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1月8日,「2021《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活動上發布了《發現中國「義利99」——A股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報告(2020)》。這是社投盟二度發布該藍皮書,也是連續第4年發布「義利99」評估報告。躋身2020年度「義利99」排行榜前三強的是中國建築、中國石化和海康威視。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常務主席馬蔚華表示,通過這幾年的研究發現,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
上市公司ESG方面呈現三個新表現
自2017年起,社投盟聯合全球91家機構379位專業志願者對A股上市公司進行可持續發展價值的量化評估,「義利99」即在滬深300成分股當中評分居前的99家上市公司。藍皮書從微觀(企業)、中觀(市場)、宏觀(國策)三個層次,立體透視「義利99」上榜公司與宏觀經濟、資本市場的關係及其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貢獻,並分析了以「義利99」為代表的中國上市公司如何匯入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洪流。
2020年,滬深300可持續發展價值平均得分創三年新高,2020「義利99」上榜公司平均分比2018年和2019年分別提高0.81分和0.92分,上市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藍皮書指出,從「義利99」榜單中發現,中國是推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有效行動者和貢獻者,「義利99」是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和創新者。
馬蔚華是通過視頻連線論壇發表致辭。他表示,從2020年的報告來看,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價值創造方面有三個新表現:第一,越來越多的公司披露非財務信息,這將對其他中國企業發揮巨大引領作用;第二,滬深300公司和「義利99」公司的發展質量持續提高,在整體評分結果提高的情況下,「義利99」上榜公司和非上榜公司評分的差距在縮小,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勢頭。第三,新商業文明正在形成,更多的企業和投資者開始關注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投資可持續發展金融產品。
「作為全球首個與可持續發展掛鈎的ETF,2019年底推出的可持續發展100ETF,認購踴躍,既有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保險公司,也有主權基金,同時也有來自華爾街的投資機構,來自公益領域的基金會都加入了投資,這說明對可持續發展,對『義利99』的關注,對經濟效益和價值一致的重視已經逐漸形成了新的商業文明。」馬蔚華說。
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認為,如果上市公司以創新方式去促成「義利轉化」,以核心能力去破解社會和環境問題,並藉此拓寬市場、擴大客群、升級產品、優化結構,效率和公平就可兼顧。發現中國「義利99」猶如一束光,照亮了中國上市公司的發展道路,激勵著這股負重前行的硬核力量。
上市公司扶貧及抗疫貢獻突出
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秘書長白虹攜手「義利99」上榜公司代表中國建築董事會秘書薛克慶、順豐控股董事會秘書甘玲在論壇上發布了可持續發展藍皮書。
白虹表示,在今年新增的上市公司抗疫表現和扶貧實踐的專題報告中,社投盟研究發現,近9成公司披露了精準扶貧信息,超7成公司制定了精準扶貧規劃,2019年精準扶貧總投入超136億元,新希望、中國建築和中環股份三家公司分別以26.00億元、11.76億元和11.01億元的扶貧資金投入位居前三。滬深300中公用事業、金融和能源行業的公司,扶貧參與率達到了100%。
在抗疫方面,滬深300公司在應急管理上表現突出。滬深300公司中有261家成立了疫情應對領導小組,192家制定了應急預案並予以落實,體現了大部分公司具有系統性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236家公司進行了疫情未來風險評估,表明滬深300公司的風險意識普遍較強;297家公司公開披露了在疫情期間保障經營或復工復產的信息,充分響應了國務院對於公司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的號召。
藍皮書同時指出,大部分公司都沒有關注到疫情期間潛在的環境風險,如臨時生產線的環境評估、廢棄口罩的處理等,環保意識和管理措施尚需加強。
中國建築自2015 年至2018 年連續四年位列「義利99」排行榜榜首後,今年重回榜首。薛克慶表示,2020 年,中國建築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營發展,除做好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外,還在全球開展了超過110 項的應急防疫工程。同時,經營業績也實現新突破:完成新籤合同額超過3.2 萬億元,營業收入和利潤也均實現了疫情之下新的持續增長。
甘玲表示,疫情期間順豐服務企業客戶150萬家,服務消費者3億人,開通18條國際航線,1個半月內累計運送到湖北的包裹1億件,為火神山運輸的呼吸機600臺,新冠肺炎試劑1.2萬盒,免費運輸抗疫物資2700噸,陸運物資過萬噸。順豐在疫情中的擔當贏得了社會各界包括客戶的信任,2020年一季度,快遞行業業務量同比增長3.2%,順豐增速達到77%。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業務量同比增長75%。順豐也成為國內最大、全球第四大快遞物流集團,公司市值位列A股上市公司前30名。
更多公司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企業戰略
藍皮書指出,49家滬深300公司及其中25家「義利99」上榜公司(25%)在疫情期間就公司目標|驅動力的不同層面——價值驅動、戰略驅動、業務驅動等進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調整。部分公司在使命、願景、宗旨以及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方面發生重大轉變,如認識到疫情將會讓全社會更加關注人和自然的關係、健康與環保,甚至氣候變化,生活方式的轉變則引發人們擁抱數位化的浪潮。
在業務驅動層面,部分公司開始考慮利用自身主營業務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如將對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和風險管控意識融入對董事會成員和高管層的培訓之中,或是將無接觸、智能化的裝置作為公司所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長期配置要素等。
藍皮書認為,這些調整既有應對疫情下新的經營條件變化而做出的短期適應性轉變,也有公司管理層對疫情發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後果進行深入思考之後進行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調整。疫情所帶來的反思仍在繼續,可持續發展理念有望融入更多公司的戰略決策考量。