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月日食,看看詩經怎麼說

2020-12-03 文化過客

科普方面的知識,日食的發生一定是農曆每個月的1日,可是今年的日食又恰逢夏至,但夏至不一定會出現在農曆的1日。今年的夏至碰上日食算是小概率上的巧合。

2020年6月21日拍攝到的日食圖片

古人關於日食的記載出現在《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篇裡,「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根據科普文章的描述,日食是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發生的一種天文現象,詩經中記載的朔月是指農曆每個月的初一日,這時候人們觀察不到月亮,所以稱之為 『月朔』,「月朔」是月亮這個時候正面對著太陽,背面是我們認知上的夜晚,當地球,月亮和太陽運行到三點一線的狀態時,月亮把太陽局部或者全部遮擋起來時就是日食的發生。日食時候,黑色部分就是月球夜晚的圖像,周圍亮光部分是太陽的光線。

金邊拍攝到日食圖片

詩經說「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是說十月一日出現月朔,當天發生日食現象。這次日食發生在公元前776年,也就是周幽王六年的十月一日。這是我國目前用文字記錄的最早的一次日食現象,同時也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為可靠的日食天文現象。它比西方最早的一次日食記錄早了191年。

2020年6月21日拍攝到的日食圖片

《小雅·十月之交》關於發生日食後的記載是這樣描述的:「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從字面上看,好似當年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地質自然災害,小雅詩句以民歌為基調,說明當時民間有這樣的語句流傳吟唱,然後被宮廷收集整理,編入小雅篇幅中。

6月21日國內拍攝到的日食圖片

古人是在不了解天體運行規律的情況下,往往會結合自然現象的異常去推測根源結果,具有一定的盲目主觀性質。今人用科學的眼光探測宇宙的奧秘,具有科學上的慎密,甚至不排除人為幹預天體運行的科學手段發生,我們拭目以待

金邊日食圖片

文化課原創文章,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即刪。

相關焦點

  • 最早有記載日食的國家是哪個國家?什麼時候還會日食?
    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自古有之,古今中外都有很多關於日食的歷史記載,那麼有史以來有關於日食的最早歷史記載是哪個國家呢?我們來看看相關的資料。《詩經·小雅》說,「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這是對一次日食的記載,大意是:十月初一日是辛卯日,發生了日食。據學者考證,《詩經·小雅》說的日食是公元前776年周幽王時期的一次日食。而國外關於日食的最早記載是敘利亞北部的烏格裡特日食發生在公元前1374年。別急著以為最早的日食記載在國外。我們再來看一個歷史資料。
  • ...月全食,火星,近地點,觀測者,看起來,日食,偏食,天象,朔月,-上海...
    原標題: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發布2018年天象預告 新年元旦將現超級滿月  東方網12月28日消息:今年8月橫掃北美的大日食還如在眼前,明年的星空排片表已經出爐。昨天,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室發布了2018年重要天象預告:雖然明年的三次日食精彩程度有限,但月亮卻表現出色,在新年元旦就捧出一輪超級明月,在1月31日、7月28日還將出現兩次月全食;沒有月光幹擾的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火星將到達約15年來離地球最近的位置……新一年,仰望星空,有更多驚喜和美好,等待我們的雙眼。
  • ...上海,流星雨,初虧,觀測,湯海明,天文,日食,朔月,-上海頻道-東方網
    而今年國內想要觀察日食唯一的機會是在8月11日日落前發生的日偏食,在我國除浙江、福建、廣東東南部,廣西雲南和西藏南部以及新疆西南部地區外都有機會觀察到此次日食。但是由於地理位置關係,上海以及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只能觀察到初虧階段。太陽剛剛有一點點被月球遮擋便落山了。
  • 刷遍朋友圈的「日食」,它的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刷遍朋友圈的「日食」,它的英文怎麼說?   日食,又稱日蝕,是一種天文現象,屬於食的一種,只在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
  • 廣東事業單位備考資料_日食
    考點1:最早的日食記錄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記錄日食的國家。我國對於日食的最早記載是在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發生的日食,記載於《尚書·夏書·胤徵篇》:「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gǔ)奏鼓,嗇夫馳,庶人走。」描繪了天有異象,人們慌亂四散的場景。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備考公基:日食的那些歷史記錄
    我國對於日食的最早記載是在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發生的日食,記載於《尚書·夏書·胤徵篇》:「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gǔ)奏鼓,嗇夫馳,庶人走。」描繪了天有異象,人們慌亂四散的場景。   左丘明在《左氏春秋傳》裡記錄了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的一次日食,引用了《尚書》裡「辰弗集於房」,把《尚書》和日食聯繫起來。   商代的日食主要記載在甲骨卜辭上。
  • 刷爆朋友圈的「日食」用英語怎麼說
    關注【喜閱英語】,免費領取資料日食
  • 日食你看了嗎?來看藝術家是如何描繪的
    甚至還有運氣好+攝影技術強的乘客,在飛機上也拍到了更為壯觀的日食:沒準人家就是為了拍攝日食才買的機票呢雖然大部分人早已都懂了日食的原理,但在這裡還是先簡明快速的為大家闡述一下:日環食是日食的一種。從古至今,日食的魅力在全世界都未曾消減。早在公元前1948年,中國的古人已在《尚書·胤徵》裡留下了關於日食的記錄:「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另外《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中也有記載:「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日食考點分析
    我國對於日食的最早記載是在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發生的日食,記載於《尚書·夏書·胤徵篇》:「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gǔ)奏鼓,嗇夫馳,庶人走。」描繪了天有異象,人們慌亂四散的場景。   左丘明在《左氏春秋傳》裡記錄了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的一次日食,引用了《尚書》裡「辰弗集於房」,把《尚書》和日食聯繫起來。   商代的日食主要記載在甲骨卜辭上。
  • 日食引發的災難!
    日食在對於愚昧的古人來說,那絕對是一場災難,因為那是天狗吃太陽,要是不敲鑼打鼓將它趕走,那絕對是一場災難!當然現代人可不信這一套,畢竟那只是一場自然現象而已!日食是怎麼引起的,一年中能見到幾次日食日食就是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擋住太陽時,就形成了日食!月球大約27天就要繞地球一周,那為什麼不是每個月一次日食呢?
  • 【小知識】朔月,望月,藍月,血月
    望月就是滿月,那麼朔月呢?朔月就是:其實月亮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但它發光的時候是我們日常稱為的「月亮」,因為有亮光。但是如果沒有亮光呢?它依然掛在那,只是月亮的黑暗半球對著地球。所以也就「看不見」了。於是每月的農曆的初一,我們是看不見月亮的,這個純黑色看不見的月亮,被稱為:朔月。
  • 月球每月繞地球轉一圈,為什麼日食不是每月都有?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日食呢? 白道 地球繞著太陽轉動,這個運行軌跡被稱為黃道。不過,以太陽為靜止參照系,地球的運行軌道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二維平面,因其他天體的引力會對地球運動造成擾動。
  • 為什麼日食和月食每隔一定時間後重複一次?
    這就是說,這次出現的日食(或月食),隔了18年11天又8小時(如果在這段時期內有5個閏年,那麼是18年10天又8小時),它又會重新出現一次。古代人們就利用這個周期來預言日食和月食發生的日期。但是,他們並不明白為什麼目食和月食會這樣周期性地出現。
  • 《詩經》裡怎麼說?
    程俊英《詩經譯註》認為:「椒多子,所以,漢朝人用椒房這名詞稱皇后住的房屋,取其多子吉祥之意。」出自《詩經 唐風 椒聊》,全詩如下: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碩大無朋。 椒聊且,遠條且。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
  • 突然發現:日食在月球上看叫地食,月食在月球上看卻是日食!
    其實這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特殊位置造成,和朔望月相反,朔月期就是望地:地球上看月球是全黑的,看不到月亮,此時月球上看地球就是望地(滿地)此時就是望地(滿地)望月時就是朔地:地球上看月球是滿月時,月球上看地球就是全黑的
  • 突然發現:日食在月球上看叫地食,月食在月球上看卻是日食!
    其實這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特殊位置造成,和朔望月相反,朔月期就是望地:地球上看月球是全黑的,看不到月亮,此時月球上看地球就是望地(滿地)此時就是望地(滿地)望月時就是朔地:地球上看月球是滿月時,月球上看地球就是全黑的,不過地球有一個大氣層,還有照明,因此看起來全黑倒不是,會有圈夢般的光環!
  • 朔月始宅春(詩詞)
    □牟維列朔月始宅春(同題詩二首與同題詞二闋)一、七律○朔月(同題二首)(一)(中華新韻)詩文/牟維列西山告老閒雲度,小穴春陽解往愁。歷水微波晨問好,誰邀吾影掩沙鷗。
  • 刷遍朋友圈的「日食」,英文是什麼?
    ⊙「日食」的英文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