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考點】海水溫度的變化規律是什麼?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又有哪些?

2021-01-19 海寧中學地理組

海水溫度

1. 表層海水的水平分布規律   

①海水表面平均溫度的緯度分布規律:從低緯向高緯遞減。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所獲得的太陽輻射熱量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結果。


②海水表面溫度的變化特點:海水表面溫度受季節影響、緯度制約以及洋流性質的影響。

同一海區,不同季節——夏季水溫高,冬季水溫低 同一季節,不同海區——低緯水溫高,高緯水溫低 同一緯度,不同海區——暖流經過海區水溫高 ,寒流經過海區水溫低

2. 海水溫度的垂直變化

從表層向深層,水溫漸低,表層海水以下變化很小。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層受太陽輻射影響大,在海洋深處受太陽輻射和表層熱量的傳導、對流影響較小。


海水溫度(sea-watertemperature)是表示海水熱力狀況的一個物理量,海洋學上一般以攝氏度(℃)表示,測定精度要求在±0.02℃左右。太陽輻射和海洋大氣熱交換是影響海水溫度的兩個主要因素。海流對局部海區海水的溫度也有明顯的影響。在開闊海洋中,表層海水等溫線的分布大致與緯圈平行,在近岸地區,因受海流等的影響,等溫線向南北方向移動。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一般是隨深度之增加而降低,並呈現出季節性變化。

深層海水現場溫度的測定,通常是用顛倒溫度表進行的。它和海水鹽度一起成為海洋學上兩個基本的物理量。

海水溫度是海洋水文狀況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為研究水團性質,描述水團運動的基本指標。


規律

經直接觀測表明:海水溫度日變化很小,變化水深範圍從0—30米處,而年變化可到達水深350米左右處。在水深350米左右處,有一恆溫層。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溫約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達19.1℃,印度洋次之,達17.0℃,大西洋最低,為16.9℃。水溫一般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每深1000米,約下降1°—2℃),在深度1000米處的水溫約為4~5℃,2000米處為2~3℃,深於3000米處為1~2℃。在水深3000—4000米處,溫度達到2°—-1℃。佔大洋總體積75%的海水,溫度在0~6℃之間,全球海洋平均溫度約為3.5℃。

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1)、緯度:不同緯度得到的太陽輻射不同,則溫度不同。全球海水溫度分布規律:由低緯度海區向高緯度海區遞減。

(2)、洋流:同緯度海區,暖流流經海水溫度較高,寒流流經海水溫度較低。

(3)、季節:夏季海水溫度高,冬季海水溫度低。

(4)、深度:表層海水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遞減,1000米以內變化較明顯,1000米——2000米變化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溫狀態。

海水的溫度是海水一個重要的物理變量,影響到水中生物、水體自淨等。海水的冷熱程度稱為海水的溫度。海水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的輻射,太陽輻射能量當中50%的熱量被海水蒸發消耗掉,40%被反射到太空,5%被近海面大氣吸收,只有5%的熱量才增加海水錶層的溫度。支出的熱量主要是海水的蒸發耗熱。每年海洋獲得的熱量大致等於支出的熱量。整個海洋的年平均水溫幾乎沒有變化;但在一年中,不同季節、不同海區的熱量收支是不平衡的,因此海洋的水溫分布與變化不同。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世界上大洋的平均溫度為17.4℃,其中大西洋為16.9℃,太平洋為17℃,印度洋為19.1℃。大洋表層溫度分布有如下特點:   (1)大洋表層溫度從高緯度海域向低緯度海域逐漸增加,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分布規律。水溫從0℃增加到28℃左右,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北半球由於受洋流及海底地貌的影響,等溫線多與緯線斜交,南半球大西洋西部等溫線密集,東部比較稀疏。(2)寒暖流交界處等溫線特別密集,海水溫度變化特別大。(3)南北半球大洋表層水溫不以赤道對稱分布。北半球水溫比南半球水溫偏高,最高水溫在10°N左右,與熱赤道位置基本一致。由於三大大陸包圍印度洋,並受暖流影響,因此印度洋為四大洋中水溫最高的海域。海水水溫不均勻遞減,海水在600~1000米內變化顯著,1000米以下海水溫度基本沒有變化。(1)水溫的日變化。影響水溫的日變化的因素有太陽輻射、季節、天氣狀況、潮汐和地理位置等。一天中海水的最高溫度在14~16時。(2)水溫的年變化。影響水溫年變化的因素有太陽輻射、洋流、海陸位置等。一年中海水的最高溫度在8月份。  5.南半球海水溫度有哪些變化規律?通過北半球表層海水溫度與陸地溫度的比較怎樣判斷季節?通過海水錶層溫度的變化如何判斷洋流的性質?如下圖海水錶層氣溫升高發散思維圖。
6.通過閱讀圖表、數據分析怎樣解決以下問題:海一氣作用有哪些聯繫?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的關係如何?下圖哪條曲線是長江口海底溫度變化圖?從全球海水錶層氣溫分布圖中能發現哪些規律與聯繫?
例如從全球海水錶層氣溫分布圖可以總結出海水錶層溫度的分布規律和其他地理知識的一些內在聯繫:全球海水錶層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降低;同緯度相比,寒暖流經過地區氣溫較低或較高;同緯度南北半球氣溫大致相同;同時受地形、海洋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沙漠局限分布於沿海地區,形狀狹長,範圍亦延伸到較低的緯度。7.探究:海水錶層溫度升高與降低會給世界農業等經濟結構帶來哪些影響?有解決海水溫度升高的辦法嗎?海水錶層溫度升高與人類活動又有哪些聯繫?為何海中島嶼國家準備舉國搬遷?
例如海水錶層溫度升高會使沿岸氣候向溼潤類型過渡,內陸則向乾旱過渡,導致農作物種植結構發生變化。 


END

更多的試題掃描二維碼加入知識星球

海寧中學地理組【知識星球】


海寧中學地理組【小紅圈】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591921299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QQ群:45557625

看完文章,請點「在看」支持小編

相關焦點

  • 海水溫度的變化規律
    海水溫度太陽輻射和海洋大氣熱交換是影響海水溫度的兩個主要因素。海流對局部海區海水的溫度也有明顯的影響。在開闊海洋中,表層海水等溫線的分布大致與緯圈平行,在近岸地區,因受海流等的影響,等溫線向南北方向移動。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一般是隨深度之增加而降低,並呈現出季節性變化。深層海水現場溫度的測定,通常是用顛倒溫度表進行的。它和海水鹽度一起成為海洋學上兩個基本的物理量。
  • 高中地理:海水的溫度
    2、表層水溫的地理分布規律世界上大洋的平均溫度為17.4℃,其中大西洋為16.9℃,太平洋為17℃,印度洋為19.1℃。大洋表層溫度分布有如下特點:   (1)大洋表層溫度從高緯度海域向低緯度海域逐漸增加,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分布規律。水溫從0℃增加到28℃左右,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
  • 海水的溫度來回變化,那麼在海底最燙的地方海水溫度有多高?
    我們都知道海水的溫度一般都不高,但是在海底也還是有著高溫的,那麼在海底最燙的海水溫度有多高呢?其實大海裡面有著很多未知的東西,也有著很多稀奇古怪的生物,同樣也有著數目可觀的海底火山,當然這些都在人類的研究範疇之內,同理,到現在已知海底最燙的海水溫度是非常高的。首先,海水水溫的變化很規律,有著年,月,日等多種周期性變化,但是也不排除有著極小部分的不規則變化。
  • 海水的溫度
    一般來說,影響海洋表層水溫的因素有海水運動(海浪、潮汐、洋流)、海陸分布(陸地輪廓、沿岸地形)、太陽輻射、氣象等。海水的溫度取決於海水熱量的收入與支出狀況。海水熱量的收入,主要是來自太陽輻射的熱量。海水熱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發所消耗的熱量。世界海洋每年熱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
  • 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影響因素
    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影響因素 (1)海水溫度的影響因素海洋表層水溫主要取決於太陽輻射和大洋環流兩個因素。①太陽輻射是海水的主要熱源,因此緯度位置能直接影響海洋表層水溫。此外,大洋形狀、極地海域結冰與融冰等也會影響海洋表層水溫。(2)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①降水量和蒸發量:蒸發量大於降水量的海區海水鹽度高,蒸發量小於降水量的海區海水鹽度低。②陸地河川徑流注入:陸地河川徑流能夠為沿海地區帶來大量淡水,能夠起到降低近岸海區海水鹽度的作用,因此大江大河的入海口處海水鹽度變化大。
  • 高中地理 | 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
    從這一規律可以看出,海水鹽度大小並非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海水的鹽度分布規律並不是與海水溫度的緯度分布規律相吻合,因為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除氣候因素外,還受洋流、陸地徑流、結冰與融冰、海域的封閉與否等因素影響。一、氣候因素影響海水的氣候因素主要考慮「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係」。
  • 海釣新手需知道海水的溫度對海釣有哪些影響?
    然海水作為魚的載體,都是多元化的,除了海水的流動性和海水的深度,還有海水的溫度和鹽度也是會對海釣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因此,魚的一個進食情況都會受水溫度的影響。並且魚和人也是相通的,溫度低的時候,人就覺得寒冷,不願意動。溫度高的時候,人就會覺得燥熱,食慾差。只有溫度適中的時候,人處於一個舒適的環境,無論是食慾還是其他都會非常的好,魚也是同樣的道理。
  • 考點21:海水的溫度和鹽度(1956-2018年高考真題分類)
    考點:海洋環境3.(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卷,40)【選修2——海詳地理】圖19示意某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l)指出該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分布規律,並分析其原因。(9分)(2)簡述M附近海域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對沿岸氣候產生的影響。
  • 探尋海洋的秘密——海水溫度
    在他們開展海洋科學研究的過程,有一項數據佔據著重要的位置,那就是海水溫度。海水溫度是什麼?海水溫度是表示海水冷熱程度的物理量,記為t,單位為攝氏度。海水溫度是海洋水溫狀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常作為研究水團性質、描述水團運動的基本指標。可以說,研究海洋離不開對海水溫度的記錄。什麼影響了海水溫度?
  • 海洋地理——海水的溫度、鹽度及海水運動(無任務免費獲取)
    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節,各個海區收支並不平衡,低緯度海區收入大於支出,中高緯度海區支出大於收入(2)海水溫度的分布規律:(3)海水對大氣溫度的調節作用:海水的溫度變化比陸地溫度變化小;海洋上空的氣溫變化比陸地上空慢。
  • 你知道海水的溫度嗎?
    地球上的海洋區域比陸地區域大得多,海洋對我們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海水溫度是海洋研究的重要因素。海水溫度是多少?海水的溫度主要取決於對太陽及大氣層輻射的有效輻射吸收、蒸發損失熱量、海洋和空氣接觸面之間通過大氣湍流熱交換和海水內部的流動(海流、渦流、波動)等多種因素形成的熱收支,即海洋熱平衡。上述可知海水的溫度是不固定的。那麼我們要了解海水的溫度就要先知道海水是怎樣變化的。海水溫度有周期性變化和不規則變化,這主要取決於海洋溫度的變化狀態和時間變化。
  • 海水的溫度隨時、隨地而變嗎?
    那麼,世界各地海水的溫度區別明顯嗎?隨星移鬥轉而變化嗎?8月的西沙群島,酷熱難耐。表層海水,有點發燙,大概有28℃左右。20米深處,海水的溫度突然降低了10℃多。海洋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溫度躍層。到達200米深的時候,海水只有15℃左右,500米深的海水溫度降到了8℃。600米、700米、800米深的海水,溫度更低。
  • 海水的溫度和鹽分程度對海釣的影響介紹
    這裡有一個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估量」,即參照氣溫來估量水溫。水的溫度與太陽的熱能相關,而水既能儲存熱能,也能散發熱能。夏季,氣溫高於水溫,因為水的比熱比空氣大。而冬季水溫比氣溫高,因為在夏天吸收的熱能在冬天開始釋放。 炎熱季節,氣溫比水溫高8℃-10℃,而嚴寒季節水溫比氣溫高3℃-5℃左右。這種估量基本概括了水的面積和深淺不同形成的溫度差。
  • 湘教版海洋地理第1章第1節海水溫度與鹽度知識點梳理及活動解答
    知識點梳理一、海水溫度的時空變化規律及其影響因素1.時間變化及影響因素(1)變化規律:同一海區,一般夏季水溫高於冬季(2)影響因素:太陽輻射2.空間變化及影響因素a.表層海水(1)變化規律:①水溫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②同一緯度,暖流水溫高於寒流(2)影響因素:太陽輻射;洋流性質
  • 知識總結丨第11講 海水的溫度和鹽度
    [考綱要求]海水的性質和運動: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變化規律。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水循環的地理意義。(2)海水對大氣溫度的調節作用:海水的溫度變化比陸地溫度變化小;海洋上空的氣溫變化比陸地上空慢。
  • 《海水的性質-溫度、鹽度與密度》課件來啦~~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海水的性質-溫度、鹽度、密度》,在《陸地上的水-河流、湖泊與地下水》之後的課件。這是我分享的第7個課件。先來看看2017年的課程標準與本節課知識框架。細分又有幾個小知識點——海水溫度來源、變化規律(在水平與垂直方向上)、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 大海退潮時,海水退到哪裡去了?海水的量有沒有變化?
    人們也就隨著潮水的變化知道又過去了一天。海水規律的早上漲起,傍晚退下。那麼問題就來了,大海退潮的水退到哪裡去了呢?最後會回到海裡去嗎?它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擁有這麼神奇的力量。海中的每一次退潮仍然會回到海裡,白天的時候海水漲起來,就叫做潮。晚上的時候就換一個名字叫做汐,一般漲潮和落潮一天通常是會發生兩次。如果沒有漲潮也沒有落潮的時候那種狀態一般就叫做是平潮。
  • 海水的溫度-鹽度水體等化學特性
    海水海水的溫度(嚴格地講是位溫,在本節中為簡便起見只寫成溫度)和鹽度在物理意義上是各自獨立的。按理說都可各自取任意數值。但是,對於實際海洋來說,決不是任意的組合關係都可能存在。這種情況可以認為是由於在大多數情況下海洋水都獲得了一種特性,這種特性主要受在與海水現有場所不同的異地海面或該海面附近的氣候條件所制約,並因為該海水與其周圍的水不大混合,所以保持這些特性的同時,沿著等位比容偏差面下沉到海面以下的緣故。海水特性量的鉛直分布,想來並不是由所在地局部因素來決定,而主要是由各深度的水,在其原來各自不同地點的海面附近獲得的特性所控制的。
  • 洋盆尺度深層海水的溫度變化測量新方法提出
    氣候變化是公眾及學者高度關注的問題。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會導致氣候系統中熱量增加,而海洋吸收了其中90%以上的熱量,在氣候變化中起到關鍵作用。深層海水溫度實測資料不足,使人們對海洋深處的溫度變化特徵了解十分有限,制約對長期氣候變化的深入認識。
  • 科普:「雪龍」號觀測海水溫度和鹽度目的解析
    當地時間11月22日,搭載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隊的「雪龍」號科考船航行至南緯45度附近的西風帶邊緣,科考隊員在那裡進行了海水的溫度、鹽度觀測,這種觀測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在電影《後天》中,因為海水溫度和鹽度的異常,使得密度流中斷,低緯度熱量無法傳輸到高緯度,破壞了北大西洋暖流所維持的美國溫潤氣候,導致災難性天氣的出現。雖然影片中使用了誇張的藝術手法,但現實中這個極端案例卻並不是無據可依。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起到重要作用,故而對海水的溫度、鹽度的觀測不可或缺。「雪龍」號科考船航行至南緯45度附近的西風帶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