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和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雙重壓力,我國第三屆進博會如期舉行。中國政府秉承「改革不停、開放不止、包容共贏」的原則,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把握新機遇、實現新增長。
2020年11月8日,澳大利亞進口館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僅一路之隔的進博會上海交易團6+365交易服務平臺——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正式亮相。
位於南半球,四面環海的澳大利亞,有著豐富而獨特的動植物、礦物資源。澳大利亞憑藉著著稱於世的「綠色健康」和「人文科技」的標籤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澳大利亞也是我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國。2019年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雙邊貿易額為1696億美元。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產品主要是鐵礦石、羊毛等。這與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密切相關。
自2015年6月17日,中澳兩國政府正式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以來,兩國的雙邊貿易發展更加迅速,中澳之間貿易互補性進一步增強,經貿合作的空間不斷增大。
依託高水平開放 促進高質量發展
藉助第三屆進博會的東風,中澳貿易也迎來了新發展契機。在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新亮相的澳大利亞國家館面積近200平方米,館內展有10個品類400餘款澳大利亞商品。
澳大利亞駐滬總領事館的商務領事Esther Sun表示,貿易港澳大利亞國家館是澳大利亞企業了解、進入和拓展中國市場的重要平臺。儘管新冠疫情給我們帶來諸多壞消息,但世界經濟仍在慢慢恢復,人們對澳大利亞的產品需求仍在增長。此次進博會有超過180家澳洲企業參展,比2019年的參展數增長了20%。
綠地全球貿易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博會「6+365」展示窗口和貿易平臺。此次澳大利亞進口館將重點展銷受大眾喜愛的澳大利亞保健食品、葡萄酒、奶粉、護膚品和飲用水。進博會結束後,將有更多的澳大利亞產品被放到館裡的貨架上。「我希望更多本國品牌入駐該館,讓中國消費者更好體驗澳大利亞產品,感受澳大利亞多元文化,品鑑澳大利亞的異域風情。」Esther Sun如是說。
為更好地發揮澳大利亞館的孵化作用,通過新品牌的引入展示,藉助綠地貿易港的平臺尋找合適的進口商或代理商,打造進博會展品變商品的「最短鏈路」。
澳大利亞進口館,作為中澳貿易橋梁的埠,此次引入的內容包括商品、教育、醫療保健、科技創新產品,等等。此次亮相的品類繁多,如果蔬、堅果、食用油、棉花等農產品;羊毛製品、牛羊肉、乳製品等畜牧業產品。
不僅如此,澳大利亞進口館還將發揮向中國引進澳大利亞優質本土企業和落地對接中國專業採購團與經銷商的功能。同時,將定期組織中國考察團赴澳考察。考察內容涵蓋澳大利亞農業、林地、酒莊、畜牧業、礦產、建材、投資、旅遊留學、醫療健康、航空航天,等等。
堅持對外開放 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在國際疫情形勢嚴峻複雜的大背景下,此次進博會依然保持了規模大、水平高、形式多的特點,充分證明了中國堅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展示了我們願意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大市場的紅利,攜手促進全球經濟大發展的願景。藉助參展契機,參展的國際組織、國家和企業依據契約精神籤署諸多協定,也表達了對多邊貿易體制、國際規則和規範的維護與尊重。
澳大利亞進口館負責人Elva表示:非常幸運藉助進博會走進中國大市場,進博會雖圓滿閉幕,我館將繼續最大化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我們會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危中尋機、困中求進,克服距離、運輸等種種不便,與澳方各商會、企業積極對接,與貿易港對接,豐富展品品類,優選展品質量,因為有社會各界人士一直以來的支持與信任,我們將以澳大利亞館平臺在上海綠地貿易港為據點,迅速向全國範圍輻射,爭取做好澳大利亞首家在中國的多元化綜合平臺,我館持續精選兩國優質產品,幫助消費者培養活力健康的消費觀念,探索助力貿易雙循環新格局。
澳籍華人Elva告訴記者:「我始終懷揣著為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及中澳兩國切實友好的貿易雙循環做出我應有貢獻的願景。一直在挑選一個最適合的地點,終於在上海市青浦區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圓了心願,這裡與進博會展館僅僅一街之隔,更是國內最具規模、最有影響力及競爭力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首發地。並且距離虹橋機場、高鐵站都不遠。地理環境便利,產品資源優越,即便是在嚴峻的疫情期間,我們也能把健康綠色生活帶到每個人身邊。」
「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的開港,將全面發揮自己跨境進口電商、零售採購商、貿易服務商、展示交易商的四大功能,承接上下遊的產業溢出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與此同時,澳大利亞進口館借力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進入加速領跑階段,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新窗口,讓優秀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共享進博會紅利。(嶽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