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家總在早春按捺不住自己蠢蠢欲「動」的腳步,不管是去大自然裡踏青啊,曬曬太陽啊,或者是拿出相機拍拍照......如果春天過去了,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就覺得錯過什麼似的。
雖然今年很遺憾,全國人民都被新型冠狀病毒鎖在了家裡。但是我們看穿了大家對早春的渴望,這段日子,自然介會不定時從《鳥瞰山城》、《蝶舞山城》、《山城野花》三本重慶自然觀察生態圖冊裡跟大家整理分享重慶早春出沒的花鳥魚蟲。
足不出戶,也可以跟我們雲踏青。
魏星/攝
天藍苜蓿
豆科 > 苜蓿屬
拉丁名:Medicago lupulina
天藍苜蓿是1-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5-60釐米,全株被柔毛或有腺毛;莖平臥或上升,多分枝;羽狀三出複葉;花序小,頭狀,具10-20花;花萼鐘形,密被毛;花冠黃色;莢果無刺,有1種子。
植物界有很多命名都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秋海棠不是海棠、臭牡丹不是牡丹,再比如:一點都不藍的天藍苜蓿。雖然名字莫名其妙,但這一點兒也不影響它成為一種分布廣泛、人畜皆愛的植物。
像大多數豆科植物一樣,天藍苜蓿和紫苜蓿可以產生根瘤固定氮元素,因此是很好的牧草和綠肥,可以改善水土;而和它們同樣叫苜蓿的南苜蓿則有了不同的命運,搬上餐桌搖身一變成為了「草頭」。苜蓿微小的花可以與一些迷你型的傳粉昆蟲建立聯繫,產生獨特的生態價值。它們告訴我們,任何不起眼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意義。
魏星/攝
魏星/攝
鬼針草
菊科 > 鬼針草屬
拉丁名:Bidens pilosa
鬼針草是一年生草本。莖下部葉3裂或不裂,花前枯萎;中部葉小葉3,有鋸齒;上部葉3裂或不裂;頭狀花序徑8-9毫米,依不同變種,會出現無舌狀花、有較小舌狀花、有較大舌狀花等不同形態;瘦果熟時黑色,線形,具稜,具倒刺毛。
天氣晴好的時候,去山林裡看看野花、認認植物是件特別美好的事情。然而每次一下山,都有可能懊惱的發現衣服上不知什麼時候粘滿了各種種子,有求米草、竊衣,也有這一段的主角——鬼針草(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像針一樣的種子粘上來)。
鬼針草原產美洲,也是因為人類的頻繁活動才被帶到了世界各地,成為入侵植物。它們有一個很厲害的能力——可以改變土壤的微生物群落,讓整個土壤環境變得更適合自己。也因此,它們成為了廣布的野草。
陳竹/攝
陳竹/攝
通泉草
通泉草科 > 通泉草屬
拉丁名:Mazus pumilus
通泉草是一年生草本,高3-30釐米。本種在體態上變化幅度很大,莖1-5支或有時更多,直立,上升或傾臥狀上升,節上常生不定根。總狀花序生於莖、枝頂端;花通常3-20朵;花冠白色、紫色或藍色,長約10毫米,上唇裂片卵狀三角形,下唇中裂片較小,稍突出,倒卵圓形。
「通向泉水的草」?通泉草的名字或許還真有點兒名符其實。它喜歡生活在潮溼的草地、溝渠或低洼地,這些地方附近常常有泉水水源,或許古人也真的曾依靠通泉草來尋找打井的位置。仔細觀察通泉草的花,會發現它結構精美,花冠筒狀分上下兩部分,上唇小,下唇大而帶有漂亮的黃色花紋。通泉草總是在早春抓緊一年中的第一縷溫暖,集體開花,依靠精巧的唇瓣吸引昆蟲停靠和傳粉。這樣做效率很高,使它幾乎遍布了整個中國的溼潤、半溼潤區。
陳竹/攝
陳竹/攝
酢漿灰蝶
灰蝶科
酢漿灰蝶是可以和菜粉蝶媲美的重慶常見蝴蝶前三甲。從草地上經過,常常會驚起指甲蓋大小的昆蟲在草叢中貼著草尖低飛,灰灰的,好像蛾子。在這些低飛的昆蟲中,可能就有酢漿灰蝶。
酢漿灰蝶體型很小,飛行能力弱,貌不驚人,只有偶爾瞥到翅膀張開一霎那,灰褐色翅膀背面淡藍色的光澤,會讓你眼前一亮。它的翅膀腹面是灰白色,有兩排近弧形排列的黑斑,仔細看,它還是挺精緻的。醋漿灰蝶沒有尾突。
顧名思義,酢漿灰蝶寶寶的主要食物是酢漿草科的植物。選擇這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作為食物,這也是酢漿灰蝶能夠成功佔領城市各個角落的重要原因。
烏鶇
雀形目 > 鶇科
拉丁名:Turdus merula
烏鶇體長約29釐米,雄烏鶇看上去像縮小版的烏鴉或者八哥,全身黑色,但是和烏鴉不同的是,它的喙和眼圈是黃色的,漂亮又秀氣。雌鳥褐色。
它喜歡吃昆蟲、蚯蚓、種子和漿果,是一隻不挑食的好鳥,和珠頸斑鳩一樣,常見於各種城市道路、城市公園等,最近,也會在各種小區的地面活動。
它喜歡在樹林地面和草地上刨土找蟲子吃,驚起的時候在林中低飛,同時發出「吱、吱」短叫聲,歌聲嘹亮動聽,並且非常善於仿其他鳥鳴。
雲踏青01|如果你家陽臺掛著香腸,除了小心貓,還要小心這種鳥。
雲踏青02|幹啥啥不行,打架第一名的「社會」鳥長啥樣?
雲踏青03|傻傻分不清的紫堇家族,讓你一次性看個夠。
雲踏青04|溼地篇:挺水、沉水、浮葉、漂浮植物的二三事。
雲踏青05|沒見過?你家小區的花壇或者樓頂的花盆裡就有它。
雲踏青06|脖子上掛著珍珠項鍊到處顯擺的富貴鳥是誰?
以上物種圖文均來自
《重慶自然觀察生態圖冊——鳥瞰山城》
《重慶自然觀察生態圖冊——蝶舞山城》
《重慶自然觀察生態圖冊——山城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