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海洋區域比陸地區域大得多,海洋對我們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海水溫度是海洋研究的重要因素。
海水溫度是多少?海水的溫度主要取決於對太陽及大氣層輻射的有效輻射吸收、蒸發損失熱量、海洋和空氣接觸面之間通過大氣湍流熱交換和海水內部的流動(海流、渦流、波動)等多種因素形成的熱收支,即海洋熱平衡。
上述可知海水的溫度是不固定的。那麼我們要了解海水的溫度就要先知道海水是怎樣變化的。海水溫度有周期性變化和不規則變化,這主要取決於海洋溫度的變化狀態和時間變化。觀測表明,海水溫度的日變化很小,水深範圍為0至30米,年變化可達350米。在陸地上,氣溫會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水溫度則相反,海水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這種減少的變化有助於人們劃分海水的結構:上層是混合層,溫度變化均勻;中間層是溫躍層,溫度急劇下降。最低層的海水溫度下降更平穩。
根據這種海水結構,每當海水深度下降1000米時,海水溫度就會下降1℃至2℃。海水溫度就會下降1℃至2℃。在3000m至4000m的深度處,海水溫度將僅為2°C至1°C。實際上,海洋表面的每日溫度變化很小,一般不超過0.4℃。相反,淺海水表面的每日溫度變化要大得多,通常達到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