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太陽能電池接地系統的設計技術

2020-12-08 世紀新能源網
光伏

組件使用一段時間後,發電功率會出現一定幅度的衰減,因為晶體矽組件會產生電位誘發衰減(PID)效應,薄膜組件會產生透明導電氧化物(TCO)層損壞,如果不採取糾正措施,組件的發電功率就會大幅下降,嚴重影響光伏系統的收益。目前主要解決方法是把組件正負極一端接地,可以通過匯流箱,

逆變器

,或者

太陽能

組件專用接地器,來實現這個功能。

晶體矽光伏組件的電位誘發衰減(PID)效應:晶體矽光伏組件中的電路與其接地金屬邊框之間的高電壓,會造成組件的光伏性能的持續衰減。造成此類衰減的機理是多方面的,在高電壓的作用下,組件電池的封裝材料和組件上表面層及下表面層的材料中出現的離子遷移現象;電池中出現的熱載流子現象;電荷的載分配削減了電池的活性層;相關的電路被腐蝕等等。這些引起衰減的機理被稱之為電位誘發衰減(PID)、極性化、電解腐蝕和電化學腐蝕。

薄膜電池導電層(TCO)腐蝕:薄膜模組在運行一段時間之後TCO會出現損壞。研究結果顯示,TCO腐蝕主要發生於利用覆蓋工藝製備的帶有a-Si電池和CdTe電池的模塊。在上述生產過程中,模塊的單層表面是玻璃蓋結構。由於玻璃蓋內含約 15% 的鈉物質,因此鈉和水的反應導致 TCO 腐蝕。 在此情況下,模塊的邊緣上會形成裂紋,這些裂紋可以貫穿整個電池結構,從而使模塊發生永久性損,將組件負極接地,可形成一個電場,帶正電的鈉離子會向負極移動,從而遠離TCO層,可以避免腐蝕現象的發生。

太陽能電池負極接地還有以下好處:

(1) 洩放靜電,防止對地共模電壓超過系統電壓;

(2) 抑制光伏方陣電池板的對地分布電容對逆變器控制電路的共模幹擾;

(3) 建立電池板正電場,是一種避免電池壽命受影響的措施之一。

逆變器負極接地,目前是最常用的方法,但並不是每一種逆變器都支持負極接地,對逆變器有以下要求:

(1)直流輸入和交流輸出電氣隔離,可以用帶工頻變壓器的逆變器和高頻變壓器的逆變器,逆變器在設計時,要把信號地和安全地分開;

(2)接地電路:一般是把負極通過熔斷器接地;

(3)檢測電路:一般是通地電流霍爾,檢測接地迴路的電流;

(4)保護措施:逆變器直流側要配備直流繼電器,需加直流漏電保護器,或者裝有分勵脫扣器的斷路器,當檢測到漏電流超標時,或者檢測到有人觸電時時,會在極短時間內自動斷開直流側開關,保護人員和設備安全。

在逆變器選型時,要注意到以下逆變器不支持組件接地:

(1)無隔離型的逆變器;

(2)三電平拓撲中電池板兩端對地電壓存在2倍開關頻率的波動,漏電流較大,不適合用於電池接地場合。

(3)逆變器前端開關是負荷開關的逆變器,沒有自動脫扣裝置,遇到緊急情況直流不能自動斷開,不適合用於電池接地場合。

採用太陽能組件專用接地器:

目前業界主要採用逆變器負極接地方式,消除組件上的靜電荷,來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這種接地方式,由於逆變器的拓撲結構原理不同,有些場合不適用,而且費用較高:

1、由於早期的光伏工程沒有意識到光伏組件會有衰減,很多逆變器沒有負極接地裝置,而在逆變器裡面重新加裝負極接地裝置,費用非常高。而且有的逆變器結構布局沒有空間和電路設有備用接口,也不能加裝負極接地裝置。

2、逆變器正常時工作電壓很高,從安全角度出發,採用負極接地方式要求逆變器必須是電氣隔離性的,目前國內中小功率組串式逆變器,大部分都不是電氣隔離的,不能加裝負極接地裝置。

3、採用三電平拓撲結構的逆變器,逆變器輸入有三個電位,正極和負極不能接地,也不能加裝負極接地裝置。

採用太陽能組件專用接地器提供一種能夠消除光伏組件上靜電荷的太陽能電池接地裝置及方法,適合於舊項目改造、非隔離型逆變器系統、三電平逆變器系統等光伏電站項目。

10、光伏組件直流輸出正極 11、光伏組件直流輸出負極

12、直流電源 13、繼電器/接觸器

14、10MΩ接地電阻

工作原理:當光伏組件低於工作電壓時,逆變器不工作,直流電源的輸出電壓不能使繼電器動作,繼電器常閉觸點接通,光伏組件的直流輸出負極直接接地,消除靜電荷,保證光伏組件不發生衰減。當光伏組件到達正常工作電壓時,逆變器工作,直流電源的輸出電壓使繼電器動作,光伏組件的直流輸出負極通過電阻接地,保障光伏組件正常運行。

逆變器工作期間,組件採用大阻值電阻間接接地,避免了直接接地造成與無變壓器隔離型逆變器的不兼容的問題。由於通過該接地電阻的實際電流很小,不會因此造成無變壓器隔離型逆變器直流漏電報警,同時接地線路上的直流漏電保護器設置值很小能起到人員安全保護作用。逆變器不工作期間,組件直接接地,對逆變器無影響,但可以達到接地的效果。

太太陽能組件專用接地器已申請國家專利,並已得到授權。

相關焦點

  • 太陽能電池接地系統的設計技術
    光伏組件使用一段時間後,發電功率會出現一定幅度的衰減,因為晶體矽組件會產生電位誘發衰減(PID)效應,薄膜組件會產生透明導電氧化物(TCO)層損壞,如果不採取糾正措施,組件的發電功率就會大幅下降,嚴重影響光伏系統的收益。
  • 太陽能電池接地系統和光伏逆變器選型設計
    在太陽能發電系統中,把薄膜組件正負極一端接地,可以提高組件壽命,配合逆變器控制,系統也更加安全。有證據顯示,晶體矽接地,也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但是,並不是每一種逆變器都可以支持組件接地的,晶福源系統工程師將為您解釋這裡面的原因。
  • 淺解太陽能電池板接地系統作用和逆變器選型要求
    在太陽能發電系統中,把薄膜組件正負極一端接地,可以提高組件壽命,配合逆變器控制,系統也更加安全。有證據顯示,晶體矽接地,也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但是,並不是每一種逆變器都可以支持組件接地的,晶福源系統工程師將為您解釋這裡面的原因。
  • 光伏系統中,太陽能電池組件正、負極接地問題探討
    各位好,關於光伏發電系統設計過程中,有幾點意見想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在這裡踴躍討論,來發表各自的見解。情況如下:一、晶矽電池極化效應:通過 PV 發電機的正極接地來防範在背接觸模塊(例如電池型號為 SunPower A-300 的模塊)的工作過程中,我們發現模塊效率下降的速度越來越快。
  • 大功率太陽能LED路燈系統設計
    近年來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和LED照明技術的發展,太陽能LED 路燈已進入了城市照明領域,技術也最為成熟。太陽能照明系統充放電效率取0.75,太陽能電池組件組失修正係數取0.95,灰塵遮擋及其他損失修正係數取0.90。
  • 【光伏小知識】分布式光伏系統之防雷接地設計
    尤其是對低壓電氣系統和電子信息系統危害更大。分布式光伏系統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方陣、併網逆變器、交流配電箱等部分組成。常用晶矽電池板的邊框是鋁合金的,鋁合金框架與金屬支架連接,電池板易遭受直擊雷侵襲,也易遭受感應雷侵襲。
  • 太陽能電池發電量實時監控系統
    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可分為太陽能光發電(又稱光伏)和太陽能熱發電兩大類,後者由於技術比較複雜,只能用於比較大的容量,應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目前實際應用較少。
  •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及發電系統供應商推出創新設計產品以迎接挑戰
    有關訊息來自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 (NASDAQ: GSOL)「中國採購資訊報告 -- 太陽能電池板及發電系統」(China Sourcing Report: Solar Panels & Power Systems),報告涵蓋了中國製造太陽能電池板及發電系統行業的主要產品,其中包括單晶、多晶及薄膜太陽能電池板,以及固定式與可攜式產品。
  • 太陽能技術的十大應用介紹
    雖然其中有些技術還處於試驗之中,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技術一定都會得到實際應用:  1、水冷式太陽能電池板  Pyron Solar Triad公司設計出一種特殊的短焦距、由丙烯酸材料合成的太陽能集光透鏡。太陽光在這種透鏡中進行反射和折射後能夠有效的將能量集中到一點。
  • 太陽能跟蹤系統的設計
    為了更充分、高效地利用太陽能, 現普遍採用跟蹤太陽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獲得輸出功率。本文介紹了太陽跟蹤系統的控制原理、系統硬體組成和控制算法。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一種跟蹤精度高、結構簡單、控制可靠的雙軸太陽能跟蹤系統,有效地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率。並通過試驗驗證了此太陽能跟蹤系統在晴朗的氣候條件下,比固定式至少提高發電量25%。
  • 屋頂太陽能電池板的連接布線和互連組件的解決方案分析
    屋頂太陽能電池板的連接布線和互連組件的解決方案分析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3-04 09:33:00 即使是單個太陽能電池板與建築物的電源相連也需要一些專門針對光伏技術的專用布線組件
  • 列舉目前太陽能技術的實際應用
    長久以來,太陽能技術已經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每天都有新的技術投入使用,此前一些曾被認為遙不可及的設計理念如今也都得到了運用。  8、集光型太陽能技術  斯特林能源系統公司(Stirling Energy System)研製的SunCatcher太陽能收集系統即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落戶,這也標誌著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技術將首次投入商業運用。 SunCatcher太陽能收集系統由一個太陽能集光器和一個排列成碟狀的弧形玻璃鏡面列陣組成。
  • 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發展
    光伏技術的關鍵元件光伏發電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光伏電池。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代。第一代是矽系太陽能電池;第二代是薄膜太陽能電池;高倍聚光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柔性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納米太陽能電池等新技術則統稱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電池測試系統簡介
    通常,我們所說的太陽能電池(光電材料)量子效率QE(Quantum Efficiency)都是指外量子效率EQE(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也就是說太陽能電池(光電材料)表面的光子反射損失是不被考慮的。
  • 電路設計中的接地技術
    在線路設計中,通常將所有器件的模擬地和數字地分別相連,然後將模擬地與數字地僅在一點上相連接。在PCB板中的設計[10],應儘量加寬模擬和數字電路的電源與地線或採用分開的電源層與接線層,以便減小電源與電線迴路的阻抗,減小任何可能在電源與地線迴路中的幹擾電壓。單獨工作的印製板的模擬地和數字地,可在系統接地點附近單點接地。
  • 以色列設計電池分離PEC水分解系統 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達30%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分離電池光電化學(PEC)的水分解系統,該系統分離氫電池和氧電池,用於集中制氫,而氫氣可用於氫燃料汽車等多個領域。經報導,該系統的太陽能轉化為氫氣(STH)效率最高,達30%,由聚合物電解質膜(PEM)電解槽構成,該電解槽由一個磷化銦鎵(InGaP)/砷化鎵(GaAs)/鎵砷長波長(GaInNAsSb)三聯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經過了48小時的測試。雖然效率高,但是設備複雜,成本高,使其無法應用於實際。而由傳統矽光伏模塊和鹼性電解槽製成的PV電解系統的STH效率通常低於10%。
  • 基於zigbee的太陽能自動追光燈與電子廣告牌的設計,軟硬體系統解決...
    為此,要實現創新與環保,必須更好的利用光能,做到兩方面,第一,電池板東西能自動追光,以克服每日太陽光的不垂直入射;第二,電池板南北能自動追光,以克服季節的更替;資料顯示,單軸太陽能跟蹤系統比固定式系統能增加25%的功率輸出,而雙軸太陽能跟蹤系統能增加41%左右;還有,想到如果把每盞路燈都連成網,有利於更好的控制;最後
  • 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系統
    與由晶體矽製成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相比,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成本更低且更具柔性在紐倫堡Energie Campus(EnCN)開發的多電池模塊的表面積為26cm 。Brabec教授說:「如果我們在實驗室中能達到20%以上,那麼在實踐中我們可能會達到15%,並成為矽太陽能電池的真正競爭者。」 製造過程中的靈活應用和高能效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們像箔一樣薄且柔軟,可以適應各種基材。
  • 技術|科技先鋒:葉綠素太陽能電池
    1950年代,太陽能利用領域取得兩項重大技術突破:一是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6%的實用型單晶矽電池,二是1955年以色列Tabor提出選擇性吸收表面概念和理論並研製成功選擇性太陽吸收塗層。這兩項突破為太陽能利用的普遍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1970年代以來,鑑於常規能源供給的有限性和環保壓力的增加,許多國家掀起了開發利用太陽能的熱潮。
  • 動力電池系統安全設計玄機:Pack等電位連接技術
    觸電防護是動力電池系統電氣安全設計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講,可以通過兩類途徑來實現:一是直接接觸防護,如絕緣設計、屏護防護(遮攔/外殼,IPXXB/IPXXD等);二是間接防護,包括等電位連接、電氣隔離(電氣間隙、爬電距離)。這裡談談對等電位的一些理解與認識。什麼是等電位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