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外是否還有智能生命存在?
在我們這個宇宙,發生過的事情,加以無限大的數量和漫長的時間,大概率還會再次發生。
在太陽系這個並不特殊的恆星系,誕生了地球文明。
可觀測宇宙內恆星的數量大概是在10^22到10^24之間,這個數字寫出來是這樣的:
採用最保守的估計(5%),以及對於恆星數量估值的下限(10^22),那麼就是說有5x10^20個恆星是和太陽類似的。
採用最保守的估計宇宙中有至少1%的恆星,擁有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也就是說存在10^20個類似地球的行星。
根據地球已經誕生智慧文明這個事實,這些類似地球的行星中,有1%出現了生命。
再假設在那些誕生了生命的行星中,有1%的行星上的生命的智能發展到了類似地球的程度。
這意味著,可觀測宇宙中存在1百萬億個智能文明。
運用同樣的計算方法,採用銀河系恆星數量的下限(1000億),可以推算出,銀河系裡可能有10億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和10萬個智能文明。
但人類從1960年開始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至今沒有發現任何來自外星文明的信息。
唯一的成果是1977年SETI使用巨耳無線電望遠鏡收到了著名的Wow!訊號,這是一個長達72秒的非常強的無線電信號,此後再也沒有收到類似的訊號。
外星人,你們在哪裡呢?
這還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太陽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恆星。
換句話說存在著歷史比地球長久很多的類地行星,理論上來說他們的文明程度應該遠比近五千年的人類文明發達。
地球的歷史約45.4億年,假設我們把地球和一個80億年的行星X對比。
若行星X文明的發展歷程同地球類似的話,他們的文明應該比地球文明先進34.6億年。
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理解不了今天的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一個領先人類文明34.6億年的外星文明跟我們有多少差距呢?
(《尋秦記》)
我們借用卡爾達舍夫等級來理解。
類型I :該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主宰這顆行星以及周圍衛星能源的總和。
類型II :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
(戴森球。)
類型III :該文明可以利用銀河系系統的能源而為其所用。
行星X的文明經過34.6億年的發展,至少能發展到III 型文明。
若發展到III 型文明,他們應該掌握了星際旅行技術,而且應該進行星際殖民。
(馬斯克發布"星際物種"火星計劃全景圖)
III 型文明進行星際殖民,有一種假想,製造一種能夠進行星際旅行的機器,然後利用新行星的資源進行自我複製,這大約需要500年左右的時間,然後將兩個複製品送往下一個目標,即使用比光速慢得多的速度航行,使用這個模式也能用375萬年的時間完成整個星系的殖民。
375萬年對於宇宙億年的時間尺度,只不過一瞬間而已。
若銀河系裡1%的智能文明成功的達到了具有星際殖民能力的III型文明的話,至少銀河系就應該有1000個III型文明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早就該邂逅外星人了?
但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都不見,人類至今沒有收到任何外星人的消息。
2019年5月,哈勃太空望遠鏡科學家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照片——「哈勃遺產場」(HLF),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圖譜,由哈勃在16年間拍攝的7500張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約265000個星系,其中有些已至少133億歲「高齡」。
(哈勃深空場。)
人類搜尋了60多年,什麼也沒看到,什麼也沒聽到。
外星人你們到底在哪裡?
第一類解釋,智能文明有天花板,並不存在II型和III 型文明。
根據大過濾器理論,人類文明有三種可能:我們是稀有物種,我們是第一批,或者我們有大麻煩了。
a,「稀有地球」假說。
人類文明是稀有物種,且已經通過了大過濾器。
b,人類文明是第一批智能文明。
c,大過濾器就在人類文明的前方。
第二類解釋:II型和III型智能文明是存在的,因為一些原因我們還沒和他們取得聯繫。
比如外星人潛伏地球五千年、太陽系就是外星人監禁人類的監獄、人類世界是虛擬的等等。
第三類解釋: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內卷;走向虛擬化,失去星際殖民的動力。
以人類近幾十年的網際網路技術預測未來,人類若能解決腦機接口技術,實現數字永生的誘惑遠遠大於進行星際殖民的誘惑。
只要解決了能量問題,人人都可以在虛擬數字世界成為創始神——上帝。
我比較認同第三類推測,因為按照目前人類技術的發展趨勢,人類未來最有可能走向虛擬生存,數字永生。
(美劇《西部世界》描述了人類的一種未來。)
銀河系中生存的智能文明若沒有毀滅,大概率都進入了虛擬生存階段。
這樣看來:人類是宇宙的孤兒,成長跟生存都能只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