於2015年6月正式開院,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目前開放床位400張,設立血液腫瘤中心、心臟中心、疑難罕見病中心、兒童消化中心、過敏性疾病診療中心、小嬰兒診療中心、皮膚診療中心、口腔舒適化診療中心等36個專業科室,並具備兒童急危重症搶救能力。2017年12月,京都兒童醫院成為北京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目前年門診量近30萬,住院人次近 8000。
「企業動態:賽默飛、極目生物、阿斯利康、拜耳、美年大健康、西門子」
告吹!賽默飛終止收購QIAGEN,收到近億美元賠償金
8月14日消息,昨日,賽默飛世爾(ThermoFisher,以下簡稱「賽默飛」)宣布終止收購QIAGEN,原因為未能獲得QIAGEN投資者的足夠支持。按合同條款,賽默飛將從QIAGEN處收到9500萬美元賠償。
雙方於去年宣傳達成一項併購協議,QIAGEN同意賽默飛的收購邀約。賽默飛於今年3月首次宣布以每股39歐元的價格收購QIAGEN。然而由於新冠疫情對QIAGEN的測試需求激增,QIAGEN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9%的超預期淨銷售增長,並預計第二季度的增長至少為12%。這位QIAGEN股東表示:「獨立的前景比目前的報價好得多。」他還補充說,QIAGEN的價值比賽默飛世爾提出的每股39歐元的報價高出20%以上。
眼科用藥領域消息頻出,極目生物4575萬美元囊獲近視老視創新療法
最近,眼科領域好消息頻出。前有眼科創新藥企業歐康維視剛剛在港交所登陸,開盤大漲200%,後有人工晶狀體製造商愛博醫療登陸科創板,開盤漲幅超500%。
而從新藥授權引進來看,近五年,儘管創新藥項目主要集中在腫瘤、血液疾病、免疫疾病領域等,但眼科、呼吸和皮膚等專科領域的交易活躍度則有所提升。歐康維視在今年上半年引進了兩款眼科用藥,極目生物和中國遠大醫藥則各引進一款。
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最快9月裝瓶完工,最大贏家或為復星?
據此前英媒ITV報導,由牛津大學研發、阿斯利康投產的腺病毒新冠疫苗已經於今年6月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招募了8000名志願者。同月,阿斯利康已經兵行險招,開始了疫苗生產,預計最快於9月開始進入裝瓶和完工階段,並儘快投入市場使用。
然而阿斯利康的投產意味著,如果牛津疫苗順利通過III期臨床試驗成功上市,包括華為、騰訊、復星在內的至少三家中國公司將有望獲得豐厚的利潤,因為他們前期投資了牛津疫苗研究所的控股公司。
拜耳8.75億美元囊獲新型非激素口服療法,銷售峰值或超12億美金
11日,拜耳宣布將以8.75億美元收購臨床階段生物科技公司KaNDy Therapeutics,以擴大其在女性醫療保健領域的藥物研發管線。本次收購預計最快將在2020年9月完成。
根據協議條款,拜耳將預付4.25億美元的對價,之後可能還會以裡程碑付款形式支付額外的對價。兩家公司表示,該協議包括「在該藥物上市前可能支付高達4.5億美元的裡程碑付款,隨後可能還會支付上億美元的銷售裡程碑付款。」
出資250萬,美年大健康投資美羨健康體檢
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上海美羨健康體檢中心有限公司,前者出資250萬、佔股10%,投後後者的另外兩個股東為持股70%的南通美富健康產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及持股20%的法定代表人何思佳。
此次被投資的上海美羨健康體檢中心註冊成立於2018年2月,公司註冊資本2500萬,經營範圍包括醫療服務、食品經營等許可項目,以及網際網路銷售等一般項目。
西門子強勢重返放療戰場,醫科達、飛利浦和國產放療設備商坐立難安
日前,西門子醫療和瓦裡安醫療系統公司宣布,雙方已籤訂協議,西門子醫療將以每股177.50美元現金收購瓦裡安醫療系統公司的所有股份,折合收購總價約164億美元,人民幣超千億元。
這是今年以來醫療器械領域最大的併購案。
但問題是,此次併購能不能最終成功?究竟誰能受益?併購成功之後將以什麼形式呈現在市場上?飛利浦是不是要收購醫科達?對放療格局將會有怎樣的改變?這些問題都需要畫上一個問號。
百奧泰生物阿達木單抗再獲新適應症,生物類似藥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8月10日,百奧泰生物製藥發布公告稱,國家藥監局已批准格樂立®(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成年非感染性中間葡萄膜炎、後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患者。這是格樂立®在中國獲批的第五個適應症。
非感染性中間、後、全葡萄膜炎為眼內炎症性疾病,通常與免疫介導引發的系統性疾病如銀屑病、強直性脊柱炎等共同發生。在此前的傳統藥物治療中,主要以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為主,但長期使用具有明顯的毒副作用。
檢測試劑盒再度「翻車」?安圖生物新冠抗體試劑EUA被撤銷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官網消息,出於對產品性能和測試準確性的擔憂,FDA於8月6日撤銷了安圖生物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的緊急使用授權(EUA,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此次涉及企業——安圖生物創立於1998年,專注於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製造、整合及服務,產品涵蓋免疫、微生物、生化等檢測領域,同時也在分子檢測等領域積極布局。該公司於2016年9月1日掛牌上市,是國內第一家在上海主板上市的體外診斷生產企業。
深化診斷試劑布局,麗珠集團欲拆分麗珠試劑A股上市
「分拆上市」醫藥企業名單中再添一員。8月9日晚間,健康元與麗珠集團雙雙對外公告,為加快公司在診斷試劑及設備方面的發展,麗珠集團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麗珠試劑」)A股上市。
從股權結構來看,麗珠集團直接持有麗珠試劑 39.43%股權,為麗珠試劑的控股股東,而健康元直接或間接持有麗珠集團44.45%股權,為麗珠集團控股股東——也就是說,倘若麗珠試劑成功上市,A股市場將出現祖孫三代公司同上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