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

2021-02-15 高中地理知識點

海水鹽度的一般分布規律是:由南北半球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高緯度和低緯度遞減。從這一規律可以看出,海水鹽度大小並非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海水的鹽度分布規律並不是與海水溫度的緯度分布規律相吻合,因為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除氣候因素外,還受洋流、陸地徑流、結冰與融冰、海域的封閉與否等因素影響。


一、氣候因素

影響海水的氣候因素主要考慮「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係」。因為降水使海水稀釋,而蒸發使海水濃縮,因此在外海和大洋,影響鹽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與蒸發量。

例1、讀全球降水、蒸發、海水鹽度變化曲線圖(圖1),A、B、C、D分別表示四個海區,回答下列問題。

圖1

(1)簡析D海區鹽度低的原因。

(2)簡析A海區鹽度比B海區鹽度低的原因。

解析:此題的難點在於能否準確抓住影響鹽度的主導因素,能否全面分析影響鹽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思考時應該應用鹽度影響因素的思維方法來進行分析:應考慮影響鹽度的因素有哪些?哪一個是主導因素?除了主導因素外還有哪些主要因素?讀圖1可知,第(1)小題D海區之所以鹽度低,是因為D海區分布於中高緯度,氣溫低,蒸發量小,且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第(2)小題,由於A海區位於赤道附近,氣溫高,蒸發量大,但其降水量高於蒸發量,因此其鹽度並非最高,而B海區位於副熱帶海區,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氣溫高,蒸發量大,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因而鹽度高。

答案:(1)D海區位於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由於氣溫低,蒸發量小,降水量大於蒸發量。(2)A海區位於赤道附近,氣溫高,蒸發量大,但其降水量高於蒸發量,因此其鹽度並非最高,而B海區位於副熱帶海區,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氣溫高,蒸發量大,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因而鹽度高。

二、洋流

同一緯度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低。

例2、讀圖2,鹽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圖2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④②①

解析:根據海水鹽度的分布規律可以推知①、②海區的鹽度大於③、④海區的鹽度,結合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可知,①處有暖流經過,②處有寒流經過,因此鹽度①大於②,而③處有寒流經過,④處有暖流經過,應用「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寒流則相反」這一原理可得出答案。

答案:C


三、入海徑流

大量來自陸地的淡水匯入,對海水起稀釋作用。因此,有無陸地河流淡水匯入也是影響鹽度的因素之一。由於許多河流的補給主要是雨水,因此雨水的季節變化會造成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而徑流的季節變化也會造成海水鹽度的季節變化。

例3、讀某海域等鹽度線圖,影響該海域沿海地區鹽度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海區封閉程度

B. 蒸發量

C. 河流徑流量的變化

D. 洋流

二月

八月

解析:影響鹽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量和蒸發量、洋流、入海徑流量等。降水量和蒸發量是決定不同緯度海水鹽度高低的因素,洋流對同緯度海區的海水鹽度有顯著的影響,入海徑流量對大陸沿岸海區的海水影響較大。圖示地區為渤海,從等鹽度線可以看出,二月近海地區鹽度高,八月近海地區鹽度低,結合本地區的氣候特點和徑流狀況,可知沿海地區鹽度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

除降水量和蒸發量、洋流、入海徑流量三類影響因素外,結冰與融冰、海域的封閉與開敞也影響海水的鹽度。高緯度海區由於海水有結冰與融冰現象,因而同一海區會呈現冬夏鹽度的季節變化,冬季溫度低海水結冰,因而鹽度偏高;春季以後海水融冰,鹽度偏低。波羅的海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區,紅海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區,除了受「氣候因素和有無陸地河流淡水匯入」這兩大因素的影響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波羅的海和紅海都是由於「海域比較封閉」,其海水與外海的海水溝通比較少。

答案:C

相關焦點

  • 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影響因素
    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影響因素 (1)海水溫度的影響因素海洋表層水溫主要取決於太陽輻射和大洋環流兩個因素。①太陽輻射是海水的主要熱源,因此緯度位置能直接影響海洋表層水溫。此外,大洋形狀、極地海域結冰與融冰等也會影響海洋表層水溫。(2)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①降水量和蒸發量:蒸發量大於降水量的海區海水鹽度高,蒸發量小於降水量的海區海水鹽度低。②陸地河川徑流注入:陸地河川徑流能夠為沿海地區帶來大量淡水,能夠起到降低近岸海區海水鹽度的作用,因此大江大河的入海口處海水鹽度變化大。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水鹽度
    圖乙示意阿拉伯海A斷面(10~260m深度)海水輸運量、流速、鹽度項(阿拉伯海海水的平均鹽度和A斷面海水鹽度之差與阿拉伯海平均鹽度的比)的垂直變化(圖中負值表示海水向北運動的數值)。(1)分析阿拉伯海、紅海和波斯灣成為北印度洋高鹽水團生成源地的原因。(2)指出經過圖示A斷面海水輸運量、流速、鹽度項的季節變化特徵。
  • 海洋地理——海水的溫度、鹽度及海水運動(無任務免費獲取)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海洋地理——海水的溫度、鹽度及海水運動【思維導圖】【必備知識】鹽度表示海水中鹽類物質的質量分數。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影響鹽度的因素如下表:三、海水運動形式1.波浪 風浪:風力作用形成;是波浪中最常見的一種。海嘯: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風暴引起的巨浪;破壞力極大。
  • 【學法指導】高考地理答題要點:影響地理事物 (現象)的各種因素
    如果你是在讀高中學生,置頂樊勇地理工作室!如果你高三畢業了把老師的工作室公眾號傳給你的師弟師妹們!名師點睛,學法指導,全部是「地理乾貨」。全球的海水鹽度分布規律為——由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南北兩側高低緯度遞減。(2)洋流:同一緯度,有暖流流經時則鹽度偏高,有寒流流經時則鹽度偏低。
  • 海水鹽度對海釣的影響,海釣新手須知
    海水與魚之間就是一個生死相隨的關係,魚離不開水,水也離不開魚。魚兒給予水域生機,水給予魚兒生存。但是海水的物理因素也密切的關係到魚兒的生存及間接的影響海釣的一系列問題。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下海水鹽度對海釣的影響,也希望給予幫助到大家。
  • 2019上半年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精選)第四批
    高中地理《海水的鹽度》一、考題回顧題目來源:5月19日 上午 福建省廈門市 面試考題試講題目1.題目:海水的鹽度2.內容:海水中含有許多鹽類物質,海水的鹽類物質主要是氯化鈉和氯化鎂,因此海水的味道既鹹又苦。人們通常用鹽度來表示海水中溶解的鹽類物質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是3.5%。
  • 海水的鹽度
    海水的鹽度成分海水的鹽類物質主要是氯化鈉和氯化鎂,因此海水的味道既鹹又苦。2、世界海水鹽度分布規律在中低緯度海區,表層鹽度較高,隨深度的增加,鹽度降低;在高緯度海區,表層鹽度較低,隨深度的增加,鹽度升高。3、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溫度、降水量、入海徑流、海域的封閉程度、洋流等
  • 【高考地理課堂】答題模板|海水鹽度
    如何分析海水鹽度高低?直接上模板
  • 【重磅整理】高中地理所有與鹽度有關的地理知識合集,學霸們都收藏...
    海水鹽度  表層海水鹽度分布規律這個知識點在人教版教材上沒有體現出來,可實際上很多考試或習題會以此為知識背景出題,致使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下手做題。據說未來新的教材裡可能會把海水鹽度再一次的加入進入,其實如果能抓住影響海水鹽度高低的因素,此類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這裡做了一個梳理。
  • [高考地理知識點]影響地理事物(現象)的因素
    影響地理事物(現象)的各種因素   1、影響某地氣溫高低的因素:——位置、大氣、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類活動   (1)、位置:包括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①緯度對氣溫的影響:全球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 海水鹽度專題突破
    海水鹽度:單位質量(100克)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氯化鈉和氯化鎂)的質量。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
  • 海水會越來越鹹嗎?關於海水鹽度的...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不知道大家有木有嘗過海水的味道? 表層海水鹽度分布規律這個知識點在人教版教材上沒有體現出來,可實際上很多考試或習題會以此為知識背景出題,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致使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下手做題。新的教材裡已把海水鹽度再一次的加入進入,其實如果能抓住影響海水鹽度高低的因素,此類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這裡做了一個梳理。
  • 湘教版海洋地理第1章第1節海水溫度與鹽度知識點梳理及活動解答
    海水的性質包括海水的各種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是海水的溫度和鹽度,許多海洋現象都跟海水的溫度和鹽度有關。今天木木老師JY就從海水的溫度和海水的鹽度兩個方面,對湘教版海洋地理第一章第一節的主要知識點進行梳理,並對課本「活動」進行解答。
  • 知識總結丨第11講 海水的溫度和鹽度
    [考綱要求]海水的性質和運動: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變化規律。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水循環的地理意義。(1)影響海水鹽度的主要因素:  ①氣候因素——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氣候因素,即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係。
  • 考點21:海水的溫度和鹽度(1956-2018年高考真題分類)
    【解析】(1)根據經緯度可知該海域位於南半球太平洋海域,東側為南美洲,表層海水溫度主要受緯度、洋流等因素的影響,該海域有著名的秘魯寒流。這兩個海域的海水鹽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響海水鹽度的重要因素。
  • 《海水的性質-溫度、鹽度與密度》課件來啦~~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海水的性質-溫度、鹽度、密度》,在《陸地上的水-河流、湖泊與地下水》之後的課件。這是我分享的第7個課件。先來看看2017年的課程標準與本節課知識框架。細分又有幾個小知識點——海水溫度來源、變化規律(在水平與垂直方向上)、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 2017高考地理總複習:海水的性質
    2017高考地理總複習:海水的性質 高考微信 一、海水的性質(溫度、鹽度)
  • 高中地理:海水的溫度
    2、表層水溫的地理分布規律世界上大洋的平均溫度為17.4℃,其中大西洋為16.9℃,太平洋為17℃,印度洋為19.1℃。大洋表層溫度分布有如下特點:   (1)大洋表層溫度從高緯度海域向低緯度海域逐漸增加,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分布規律。水溫從0℃增加到28℃左右,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
  • 【熱門考點】海水溫度的變化規律是什麼?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又有哪些?
    太陽輻射和海洋大氣熱交換是影響海水溫度的兩個主要因素。海流對局部海區海水的溫度也有明顯的影響。在開闊海洋中,表層海水等溫線的分布大致與緯圈平行,在近岸地區,因受海流等的影響,等溫線向南北方向移動。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一般是隨深度之增加而降低,並呈現出季節性變化。深層海水現場溫度的測定,通常是用顛倒溫度表進行的。它和海水鹽度一起成為海洋學上兩個基本的物理量。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15:赤道地區海水鹽度如何
    91.何謂海水的「鹽度」?鹽度是海水的重要物理性質之一,所謂鹽度就是海水中含鹽量的濃度, 海水的平均鹽度為35,鹽度為35標誌著每千克海水中含有35克鹽。92.海水鹽度隨緯度怎樣變化?低緯度地區,蒸發旺盛,鹽度較高,但赤道地區降水多,所以鹽度並不是最高。副熱帶海區蒸發強烈,降水少,鹽度比低緯度海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