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發生的俄羅斯「隕石雨」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小行星撞擊地球話題的關注。而2月16日凌晨,一顆直徑大約為46米的小行星近距離掠過地球。這顆被命名為2012DA14的小行星雖然與地球擦肩而過,但類似的近地小天體是否有可能撞擊地球,讓很多人有些擔心。
威脅地球的不止是小行星
天文專家表示,有可能撞擊地球並帶來災害的近地小天體總數大約700顆。為避免這些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有關部門和機構正擬定措施加以避免。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鍾大新介紹說,大多數小行星處在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但在火星軌道的內側,以及再往地球軌道內側深入的範圍內也有小行星存在,這些小行星被稱為近地小行星。其中有的處於力學上不穩定的軌道上,因此被認為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有和地球等內行星互相撞擊的事件發生。 據統計分析,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以秒速10千米撞擊地球時的能量,相當於30億個廣島型原子彈。許多科學家認為發生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的原因,就是直徑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
天文專家介紹說,有可能作為太空「殺手」威脅地球和人類的不僅有近地小行星,還有近地彗星。在天文學中,常把近地小行星與近地彗星統稱為近地小天體。
最危險小行星直徑300米
據美國「近地小行星追蹤計劃」的天文學家估計,有可能撞擊地球並帶來災害的近地小天體總數大約700顆。其中令天文專家最為關注的是一顆叫做「阿波菲斯」的近地小行星,據科學家計算,到2029年,直徑約300米的「阿波菲斯」與地球的距離將不到4萬千米。儘管這顆小行星2029年撞上地球的危險已被排除,但在2036年仍然存在著與地球發生碰撞的可能性。
能否攔截隕星?
俄專家稱目前不可能
據新華社電 隕石墜落俄羅斯事件發生後,俄羅斯專家分析認為現階段跟蹤、攔截隕星實屬「不可能」。
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主任魯斯蘭·普霍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真正解決小行星威脅地球的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以某種方式實施攔截是不可能的。即使未來使用某些系統可以實現攔截,也不會大量應用,因為費用非常昂貴。
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一些國家擁有追蹤觀測小行星的系統,但暫時不夠先進。俄緊急情況部國家危機情況管理中心主任伊戈爾·索洛霍夫說,這顆隕星太小了,我們無法對其跟蹤。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戰略規劃管理和目標項目部部長尤裡·馬卡洛夫說,隕星墜地速度很快,進入大氣層的角度非常小。因此,使用現有手段對其進行跟蹤是不可能的。
俄羅斯安全問題專家、《國防》周刊主編伊戈爾·科羅特琴科說,目前俄羅斯和美國先進的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都無法檢測到小行星的威脅,只有大功率的雷達系統才能監控近地空間。
俄羅斯負責軍工領域的政府副總理羅戈津說,為了預報並防止危險天體接近地球,世界上主要國家需要聯合起來,此次事件更證實俄方這一倡議的現實性。
來自彗星或小行星的流星體穿越大氣層後還未灰飛煙滅,其「殘骸」就是所謂的隕星,墜落地表即人們見到的隕石。
隕星撞地球問答
每個月都有小汽車大小隕石落入地球
據新華社電 一塊隕石15日墜落在俄羅斯,造成上千人受傷,引發全球關注。人們不禁問,這塊隕石從哪裡來?隕石墜落到地球頻繁嗎?隕石落地和飛掠地球的小行星有沒有關係?美國專家給出了答案。
問:隕石從哪裡來?
答:這塊隕石其實是大約一年前脫離小行星帶的一顆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後存在了30多秒,隨後飛到地球上空19公裡至24公裡時發生劇烈爆炸並碎裂。
問:隕石的爆炸威力有多大?
答:美國航天局專家估計,這塊隕石的大小與一輛公共汽車的大小差不多,重量卻有7000噸。它在地球上空爆炸時的威力相當於20顆原子彈,但幸運的是,「大氣吸收了絕大部分能量」。專家稱,歷史上偶爾會發生天體傷人的事,但像這次受傷人數如此多卻史無前例,這次是1908年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後最大、最具破壞性的天體撞擊地球事件。當年,一塊隕石(也可能是一顆小行星)墜落西伯利亞通古斯,摧毀了約8000萬棵樹木,波及範圍2000多平方公裡。
問:隕石落地球有多頻繁?
答:美國航天局專家介紹,來自彗星或小行星的小型流星體撞擊地球的情況很常見,地球每天會攔截80噸太空物質,小汽車大小的天體落入地球的頻率約為每月一次。像俄羅斯隕石那麼大的太空石塊撞擊地球的概率為每5年到30年一次。不過由於地球被海洋保護,類似事件通常不為人注意。
問:隕石與飛掠地球的小行星有關嗎?
答:美國航天局說:「俄羅斯隕石的軌道與小行星2012DA14顯著不同,這是兩個完全無關的天體。」初步分析表明,隕石是從北到南運動,而小行星2012DA14的軌道方向相反,是從南到北。
問:如何跟蹤小行星?
答:美國航天局有一個「太空衛士」的項目,力圖定位地球周邊90%以上直徑不小於1公裡的小行星運行軌道,以計算它們是否對地球構成潛在危險。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目前正考慮開展一個新項目,利用太空飛行器轟擊小行星,以判斷是否能夠將較大的太空石塊改變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