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浩瀚的宇宙空間,奇觀與未知並存,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的詩詞讚美。可美麗的星空背後其實也充滿了危險,比如頻繁造訪地球的小行星和大大小小的隕石彗星,曾給地球上的生靈造成過滅頂之災。然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另外一種天體——中子星,它的威力僅次於黑洞,並且在宇宙中極為常見。
中子星是大型恆星滅亡的一種結局之一。這些較大質量的恆星會坍縮成密度極大的天體,這是連原子核都會被擠壓破裂,物質主要由中子組成,就形成了中子星。中子星個頭通常只有直徑十公裡左右,可質量卻非常的大,可以達到太陽的1.35至2.1倍,太陽系中包括太陽和八大行星在內的天體以及其它所有可見物質都加起來都沒有一顆中子星大,因此它有著非常強大的引力效應。
一顆突然闖入太陽系的中子星,對於人類來說,將會是毀滅性的,甚至我們明知道後果是怎樣,卻無計可施。
首先是巨大的引力。這個只有10到30千米直徑的小小環球,卻是一種極端狀態的星球,它由於超強的引力導致原子破碎坍塌,只剩下一堆中子,擠在一起。所以中子星上一個指甲蓋那麼大的物質就可能有20億噸。這麼大的密度導致巨大的時空曲率,只比黑洞小一些,當它靠近太陽系時,太陽系的物質就會被撕碎,拉扯進入中子星的引力範圍,地球也不例外,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除了超強的引力外,可怕的高溫對太陽系來說也是致命的。中子星的表面溫度可以達到1000萬度,接近太陽中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高出一千多倍,當中子星還沒有靠近太陽系的各個星球時,熱輻射的超高溫就會烤焦各個行星上的一切,繼而全部氣化為烏有。
如果說一顆普通的中子星需要進入太陽系才能展示威力,那麼脈衝中子星就顯得「殘暴」多了。脈衝星是一種高速旋轉的中子星,目前觀察到的脈衝星,最快旋轉速度可達到0.0014秒,相當於每秒自轉700多圈!它的內部溫度可能達到幾十億度,並且以極高的頻率發射超強電磁輻射,能量高達太陽的上百萬倍。其強大的磁場即使遠離我們數光年以外,地球和人類都難逃厄運。
好在目前天文學家還沒有觀測到這種威脅。中子星雖然分布廣泛,可宇宙空間實在是過於空曠,在未來發生這種事情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人類只有不斷發展飛行技術,造出能夠自由航行宇宙的飛行器,才能避免類似的宇宙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