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顯示,溺水已經成為中國1—14歲未成年人的首位死因。經國家衛計委和公安部統計,我國每年溺亡的未成年人超過2萬名。加強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結合專業特色,於今年暑期成立了「海豚防溺隊」,在團隊成員的家鄉開展以「防溺水教育」為主題的社會實踐。
本次安全教育包括了防溺水安全知識理論宣講、落水後如何自救施救,以及遊泳教學等活動。
01
烈日炎炎,酷熱難當,大多數人會選擇戲水消暑。然而戲水者若在不明水域活動時遭遇急流暗渦,極易發生溺水情況。
為此,團隊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搜集了與防溺水相關的資料,製作出一份防溺水安全教育宣傳單,勸導更多的人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珍惜生命、遠離隱患。
團隊成員向周邊居民發放宣傳單
02
第一分隊成員走進社區和遊泳館以發放宣傳單和開展宣講的形式向大家普及防溺水理論知識。成員將宣傳單頁發至每位家長手中,請家長仔細閱讀後為孩子講解。親子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家長的監管意識,也能讓孩子更樂於接受宣傳內容,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宣傳效果。
第二分隊成員身體力行,兼職救生員和教練員工作,運用專業知識,向居民講解如何正確戲水、如何防止溺水以及如何正確施救。
指導員演示如何營救
03
在進行熟悉水性的教學時,團隊成員教導孩子們進行「水母漂」和利用簡單的漂浮物進行自救。讓孩子們記住遇到溺水情況時千萬不能慌張失神,要科學有效地自救和呼救。要立即尋求成年人幫助,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牢記「岸上救援優於水下救援,借物救援優於徒手救援,團隊救援優於個人救援」的救護原則。
團隊成員帶領學員進行熱身活動和指導遊泳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海豚防溺隊」通過本次預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講活動,讓廣大居民進一步了解了預防溺水知識和自救方法,減少意外溺水的發生。同時,此次活動也讓體院學子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鍛鍊專業能力,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好地履行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炎炎夏日,「海豚防溺隊」與大家攜手並進,共建夏日安全防護網。
來源 /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海豚防溺隊」
編輯 / 高知曉 崔雪婷 王姿倩 張文嫻 沈文乾
審核 / 肖甫青 嚴韻致
一起學習防溺與自救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