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預測】海裡的鹽從哪來的?海水會越來越鹹嗎?關於海水鹽度的...

2021-01-08 騰訊網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不知道大家有木有嘗過海水的味道?

反正小編嘗過(遊泳嗆水),

又鹹又澀,還夾雜點苦味,這滋味···

那時,我腦袋瓜裡冒出一疑問: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呢?

既然想到問題,就得去深入挖掘,結果發現,原來這個問題眾說紛紜,一直是科學界研究的話題。

海水之所以鹹,其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各種鹽分,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鹽。有人估計,如果把海水中所有的鹽分都提取出來,鋪在陸地上,可得到厚153米的鹽層;如果鋪在我國的國土上,可使我國平均海面高出2400米左右。

這些鹽中大部分是氯化鈉,還有少量的氯化鎂、硫酸鉀、碳酸鈣等。正是這些物質使海水變得又苦又澀,難以入口。要弄清海水會不會變鹹,必須先研究這些鹽類究竟來自何方。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地球在漫長的地質演變時期,剛開始形成的地表水(包括海水)都是淡水。後來,由於水流衝刷侵蝕了地表巖石,巖石中的鹽分不斷溶於水中。這些水流又不斷匯入大河奔騰入海。

隨著水分不斷蒸發,鹽分沉積得越來越多,海水就變鹹了。由此推測,隨著時間的流逝,海水將會越來越鹹。

有的科學家不同意上述看法。他們認為,海水的鹹是先天形成的,並不會越來越鹹。海水中的鹽分並沒有顯著的增加,只是在地球的各個地質歷史時期,海水中含鹽分的比例是不同的。一方面,大陸和海底的鹽類在增加,另一方面,鹽類在化合作用中消減,使海洋中的鹽度長期以來保持相對平衡。

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海水之所以是鹹的,不僅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後天的原因。除了從陸地不斷流入海洋的鹽類,大洋底部火山噴發也會不斷地給海洋輸送鹽分。目前,這種說法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認可。

海洋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釋放」鹽分:

一是當海洋中含鹽類的可溶性物質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入海洋的底部。

二是海洋中的生物會吸收部分鹽類,降低海水中的含鹽濃度。三是颱風暴發時,海水被卷到陸地上,海水中的部分鹽類物質也被帶到陸地上。

關於海水將來是會變鹹還是變淡的問題,

至今尚無定論。

也許在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與人類的進步,

這一難題終將被我們揭開。

表層海水鹽度分布規律這個知識點在人教版教材上沒有體現出來,可實際上很多考試或習題會以此為知識背景出題,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致使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下手做題。新的教材裡已把海水鹽度再一次的加入進入,其實如果能抓住影響海水鹽度高低的因素,此類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這裡做了一個梳理。

氣候因素——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氣候因素,即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係。降水量大於蒸發量,鹽度較低,反之較高。

洋流因素——同一緯度海區,有暖流經過鹽度偏高;寒流經過鹽度偏低。

河流徑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匯入的海區,鹽度偏低。

附此以外,我們還應考慮如下因素:

高緯度海區結、融冰量的大小(有結冰現象發生的海區,鹽度偏高;有融冰現象發生的海區,鹽度偏低);

海區的封閉度(海區封閉度越強,鹽度會趨於更高或更低);

與附近海區海水的交換量等也能影響到海水的鹽度高低。

各個因素具有時空不同的變化,因此海水的鹽度高低也具有時空的差異。

從低緯度到高緯度,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蒸發量和降水量之差。蒸發量使海水濃縮,降水使海水稀釋。有河流注入的海區,海水鹽度一般比較低。

分布規律

1、海洋表層海水水平鹽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向各自南北兩側的高緯、低緯遞減。海洋表層海水平均鹽度按緯度分布規律如上圖所示。

南半球鹽度分布的地帶性較北半球明顯。

中低緯度的大洋西岸鹽度較大洋東岸高。

在海洋,赤道一帶降雨量大,鹽度較低。

在高緯度地區,溶解的冰降低了鹽度。

鹽度最高的地區是蒸發量高而降雨相對較低的中緯地區。

大西洋鹽度略高於太平洋。

2、海洋表層海水垂直鹽度:大致在熱帶和中高緯地區,表面鹽度低,向下增大。副熱帶地區表面鹽度大,向下先是迅速減小,然後又逐漸增大。

影響鹽度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發與降水、結冰與融冰、河水的流入、海水的渦動對流等。

典型海區的鹽度分布及原因

就全世界而言,副熱帶海區的鹽度高於熱帶海區,這是因為雖然熱帶海區的溫度高於副熱帶海區,但熱帶是全球的多雨帶,而副熱帶是全球的少雨帶,綜合降水量和蒸發量兩個因素來考慮,副熱帶海區的鹽度高於熱帶海區。

從高緯地區來分析,北半球高緯度海區的鹽度低於南半球高緯度海區,這兩個地區氣候條件大致相同,起主要作用的是淡水匯入,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有數條大河匯入北冰洋,而南半球這個緯度恰恰沒有河流。

紅海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區,這是由於紅海位於副熱帶,降水少,蒸發又很強烈,紅海的兩岸都是大面積的沙漠,幾乎無陸地淡水的注入。海域封閉,與外界海水交換量少,所以紅海的鹽度高達4.1%。

波羅的海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區,這是由于波羅的少兩岸有眾多的河流淡水匯入,同時地處亞寒帶地區蒸發量很不,海域較封閉,與外界海水交換量少,所以鹽度不超過1%。

河流入海口區的鹽度低於周圍的海區。例如亞馬孫河口,從三角洲向外大約160千米內的海水都是淡水。對於流量季節變化比較大的河流,入海口處的鹽度會隨季節發生變化,一般來講河流汛期鹽度較低,河流枯水期鹽度較高。

不同海區鹽度的比較方法

對於幾個海區的鹽度比較,一般先考慮緯度的差異,不同緯度海區的降水量和蒸發量不同,鹽度也不同。

如果是同一緯度地區,則首先考慮寒暖流的影響:受寒流影響的海域,海水蒸發減弱,鹽度較低;受暖流影響的海域,蒸發量增大,鹽度較高。

其次考慮近海岸地區河流注入水量的大小:河流水注入量較大的海域,受河水稀釋作用強,鹽度降低幅度大,鹽度較低;河水注入量較小的海域,受河水稀釋作用弱,鹽度降低幅度小,鹽度較高。

另外,高緯度海區結冰量大或融冰量小的海域鹽度高,而結冰量小或融冰量大的海域鹽度低。

相關焦點

  • 海水會越來越鹹嗎 科學家卻在擔心海水會越來越淡
    有一首歌唱道:都說那海水又苦又鹹------。的確,孕育了地球生命的海水又苦又鹹,那是因為海水含有大量的鹽分,如果把海水中所有的鹽分都提取出來,鋪在陸地上,可得到厚153米的鹽層。那麼海水為什麼會是鹹的呢,會不會越來越鹹呢?
  • 地球上的海水是如何出現的,海水以後會越來越「鹹」嗎?
    浩瀚的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近四分之三,海水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可見,海水是地球水的主體。那麼,水從哪裡來?海水為什麼含鹽?未來海水會越來越多嗎?這些問題引起了廣泛的興趣。但也有觀點認為,海水一開始是鹹的,是自然形成的。原因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海水並沒有變得越來越鹹,海水中的鹽含量也沒有明顯增加。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海水的形成不僅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後天的原因。不僅因為大陸上的鹽不斷地被添加到海洋中,而且由於海底火山的爆發,它還會不斷地向海洋中添加鹽類。海水會越來越鹹嗎?
  • 地球上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它們會越來越「鹹」嗎?
    浩瀚的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近四分之三,海水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可見,海水是地球水的主體。那麼,水從哪裡來?海水為什麼含鹽?未來海水會越來越多嗎?這些問題引起了廣泛的興趣。 但也有觀點認為,海水一開始是鹹的,是自然形成的。原因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海水並沒有變得越來越鹹,海水中的鹽含量也沒有明顯增加。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海水的形成不僅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後天的原因。不僅因為大陸上的鹽不斷地被添加到海洋中,而且由於海底火山的爆發,它還會不斷地向海洋中添加鹽類。
  • 海水只會越來越鹹嗎?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雨水每年會將大約2.25億噸鹽注入海洋,而海洋鹽分的90%都是由「雨水循環」貢獻的。「雨水循環」並不是海洋鹽分唯一的來源,海底火山和深海熱泉也在默默做著「付出」。海底並不是完好密封的,在地殼的裂口處,海底會出現火山和熱液噴口——海水沿裂隙向下滲流,受巖漿熱源的加熱,再集中向上流動,形成了噴發的熱泉。
  • 為什麼海水很鹹而湖水不鹹?海水會越來越鹹嗎?
    現在我們來看看海水裡有什麼,先上一張圖。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海水中氯元素(Cl)和鈉元素(Na)穩居前兩名,這就是海水為什麼會鹹的原因,隨便講一下,除了鹹以外,海水還有一種苦澀的味道,這是因為海水中的鎂元素(Mg)造成的。那為什麼海水裡會有這麼多的鹽呢?我們來看看地球表面的元素豐度,如下圖所示。
  •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海裡究竟有多少鹽?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海裡究竟有多少鹽?海洋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所以在古老火山活動並噴出氣體和熔巖的時候,一些鹽就被添加到了水中。二氧化碳溶於大氣中的水,形成溶解礦物質的弱碳酸。當這些礦物質溶解時,它們會形成離子,使水變鹹。
  • 海水是鹹的,但是為什麼生活在海裡的「魚」卻不是鹹的?
    海水是鹹的,但是為什麼生活在海裡的」魚「卻不是鹹的?但是關於海魚,很多人有個很疑惑的點,那就是海水是鹹的,生活在裡面的海魚為什麼不鹹呢?海水既鹹又苦,其化學元素已知的有80多種,其中氯和鈉最多,約佔80%以上,它們時海水發鹹;其次是鎂鹽,越佔4%,它使海水發苦。
  •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而大多數湖泊卻不是?
    當這些礦物質溶解時,它們會形成離子,使水變鹹。當水從海洋中蒸發時,鹽被留了下來。此外,河流流入海洋,帶來了被雨水和溪流侵蝕的巖石中的離子。海洋的鹹度,或者說是它的鹽度,平均在千分之三十五左右。這意味著,在每1升水中,就有35克鹽。這種程度的含量大約是個什麼水平呢?
  • 海水的鹽度
    海水的鹽度成分海水的鹽類物質主要是氯化鈉和氯化鎂,因此海水的味道既鹹又苦。2、世界海水鹽度分布規律海洋表面平均鹽度和溫度按緯度的分布(1)水平分布規律:副熱帶海域海水鹽度最高,由副熱帶海域向兩極和赤道,鹽度逐漸降低。Q:結合下圖分析上述分布規律的成因。
  • 江河,湖海變鹹的原因,會不會越來越鹹?
    已經在陸地生活25億年的人類,渴望像鳥兒一樣高飛,嚮往同魚類同遊大海,每當你在海裡暢遊之時,都要感謝海水提供的額外浮力,也偶爾會因為喝一口海水忍不住吐槽:「為什麼海水這麼苦這麼鹹?」海洋覆蓋率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之大、分布之廣,使得海水的鹽度及演變成為一個全球性多學科研究,涉及地質學、化學、天文氣象等。回溯過去,揭開真相正如地質學家的工作一樣,從巖石和泥土開始,回到過去,試圖找到海水變鹹的原因和時間節點。
  • 江河,湖海變鹹的原因,會不會越來越鹹?
    已經在陸地生活25億年的人類,渴望像鳥兒一樣高飛,嚮往同魚類同遊大海,每當你在海裡暢遊之時,都要感謝海水提供的額外浮力,也偶爾會因為喝一口海水忍不住吐槽:「為什麼海水這麼苦這麼鹹?」海洋中的鹽分是由化學徑流和海底熱液噴口帶來的,在地質學早期,鹽分還沒有時間積累,海水怎麼可能這麼「鹹」?有關於此,目前還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 小朋友大百科 | 難喝的海水-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小朋友們,你去過海邊嗎?這個周末假期啊,我終於見到大海啦,看到大海藍藍的顏色,就像好喝的鹽汽水一樣,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嘗一嘗,丁丁我喝過湖水,河水,這一次就讓我嘗嘗海水吧。誒呦,這海水怎麼又鹹又苦啊,好難喝啊。海水是被廚師放多了鹽嗎?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水鹽度
    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變化與海水中生物過程及水文條件有密切聯繫。科考隊發現,該區域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過於飽和,海水向大氣釋放氧氣,成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1)簡述中部海峽鹽度低的原因。(2)說明中部海峽溶解性總固體量與鹽度不呈正相關的原因。(3)指出「天然氧吧」出現的海域,並分析其形成條件。
  • 捲毛老師第四課: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爸爸幫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連小朋友都知道海水是鹹的,但是你知道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嗎?海水的鹽度是一直都保持不變的嗎?海裡面的鹽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首先我們要從海洋的起源說起。海洋是如何形成的?海水會越變越鹹嗎?如果有物質不斷地被衝入到海洋當中,海水會越變越鹹嗎?我們首先要了解一個概念叫溶解度,也就是說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質。簡單來說就是給你一杯水,裡面放糖進去溶解,一旦達到飽和程度之後,糖就無法繼續溶解在水中了。
  •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它會不會越來越鹹呢?科學家們對此爭論不休!
    但並不是地球上所有的水都可以被生物利用,只有淡水可以飲用,海水則無法直接飲用。因為其中的鹽分太多,導致海水非常鹹,如果直接飲用,會導致人體脫水甚至死亡。海水淡化註定是耗時耗力的一項工程,科學家們在攻克相應的技術難關時,還有一個疑問:海水會不會越來越鹹?
  • 科普少年說 |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我們都知道,海洋面積佔地球面積的71%,其中在全部水資源中只有不到3%淡水,其餘都是鹹鹹的海水。可是作為飲用水的只能是淡水,海水由於很鹹是無法飲用的。我們所食用的海鹽就是從海水中提取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那麼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鹽分究竟從何而來的呢?
  • 全球變暖降低海水鹽度 波羅的海生物面臨威脅
    一項涉及多個國家的研究發現,該地區降雨量的增加會使波羅的海海水的鹽度降低。海水鹽度降低會改變海洋生物的構成,而海洋生物目前已經飽受過度捕魚和有害化學物品的影響。該研究的參與者、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海洋學院的教授克裡斯·雷德說:「由於全球變暖,據預測流入波羅的海流域的降雨量將會增加。由于波羅的海是個內海,而且出口十分狹窄,因此海水鹽度將會變得越來越低。
  • 位於北美洲東部的聖勞倫斯灣,為什麼表層海水鹽度相對偏低?
    ,從而使得海洋中的鹽類物質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鹹鹹的海水,目前世界大洋表層海水的平均鹽度大約為35‰。不過世界不同海域由於自然條件的差異,海水鹽度也差別十分巨大,今天我們就把目光移到北美洲東部的聖勞倫斯灣,這裡的海水鹽度大約在12‰至32‰,平均鹽度大約只有22‰,遠遠低於世界大洋表層的平均鹽度,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海水都是鹹的嗎?這可不一定,世界上最淡的海洋海水幾乎沒有鹹味
    海水是什麼味道的?相信我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海水當然是鹹的了。」即使我們從沒有喝過海水都知道海水的味道是鹹的,而且是又鹹又苦。那麼海水為什麼會又鹹又苦呢?這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海洋據分析,世界上的海洋平均鹽度是35‰。這就意味著每1千克海水中就含有大約35克的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