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AR光波導生產線,領跑AR核心顯示技術,靈犀微光生產基地落地無錫

2020-12-03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10月22日,靈犀微光的首個AR生產基地落地無錫。

CEO鄭昱表示,靈犀微光作為相關行業技術的領跑者,希望能夠藉助無錫高新區的區位優勢,打造世界第一條國際水準的AR光波導生產線,並圍繞這一生產線形成產業集群,實現規模效應。

靈犀微光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專注於增強現實(AR)底層技術的高科技公司,聚焦AR設備瓶頸技術——光學顯示,主攻核心器件光學引擎。此外,靈犀微光是全球範圍內為數不多的幾家光波導技術擁有者,已為多個知名品牌提供核心技術,基於靈犀的光波導鏡片,AR設備廠商能夠開發出如普通眼鏡一般的AR眼鏡。

目前靈犀微光已經擁有比普通近視鏡片更薄、重量僅11.5g的AR光波導模組,並擁有超小型光波導模組的萬級量產能力。

在今年5月,靈犀微光曾獲得由舜宇V基金領投、中關村啟航基金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據當時報導,靈犀微光將在舜宇體系的光電產業背景加持下,加速光波導模組的大規模量產進程。 (校對/圖圖)

相關焦點

  • 36氪首發 | AR光波導製造商「靈犀微光」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舜宇V...
    36氪獲悉,AR光波導模組製造商靈犀微光近日獲得由舜宇V基金領投,中關村啟航基金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據悉,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深化光波導模組的技術,並為主流AR眼鏡市場儲備產能。靈犀微光是36氪持續報導的企業,創立於2014年底,一直專注於AR眼鏡的光波導顯示技術。目前已經擁有比普通近視鏡片更薄、重量僅11.5g的AR光波導模組,並具備超小型光波導模組的萬級量產能力,擁有近200家來自醫療、軍工、工業製造、電網電力等多行業的客戶。
  • 光波導能拯救AR嗎?—— 對話靈犀微光CEO鄭昱
    光學顯示是AR眼鏡最核心的技術,光波導則是目前巨頭們都在追逐的光學顯示明星方案。7月7日,AR光學顯示技術提供商靈犀微光召開了一場閉門科技體驗會,CEO鄭昱系統講解了目前AR顯示技術發展的情況、光波導技術能如何促進AR發展、光波導技術面臨的幾大難題以及對下一代AR技術的展望,也介紹了靈犀微光三種最新的AR光波導技術。雷鋒網在會後對鄭昱進行了專訪,也深入了解了光波導技術的產業發展狀況。
  • 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後的挑戰(上)
    光波導,因其輕薄和外界光線的高穿透特性而被認為是消費級AR眼鏡的必選光學方案,又因其價格高和技術門檻高讓人望而卻步。隨著主流AR設備微軟HoloLens2、Magic Leap One等對光波導技術的採用和設備量產,以及AR光學模組廠商DigiLens、耐德佳、靈犀微光等近期融資消息的頻繁披露,導致光波導的討論熱度也持續增加了不少。
  • 上篇: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後的挑戰
    文 | 李琨光波導,因其輕薄和外界光線的高穿透特性而被認為是消費級AR眼鏡的必選光學方案,又因其價格高和技術門檻高讓人望而卻步。隨著主流AR設備微軟HoloLens2、Magic Leap One等對光波導技術的採用和設備量產,以及AR光學模組廠商DigiLens、耐德佳、靈犀微光等近期融資消息的頻繁披露,導致光波導的討論熱度也持續增加了不少。
  • 從LCOS到MicroLED,一篇讀懂全球AR微顯示技術
    今天這篇文章來自於靈犀微光趙鑫博士的演講,文章內容包括5個部分。第1個部分是目前日益增長的對微顯示器的市場需求;第2個部分是AR微顯示器的一些核心技術指標;第3個部分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AR微顯示器技術,第4個部分是目前AR對微顯示器的需求和現狀的一些差異分析,最後一個點是靈犀微光的一些積極的探索。
  • 2019是AR硬體衝刺年,「光粒科技」即將發布消費級AR光場眼鏡
    消費級AR眼鏡的組成模塊包括:顯示模塊、拍攝模塊、聲場模塊、眼球追蹤、SLAM模塊、電池和處理器、體感模塊等。其中顯示模塊是目前亟待突破、也是最核心的模塊。 光學Combiner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稜鏡、自由曲面離軸反射、Birdbath、光波導4大類,其中光波導方案兼具極致輕薄和大視場角的優勢,因而可能成為消費級AR眼鏡的最終方向。 光波導方案又可以進一步分為陣列光波導和衍射光波導兩類。其中,陣列光波導除非採用樹脂、塑料等模壓或注塑材料,否則最大問題在於光學冷加工工序多、工藝過於複雜,導致成本高、量產難、良品率低。
  • 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後的挑戰
    衍射光波導的核心 – 衍射光柵  要想光機產生的虛像被光波導傳遞到人眼,需要有一個光耦合入(couple-in)和耦合出(couple-out)波導的過程,在幾何光波導裡這兩個過程都是由傳統光學元器件比如稜鏡、「半透半反」鏡面陣列完成的,過程簡單易懂,但是具有體積和量產工藝上的挑戰。
  • 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後的挑戰(下)
    一、衍射光波導的核心 – 衍射光柵要想光機產生的虛像被光波導傳遞到人眼,需要有一個光耦合入(couple-in)和耦合出(couple-out)波導的過程,在幾何光波導裡這兩個過程都是由傳統光學元器件比如稜鏡、「半透半反」鏡面陣列完成的,過程簡單易懂,但是具有體積和量產工藝上的挑戰。
  • 瓏璟光電完成B輪融資,將大規模生產AR眼鏡核心器件光波導模組
    此輪融資主要是為了更新迭代陣列光波導產品,浮雕光柵光波導工藝投入,和體全息光波導路徑研發。加大國產AR眼鏡量化生產規模瓏璟光電是一家智能光波導模組研發的廠商。它依託於信息技術領域,融合了AR行業的軟硬體,從而生產出了性能好,功能全,方案多的AR眼鏡的核心器件。
  • 提升光波導產品的良率和產量,AR光學模組供應商「瓏璟光電」獲數...
    瓏璟光電成立於2014年,主攻虛擬顯示類光學光電子元件研發製造,是國內率先實現陣列光波導量產和批量出貨,且同時布局光柵波導研發和生產的公司,產品應用於警用、安防、工業、旅遊、醫療、營銷等多個領域。根據36氪之前的報導,瓏璟光電目前的研發重點聚焦在陣列波導技術方案,包括陣列波導和衍射波導,陣列波導模組是其目前在售的主打產品。AR光波導所需高精度的玻璃冷加工工藝、極其複雜的膜系設計,近百層納米級膜厚的精確控制和層疊斜面稜鏡的精確貼合等都制約著它的產能,這些技術難點導致波導鏡片的量產難度極高,因此產量和良率非常關鍵。
  • 加大產品研發及生產投入,AR光學模組供應商「瓏璟光電」獲數千萬元...
    本輪融資後,瓏璟光電將繼續投資陣列光波導的研發和生產,同時持續加大在浮雕光柵光波導和體全息光波導等新技術路徑的研發和工藝的投入,以加速其產業化的進程,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光波導產品選擇。瓏璟光電是36氪持續報導的公司,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以光波導技術為核心的AR光學模組供應商。
  • 定製AR眼鏡來臨:看谷東AR光波導模組11個特性
    摘要:近日,谷東科技發布全新「七摺疊、十二面體」超短焦AR光學模組M3010,在成像清晰度、解析度、色彩、重量、體積、功耗等全方位突破了現階段AR顯示技術的優勢,完全掌握各項指標調優技術,滿足工業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全面定製化需求。
  • 亮亮視野李勇:高對比度陣列光波導將成為未來三年AR眼鏡光學顯示...
    會上,亮亮視野光學技術總監、浙江大學工程博士李勇發表了題為《AR顯示光學革新之路》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政策的推動、B端市場的深度紮根,讓AR產業迎來了光明的發展機遇,這一兩年裡,也帶動了AR相關技術快速迭代,逐漸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
  • 一文看懂主流AR眼鏡的核心顯示技術——光波導 下
    上篇回顧: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後的挑戰(上)這篇文章,我們重點分析下光波導的另一個類群 – 衍射光波導 (Diffractive Waveguide), AR眼鏡想要具備普通眼鏡的外觀,真正走向消費市場,衍射光波導,具體說表面浮雕光柵方案是目前的不二之選。
  • AR光學發展路徑及應用場景分析
    光電陣列光波導具有自身優勢,然而其加工難點包括連續多層「半透半反」鍍膜工藝、貼合工藝、切割工藝、膠水與折射率的同步等複雜的工藝,瓏璟正在致力於解決研發、生產工藝、材料和人才方面的難點。他提出,AR落地需要具有一定的思考維度,需要綜合考慮應用場景痛點、產品形態、整機成本和光學方案選擇。目前瓏璟已經在多場景投入使用AR技術。
  • ...AR光學模組供應商「瓏璟光電」完成B輪融資,超萬平方米生產基地...
    瓏璟光電CEO馬國斌表示,公司本輪融資一方面將用於陣列光波導產品的研發迭代,另一方面將用於浮雕光柵光波導和體全息光波導等新技術路徑的研發和工藝的投入,使之快速產業化。瓏璟光電成立於2014年,專注AR眼鏡的核心器件--AR光學模組的研發與生產,核心產品為AR光波導模組,目前已經實現光波導模組的規模化生產。
  • 瓏璟光電展示全息光柵光波導 減輕AR設備厚重問題
    深圳瓏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展示了其成功研發的全息光柵光波導AR模組樣品,型號為LCE1830H。作為國內領先的AR(增強現實)顯示模組供應商,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同時擁有陣列光波導、全息光柵光波導技術方案的公司。此次推出的全息光柵光波導方案,預計在2019年實現量產。  光波導主要應用於AR眼鏡、智能可穿戴設備等領域。
  • VR/AR顯示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另一邊的AR雖然在企業市場炙手可熱,也也依然在顯示的問題上飽受詬病——色散、解析度低、視場角小。為何VR/AR顯示技術遲遲沒有取得突破?各家顯示技術供應商在這一年裡到底取得了怎樣的進展?未來又是怎樣的?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你要了解VR/AR到底是如何顯示圖像的。
  • 合肥新站高新區: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合肥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建設並運營了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第10.5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主要生產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2019年,其生產的65英寸、75英寸液晶顯示屏全球市場佔有率均達到30%以上,位列全球第一。
  • 「2020-2021年度專題」蘇皖粵如何打造世界顯示之都?中國面板產業...
    6月28日,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杉杉控股與韓國LG化學合資合作LCD偏光片項目舉行籤約儀式。根據協議,雙方將合資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7.8億元)共同打造LCD偏光片總部、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項目,落戶張家港經開區,計劃在今年底前啟動總部和生產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