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漆葉青,圖片來自「億歐網」
11月5日,第三屆進博會正式開幕,受疫情影響,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成為了最火爆的展區之一,近340家的展商,涵蓋世界500強及龍頭企業70多家,億歐大健康也聚焦進博會,對各家企業的動態和戰略進行了報導。
此外,上周,高值耗材首輪國採開標,多款百元支架出爐,中位價700元左右;另頗受關注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迎來新進展,國家醫保局發布相關指導意見,對支付細節、醫保基金管理等方面作出規定。
專題動態上,億歐大健康上周報導了阿里健康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及布局,同時還於近期專訪了民康生物董事長甘建民。
「直擊進博會:製藥巨頭、械企龍頭、波士頓科學、GE醫療、阿斯利康、拜耳、輝瑞、武田、特醫食品、禮來、諾華腫瘤、雅培」
直擊進博會丨製藥巨頭上演「新藥秀」,打出「全球首款」招牌一較高下
在全球疫情遠未結束之際,今年進博會上的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成為了最火爆的展區之一。近340家的展商,涵蓋世界500強及龍頭企業70多家,在這個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的地方「百花齊放」,各家都紛紛拿出了看家產品。
「全球首款」成了這些巨頭最亮眼的「招牌」。而對於這些「選手」而言,「新藥秀」除了在進博會上吸引目光之外,也決定了他們接下來在中國市場上的命運。今年,製藥巨頭們在進博會上又亮相了哪些明星藥品?
直擊進博會丨械企龍頭大秀「肌肉」,多款「全球首發」暗自較勁
一大批醫療器械龍頭企業在進博會上大秀「肌肉」,拿出自己的看家產品,抗疫利器」、「最強大腦」、「醫學影像照相機」等硬核黑科技讓人眼花繚亂,還有一眾「中國首發」、「全球唯一「的新品展出,似在暗暗較勁。
與中科微光醫療落地冠脈介入完整解決方案,波士頓科學本土化再下一城
握手,籤約,進博會上的合作達成一樁接著一樁。11月6日,波士頓科學與中科微光醫療便在第三屆進博會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整個冠脈介入影像領域,外資企業和本土企業的戰略聯合尚屬首次。
合作之後,中科微光醫療將依託波科的網絡布局快速觸達終端市場,提供OCT(血管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產品,而波士頓科學成為冠脈介入影像及生理學指導領域唯一的完整解決方案提供者,提供市場渠道、專業教育能力和培訓等,促使越來越多的心血管介入醫生了解和快速掌握腔內影像技術,應用於冠脈介入手術。
直擊進博會丨GE醫療:一大產品中國首展,兩大產品中國首發
第三屆進博會上,GE醫療攜多款產品亮相,包括可運用於ICU中的全新「妙如」虛擬臨床指揮中心(Mural)解決方案、極T磁共振精準醫療影像解決方案、全球最高端的人工智慧APEX CT、可將早篩提前5周的 Voluson E10 高端婦產超聲、和基於Edison數字智能平臺的多款數字醫療應用等。
其中,「極T磁共振精準醫療影像解決方案 」首次在中國展出,而「妙如」和IPM影像掃描序列管理平臺為中國首發。同時,這也是GE醫療數位化戰略的最新應用。
直擊進博會丨阿斯利康公布在華全新布局,正式官宣「網際網路醫院」協議
億歐大健康5日消息,經過前兩屆進博會的沉澱,在今日的進博會上,阿斯利康與一些地方政府達成設立區域總部意向終於落實。
同一天, 阿斯利康也與海南省政府在數位化醫療創新領域籤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意向。此外,在海南省政府的指導下,阿斯利康與高瓴創投在進博會上正式宣布已籤署關於「網際網路醫院」的合作協議。
直擊進博會丨阿斯利康:不良反應是孤立事件,新冠疫苗或明年國內獲批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在第三屆進博會上透露,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疫苗將於年內在中國啟動I、II期臨床實驗。目前其III期臨床的進展比較順利,有望能在今年年底獲得III期臨床結果,之後可能在國內遞交上市申請。
「通過中國的I、II期臨床證明安全性,通過全世界的III期臨床證明有效性和持續性。我們希望能夠驗證安全性、有效性和持續性之後,再推出這個疫苗、在中國上市。」他預計,明年年中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能夠獲得國家批准。
直擊進博會丨拜耳多菲戈?亮相,預計年底將有另一款前列腺癌藥物獲批
在11月7日的進博會上,拜耳展臺亮相了重磅產品多菲戈?(氯化鐳[223Ra]注射液)。該藥是全球首個α粒子靶向治療藥物,目前已在40多個國家獲批。而在今年8月份,拜耳的多菲戈?也終於登陸中國,用於治療伴症狀性骨轉移且無已知內臟轉移的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
直擊進博會丨輝瑞創新藥維萬心亮相進博會,填補罕見心臟病治療空白
11月6日,在輝瑞展臺,其帶來了罕見病創新藥物氯苯唑酸軟膠囊(Tafamidis,商品名:維萬心? ,VYNDAMAX ?)。該藥已於今年9月底在中國正式獲批,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經批准用於治療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心肌病(ATTR-CM)的藥物,它的問世填補此前中國在ATTR-CM治療領域無有效藥物的空白。
直擊進博會丨武田五年戰略公布,預計將有超15款新藥上市
每五年設定一個戰略計劃,是亞洲最大製藥企業武田製藥的習慣。2016年,武田製藥為中國市場設定了一個頗具挑戰性的目標,即五年內在中國推出10款新藥,集中於消化、腫瘤和代謝等領域。
五年後的2020年第三屆進博會上,武田製藥在現場再次發布了其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及研發管線。該計劃包含兩個方面: 一是未來五年內計劃上市超過15款全球首創或同類最優的創新產品,以及實現10個以上全球或區域品牌的新適應症獲批;二是未來五年內進一步提升服務中國患者的能力。
首批!41張特殊食品臨時許可證進博會發放
11月2日下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向第三屆「進博會」參展商頒發首批41張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臨時許可證書。
此次獲得證書的企業包括達能、雅培、惠氏、雀巢等進口特殊食品企業,產品包含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
直擊進博會丨禮來攜君實多方協作研發中和抗體
11月6日,在進博會的現場,禮來中國攜手君實生物、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展示了中國自主研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LY-CoV016(JS016,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的研發經歷以及全球臨床試驗進展。
LY-CoV016(JS016)是君實生物與中科院微生物所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也是全球首個在健康受試者中開展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
禮來Airdoc攜手,首創「AI+銀屑病管理」模式
在11月7日的進博會上,禮來中國與北京長江藥學發展基金會(下稱:基金會)、上海鷹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Airdoc)共同攜手,正式啟動銀屑病人工智慧模擬與管理項目。
「銀屑病人工智慧模擬與管理項目」是由禮來中國聯手基金會與Airdoc三方跨界共同打造的基於人工智慧的銀屑病皮損圖像模擬與評分系統。旨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為中國銀屑病患者提供從輔助診斷到疾病模擬、監測和評分的一站式全病程管理方案,打造中國首個「銀屑病全程智能管理」模式。
直擊進博會丨諾華腫瘤和阿里健康達成合作,打造數位化醫療創新閉環
11月7日,諾華腫瘤與阿里健康在進博會上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將以患者為中心,基於諾華腫瘤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的優勢,依託阿里健康數字醫療平臺,通過數字賦能,整合資源,打造「網際網路+醫生+藥師+患者+慈善」的數位化醫療創新模式,為腫瘤患者提供完整的數字健康解決方案。
直擊進博會丨諾華腫瘤和鎂信健康達成合作,探索多元化支付手段
11月8日,諾華腫瘤與鎂信健康昨日在上海進博會上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通過醫療健康與保險服務的融合創新,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多元化創新支付手段。
直擊進博會丨雅培與1藥網達成合作,推進全渠道藥品商業化
11月6日,雅培與1藥網正式籤署協議,雙方將在全渠道藥品商業化、慢病專業化管理、患者教育等領域達成深度合作,共同開拓「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藥健康市場的廣闊藍海。
「聚焦:高值耗材首輪國採、網際網路醫保支付、DRGs付費、阿爾茨海默症新藥、2020醫院網際網路影響力榜單」
高值耗材首輪國採今日開標,多款百元支架出爐,中位價700元左右
11月5日,高值耗材首輪國家集採開標,支架先行。其中,10個產品擬中選,涉及9家企業,包含中外企業,中選產品中位價700元左右。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稱,山東吉威Excrossal心躍支架報價低至469元,與最新掛網價格13300元相比,降價超過96%。其他百元支架還包括易生科技548.99元,上海微創590元,樂普645元,美敦力648元、上海微創750元,深圳金瑞凱利795元、波科775.98元、波科776.31元,萬瑞飛鴻798元。
網際網路醫療再迎政策利好,國家醫保局發文推進在線醫保結算
11月2日下午,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線上、線下醫療服務實行公平的醫保支付政策,保持待遇水平均衡,鼓勵線上線下醫療機構公平競爭。
DRGs付費真的來了!國家醫保局公布71個試點城市
按病種付費(DRGs)擴大試點工作正式邁入實質性階段。11月4日下午,國家醫保局發布《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27個省(市、自治區)共71個城市列入試點城市,其中山東省試點城市數量最多,為7個。
FDA專家組多票否決渤健阿爾茨海默症新藥,最終審批結果明年公布
億歐大健康11月8日獲悉,近日美國FDA專家會全部否定了渤健的阿爾茨海默症(AD)新藥Aducanumab的上市申請。但專家會的意見是建議性的,FDA 不必遵循其建議,最終審批結果將在2021年3月公布。
專家會認為,迄今為止的研究尚不支持該藥物的有效性。這與此前FDA的態度截然相反,就在2天前,美國FDA表示,該藥顯示出「確鑿的有效性證據」。此消息一出,當天渤健的股價猛漲至44%,市值增加近170億美元。
2020醫院網際網路影響力榜單:第三方平臺成為「網上基層醫療機構」
在公立醫院加速上線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巨頭持續加碼、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的大環境下,未來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趨勢如何?
在傅虹橋看來,網際網路平臺的價值之一是降低交易成本,促進(信息、產品、服務的)交易,最終能夠產生規模經濟。而目前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模式正在從個體醫療、機構醫療演變成平臺醫療。
「醫療投資人:松禾資本合伙人楊瑾、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
投資人共話丨醫療健康風口之下,企業如何構建壁壘競爭力?
2020年上半年,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板塊在醫療行業的融資總額中佔比已經提升至73%,生物醫藥領域的IPO事件更是高達30餘起,募資金額400多億元。疫情之下,資本向醫藥行業快速大量地湧入,醫藥行業迎來了當之無愧的一次「風口」。
從投資者的角度,醫藥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裡?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什麼樣的企業家值得投資?在10月28日的昌發展第二屆產業生態夥伴大會上,松禾資本合伙人楊瑾和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就這些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智慧醫療:阿里健康」
「深潛」數字醫療藍海:阿里健康正在下一盤怎樣的大棋?
11月1日,由阿里巴巴攜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共同打造的智慧醫院標杆——浙大一院總部一期(餘杭院區)正式開園,這家醫院搭載了由阿里健康開發的全國首個基於雲架構的智慧醫院信息系統。
在建立起網際網路醫藥健康產品銷售的護城河後,近年來,阿里健康在數字醫療方面的探索也正不斷提速,浙大一院正是其在這一領域的又一大手筆,這家醫院究竟有什麼特色?阿里健康又會給醫療領域帶來哪些新的變量?
「健康管理:民康生物」
民康生物甘建民:從血糖監測到健康管理閉環,終端覆蓋率是關鍵丨專訪
作為糖尿病患者監測自身血糖的重要工具之一,血糖儀吸引一大批企業湧入血糖儀戰場之中,包括外資品牌和國產品牌。
從目前市場佔比來看,上世紀90年代已進入中國市場的強生、羅氏和雅培等外資企業壟斷了中國的三甲醫院市場,三諾生物(300298,股吧)、北京怡成等國產品牌「後起之秀」在零售渠道市場崛起,在該渠道佔據主導地位。
風起雲湧的血糖監測市場,從來不缺「攪局者」。民康生物是其中的一家,從事糖尿病監測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後期期望實現從血糖監測到整個慢病指標的早期監測,構建從監測、管理到幹預的健康管理產業閉環。
「企業動態:諾華、羅氏、三星生物、美年健康(002044,股吧)、諾誠健華、藥明巨諾、京東健康」
諾華1.5億美元收購眼科公司Vedere,持續布局基因療法
10月29日諾華宣布以2.8億美元收購了Vedere Bio(下稱:Vedere)公司,它將獲得Vedere Bio公司一系列應用於視力恢復的臨床前基因療法。
根據交易條款,諾華將向Vedere Bio支付2.8億美元,其中包括1.5億美元的預付款和之後1.3億美元的裡程碑付款。在收購前不久,Vedere Bio II成立並完全獨立運行,旨在開發新型的視力恢復和視力保護藥物。
迭代達菲?羅氏抗流感病毒新藥瑪巴洛沙韋片上市申請納入擬優先審評
CDE官網11月2日公示,羅氏進口化學創新藥瑪巴洛沙韋片(英文商品名:Xofluza)上市申請被納入擬優先審評。
據悉,這是一款「first-in-class」的創新藥,是近20年來美國FDA批准的第一款具有新型作用機制的抗流感病毒單劑量口服藥物。Xofluza服用一次即可見效,可治療對奧司他韋耐藥的病毒株和禽流感病毒株(H7N9,H5N1)。
三星生物全球擴張第一步:開設美國首家CDO研發中心
近日,三星生物製藥(下稱:三星生物)宣布其首個美國CDO(合同開發組織)研發中心在舊金山成立,從而能為全球客戶提供CDO服務。
舊金山作為許多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且集中的生物醫藥聚集地之一。三星生物公司選擇將該地區作為第一個海外擴展地,幫助其為生物產業集群地帶的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市值蒸發超200億,阿里減持近5400萬股,美年健康盤中跌停
美年健康11月5日公告稱,美年健康於2020年11月3日收到其5%以上股東阿里巴巴出具的《關於所持美年健康股份變動的通知》。通知中表示,截至2020年11月3日,阿里巴巴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累計減持公司股份合計539926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3794%。此次減持後,阿里網絡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股份從此前的5.64億股降至5.10億股。
諾誠健華奧布替尼獲FDA批准開展治療多發性硬化症II期臨床
諾誠健華11月2日宣布,旗下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奧布替尼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S)通過FDA的IND審評,將於近期在美國開展臨床II期研究。
這將是一項針對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症患者(RRMS)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國際多中心臨床II期研究,將於美國和多個歐洲國家展開,計劃招募160名患者。
細胞免疫治療公司藥明巨諾上市,或將獲國內首個批准的CAR-T新藥
11月3日,藥明巨諾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藥明巨諾發行價為23.8港元/股,開盤後上漲超6%。截止發稿時,藥明巨諾市值83.89億港元。
藥明巨諾是藥明系的第三家公司,2016年由美國巨諾公司(Juno Therapeutics)與藥明康德(603259,股吧)共同創建。它是一家創新型臨床及臨床前階段細胞免疫治療公司,目前藥明巨諾有望爭奪我國第一個獲批的CAR-T新藥和及同類最佳CAR-T療法。
京東健康下周啟動港股上市聆訊,擬IPO募資30億美元
11月4日下午,路透旗下媒體IFR報導稱,京東健康尋求下周啟動港股上市聆訊,擬IPO募資30億美元。對此,京東健康向億歐大健康表示不予置評。
一個多月前(9月27日),港交所披露了京東健康提交的招股書,京東健康申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由海通國際、UBS擔任聯席保薦人,華興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